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動物中,為什麼人類可以全年365天都能繁殖後代

2020-12-06 每日學堂

在動物世界中,總的來說,一般會分為兩類。一類為雌性,一類為雄性。只要是動物,就一定會分泌出雄性激素和磁性激素,這些激素會使他們對異性產生濃烈的渴望,從這種渴望中,他們會尋找同類異性完成繁衍後代的一系列流程。

但是你知道嗎?同為哺乳動物的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截然不同。動物繁衍後代的時間都是非常有規律的,而人類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可以進行繁衍後代的行為。換句話來說,人類全年365天都處於繁衍期。

生物的繁衍生息,是為了讓生命不間斷地延續下去。儘管人類的智慧已經是地球生物最高的生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意識和想法,但是仍然擺脫不了激素所帶來的,對異性的,渴望。

動物界中,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會有繁衍期這麼一說,但似乎人類這種哺乳動物並不存在所謂的繁衍期,或者是,人類每天都處於繁衍期。「繁衍期」實際上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雌性哺乳動物會進入排卵期時,哺乳動物就會進行繁衍後代的行為。它們在排卵期間會通過行為、外觀、氣味等方式來讓異性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了繁殖期,並且已經做好了受孕的準備。對於人類而言,「月經」是人類雌性排卵的明顯表現之一。

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還能生存在這個世上而沒有滅絕的動物,它們都有著各自一套的生存方式和繁衍生息的方法。在這個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動物們必然會選擇在一個食物充足的時期來生育幼崽,這樣才能提高幼崽的存活率。也就是說,動物的繁衍和食物資源有著緊密關聯。

繁衍後代對於任意一種生物而言,這是一項巨大的生命工程。這項工程如果補給不足,對於幼崽,將是生命的威脅;而且在繁衍階段,它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食物資源的威脅,最大的威脅是它們的天敵。因此,至今為止還倖存的生物都有各自繁衍生息的固定時間,這樣一來,它們即可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保證食物的穩定,也提高幼崽的存活率。

從研究表明,動物的繁衍期完全受制於生理,而人類的繁衍期雖然也是以生理為基礎,除此之外,人類還產生了另一種關鍵因素,心理。人類同樣也會受到體內激素分泌的影響,但卻不會與動物那樣完全受制於激素和生理的控制。

同為哺乳動物的人類,為什麼會與其他的哺乳動物有著天壤之別呢?為了得到更確切的結果,有科學家提出了這麼一個假說,「性獎勵假說」。科學家認為,在原始時代中,人類的食物來源幾乎是男性外出打狩獵而來,女性因身體機能的種種原因,無法像男性一樣靠力量來狩獵。為了能得到足夠的食物,女性會用交換性的方式來獲取,於是一些女性就開始模仿繁衍期的徵兆,以換取到足夠的食物,久而久之反而讓女性失去了原本的繁衍期徵兆。

但也有另一種假說,「複方投資假說」。而這種假說認為女性隱藏排卵期,男性就無法從外觀感知女性是否已進入排卵期,使得男性不得不多次與其發生關係,以確保留下自己的後代。在多次的關係下,男女雙方會產生一種微妙微俏情感,俗稱愛情。

在這種情感的作用下,男女雙方墜入愛河結為夫妻。當女性進入孕期和哺乳期時,而這種時候正是她們覓食不便的時期。建立了緊密關係下的男性為了讓自己的後代著想,會給與女性必要的幫助,這無疑是有利於雙方留下自己後代的最佳方式。

