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想睡,那叫風騷;讓人想愛,那才叫風情。——《鬢邊不是海棠紅》
#鬢邊不是海棠紅電視劇#
春天到啦,你們自帶BGM的一剪梅Boy也回來啦!
《鬢邊不是海棠紅》剛播出就憑藉電影質感的鏡頭圈了不少粉。其實,還是有《延禧攻略》般莫蘭迪色系的風格的。
老北京風情的年代感
這次,結合老北京風情,做出了老北京質感的暗淡霧氣灰色系。
仔細看,如果對比度再高一些、色彩再亮一點,就有程耳《羅曼蒂克消亡史》中上海鏡頭的味道了。
於正近年在劇集的服道細節上大下功夫,看這第一集的銅鍋打邊爐,就透著濃濃的北京味兒。
一向死磕清宮戲的於正此次磨刀民國年代戲,氛圍感做得很還原。
梨園臺子扔彩頭,時不時穿插的戰爭背景等,都做足了背景信息鋪墊。
按照正常的歷史推斷,30年代的北京城已經是北平了。脫去「政治」外套,北平顯示出其獨有的文化與閒適。
鑑於民國中西相融的背景,我們能看到新派商人作風的程鳳臺秀了一把英語,程鳳臺的姐姐會執著要吃麵包。
但同時,出於特殊年代下愛國人士的使命感,程鳳臺堅決要求讓利捐獻給東北抗戰。
30年代的北平和當時中國所有的大城市一樣,一邊是人們閒適地追求新文化新生活,一邊是為怕戰爭波及的擔憂和對戰爭勝利的渴望、支持。
至少,從第一集開場來看,這種大融合背景的矛盾衝擊鋪敘得還不錯。
似乎,好戲開鑼了。
你的傲嬌梨園商老闆已上線
非原著黨,全憑劇集做判斷。
商老闆的開場就讓人啼笑皆非。丫環急急來催,卻只看到了拿衣帽充當身形的「假人」,以及莫名可愛的「不去」二字。
你們的商老闆去逛青樓啦!
還diss人家姑娘手不好看的那種,diss完順便告訴人家什麼才叫風情!
果然,男人風情起來,就沒女人什麼事兒了。
如果只是耿直人設,商老闆還不算多可愛。因為一根線頭就委委屈屈要求退戲服重做的「處女座」戲班主,才真真是人間大可愛。
這份對戲的痴萌化了各路觀眾的心。
另一主角程鳳臺的出場一如黃教主的「霸氣側漏」風,不過這次,並不油膩。
除了出場西部牛仔般的狂放不羈略顯浮誇,後期的商人作風還是可圈可點。
幾次麻將桌上的聊天表現得很有韻味,希望之後的細節不要用力過猛。
關於豆瓣惡意刷分
出品方的於正親自在微博發文,說出了《鬢邊不是海棠紅》的「誕生記」,相當有誠意。
縱使,於正往日的作風頗具爭議,但他依然是眼光超高的投資者。
說句不算順耳的,劇本不夠服道湊。
所以,只要本子夠好,配上於媽的製作班底,結果一定不會太差。
大家就先看著吧,好不好看也得看了才知道不是?
這是一個關注城市青年人生活娛樂的怪奇物娛號。青年人每天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