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安防領域

2020-09-10 FLIR紅外熱像儀

短波紅外光譜長啥樣?

短波紅外波段指波長在 1400-2500 納米之間的波段,肉眼無法識別這些光譜。礦物質、人造物質及其他一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成分,而短波紅外能夠「看見」這種特有成分,但肉眼和可見光近紅外光波卻「看不見」。

可見光近紅外光譜和短波紅外光譜圖

上期跟大家介紹了短波紅外範圍(0.9—1.7 um)敏感是由於InGaAs傳感器的發展才於最近成為現實的。但是為什麼要使用短波紅外呢?

短波紅外成像有一個其他技術無可比擬的主要優點,即它能夠透過玻璃進行成像。對於短波紅外相機來說,特製的價格昂貴的透鏡或者適應惡劣環境的外殼幾乎是不必要的。這就使得它們可以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和產業。這種能力還允許短波紅外相機安裝在一個保護窗口內,當將相機系統固定在一種潛在平臺上時,這將可以提供很大的靈活性。

超越可見光的視覺

在光譜中,900~2500nm波段之間的光譜範圍被叫做短波紅外波段。然而,由於大多數人眼的椎狀細胞只對400~750nm波長區域的光敏感,所以超過這個波段或者短於這個波段的光,人眼都無法看到。由下圖讓大家看到紅外波段下不一樣的景觀。

在上圖中的可見光環境下,水、丙酮、三氯乙烯、異丙醇均為無色透明液體,很難分清誰是誰。但是在下圖的短波紅外波段下,各自便現了真身。

(表面看上去很好的蘋果,本質上卻有損壞的部分)

目前可見光相機在矽基晶片的幫助下,可以覆蓋到400~900nm波段的光譜範圍,有的甚至可以覆蓋900~1050nm的近紅外波段(NIR),但是高於1050nm波段的紅外光譜,依舊需要使用其他的晶片材料比如銦鎵砷(InGaAs)碲鎘汞(MCT)或者銻化銦(IA)來製作相機晶片。

大千世界中的各種物質,由於原子結構不用,所以材料在短波紅外波段的反射特性不同。因此使用半導體製冷InGaAs相機,可以非常輕鬆從400~1700nm波段中,對圖像的不同材料進行分辨,而這樣的過程相比可見光波段來說容易的太多。

因為短波紅外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高靈敏度

●高解析度

●能在夜空輝光下觀測

●晝夜成像

●隱蔽照明

●能看到隱蔽的雷射器和信標

●無需低溫製冷

●可採用常規的低成本可見光透鏡

●尺寸小

●功率低

隨著短波紅外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對其應用領域的關注度也在逐漸增加。短波紅外到底能幹什麼,本期我們從介紹短波紅外在安防領域中的一些應用開始,比如很關鍵的人臉識別。下期陸續介紹的是其在醫療和工業領域中的一種應用——液位與填充位置的檢測。

應用大揭秘(一)安防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邊境口岸,機場等出入點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意味著指紋和其他直接接觸的手段將成為最終的個人標識符。

然而,由於現在的指紋資料庫有效性不僅受制於資料庫的大小,也受制於獲得有效指紋的成功率。因此,目前大多數的識別都是通過使用面部識別和照片匹配完成報關。

短波紅外成像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在各種環境下的人臉成像依然清晰。比如可以在低光照環境成像。如下圖中的圖像,左邊為低光照人臉可見光圖像,右邊為同等條件下短波紅外波段的圖像,可以非常容易的看到人的樣貌。

短波紅外成像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透視有色眼鏡。如下圖中的圖像,左邊為佩戴墨鏡的可見光成像,右邊為同等條件下短波紅外成像,可以很清楚的透過眼鏡看到樣貌。

(透視有色眼睛,左為紅外光,右為可見光)

以上圖片是由俊泰行公司的1英寸 25mm 定焦 SWIR鏡頭 VHF25M-MP SWIR 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現有的可見光人臉識別算法可以直接運用於短波紅外人臉識別,無需作任何修改。前者的技術發展已經非常成熟。

