揭秘黑洞 UCLA女教授獲諾貝爾獎

2020-10-08 美國生活速遞

揭秘黑洞 UCLA女教授獲諾貝爾獎

【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 綜合報導

2020諾貝爾獎於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來自美國、英國和德國的三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領域的貢獻,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110萬美元)。

在諾貝爾獎官方Twitter上顯示,這份三人共享的殊榮,其中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共同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

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主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稱,今年得主的研究,在超大緻密天體的研究領域上開創新的局面,而這些奇異天體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包括其內部結構為何,如何在靠近黑洞的極端條件下檢驗引力理論等等,都留待未來研究解答。

三位科學家分別是,來自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彭羅斯(Roger Penrose);來自德國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同時,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教授根澤爾(Reinhard Genzel)。

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教授蓋斯(Andrea Ghez)。據悉,蓋斯是歷來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第四位女性,首位女性得主是1903年獲獎的居裡夫人(Marie Curie)。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她希望自己得獎能激勵其他女性科學家。被問到如何發現銀河系中心有看不見的超大質量物體時,她稱,首先要懂得「懷疑」,必須持續質疑你所看到的東西。蓋斯稱,接到得獎電話時,讓她大吃一驚,當場大叫一聲。

來源:美國新聞速遞(http://www.usnewsexpress.com)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霍金:已找到證明新黑洞理論方式 我終將獲諾貝爾獎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月11日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0世紀70年代提出新黑洞理論,稱黑洞並非吞噬一切的重力墓場,而是會釋放輻射,並可能在過程中導致小型黑洞「蒸發」。這項理論為物理學帶來重大革命,但由於始終缺乏實驗數據證明,令他至今沒有獲諾貝爾獎垂青。
  •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其中引人矚目的是美國女物理學家Andrea Ghez(季姿)。1965年出生的季姿教授,幼年曾因觀看美國登月而希望做太空人。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大學期間先修數學後轉物理。1992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
  • 中科大天文學系教授揭秘全球首張黑洞照片背後的故事
    當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天文大廈三樓同步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發布會剛結束,該項目中國合作組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接受了專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說起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袁業飛說:「我們的主要工作仍是觀測,同時希望可以把望遠鏡觀測短波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萊因哈德·根澤爾 Reinhard Genzel 1952年生於德國的巴特洪堡。1978年在德國波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伊朗裔女數學家成獲「數學界諾貝爾獎」首位女性(圖)
    伊朗裔女數學家米爾札哈尼獲「菲爾茲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宣布,伊朗裔女數學家、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瑪利亞姆·米爾札哈尼榮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我深信,在將來幾年裡,將會有更多年輕女科學家獲獎。」米爾扎哈尼說:「數學系變得更為男性主宰,而且有時令年輕女性畏懼。但我從來未因為自己是女性而遇到任何麻煩,我的同事也很支持我。不過情況並非不盡如人意。」她說:「我相信,女性能夠勝任與男性同樣的工作,但期限是不一樣的。
  • 美國華人教授張首晟獲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美國華人教授張首晟獲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當地時間3月20日晚,瑞士日內瓦,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右)獲尤裡基礎物理學前沿獎。
  • 3位黑洞發現者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TechWeb】10月7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貝爾獎得主彭羅斯,跨學科探究的黑洞揭秘者
    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與安德烈·蓋斯和萊因哈德·根澤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獎,他們在星系中心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黑洞。 英國89歲的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表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應有的結果得到了一半的獎金,黑洞具有很強的引力拖拽,以至於光線都不能逃離。
  • 退休教授耗時九年挑戰霍金理論 獲教育部肯定
    退休教授耗時九年 挑戰霍金黑洞理論  提出新理論批判經典熱力學「熱寂論」,獲得教育部創新肯定  熱寂論:19世紀中葉,著名物理學家W-湯姆遜(英國)和克勞休斯(德國)先後把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經典熱力學)外推到整個宇宙,得出宇宙必將達到高溫均衡而形成不再有熱量傳遞的熱寂狀態
  • 他們 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獎
    2020年諾貝爾獎各獎項逐漸產生,評出的有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世界糧食計劃署。她表示,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麼,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 2020年諾貝爾獎部分獎項揭曉
    諾貝爾基金會上月發布公報稱,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的獎金都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據新華社電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中國女科學家謝毅教授折桂「女性諾貝爾獎」(組圖)
    ,獲頒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謝毅教授成為繼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後第四位贏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聯合國宣布2015年為「國際光年」,旨在全球範圍內慶祝科學和知識為人類發展所做的貢獻。
  • 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原標題: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把最重要的物理學獎項頒給這三位科學家
  • 宇宙探索再現高光時刻,三名科學家因為黑洞研究斬獲諾獎
    這三位科學家,都是因為黑洞研究而獲此殊榮。羅傑·彭羅斯,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賴因哈德·根策爾,德國天體物理學家,出生於巴特洪堡。安德烈婭·蓋茲因,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10月6日,這三位科學家分享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中國最年輕女院士獲世界級榮譽 網友:中國居裡夫人
    48歲中國最年輕女院士謝毅獲獎了,她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該獎也被稱為「女性諾貝爾獎」。謝毅能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因為她的研究對世界有著重大意義。她研究的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她致力於無機化學領域研究,還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網友稱謝毅才48歲是中國最年輕女院士,未來值得期待,有機會拿真正的諾貝爾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3位黑洞發現者獲760萬獎金
    諾貝爾獎可以說是全球科學科技等多個領域最高的殊榮,今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黑洞引力帶來的加速度導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線和γ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軌跡,還可以取得位置以及質量。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
  • 2020年度諾貝爾獎給人類帶來曙光
    對於嚴謹的諾貝爾獎來說,光有理論不夠,拿出證據來!因此,黑洞一直以來只是一個理論上可能的概念。甚至連廣義相對論之父愛因斯坦,也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然而最近幾年,隨著科學家們拍攝到黑洞視頻,它被證實確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