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每一隻哺乳動物都有繁殖的機會嗎?為什麼?

2020-12-05 科學獵奇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也是一個物種延續所必備的能力,如果沒有繁衍,即使這個物種再強大,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也就是說,在自然界中,每一種哺乳動物都會繁衍後代。

但是,在大自然中,並不是每個哺乳動物都有繁衍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一下。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簡單的說就是靠乳汁來哺育後代的動物,它們都有一個其他動物沒有的器官-乳腺。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哺乳動物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從哺乳動物的定義我們就能找到哺乳動物的共同點:都是有脊椎的動物、用乳腺哺育後代以及都是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是當今最高級的動物種群,而我們人類就在其中。相比較而言,哺乳動物比其他的脊索動物門的成員大腦要高級一些。在哺乳綱下有29目153科1200屬2400種不同的動物。

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通過交媾來完成後代的繁育的,只是不同的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造成了不同物種間的繁殖習性不同。從宏觀上看,哺乳動物根據生活習性可以分為兩大類-群居哺乳動物和獨居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繁殖的差異化

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群居和獨居的動物幾乎各佔一半。對於群居的哺乳動物來說,繁衍並不是每一個動物都有的權利,比如獅子是一種群居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在獅群中,大都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數量至少是雄獅的兩倍)則是由雌獅和小獅子組成。雄獅在獅群中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它們擁有與獅群中所有成年母獅交配的權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成年雄獅都有屬於自己的獅群。雄獅在2歲之後,大都會遭到原獅群的驅逐,從此過上流浪的生活,而只有流浪雄獅經過了優勝劣汰而且挑戰成功其他獅群的雄獅後,才會有交配權。

也就是說對於群居的食肉動物來說,往往最強者才擁有交配權,而且這種交配權還是「一夫多妻制」的。

群居的食草動物

對於群居的食草動物來說,雖然在群體中也有雌性或者是雄性的首領,但是,它們的首領並不像群居食肉動物的首領那樣「霸權主義」。在群居的食草動物中,大多數的成員都有繁衍的權利。但是,食草動物也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所以,想要擁有交配權,就需要雄性足夠的強悍。比如羚羊、角馬、斑馬這些群居的食草動物,在爭奪配偶權時,雄性之間通常也是通過決鬥的方式來決定的,勝利的一方更容易得到雌性的青睞,而屢戰屢敗的雄性大概率不會有繁衍的權利。

這一點與獨居動物也是一樣的。獨居動物在繁殖期也會主動地尋找異性,比如老虎。但是,在雌虎的眼中,並不是每一頭雄性都適合與自己繁殖後代,此時,雄虎也會遇到競爭對手,成王敗寇,誰強誰能夠繁衍,當然如果區域內就剩下一頭雄虎,那麼雌虎是不會挑剔的。

群居的雜食性動物

在動物的食性中,並非只有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動物,它們就是雜食性動物。雜食性的哺乳動物也有很多,比如大多數的熊科動物都是雜食性動物,再比如野豬也是雜食性動物等等。由於熊科動物是獨居動物,所以它們的繁衍權也是通過雄性之間的決鬥來爭奪的,這就造成了並不是每一隻公熊都可以繁衍。

而像野豬這種群居動物也是一樣的。野豬雖然是群居動物,但是通常在一個野豬群中,只有雌性和幼崽,而雄性只有在發情期才會找到一個野豬群加入。但是,雄性野豬想要擁有繁衍的權利需要過兩道關。第一道就是野豬群的篩選,如果雄性野豬不夠強壯,是會遭到野豬群的驅趕的;第二道就是不同雄性間的競爭,由於同一種動物都有固定的發情期,所以,雄性在尋找野豬群時,往往是多頭雄性野豬找到同一個群體,這就需要雄性野豬通過決鬥來獲得進入野豬群的權利了。

總結

在自然界中的動物,都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這能保證一個物種的基因的優越性。所以,並不是每一個動物都有繁衍的權利,它們大都需要競爭才能獲得交配權。雖然這種方式並不公平,但是,對於物種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有利的。