短波紅外的成像原理與可見光十分相似,不同的是短波紅外的波長可以「繞過」煙、霧、霾中的細小顆粒;相比中波紅外、長波紅外,短波紅外擁有更好的細節分辨和解析能力,能夠很好的識別出該目標是什麼。這就使得短波紅外在霧霾、煙霧濃重的情況下,仍可對物體清晰成像。

以下幾張是在大霧天氣的成像效果圖

(在霧霾環境下:(左)可見光成像(右)短波紅外成像)

在雨霧環境下:(左)可見光成像(右)短波紅外成像

海事領域

現代潛艇的光電桅杆需要多光譜的成像與檢測。例如,可見光成像通常無法透過霧霾、塵、煙觀察目標,然而短波紅外卻很容易實現。這種情況下,短波紅外相機有著更好的成像效果。

短波紅外與中長波紅外的一項重要差異是,它利用反射光成像,而不是輻射熱成像。中長波相機無法看到海上目標的重要特徵,比如說艦船的名字、船的特徵等,短波紅外相機可以在此提供輔助。

短波紅外利用反射光成像,由于波長比可見光更長,更容易透過霾、霧以及海上的高溼度環境,可以看到艦船的名字

港口及邊海防

有時候,某個場景的熱成像對比度可能會過低。 例如,在日間,著陸帶的溫度(輻射率)可能是周圍草坪溫度的兩倍。 而在海洋環境中,當各種物體在水中長時間浸泡之後,就具有和水一樣的溫度。

被動或主動的短波紅外成像可在較短的波長範圍內提升對比度,增強圖像細節。

日出時海岸邊可見光、熱像儀、短波紅外的成像效果對比:由於處在熱交叉點上,海岸與海水的細節在熱成像中都丟失了。短波紅外是依據反射光成像而且具備透霧的特點,因此海岸線圖像可以脫穎而出,並比可見光相機捕獲到更多細節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遠處的船在可見光中是看不到的:(左)可見光成像(右)短波紅外相機成像

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防禦

在任何監視、安全、安保工作中,清晰的可見度顯得尤為重要。此時,擁有的「眼睛」越多,所看的也就越清楚。

關鍵基礎設施的周邊安全防禦是一個典型的應用案例。有效的外物入侵檢測系統採用多種技術以提高在多種大氣和光照條件下的快速檢測率,降低虛警率。對於常見雨、霧、霾等天氣條件,可見光監控幾乎是「盲視」。

(左)霧天可見光成像(右)短波紅外成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消防與森林防火

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使能見度降低,對救援的開展不利,同時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與長波紅外森林火場圖像中的大面積泛白熱圖不同,短波紅外不僅可以穿透煙霧,更能準確的發現起火點,從而大大縮小著火點的搜尋範圍。

(左)可見光成像(右)短波紅外成像

航空

伴隨技術的進步,飛行員和船員業務素質的增強,飛行器安全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然後黑暗,霧、雨是安全飛行的主要敵人。

飛行器輔助著陸系統中集成基於短波紅外傳感系統,飛行員可以穿透黑暗和惡劣的天氣條件得到飛行器周圍環境的紅外視圖。

InGaAs短波紅外相機在關鍵的900至1700微米的光譜範圍內提供優異的透霧成像能力。相比現有的許多紅外熱成像系統,短波紅外相機不需要複雜和昂貴的低溫冷卻系統,這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安裝的靈活性。

