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月11日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0世紀70年代提出新黑洞理論,稱黑洞並非吞噬一切的重力墓場,而是會釋放輻射,並可能在過程中導致小型黑洞「蒸發」。這項理論為物理學帶來重大革命,但由於始終缺乏實驗數據證明,令他至今沒有獲諾貝爾獎垂青。他上周在倫敦皇家學會演講時透露,已找到證明新黑洞理論的方式,更直言:「我或者終會得到諾貝爾獎。」
霍金承認,有生之年或未必能直接觀察從黑洞溢出的「霍金輻射」,但相信能借探測宇宙形成初期的重力波找到線索。
加拿大理論物理學周界研究所教授圖羅克指出,「霍金輻射」過於微弱,可能無法在霍金有生之年觀察到,但科學家相信,「大爆炸」剛發生時也有發出「霍金輻射」,這些輻射的不規則性,決定了宇宙形狀。
據報導,科學家目前已可利用衛星技術,探測宇宙背景輻射的波動,有助證實「霍金輻射」存在。(實習編輯:彭海豔審核:程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