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霍金:沒得諾貝爾獎,為什麼仍被稱為偉大的科學家?

2021-01-18 湧智創業私塾



在科研方面,霍金的成就只是卓越,還有許多人在他之上,但是在科普方面,他的成就就屬於神級了。通過科學這項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即使被禁錮在果殼之內,人也仍然可以享有精神的自由。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當代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在中國


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在這裡不打算重複那些經常被傳來傳去的老生常談或者以訛傳訛,而是希望向公眾儘量清楚準確地介紹一下霍金的實際成就。


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基礎的問題,是:霍金在科學上的成果有多大?


基本的回答是: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你如果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我也不會反對。


不過,經常有媒體把他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類,這就說過頭了。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科學界公認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不禁要反問他:「誰跟你說這是科學界公認的?科學界完全沒有這樣認為,好不好!」


愛因斯坦


實際上,從一個明顯的指標就可以看出來:霍金連諾貝爾獎都沒有得,怎麼可能是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呢?


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也是一個經常被問起的問題:霍金為什麼沒有得諾貝爾獎?


回答其實很簡單:因為他的成果沒有達到諾貝爾獎的級別。並不是因為諾貝爾獎委員會有偏見或者搞什麼政治,而是因為單純科學上的原因。


由此引出第三個問題:霍金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必不可免要講一些科學術語了。正如霍金在《時間簡史》裡提到的,每一個公式都會嚇跑一半的讀者。不過,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你耐心地看下面的解釋,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從中了解一個基本的圖景。


霍金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宇宙學,這是一門科學,而不是哲學。是的,研究宇宙現在不是哲學家的事,而是科學家的事。人們不再是通過像「兩小兒辯日」這樣的哲學辯論去思考「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這種問題了,而是通過觀測和理論,去實證地、定量地研究宇宙。


宇宙學裡用到的理論,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霍金應用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許多貢獻。後來人們發現,跟廣義相對論並列的另外一個基礎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也需要用到,在這方面霍金也有很多貢獻,而且更加重要。


霍金的科學成果很多,如果一定要在其中挑一個最突出的,那應該就是「霍金輻射」了。霍金輻射說的是個什麼事呢?


我們知道,廣義相對論預言了一種天體,叫做「黑洞」。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在它周圍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連光都跑不出去,其他比光慢的物質自然就更跑不出去了。黑洞外部的物質,倒是有可能被黑洞吸進去。由此可見,黑洞就像傳說中的貔貅一樣只進不出,可以說是「絕對的黑」。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用生態黑洞、財務黑洞這樣的說法,可見黑洞這個概念是多麼深入人心了。作為一個現代科學術語,黑洞真是創造了一個傳播學上的奇蹟。


但是,霍金卻提出:黑洞並不是只進不出的,黑洞不是絕對的黑!


他的道理是這樣的:傳統上對黑洞的研究,都只考慮了廣義相對論。但當你加上量子力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空間的任何地方,都有許多的粒子和反粒子的對在瞬間產生,又瞬間湮滅。看似真空的東西,其實是暗流洶湧,無數粒子反粒子方生方滅,流動不息。在黑洞的邊界上,也是如此。


好,也許現在黑洞把邊界上一個瞬間產生的粒子吸進去了。與此同時,原本應該跟那個粒子湮滅的反粒子現在就不會湮滅了,它作為一個持續存在的真實的粒子出現在了世界上。從外界觀察者的視角看來,就相當於黑洞發射出了一個反粒子!


按照這個理論,黑洞確實會發出物質。這種效應,就叫做霍金輻射。黑洞並不是必然會長大的,也可能越變越小,最後消失。這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確實是個很大的震撼!


霍金輻射


你肯定會問第四個問題了:為什麼霍金輻射沒有得諾貝爾獎?


回答是:這只是個理論預測,還沒有被實驗驗證。諾貝爾獎的評選非常慎重,一定要選那些經過驗證、得到公認的成果。這就是為什麼屠呦呦要在發現青蒿素幾十年後才得獎,因為要等到青蒿素大規模使用、成為世界首選的抗瘧疾特效藥之後。即使這麼慎重,還不時有發錯的,諾貝爾獎委員會也是壓力山大。


實際上,不要說霍金輻射這樣的對黑洞理論的修正了,就連黑洞本身的存在,還沒有直接的實驗證據呢!當然,絕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黑洞的存在,因為間接的證據已經很多了。這種情況就像引力波,在2015年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以前,大多數科學家早就相信了引力波的存在,因為間接的證據已經很充分了。


即使霍金輻射得到了實驗驗證,霍金得到了諾貝爾獎,我們還是可以指出:霍金的成果主要是在已有的框架內改進,這固然很好,但比起那些提出新的框架的,還是要低至少一個層次。


哪些人提出了新的框架?例如牛頓,提出牛頓力學。麥克斯韋,提出電磁理論。愛因斯坦,提出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普朗克、海森堡、薛丁格、狄拉克,提出量子力學。楊振寧,提出規範場論。是的,在專業人士看來,楊振寧的科學成就比霍金至少高一個層次。這當然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只是做一個客觀分析,反映一個業內共識。


牛頓


由此引出第五個問題:既然霍金的科學成就並不像很多媒體說的那麼偉大,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出名?


