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薛丁格的貓跳舞起來 ——破解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難題

2020-11-22 思維的盡頭

薛丁格的貓,大名鼎鼎,由來已久,爭論不休。但近來發現這個著名的反諷量子力學的思想實驗其實存在偷換概念的的錯誤,具體說明如下:

一、對薛丁格的貓這一思想實驗的簡單解釋

首先要說明一下這個實驗的產生原因。這個思想實驗其實是為了對電子雙縫實驗的哥本哈根解釋進行抨擊,將微觀的粒子狀態與宏觀上生物的死活現象聯繫在一起,從而把難以想像的微觀「疊加態」轉換到很直觀的宏觀生物的「死活」現象疊加態,進而令人感到「死活疊加態」的不可理喻,實現對量子力學中哥本哈根解釋的嘲諷和否定。薛丁格的貓這個著名實驗的具體內容眾說周知,簡單概括如下:由於原子有半衰期,在其半衰期內大量原子會有一半衰變,有另一半不衰變。那麼對於單個原子,在半衰期內衰變和不衰變的概率是50%。原子衰變將放出電子,那麼將這樣的原子和一隻可憐的貓放在一個黑箱子中,並通過裝置與一個電子開關控制的毒氣瓶相連。若原子在這個半衰期的時間內發生了衰變,那放出的電子將觸發電子開關,釋放毒氣瓶中的毒氣,讓貓死去;若原子沒有發生衰變,則貓存活。根據哥本哈根解釋,微觀粒子在沒有被觀測時處於「疊加態」,即微觀粒子的狀態符合其波函數描述的概率,有各種可能性,但不能具體確定到底處於什麼狀態,只有觀測之後其狀態才被確定。那麼在沒有打開黑箱子之前,這個原子衰變與不衰變的可能均為50%,即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態;在打開箱子的一瞬間,這個疊加態才結束——波函數坍縮,原子才能確定是有沒有衰變,這隻貓才終於死去或者終於倖存。而沒有開箱子的時間裡,貓處於「死活疊加」的狀態。

這個思想實驗推導出了兩點最大荒謬之處:1、「死活疊加」究竟是什麼狀態?在現實宏觀世界中根本沒有發現過這樣的狀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2、半衰期的那麼長時間內,原子如果發生衰變,也不可能延遲到開箱子的一瞬間才衰變,為什麼貓只能在開箱子的一瞬間決定死去才是倖存?

二、對薛丁格的貓的這一思想實驗的追本溯源

上文說過,這一思想實驗是由於電子雙縫實驗產生的。電子雙縫實驗也是著名的物理實驗,可以說是推動量子力學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實驗。這裡需要一點物理知識,就是雙縫幹涉現象。簡單點說就是如果是同一波源發出的波,經過雙縫之後會分成兩束同源波,然後發生幹涉,在後面的接收屏上形成波的幹涉條紋。如果是不是波,是某種單一物體質點,比如一束子彈,分別通過雙縫,在接收屏上只會留下兩道直線的痕跡。因此,為了驗證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就將光束射向雙縫,看看在後面的光屏上究竟是形成波的幹涉條紋還是只有兩道明顯的光痕。然後著名的觀察者效應出現了:當沒有人或者儀器進行觀測記錄時,光屏上顯示的是幹涉條紋;當一旦加入人或者攝像機進行觀測記錄時,光屏上只顯示兩道光痕。高中物理教材稱之為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釋是大量光子呈現波動性,單個光子呈現粒子性,然而這已經被現代實驗推翻。為了進一步驗證光的性質,現代物理學家採用了逐一連續發射單個電子的方法,實驗結果排除了上述現象是由於大量粒子之間幹擾的因素,證明了單個電子依然存在這樣的觀察者效應,有觀測就顯示出幹涉條紋,沒有觀測就只顯示兩條痕跡。接下來的物理學解釋有很多,甚至包括平行世界理論。主流的哥本哈根解釋認為,電子在沒有被觀測時處於一種「概率波」的疊加狀態,以一定概率通過雙縫,形成幹涉;觀測使概率波坍縮,電子表現出粒子性,從而沒有幹涉。此後還有更進一步的延遲選擇實驗和量子擦除實驗,由於它們只是更進一步地展現出觀察者效應的不可思議性,本質上是一致的,本文不多做討論。

