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探測器的中心磁鐵
霍金的黑洞噴射發射物的理論將被此實驗證實
正待啟動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位置圖
大型強子對撞機插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儘管全球科學家都在熱切期待有史以來世界規模最大的科學實驗--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啟動的那一刻,但沒有人能比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更為激動的了。
耗資50億英鎊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旨在重建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始狀態。如果此次令人關注的實驗能夠驗證霍金有關黑洞噴射放射物的理論,那麼將為霍金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提供最佳機會。
霍金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夠產生微小黑洞,並且這些黑洞表現出我所預測的特性,那麼我相信自己將一定能獲得諾貝爾獎。但我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擁有足以產生黑洞的能量的可能性還不到1%,所以我沒有必要屏住呼吸。」
這位著名物理學家於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這一黑洞理論,當時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因為很多科學家相信任何事物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束縛。之後,大多數科學家慢慢接受了這一理論,不過他的理論至今仍沒有得到證實。
由於諾貝爾物理學獎只在有實驗根據能證明新現象的前提下才會授予。因此,如果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粒子加速器能夠證實霍金教授這一理論的話,它將給他提供了獲取諾貝爾獎的最佳機會。據科學家推測,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產生微型黑洞,此微型黑洞可能還會以霍金輻射方式很快消失。為了做到這一點,科學家在日內瓦附近的法國與瑞士邊界地下建造了一條長達27公裡的隧道,用於撞擊達到99.99%光速的高速質子。
北京時間10日下午,大型強子對撞機將最終啟動,科學家將把首個完整的質子束導入隧道並讓其跑完此27公裡隧道的全程。專家們表示,大型強子對撞機試驗可能是繼阿波羅登月之後最為複雜且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壯舉。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目的之一是尋找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尚未被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據信是產生質量的關鍵所在。如果科學家能夠證實它的存在,將為操縱存在於所有質量中的重力鋪平道路。
然而,霍金表示,即使尋找希格斯粒子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說:「如果未能發現希格斯粒子,我想這將更令人興奮。因為這說明這些想法是錯誤的,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賭100美元給我們將不會發現希格斯粒子。無論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或者沒發現什麼,其結果都將告訴我們有關宇宙結構的更多知識。」
科學家希望,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得到的發現還能用於實際應用中。事實上,在歐洲核子物理研究組織(CERN)進行的早期粒子加速器實驗已經產生重要的「副產品」,已經派生出一些神奇的用途,比如幫助治療癌症、摧毀核廢料以及洞察氣候變化。
曼徹斯特大學的布賴恩·科克斯(Brian Cox)教授是參與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的科學家之一,同時還曾擔任過「D:Ream」樂隊的鍵盤樂器手。他承認曾由到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反對者的死亡威脅。反對者認為此對撞機實驗將產生吞噬整個地球的黑洞。對於這種恐懼,科學家認為是無稽之談。霍金說:「如果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內發生的撞擊製造出一個微型黑洞--這種事情也未必會發生,即使發生了,此黑洞將最終會消失並產生一系列粒子。類似這樣可產生巨大能量的撞擊在地球大氣層每天要發生數百萬次,但任何恐怖事情也沒有發生。」(元元)
(責任編輯: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