回答是:霍金的崇高名望,一方面固然來自他對科學的卓越貢獻,但更多的還是來自其他三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他的這個專業領域,宇宙學。雖然大多數人都缺乏宇宙學的專業知識,但幾乎所有人都天然地對宇宙學感興趣,人人都喜歡評論幾句。在這方面,只能說有些學科是「自帶流量」的,而有些學科就沒有這麼幸運。例如我的專業,理論與計算化學,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麼個學科,公眾即使想問問題,也不知道該問什麼。


第二個因素,是霍金傳奇的病情和身殘志堅的精神。霍金得的病,叫做「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常被稱為「漸凍人症」。2014年流行的活動「冰桶挑戰」,初始目的就是提起大家對於漸凍人症的注意。


許多人在第一次見到霍金的時候,雖然早有思想準備,還是被他殘疾的程度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霍金的中國學生、《時間簡史》的中文翻譯者、我的科大師兄吳忠超就是如此,而霍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輪椅上的霍金


在身體如此極端的禁錮之下,霍金的心靈卻是如此的自由,一直關心著整個宇宙的基本問題,這是多麼感人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裡有一句臺詞:「即使把我關在一個果殼裡,我也會把自己當作一個擁有著無限空間的君王。」這種精神,在霍金身上正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事實上,霍金在《時間簡史》之後,還寫了一部科普著作,就叫做《果殼中的宇宙》。


《果殼中的宇宙》


第三個因素最有意思,是霍金的科普工作。如果說在科研方面,霍金的成就只是卓越,還有許多人在他之上的話,那麼在科普方面,他的成就就屬於神級了。《時間簡史》在全世界的銷量以千萬計,創造了科普史上的神話。這對全世界的科普作家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時間簡史》


由此引出第六個問題:《時間簡史》這本書,究竟怎麼樣?


回答是:我非常欣賞這部著作,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實際上,雖然霍金已經盡力把這麼多深奧的話題寫得通俗易懂,但這些東西本身的難度在那裡放著。大多數讀者看這書,恐怕都無法通順地從頭看到尾。我有一個笑談: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最值得問的問題大概就是:「你是從哪一章開始看不懂的?」


雖然如此,但最奇妙的就是,即使看不懂,大多數人也還是硬著頭皮看下去了,即使不看,也還是買了一本放在書架上。即使是裝點門面,但用科學來裝點門面,說明讀者是知道科學的偉大的。能達到這個效果,科普的作用就已經實現一大半了。正如一句格言所說:偽善,是惡對善最高的致敬!


從寫作的角度來分析,霍金的寫法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達到了準確性和通俗性之間一種難得的平衡,竟然把這樣一本非常硬的科普著作寫得很有魅力。我國文學家有許多鍊字鍊句的故事,例如「推敲」,霍金想必也做了很多這樣的推敲。這是值得全世界的科普作者細心體會,認真學習的。


《時間簡史》當中有一個要點,大概是非專業的讀者難以察覺的。最後幾章介紹宇宙學的最新進展和霍金自己的工作時,我可以看出,驅動霍金的一個基礎性的理念就是他對有神論的極度厭惡。對於有神還是無神這個問題,霍金不像許多科學家那樣,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或者只是泛泛而言自己支持無神論或者支持不可知論,而是非常明確地支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明確到什麼程度呢?他的許多研究,就是以把上帝的觀念更加徹底地驅逐出去作為動機的。在這個意義上,霍金不僅是一個無神論者,而且是一個戰鬥的無神論者,就像歷史上的範縝、狄德羅、現在的理察·道金斯等人一樣。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晚年的一個重要工作,「無邊界的邊界條件」,即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就是「沒有邊界」。由此就可以自然地解答「大爆炸之前有什麼」的問題,因為時空是一個四維的球面,就好比地球的表面,其中沒有任何一個點是邊界,沒有任何一個點是特殊的。大爆炸就好比地球的南極,你覺得它特殊,只不過因為你用的坐標系把它作為最南端而已,其實這完全是人為的。如果你換一套坐標系,你就會發現這個點跟其他點的地位都一樣。所以大爆炸之前沒有東西,因為大爆炸沒有「之前」,就像從南極出發不能再向南走一樣。很抱歉,由於篇幅所限,在這裡不能對這個問題做更詳細的說明,例如「時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的相關文章,例如《聽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講引力波》。


第七個問題是:霍金近年來經常發表一些離奇的或者不靠譜的說法,是不是他已經變成神棍了?或者被背後的某個集團控制了,成了這些人的傀儡?