三、對薛丁格的貓的這一思想實驗進行還原

薛丁格認為「波函數」描述的粒子處於這種無法明確確定的疊加狀態是錯誤的,進而設計了這個思想實驗。但深入思考之後發現,其實這個思想實驗存在偷換概念的錯誤。因為,電子雙縫實驗的中電子的運動過程其實存在三個:1、以粒子性通過A縫;2、以粒子性通過B縫;3、以波動性同時通過A、B縫。前兩個為有觀測時,後一個為沒有觀測時。並且三個過程分別對應具體的三種結果:1、電子打在光屏的A痕跡處;2、電子打在光屏的B痕跡處;3、電子像波一樣同時通過雙縫在光屏上產生幹涉條紋。而薛丁格的貓所處的箱子的原子衰變裝置中,實際上只設計了兩種可能性:1、衰變放出電子觸發電子開關打開毒氣瓶;2、沒有衰變放出電子,電子開關不觸發。對於電子以波的「疊加態」通過光屏並呈現出幹涉條紋這一實際存在的第三種情況,他並沒有設計原子「衰變與不衰變」疊加的結果,或者進一步說:本質上電子通過雙縫的「疊加態」是有具體對應的解釋即「電子是波」,且有對應的物理現象即波的幹涉條紋,而原子「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態」是沒有具體的解釋和對應的物理現象的。

換句話說,電子是可以處於同時通過A縫和B縫的疊加態,因為電子在沒有被觀測時就是一種波,波當然可以同時通過A縫和B

縫;而原子處於衰變和不衰變的疊加態究竟對應的物理現象是什麼?哪個實驗觀測到這樣既衰變又不衰變的疊加態的原子或者說這樣的原子會產生何種物理現象的結果?並沒有。薛丁格這一偉大的量子力學奠基人,在此處也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邏輯問題,他將一個具有三種實驗結果的實驗,換成了一個只有兩種結果的另一個實驗,讓人無法想像不在實驗設計中的第三種結果,來指出哥本哈根解釋的謬誤,這是不對的。

那麼,如果要真正還原薛丁格的貓的這一思想實驗,應該將箱子中的原子裝置換掉,直接換成電子雙縫實驗裝置,並設計電子通過雙縫後可能產生的三種結果對應的電路,從而才能真正理解哥本哈根解釋中的所謂疊加態。

四、讓薛丁格的貓跳舞起來

根據上述原理,應當在箱子中設計這樣的由電子開關控制的三選一併聯電路:1、A支路,當電子通過A縫時,觸發毒氣瓶開關放出毒氣,貓死去;2、B支路,當電子通過B縫時,徹底斷開毒氣瓶開關,貓活著;3、C支路,當電子以波形式通過AB縫時,形成的幹涉條紋將觸發電路中按照幹涉條紋排列的各個串聯開關,同時接通,然後放出微量電流,通過電擊棒電擊貓。

於是,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想像出:當你沒有打開黑箱子時,由於電子沒有被觀測幹擾,必定將以波形式形成幹涉,觸發C支路的電擊棒開關,讓我們的貓不斷地在箱子中跳舞!當我們打開箱子時,注意要帶好防毒面罩,因為貓將結束它的舞蹈,要麼被放出的毒氣毒死,要麼停下舞蹈去睡覺。當然,你永遠看不到貓的舞蹈,因為它只會在你看不見它的時候跳舞。

如果用大量的人一起來做這個實驗,結果也很容易想像:1、當沒有打開黑箱子時,所有人的箱子中貓都在跳舞,因為觸發的都是幹涉條紋控制的C支路;2、打開箱子後,有一半的貓將由於電子通過A縫觸發A支路死去;3、另一半的箱子則電子通過B縫,觸發B支路沒有放出毒氣,貓停下舞蹈沉沉睡去。

五、對薛丁格的貓的這一思想實驗進行補充

現在,再對薛丁格的箱子進行一點補充。因為上文已經說了,這個思想實驗最大的問題在於,「電子通過雙縫」這一行為是存在第三種疊加態對應的真實物理現象和解釋的,即:「電子通過雙縫的疊加態」就是「波同時通過了A和B縫」,而這個疊加態的波引起的現象就是「形成幹涉條紋」。而「原子的衰變」的疊加態是什麼?有真實的物理現象和解釋嗎?「衰變的疊加態」就是「又衰變又不衰變」,這和「電子波又通過A又通過B」完全不能等同,且「通過A又通過B」這是一個波的運動過程,其結果是形成真實的幹涉條紋,「衰變又不衰變」這是一個什麼過程?它的結果是引起什麼現象?