短波紅外與長波紅外融合---飛行器輔助著陸系統

相關焦點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工業領域
    上期我們講解了短波紅外成像在安防領域的應用,本期講解工業領域當中的短波紅外應用 矽片檢測通過紅外相機,則可做Si材料的內部缺陷檢測。上圖阿爾及利亞某煉油廠,左圖為可見光影像;中圖為短波紅外影像,可通過顏色可辨別建築材料成分;右圖顯示廠區有活躍的火舌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能源領域
    前幾期我們分別講解了短波紅外成像在安防,工業,醫學領域的應用,本期講解能源領域當中的短波紅外應用 。這類應用中,雷射大多需要直接作用在相機靶面,用戶往往提出能量過高、光斑過小、相機無法與光纖對準等問題。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天文領域
    有研究預計將有超過一半的商用多光譜及高光譜成像應用需要鑑別1000~1700nm波段的短波紅外(SWIR)光譜數據。目前市場已逐步認識到,SWIR波段高光譜成像儀在眾多應用領域的發展前景已超越了軍事、遙感及科學技術等傳統利基領域。在夜裡使用短波紅外還有一個大的優點。被稱為夜間天空輻亮度的大氣現象所發出的光照度比星光強5至7倍,這種光照幾乎都處在短波紅外波長區。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食品領域
    因此,PLS 既能將原光譜數據映射為信息量非常集中的少數潛變量,又能選出和應變量相關性大的潛變量,作為主成分建立模型。目前, 近紅外光譜技術用於啤酒檢測主要測定啤酒中的酒精度、原麥汁濃度、總酸及糖度,具有較好的精度,可以替代常規的理化分析方法。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環境監測領域
    水質監測領域  當前,全國城市黑臭水體的篩查、治理過程監督和整治效果評價,都迫切需要遙感大範圍動態監測提供科技支撐其中,針對渾濁水體的懸浮物濃度精度提高了19.7%;研發了國內首個在國家級和省級環保部門業務化運行的內陸水環境遙感系統,為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等部門開展水環境遙感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新能源領域
    短波紅外成像有一個其他技術無可比擬的主要優點,即它對於短波紅外相機來說,特製的價格昂貴的透鏡或者適應惡劣環境的外殼幾乎是不必要的。這就使得它們可以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和產業。這種能力還允許短波紅外相機安裝在一個保護窗口內,當將相機系統固定在一種潛在平臺上時,這將可以提供很大的靈活性。
  • CIOE紅外技術及應用展 推動紅外產業發力應用領域
    面向大規模民用市場開啟應用領域新時代 隨著全球民用潛在需求市場的不斷增長,目前紅外測溫、紅外成像已在工業、交通、電力、石化、農業、醫學、遙感、安全監控與防範和科學研究等民用領域廣泛應用,成為自動控制、在線監測、非接觸測量、設備故障診斷、資源勘查、遙感測量、環境汙染監測分析、人體醫學影像檢查等重要方法。
  • 成都華航無人機培訓學校知識課堂——無人機在安防領域的拓展應用
    安防與無人機的關係日益密切,應用更加廣泛。無人機是安防技術應用的延伸,加載攝像機的無人機無異於安防監控。無人機市場的爆發引起了安防行業的重視。對此,成都華航無人機培訓學校培訓中心的李教表示,無人機未來在安防領域的拓展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 什麼是短波紅外?
    在夜裡使用短波紅外還有一個大的優點。被稱為夜間天空輻亮度的大氣現象所發出的光照度比星光強5至7倍,這種光照幾乎都處在短波紅外波長區。所以,有了短波紅外相機,再加上這種常常被稱為夜氣輝的夜間光照度,我們便能夠在無月光的夜間很清楚地「看到」目標,並通過網絡共享這種圖像,因為其他成像器件沒法做到這一點。所以,為何要使用短波紅外呢?
  • 2011紅外技術走熱 安防應用中遍地開花
    紅外技術作為安防較早採用的技術之一,正隨著應用的發展不斷成熟。  紅外夜視燈  隨著視頻監控用戶對24小時全天候監控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紅外夜視照明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有LED紅外燈、雷射紅外燈等,與其配合使用的紅外夜視攝像機已成為目前最為普及的監控攝像機。
  • 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
