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是一個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有些人甚至能夠將它完整地背下來。
然而真正能夠了解這個故事及其背景的人卻並不多,如果你真的希望誰複製這個實驗,去抓只貓來試一試的話,那就說明你真的不懂它。
薛丁格並沒有打算做這個實驗,他甚至不認為這個實驗能夠成功,因為他闡述的是一個悖論,用了當時科學家們最拿手的思想實驗的方式。在薛丁格的貓身上,有強烈的不滿,我們甚至能感覺到些許諷刺。
實驗的大概過程是,在一個密閉的盒子裡放上幾個物品,一隻貓,一瓶毒藥,一個敲擊物,一個電子開關,還有一些放射性物質,這個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證明元素衰變後會產生阿爾法粒子,觸碰開關,打碎毒藥,最後貓死去,但是大家都應該知道微觀量子的變化是很難改變這個宏觀世界的,對吧。所以說這個實驗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也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這個實驗徹頭徹尾就是一個思想實驗,只能在理論上可行。
在薛丁格的貓中,貓與放射物的關係就相當於南北極的那雙鞋,貓的生死決定了放射物是否衰變,反之同理。那麼如果證明放射物處於疊加態,那麼這個貓就應該是在生與死之間徘徊的那隻半生不死的貓。
這個思想實驗本來就是薛丁格的經典物理學派提出來調侃哥本哈根學派的。大致意思就是「你們這群騙子,搞不出來就搞不出來,給我搞個這也不確定,那也不確定,還堂而皇之的給起個名字叫啥疊加態。
人造的薛丁格的貓,其實就是人造的量子系統,往深了說,這就是量子計算機原理的基礎。
如果在這方面,可以取得突破的話,未來世界,將會發生有一次重大的革命!
薛丁格的貓,原來你不是一隻恐怖的妖獸,而是人類通向無限運算能力的鑰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