所以,如果一定要對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進行補充和完善,首先必須設想一個理論來解釋「原子又衰變又不衰變」這個疊加態是什麼過程?再就是這個又衰變又不衰變的過程會引起什麼具體的物理現象?好,那就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儘量幫薛丁格大大完善一下他的思想實驗。以下均為理論假設,僅為完善這個實驗進行的理論補充,並不一定真正存在:

假設原子處於「又衰變又不衰變」的疊加態時,原子表現為「原子半衰疊加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原子會同時表現出衰變前和衰變後兩種原子的特徵,放出「衰變疊加波」,形成「衰變幹涉紋」。然後需要重新設計一下電路,設計一個疊加態觸發的第三支路開關,當「衰變幹涉紋」出現時,觸發第三支路電擊棒,讓貓跳舞。

於是這個實驗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所有人沒有打開黑箱子時,貓都由於處於「半衰疊加態」的原子放出的「衰變幹涉紋」而觸發電擊棒,被電擊跳舞;打開箱子後的原子半衰期內,一半貓死去,一半貓活著。注意,不是在打開箱子的一瞬間,是在打開箱子後的原子半衰期之內,有一半箱子的原子會衰變,另一半不會。這僅僅是理論上對這個思想實驗的完善,實際上並不存在所謂衰變幹涉波。

在薛丁格的原本實驗中,這隻貓在沒有打開箱子時究竟會不會死去,取決於這個「原子半衰疊加態」會不會像「原子已經衰變」那樣放出電子觸發毒氣開關。薛丁格也許正是由於想像不出「原子衰變疊加態」是什麼,也不知道這種疊加態會引發什麼現象,也就難以給這種可能設計一種電路;因此,在他的黑箱子中,如果「原子衰變疊加態」會放出電子,貓在開箱之前即全部死去;如果「原子衰變疊加態」不會放出電子,那麼貓在開箱子之前將全部活著。然後開箱子之後的半衰期內,一半貓死去,一半貓活著。

六、結論

總而言之,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和想像「原子又衰變又不衰變」的疊加態。根據量子力學的波函數解釋,「原子半衰疊加態」應該是存在的,但是這種「原子半衰疊加態」和「電子通過雙縫疊加態」最大的不同在於,「原子半衰疊加態」並不存在像「電子通過雙縫疊加態」會形成幹涉條紋那樣的驗證手段。所以,還是直接把電子雙縫實驗的裝置放進箱子中,設計三條支路:1、電子通過A;2、電子通過B;3、電子波同時通過AB

;並設計三條支路對應的實驗結果。這樣,這隻貓的各種狀態就確定了,所謂貓的生死疊加態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沒有設計第三條疊加態的支路,所有的貓在開箱之前都會死去,因為幹涉條紋是電子波同時通過了AB才形成的,那麼相當於AB支路同時接通,毒氣必然放出。而在設計了三條支路的情況下,貓將在開箱之前一直活著,並根據你的第三條支路設計被不斷電擊跳舞或是做著別的事情;開箱之後,貓將在你的注視下,要麼觸發A支路死去,要麼觸發B支路繼續活著。這就是薛丁格的貓的確定性結局。