    正是由於短波紅外雷射的以上特徵,使其已經成為雷射軍事應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尤其是隨著微型鉺玻璃雷射器和小型摻鉺光纖雷射器技術的日益成熟,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必將會越來越廣泛。根據短波紅外雷射產生機理的不同,有三大類的短波紅外雷射器,分別是半導體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和固體雷射器。
  • 雲化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可分為哪些層面?
    打開APP 雲化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可分為哪些層面?通過這些技術和產品對安防業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後,能夠很好地應用到安防雲平臺的建設中。為了更好地理解雲化服務後的安防系統,我們可以將雲計算系統的建設架構理念應用到安防雲平臺上。基於多個安防雲平臺項目建設經驗的總結,在科達安防雲平臺建設方案中,按照雲計算的分層模式,雲化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可分為以下幾個主要的層面:
  •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領域
    紅外溫度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靈敏度、高信噪比、低成本薄膜工藝、高通紅外濾波、內置Ni溫度傳感器等特點,經常適用於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紅外輻射探測
  • 雷射紅外技術在安防行業中應用的困惑
    雷射紅外技術作為在安防行業應用最早的紅外技術之一,至今已經有10年的歷史,雷射技術的使用主要集中於森林防火、油田和邊防監控等特定場所,使用量相比普通紅外非常小,未對安防行業造成較大影響。那麼雷射紅外是否適合在安防行業大規模應用呢?又是什麼原因阻礙雷射紅外技術無法在安防行業大規模應用?
  • 技術革新 紅外探測報警器走向高端應用
    主動紅外探測器作為一種周界防範報警應用的無形電子圍欄,業界常簡稱為「主動紅外」、「紅外對射」。主動紅外探測器自90年代初期開始進入國內安防市場,其市場發展歷程已經有20多年,因其優越的性價比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此類產品目前仍是國內外周界安防應用市場的主要產品。
  • 院士專家建議:搶佔短波紅外製高點發展「中國紅外芯」—新聞—科學網
  • 短波紅外的價值
    短波紅外的價值短波紅外範圍(0.9—1.7 um)敏感是由於InGaAs傳感器的發展才於最近成為現實的。但是為什麼要使用短波紅外呢?但是,雖然短波紅外區的光對人眼來說是看不見的,但是這種光能以與可見光波長類似的方式與物體互相作用。也就是說,短波紅外光是反射光;它從物體上的反射與可見光非常相似。由於具有這種反射性質,短波紅外光在其圖像上就會有陰影和反差。InGaAs相機的圖像在解析度和細節方面可以與可見光圖像相媲美;然而,短波紅外圖像的顏色不是實際顏色。
  • 紅外熱像儀原理與領域應用
    隨著光電信息、微電子、網絡通信、數字視頻、多媒體技術及傳感技術的發展,安防監控已由傳統的模擬走向數位化、智能化、網絡化。下面簡要地介紹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安全防範系統中的應用。正是由於這個特點,紅外熱成像技術可用在安全防範的夜間監視和各種場所的防火監控系統中。紅外熱成像儀採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並通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設備被稱為紅外熱成像儀。紅外熱成像儀可分為致冷型和非致冷型兩大類。
  • 短波紅外相機在半導體中的應用
    純淨的矽錠在室溫下是透明的,而摻雜型的矽錠在室溫下是不透明的,並且隨著溫度的升高,不透明度也隨之升高; 短波紅外相機的感光範圍是900-1700nm,而1200nm以上的光可以輕易的穿透摻雜型矽錠,這使得利用短波紅外在半導體材料的品質檢測、矽錠和晶片成品的缺陷或裂紋檢測以及晶元切割過程中的雷射對準等方向上大有所為。
  • 紅外攝像機助力安防事業室外發展成趨勢
    紅外線自1800年被發現以來,人們對她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目前已經開發出了眾多的應用產品,從醫療、檢測、航空到軍事等領域,幾乎處處都能看到紅外的身影。紅外技術因其在夜間零照度環境下能實現畫面的清晰拍攝,在近些年來,被廣泛地運用於安防監控領域。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安防產業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