當然,人類為什麼會沒有明顯的繁衍期,其中可能還有許多因素的影響,小編也只是說出了其中的一些罷了。

相關焦點

  • 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
    人類同樣需要將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在其他生物選擇了發情期來確保種族延續時,人類卻在進化中拋棄了發情期,這是為何呢?人類已經獲得了進化發展的優勢,發情期的存在只會阻礙人類的生存,拋棄的發情期正是人類智慧的表現。那麼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呢?
  • 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
    人類同樣需要將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在其他生物選擇了發情期來確保種族延續時,人類卻在進化中拋棄了發情期,這是為何呢?人類已經獲得了進化發展的優勢,發情期的存在只會阻礙人類的生存,拋棄的發情期正是人類智慧的表現。那麼同是哺乳動物,為什麼唯有人類365天都是發情期呢?
  • 世界上有那麼多哺乳動物,為何只有人類,全年都可以是發情期?
    世界上有那麼多哺乳動物,為何只有人類,全年都可以是發情期?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動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天生就會分泌出雄性和雌性的激素,而這樣也是各個物種之間,生命進行延續得的一種選擇,而生物的最終追求,其實就是長生,但是這一點就生命的個體來說,是無法做到的,於是便有了種群的延續,這也是長生的一種方式,所以每一個生物都有繁衍後代的職責。
  • 自然界中每一隻哺乳動物都有繁殖的機會嗎?為什麼?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也是一個物種延續所必備的能力,如果沒有繁衍,即使這個物種再強大,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也就是說,在自然界中,每一種哺乳動物都會繁衍後代。但是,在大自然中,並不是每個哺乳動物都有繁衍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在所有物種當中,人類是進化最成功的一個,成為了哺乳動物當中的代表。科學家們發現,所有的哺乳動物必須要和另一半結合之後,才可以繁衍後代。甚至一些不起眼的昆蟲,也需要和另一半結合,這種方式被我們稱為有性繁殖。我們平時所吃的雞蛋,大部分都是一些未受精的蛋,雖然母雞可以在沒有公雞的作用下產生雞蛋,但是這樣的雞蛋是沒有辦法孵化小雞的,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既然有性繁殖可以被保留下來,並且大多數的生物都使用這樣的方式繁衍,可見它對生物的發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 追本溯源,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產生、繁殖後代的?
    地球上,只要是哺乳動物,都是由上一代雌性和雄性共同繁育而成。並不可能出現單體繁殖的情況,但是某些特殊的動物卻能單性繁殖,比如有永生能力的燈塔水母,亞馬遜雨林中特殊的雌性螞蟻群體,這兩者都是通過單性繁殖。就僅僅人類而言,所有的人類都必須有雌性與雄性共同參與才能夠繁衍後代。
  • 雄性已多餘:兩個卵子也能繁殖後代
    但是,所有的單倍體幹細胞,不管是精子來源,還是卵子來源,全部都是攜帶X染色體的,所以利用單倍體幹細胞產生的半克隆小鼠均是雌性。李勁松進一步解釋,X染色體上有上千個基因,對細胞的生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細胞如果沒有X染色體是不能存活的,因此不可能從Y染色體的精子中產生單倍體細胞系,後代自然不會出現半克隆的雄性個體。
  • 生物學家最新發現:沒有Y染色體也能繁殖後代
    據《獨立報》報導,科學家們都認為男性的真髓存在於他們的Y染色體中,而且Y染色體只在父系間傳播。但是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在實驗室成功培育出沒有Y染色體卻能夠繁殖後代的雄性老鼠。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其性別判定歸根結底是染色體的組合方式。
  • 動物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這麼特殊?365天都可以?
    生物在地球上生存最本質的兩個追求就是填飽肚子同時繁殖後代,這兩個目標是缺一不可的。不過,要了解的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生存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所有的物種在食物鏈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那麼也就意味著天敵的存在,在尋找食物的時候還需要警惕成為別人的獵物。
  • 為什麼動物發情交配都有季節性,而人類卻一年四季均可?