相關焦點

  • 思想實驗中的薛丁格貓是什麼?
    很明顯,是科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對貓做的一種實驗,但這並不是我們常人所能理解的那樣簡單的實驗,它是一種需要想像力去做的實驗,也就是說我們現實中無法做到的一種實驗,我們稱這種奇異的實驗為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
  • 薛丁格的貓為什麼恐怖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也正是不死也不活,聽起來非常恐怖。薛丁格通過量子力學來向世界證明了,人類在某一個空間,即使生又是死,如果按照這個實驗結論以此類推的話,就決定了我們人類未來會走向哪一個平行世界。量子力學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類的走向,物理學的走向。  一、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竟是為了幫愛因斯坦吵架
    薛丁格為什麼會提出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當談論起薛丁格的貓之時想必各位小夥伴並不陌生,這是著名科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用宏觀世界來描述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在量子理論發展的初期,著名的物理學及愛因斯坦和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波爾正在爭論一個話題,那就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 薛丁格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描述了如何將一隻活潑可愛的貓變成「生死疊加」狀態。在1955年愛因斯坦去世之後,作為愛因斯坦的嫡系大將的薛丁格憋了一個大招,就是「薛丁格貓」的思想實驗,繼續向玻爾一派宣戰。薛丁格的本意是借這個思想實驗,將量子態的不確定概念引入到宏觀世界,讓人們直觀體驗一下「概率」描述的不靠譜。其實這個思想實驗並不能證明什麼?僅僅是再次發洩了薛丁格對於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的不滿,但他自己也知道提不出什麼更好的解釋。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來源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被稱為史上最著名十大思想實驗之一,其提出和實驗過程對人類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與推動意義。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埃爾溫·薛丁格為量子力學作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他在意識到粒子表現出波動性後,提出了一個波動方程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
  • 薛丁格的貓
    原題設計者把它叫薛丁格的貓。下面這一段是從百度上摘下來的介紹(註:本來不想加這段,但公眾號規定文章必須夠300字才可以發,所以摘一段貓的介紹。已經知道這個概念的可以跳過這段,沒有新內容。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的人,如果讀了這段,而且搞懂了,或許這是你今天上網的最大收穫)。
  • 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
    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篇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具體的實驗方法就是薛丁格把一隻貓放進了封閉的箱子裡,箱子裡還有一瓶放射性物質。這個放射性物質50%的機率會產生毒氣,50%的機率又不會。換言之,這隻貓既可能死,又可能活。於是這隻既死又活的貓,被稱為「薛丁格的貓」。所以今天,我們就在《我的世界》裡,用這個實驗來破解MC的不科學。
  • 薛丁格的什麼貓?
    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 ...被誤解的寵物|薛丁格的貓|量子力學|薛丁格|尼爾斯·玻爾|薛定
    參考文章:對薛丁格的貓的簡要說明。藝術家對薛定貓的描繪。 (圖像:快門)被稱為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著名和被誤解的概念之一。 通過深入探索,研究人員對物質現實有了驚人的了解。根據《量子》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文·施洛德(Erwin Schrodinger)幫助發現了量子力學這門學科,他於1935年作為對最初由愛因斯坦提出問題的評論,首次構思了他的貓難題。在發展對亞原子領域的新認識時,大多數愛因斯坦和薛丁格的同事已經意識到,量子實體表現出極其奇怪的行為。
  • 薛丁格的貓神奇在哪
    薛丁格的貓               ——科學界的神獸科學想要進步其實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它靠的就是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的探索與研究
  • 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
    正常來說,有一定的理論物理學基礎才能完全明白「薛丁格的貓」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但今天我叫Minecraft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我的世界》,以此來嘗試破解MC的不科學!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篇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
  • 薛丁格提出「薛丁格的貓」,竟是為了推翻量子力學?
    薛丁格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提出了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構建了量子力學的一種數學形式——波動力學,奠定了近代量子力學的基礎。但是,他在1935年卻提出一個怪異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構建了一隻看上去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的貓,讓人們感覺量子力學十分荒謬。一隻既死了又活著的貓,這還不夠荒謬嗎?
  • 薛丁格的貓是不確定的貓
    >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但是在沒人打開箱子觀察前,沒人知道貓是生是死,所以這貓既死又活
  • 一口氣搞懂「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就設計了一個思想實驗,所謂的思想實驗就是只能靠腦袋想想,實際上沒辦法做的那種。從牛頓開始就有,比如:牛頓大炮。愛因斯坦也是極其喜歡思想實驗,他還提出過許多思想實驗來反駁量子力學,甚至還說出過著名的那一句話:薛丁格的這個思想實驗也是物理學歷史上最有名的思想實驗之一。
  • 「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這個詞常常被網友們來拿說,但是其具體意思卻沒多少人去深究,歸根結底,薛丁格的貓還是比較費解的。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物理學的一個理論,大致意思是說當沒有人能看到盒子裡面的一隻50%概率死掉情況下的貓時,這隻貓既可以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的,叫做「量子疊加態」,也可以說是「薛丁格貓態」。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 網友問: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能在實際中完成嗎?
    「薛丁格的貓」是量子力學的一個思想實驗,實際可以做實驗,但是無法觀測到「貓死」和「活」的疊加;如果把貓換成其他微觀粒子,科學家是可以製備薛丁格貓態的,也有不少實驗室完成過類似的實驗。大名鼎鼎的「薛丁格的貓」,已經折騰了科學界80多年,可以說人類對量子力學的理解還遠遠不夠,就連物理學家費恩曼也說到:」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
  • 深入淺出講解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涉及到了量子力學派系之爭。我們先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提出的背景: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在當時的量子理論派系中,薛丁格和愛因斯坦是一派而波爾等哥本哈根派則把波函數解釋為受觀測影響的概率函數,這讓薛丁格極其不爽。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即「薛丁格的貓」來反駁波爾等人,大意就是:一隻貓被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中,容器裡面防止了一套通過放射性元素驅動的毒藥釋放系統。即如果元素發生衰變,就會激發開關釋放毒氣把貓殺死。如果未衰變,貓就會好好活著。
  • 物理學「神獸」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答案比你想像的複雜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薛丁格的貓」到底代表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思想實驗經常被人提及,它對我們的科學發展有什麼幫助嗎?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貓咪,而是貓咪所處的狀態「生死之間」,如果不打開盒子,我們就無法判斷貓咪的生死,這個時候這只可憐的貓就是生和死兩種狀態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