相關焦點

  • 在自然界中,只有人類才有「大姨媽」嗎?為什麼?
    先說答案:動物界中並不是只有女人才會來「大姨媽」,「大姨媽」是所有雌性哺乳動物共有的,不同的是,除了人類外,不同的雌性哺乳動物的周期各有不同,不過總的來說大都有規律可循。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在哺乳動物中,為什麼人類可以全年365天都能繁殖後代
    在動物世界中,總的來說,一般會分為兩類。一類為雌性,一類為雄性。只要是動物,就一定會分泌出雄性激素和磁性激素,這些激素會使他們對異性產生濃烈的渴望,從這種渴望中,他們會尋找同類異性完成繁衍後代的一系列流程。但是你知道嗎?
  • 為什麼自然界必須是雄性追求雌性,男性追求女性?反過來不行嗎?
    你有沒有心儀的對象?你還在為得不到心愛的她而苦惱嗎?你拜訪各路大神、尋遍各種追求異性的技巧,可無奈百般求索之後還是沒有得到她的芳心。你傷心難過,心灰意冷,感嘆為何找女朋友這麼難?甚至有時還會想為什麼非要是男生追求女生呢?而不是反過來女生追求男生,這樣事情就簡單多了,世界不就更加和諧了!今天我們就說下為何是男性追求女性,順便在用科學來教你如何快速地脫單。
  • 自然界中一些高等的動物為什麼也會有「孤性繁殖」它代表了什麼?
    在自然界,有些動物可以有性生殖。它們的卵可以在不受精的情況下孵化並獨立發育為後代。這種生殖方式被稱為「單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在這些物種中,雄性似乎是多餘的,或者它們退化了,或者根本沒有雄性。在昆蟲中,除蜻蜓和半翅目外,幾乎所有目都有孤雌生殖的種類。單性生殖也發生在低等脊椎動物中,如一些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中的蜥蜴。在自然界中,生活在美國西南部沙漠地區的鞭蜥可能是選擇孤雌生殖的最先進的動物。它的孤雌生殖可以產生與母親沒有遺傳差異的後代。
  • 為什麼哺乳動物的生殖系統都是長在兩腿之間?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大多數生物都呈對稱性分布,而生殖系統恰恰就在身體的中軸線上,兩腿之間的位置。那這究竟有什麼說法嗎?哺乳動物的身體分布根據達爾文的演化論我們知道,生物是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模樣。一般是魚類、兩棲動物、鳥類以及爬行動物擁有該身體特徵,它們和哺乳動物不同的是,無論是排尿、拉粑粑亦或是生育後代,都是由這一個器官完成。
  • 人類的單性繁殖能實現嗎?
    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需要雌雄雙性結合才可以繁衍下一代,不過,這個定律將來有可能被打破。中國有學者以基因剪輯技術,成功使兩隻同性老鼠誕下健康的小老鼠,證明哺乳動物都有可能「單性生殖」。「單性生殖」在自然界其實一直存在,例如個別品種如蜥蜴、鯊魚和蜜蜂等,它們卵子就算沒有受精,仍然可以誕下新生命。但是對於比較高等的哺乳動物,大自然始終要求兩性結合。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哺乳類必須雙性繁殖的呢?這些因素又是否可以被人為推翻呢?
  • 女性一般比男性長壽,其他哺乳動物中,雌性壽命也比雄性長嗎?
    平均而言,哺乳動物雌性的壽命比雄性壽命長18.6%,它們壽命差異比人類男女壽命差異要大的多,在人類中,女性的壽命僅比男性長7.8%。關於異性之間的壽命差異,研究一直在繼續,很多科學家對此也非常感興趣,如果能破解其中的奧秘,那麼讓男性變得和女性一樣長壽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一直以來,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有一些相對合理的解釋。
  •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在所有物種當中,人類是進化最成功的一個,成為了哺乳動物當中的代表。科學家們發現,所有的哺乳動物必須要和另一半結合之後,才可以繁衍後代。甚至一些不起眼的昆蟲,也需要和另一半結合,這種方式被我們稱為有性繁殖。我們平時所吃的雞蛋,大部分都是一些未受精的蛋,雖然母雞可以在沒有公雞的作用下產生雞蛋,但是這樣的雞蛋是沒有辦法孵化小雞的,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既然有性繁殖可以被保留下來,並且大多數的生物都使用這樣的方式繁衍,可見它對生物的發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 豹子和獅子為什麼能繁殖後代?所謂的雜交都是人為的結果嗎
    獅子和豹子之間的雜交後代被稱為豹獅,豹獅混血幾乎都是圈養條件下人工繁殖產生的。豹獅數量稀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只有少數雜交豹獅被圈養在日本、印度、德國和義大利的動物園裡。1910年,第一隻記錄在案的豹獅獸在印度的戈爾哈布爾繁殖出現。
  • 這是中Bug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蝙蝠是自然界中同樣存在的BUG類蟑螂,集強大生命力、科研價值、藥用價值和生態價值於一體。什麼是蝙蝠東西?為什麼蝙蝠在自然界屬於毒王?蝙蝠的價值是多少?如何正確對待這種神奇的物種?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全網最詳細的蝙蝠知識科普知識,讓大家正確認識這隻與人類生活了幾萬年的動物。蝙蝠是鳥還是動物?