    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無數種動物,大部分的動物都有發情期,處於發情期的雌性哺乳動物會出現一些變化,以此來吸引雄性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大多數的動物都有固定的發情期,只有在發情期內,雌性動物才會接納雄性,否則等待雄性的就是一頓胖揍。為什麼動物有發情期,而作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人類,卻沒有發情期呢?人沒有發情期,全年365天隨時都可以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更具體點來說,是人類男性沒有發情期,人類女性隱藏了排卵期,所以才表現得沒有發情期。
  • 有人認為老師一年365天,竟然有165天都在放假!
    這個計算的人呢,認為咱們老師一年365天,竟然有165天都在放假!相信不少老師看了,都會大吃一驚,「天哪,自己這麼幸福為什麼自己都不知道!」那麼,他是怎麼算的呢?1:暑假將近2個月,計56天2:寒假近1個月,計25天3:全年的雙休日總計77天(除去寒暑假的重複雙休日)4: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勞動節各1天,共4天5:十一黃金周3天
  • 為什麼哺乳動物的生殖系統都是長在兩腿之間?
    ,全身上下都可以允許較小的粒子自由進出。此時它們可以依靠吞噬食物來獲取營養物質,但是吞噬食物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口腔,而食物的殘渣則需要排洩系統排出體外,此時最簡單的消化系統就形成了,它們分別位於身體的兩側。
  • 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
    那基因為什麼一定要人類繁衍後代呢? 為了延續自身,環境會主動選擇能自我複製的基因。比如:同樣是生物,一個無法繁殖後代,一個可以繁殖後代。那麼用不了多久,無法繁殖後代的就會滅絕,可以繁殖後代的才能夠生存下去。
  • 大多數動物都有繁殖季,為什麼人類沒有?
    趙忠祥渾厚的男中音配音聲中動物世界的繁殖季又到了,動物們都忙著在這個季節中完成重要的繁衍任務,這已經是動物世界的標準開場白,人類曾經也是動物世界的一員,但數百萬年的演化中似乎有一個非常關鍵特徵改變了,即大多數動物都有繁殖季,而人類似乎根本就沒有,甚至隨時都可以被挑起欲望!
  • 人類不能近親繁殖,為什麼狗狗可以?它們能認出自己的親人嗎?
    為什麼人類不允許近親結婚? 正常情況下,人體中的基因型有三種:AA、Aa和aa。 攜帶AA和Aa基因的,都是看起來健康的人,因為A的存在,a處於不表達的狀態。 一般來說,若是近親的關係,無論是長相還是行為習慣,都是非常相似的,主要是兩者的基因型是比較相似的,這也是為什麼總有人說你長得像父母的原因。
  • 豹子和獅子為什麼能繁殖後代?所謂的雜交都是人為的結果嗎
    獅子和豹子之間的雜交後代被稱為豹獅,豹獅混血幾乎都是圈養條件下人工繁殖產生的。豹獅數量稀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只有少數雜交豹獅被圈養在日本、印度、德國和義大利的動物園裡。1910年,第一隻記錄在案的豹獅獸在印度的戈爾哈布爾繁殖出現。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從小到大,我們也許都問過家長和老師「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這類問題。雖然他們給出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有些荒誕,但學校裡的生物課一般都能把事情講清楚。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
  • 非洲俾格米人,為什麼平均不到5英尺,卻能在10歲前繁殖後代?
    生活在非洲的俾格米人,為什麼身材如此矮小,卻能在10歲前結婚生子?而且,這個生育年齡比一般民族提前好幾歲的民族,為什麼們如今卻發展到瀕臨絕種的境地?如果我說,全稱阿非利加洲的非洲是一個特別有趣而神秘的地方,相信應該不會有多少人質疑這個說法。
  • 一對健康的兔子和後代自由繁殖,一年內可以增加到1300隻兔子!
    野兔有較強的消化系統,許多野兔生活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它們必須吃很難咀嚼和消化的食物,比如樹皮和樹枝。最後,許多種野兔會蛻皮以適應季節的變化。不管天氣或環境如何變化,兔子的顏色一年四季都是一樣的。在許多社會中,兔子一直被用作生育能力和性活力的象徵。在數學上,一對兔子可以在一年的時間裡繁殖到1300個個體。為什麼兔子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繁殖?
  • 科學家最新研究揭曉人類為何不卵生繁育後代
    女性懷孕生育後代不同於鴨嘴獸卵生繁殖,這種方式可以保護人類的大腦,有助於形成複雜的神經系統。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揭曉為什麼人類不會卵生繁育後代。,從而揭曉人類懷孕的起源,並解釋了為什麼人類不是通過產卵生育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