回答是:沒有。


那些所謂霍金的不靠譜言論,一大半是媒體胡編亂造的,霍金從來沒有說過。這些造謠媒體實在是太卑劣了,這種愚蠢的炒作只能反映這些人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低下。


還有一些確實是霍金說的,即使不見得完全正確,至少也是嚴肅的發言。有些人不贊同這些發言,這很正常,但認為跟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就是神棍或者傀儡,這也腦補得太厲害。


對於霍金或者對於任何的著名科學家,都應該既不要神化,也不要醜化,客觀冷靜地看待就是了。他說的觀點,如果你覺得有道理,就參考一下。如果你覺得沒道理,不聽就是了,何必要腦補一通陰謀論呢?畢竟,一個偉大人物之所以成為偉大人物,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他做對了什麼。


毫無疑問,霍金已經成為了當代的一位偉大人物。


劉慈欣有一部短篇小說,叫做《朝聞道》,裡面就出現了霍金。這部小說說的是,人類建好了一座環繞整個地球的超級加速器,叫做「愛因斯坦赤道」。正要啟動這臺加速器的時候,一個外星人突然出現來阻止我們。外星人告訴地球人,這部加速器能量太大,可能會導致真空衰變,毀滅整個宇宙,他的任務就是監視全宇宙的智慧生命,排除這種危險。


地球人問:你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地球的?


排險者的回答是:37萬年前,當有10個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時間超過了預警的閾值,對宇宙表現出了充分的好奇的時候。


地球人問:不是說,只有當有能力產生創世能級能量過程的文明出現時,預警系統才會報警嗎?


排險者的回答是:當生命意識到宇宙奧秘的存在時,距它最終解開這個奧秘就只有一步之遙了。比如地球生命,用了四十多億年時間才第一次意識到宇宙奧秘的存在,但那一時刻距你們建成愛因斯坦赤道只有不到四十萬年時間,而這一進程最關鍵的加速期只有不到五百年時間。如果說那個原始人對字宙的幾分鐘凝視是看到了一顆寶石,其後你們所謂的整個人類文明,不過是彎腰去拾它罷了。


仰望星空


劉慈欣在這裡講的道理,發人深思。好奇心是人類的一種天性,而且不可遏止。通過科學這項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即使被禁錮在果殼之內,人也仍然可以享有精神的自由。


帕斯卡的這段名言,正是我們對霍金最恰當的紀念: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正是由於它,而不是由於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為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理事