  • 自然界中的動物為什麼大都在春天繁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大多數動物繁殖的季節。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的動物為什麼選擇春天繁殖?而不是其他季節呢?下面我們就拿常見的魚兒來淺談一下,動物繁殖期的選擇問題。而相比較而言,淡水魚類的繁殖期則相對比較接近,大都在每年的3-7月份,比如我國的四大家魚、黑魚、羅非魚等等,這些魚類的大都是從春天開始繁殖的。為什麼大多數的淡水魚都選則在春天開始繁殖?
  • 為了繁殖「揮刀自宮」,雄性船蛸「死了都要愛」,堪稱自然界最絕
    毫無疑問,在地球上目前最為高等的生物為脊索動物,哺乳動物又是其中進化最為成功的一類,而人類又是哺乳動物中的佼佼者。但在自然界還有一門生物,它們是軟體動物,也就是全身沒有堅硬的骨骼和脊索,包括頭足類動物、節肢動物。
  • 哺乳動物中少有的藍色——山魈
    世界很大,擁有動植物資源數不勝數,甚至地球還在不斷的產生新物種,伴隨一些物種的滅絕消逝,植物、動物的新物種每時每刻都在產生過程中,只是這個過程很慢很慢,慢到我們幾乎不能夠察覺得到,因為新物種的產生是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經過長時間的篩選,好了說了這麼多的新物種誕生,其實就是想表明我們地球上的動植物資源真的相當豐富
  • 自然界中神奇的孤雌繁殖
    根據國外媒體的報導,今年早些時候,一條名叫安娜的雌性水蚺憑藉「一己之力」產下了18條後代,並且這些後代都屬於完全克隆體。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外力幹預的情況下,這條長達3米,來自波士頓新英格蘭水族館的雌性水蚺成功完成了「我生我自己」的壯舉!
  • 自然界中的動物只有雌雄兩性嗎?錯,這些動物甚至沒有性別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單純地說哺乳動物的話,可以說只有雌雄(男女)兩個性別,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哺乳動物,而且哺乳動物僅僅是眾多生物中的滄海一粟。在自然界中的動物,並不是只有雌雄兩個性別,有些動物是雌雄同體的、有些動物甚至是沒有性別的。
  • 自然界中有沒有三棲動物?為什麼?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滿足既能在陸地上生存,又能夠在水裡生存,比如鱷魚、海洋哺乳動物等等,但是,海洋哺乳動物不屬於變溫動物,而且它們從出生就是用肺呼吸的,整個的生長發育過程也不是完全變態的。因此,兩棲動物的定義並非只有水陸兩棲,還要同時滿足上面說的4個特徵(第五個不是必選項,因為兩棲綱蚓螈目的四肢已退化)既然有兩棲動物,為什麼沒有三棲動物?上面我們說了兩棲動物並不是狹義的指水陸兩棲,因為滿足這一項的動物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如果要滿足三棲動物的話,必須要同時滿足兩棲動物的所有特點,再加上可以飛行。
  • 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雌性比雄性壽命長嗎?為什麼?
    在自然界中的哺乳動物,大多數都是雌性比雄性的壽命更長,比如雄獅的平均壽命在12歲左右,而雌性的平均壽命則比雄獅要多3年左右,能達到15歲左右,再比如雄性棕熊的平均壽命僅有16歲左右,而雌性棕熊的平均壽命卻有20歲左右,並且目前棕熊中「最長壽」的是一頭雌性棕熊,活了35年。
  • 為什麼沒有綠色哺乳動物的存在?
    小時候,我們經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雞為什麼要下蛋?為什麼晚上是黑的?豬為什麼不會飛?為什麼沒有外星人來訪?但有沒有人問過: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哺乳動物?我們日常生活經常會接觸各種各樣的動物,似乎從沒見過綠色皮毛的哺乳動物。
  • 人類不能近親繁殖,為什麼狗狗可以?它們能認出自己的親人嗎?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直播界網紅的狗never,若有關注過這幾隻狗,就會發現,never的孩子,一隻雌性和一隻雄性,生育了三隻小狗,三隻小狗非常健康可愛,絲毫沒有受到自己父母是兄妹的詛咒。 這是否意味著,近親繁殖沒有這麼讓人害怕呢?顯然不是,基因中的隱患一直存在。
  • 繁殖地點和時機,跟佔比哺乳動物的20%有關?
    哺乳動物與其他脊椎動物本質上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幼體是通過乳腺所分泌的乳汁來獲取成長的養料。而攜帶了多種超級病毒的蝙蝠,則是哺乳動物中的翼手目動物。而且,佔據全球哺乳動物20%的它們,不僅是哺乳動物中唯一擁有在天空中翱翔的能力的一類,其繁殖行為也在交配地點和時機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