相關焦點

  • 霍金預言是什麼?為什麼他沒能得諾貝爾獎?
    2018年3月14日凌晨,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宣布,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現代科學之父」霍金先生逝世,享年76歲。霍金的逝世是世界人民的損失,他的科普影響力無人能及。提到霍金,就算有些對科學物理沒有關注的朋友來說,也知道他的存在。
  • 偉大的科學家擁有同一個靈魂,紀念霍金、伽利略和愛因斯坦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這個消息:據BBC、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物理學家史蒂芬 · 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小編不再寫他的成就了,而是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兒!  霍金在伽利略的逝世日誕生,又在愛因斯坦的誕生日逝世,讓我們覺得偉大的科學家其實擁有同一個靈魂:他們的生命只會輪迴,不會離開。  那我們推測:
  •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物理學家,被譽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對於物理領域來說,霍金將會是震古爍今的一位新的巨人,一生獲得的榮譽非常多,但卻遺憾的沒有獲的過諾貝爾獎,這是為什麼呢?
  • 霍金到底哪裡偉大,實事求是,他的貢獻有哪些?
    ,基本的回答是,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你如果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呢,我也不會反對的,不過經常有媒體把他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這種就過頭了,為什麼科學界公認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呢?
  • 紀念霍金: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不過,經常有媒體把他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類,這就說過頭了。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科學界公認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不禁要反問他:「誰跟你說這是科學界公認的?科學界完全沒有這樣認為,好不好!」
  • 楊振寧怎麼和霍金比?說他是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理由是什麼?
    那就是理論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的前提,便是自己提出的理論必須在自己有生之年被驗證,而霍金便沒有等到那一天。然而,事實上很多人意識到楊振寧的偉大,其實是在霍金去世之後,那麼,為什麼說楊振寧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是世界公認的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英國牛津出生的霍金,全民叫做史蒂芬·威廉·霍金,被世界人民公認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 輪椅上的宇宙:紀念霍金-新聞專題-科學網
    基本的回答是: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不過,經常有媒體把他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類,這就說過頭了。 比如,霍金最突出的科學成果霍金輻射,即使霍金輻射得到了實驗驗證,霍金得到了諾貝爾獎,我們還是可以指出:霍金的成果主要是在已有的框架內改進,這固然很好,但比起那些提出新的框架的,還是要低至少一個層次。
  • 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但人們不應忘記的是,霍金同樣是一位劍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物理和宇宙學,他也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因此,霍金獲得科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被譽為近代最偉大科學家的霍金,為何一生無緣諾貝爾獎?
    霍金1942年1月8日,霍金在英國牛津出生,在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的忌日。這一切,似乎都昭示著這個小生命的不平凡。史蒂芬.霍金(1942-2018)但事實上,小時候的霍金並沒有展現出任何能成為大科學家的跡象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因此,霍金獲得科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美國ABC新聞網的訃告也是這樣的標題:「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時年76歲。」 只可惜,這個標題是錯誤的——霍金不是諾貝爾獎得主,隨後ABC新聞網已更正。
  • 霍金為什麼偉大影響力在哪 何以被譽為當代愛因斯坦
    霍金去世的消息讓很多人震撼,然而,如果仔細詢問,你為什麼震撼,很少有人能夠說出霍金的具體成就,霍金的一些言論的確很超前,部分言論還沒有被證實,那麼,霍金為什麼這麼偉大呢?他的影響力在哪?
  • 霍金一生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的影響將會持續很多年。有趣的是,霍金似乎從來沒有贏過。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儘管霍金在物理學尤其是宇宙學方面獲得卓越成就,並因此獲得了很多科學大獎。這些獎項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沃爾夫獎,科普利獎章和基礎物理獎等。
  • 紀念霍金:科學家霍金的勵志人生
    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01 今天是霍金的誕辰,距離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去世已近三年。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幾天前有人給我發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你好 你認為為什麼史蒂芬霍金這樣的傑出科學家從未被授予諾貝爾獎?你覺得他應得嗎?讓我們一起弄清楚。重要的是我們並不否認史蒂芬霍金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人,儘管患有嚴重疾病,但仍能取得驚人的成績。他的個人榜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啟發和激勵,他的科學工作令人興奮。然而,在公眾心目中,由於媒體的關注,霍金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例如,我經常被問到霍金是否是一個比愛因斯坦,牛頓或費曼更偉大的科學家。
  • 霍金的真正貢獻
    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基礎的問題,是:霍金在科學上的成果有多大?基本的回答是: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你如果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我也不會反對。不過,經常有媒體把他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類,這就說過頭了。
  •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霍金的身世: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的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34;。2004年,霍金承認自己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並且用《時間簡史》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在接下來幾年裡,霍金也在一些電影或者是電視劇中客串了幾下,比如著名的《星際迷航》、《生活大爆炸》等。2018年,3月4日霍金逝世。他活了76歲,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它的去世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淚水以及一些學士的傷心。
  • 霍金的科學成就究竟就多大? 這7個問題你應該知道
    (原標題:都誇霍金成就大,可他為什麼拿不到諾貝爾獎?)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當代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在這裡不打算重複那些經常被傳來傳去的老生常談或者以訛傳訛,而是希望向公眾儘量清楚準確地介紹一下霍金的實際成就。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基礎的問題霍金在科學上的成果有多大?基本的回答是: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你如果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我也不會反對。
  • 霍金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嗎?
    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近日,諾貝爾獎的頒獎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朋友針對此提出了許多有關諾貝爾獎的疑問,其實飽受關注的是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那麼為什麼霍金從來沒有獲得過物理學的諾貝爾獎呢?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留下巨大遺憾:人類無法驗證他的理論
    今天,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世長辭,這一消息瞬間點燃社交網絡,大家在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同時,也回顧這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人類探索世界的貢獻,然而,不少人卻也發現,家喻戶曉的霍金教授,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為什麼霍金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針對施鬱教授的這個預測,我在10月3號諾貝爾物理學獎宣布之前的直播點評上,做了如下評論:我確認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授予引力波的發現,但是同時也認為霍金不會獲獎,因為:1)發現引力波是一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把任何其他科學成果和發現引力波放在一起授予諾獎都是對發現引力波這個偉大成就的汙染,完全不合適;2)霍金的最大成就是霍金輻射,既不是黑洞的面積不減定理,也不是他和彭羅斯一起證明的宇宙奇點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