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學 江蘇南京 組織青年 創新活動形式 公益創業 創行社團
1. 創新案例名稱:
創行社團玩轉公益創業魔方
2. 創新主體(團組織或個人)名稱:
共青團南京審計學院潤園書院委員會
3. 這一創新是如何產生的?
共青團南京審計學院潤園書院委員會 Enactus(創行)社團成立於2009年10月,是目前南審規模最大、影響範圍最廣、也是校內唯一一支國際性公益創業社團組織。團隊實行項目化運作,先後運行十餘個項目,已結項優秀項目包括循循善用、秦淮燈影、蛋心如故等,現運行有六大項目:葉落歸根、老有所依、慈善商店、書書相傳、舊衣回收和食分完美。
賽扶(創行前身)作為一個嶄新的非政府組織,於1975年成立於美國,致力於建立商界和高等教育之間的橋梁,協調多方力量,追求社區發展與社會進步,並以學生們組成團隊,應用課堂中所學的商業知識開展項目,解決實際問題以服務其所在的社區為實踐方式。
2012年10月1日,創行正式由「賽扶(SIFE)」更名為「創行(Enactus)」。「Entrepreneurial」「Action」和「Us」的組合,意在凸顯「企業家行動」之意,並通過新名稱再次強調這個機構始終堅持的核心信念:通過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實踐行動共同為社區做出積極改變。
4. 創新屬於哪種類型
組織青年、引導青年
5. 創新面向的對象是誰?具體能為對象做什麼?
南審創行團隊一直強調自身的「團隊」屬性,成立四年來,南審創行形成了開放平等、團結互助、樂觀向上的團隊氛圍。南審創行團隊面向各院系、各專業學生以及社會各界,歡迎有志於公益創業的人士參與。團隊內部每年將舉辦「迎新派對」、「創行之夜」等活動,為團隊成員在跑項目之餘提供一個娛樂放鬆的機會,提升團隊凝聚力。
與傳統公益項目的「輸血」功能不同,南審創行團隊旨在用商業模式運作公益,開發具有「造血」功能的新型公益項目。在項目運行過程中,我們授予受眾某種技能,並為受眾建立完整的商業鏈條,使得在創行學生退出後,項目能夠自主運行、受眾得以自力更生。
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南審創行團隊致力於創新科技的引入(這些科技成果來源於大學、研究機構等),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進程,使得企業、研究機構、項目受眾多方受益。
6.創新之後是如何實施的?
慈善商店項目:「慈善商店」項目組成立於2013年9月,旨在銷售市民捐贈的舊物籌得善款幫扶弱勢群體。項目組一方面與南京翠竹園小區建立合作關係,2013年11月,慈善商店成功推廣進入該社區;另一方面與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街道下屬的慈善商店進行協商,並與2013年12月15日籤訂協議,為南審創行提供貨架進行寄賣和以物換物活動。同時,項目組與紅山殘教院合作開展深入各個社區的流動商店,促進慈善商店以跳蚤市場的形式深入社區。
慈善商店銷售所得善款則分別用於翠竹園小區內的保安、清潔人員等低收入群體,低保戶以及紅山殘教院的學生,提高其生活質量。
老有所依項目:「老有所依」項目組成立於2014年3月,旨在發展新型養老方式——居家養老,利用社會資源,幫助老人安度晚年並且幫扶下崗女工再就業。首先,項目組與南京市浦口區銀杏樹老年人服務中心達成合作並與2014年3月30日籤訂了長期志願服務協議。其次,成功幫助孝陵衛居委會和家家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合作關係,孝陵衛居委會為家家樂提供下崗女工,成功解決了女工待就業和家政服務中心人手緊缺問題。目前,項目組正在將江蘇規模最大保險代理商鴻信公司引進銀杏樹,希望運用民營資本推動浦口區養老發展。
葉落歸根項目:「葉落歸根」項目組成立於2012年6月,旨在將廢枝葉轉化為有機肥、可降解花盆、落葉書籤、生物炭等產品,解決南京廢枝葉處理回收問題。項目組通過促成南京市玄武區、鼓樓區、白下區等與南京明珠肥料公司、南京象山有機肥廠達成合作,使廢枝葉回收覆蓋了南京大多數區域;針對有機肥廠原料利用率低問題,項目組通過聯繫南京農業大學徐陽春教授,成功將「中藥樹葉漚肥技術」引進有機肥廠,原料利用率大幅提升;同時,項目組同南京數家殘疾人機構合作,使用落葉生產花卉營養土進行售賣。目前已生產了1430噸有機肥及31噸花卉營養土,總經濟價值約892000元。另一方面,項目組成功教授南京市玄武區紅山福利院的智障兒童製作落葉書籤,並在先鋒書店、貓空咖啡、Miss Tree、Pause Coffee設立書籤代售點,同時與中國郵政報刊發行總局達成合作發行書籤,穩定書籤銷量。書籤銷售利潤將全部用於提高福利院兒童生活質量。目前,項目組已獲得中國科學院謝祖斌教授技術支持,正在積極與福建的生物炭廠達成合作,力求將廢枝葉轉化為生物炭產品。
舊衣回收項目:「舊衣回收」項目組成立於2013年4月,旨在服務社區居民,幫助城鎮居民解決廢舊或閒置衣物, 建立居民三角互利系統。項目組自2013年6月已籌得近1200斤衣物,通過與公益組織衣暖人心合作,將雙方回收的較為嶄新的衣物部分捐助給偏遠地區的小學,其餘通過慈善總會捐贈,由政府統一支配用於地震救災等。目前項目組正在嘗試將舊衣物送往有專門處理資質的工廠,製作如擦機布等再生產產品,已成功產出價值近兩萬餘元的產品。
書書相傳項目:「書書相傳」項目組成立於2013年9月,旨在充分挖掘廢舊書籍的商業價值,以促進廢書籍資源的回收利用,實現書書相傳。項目組自2013年10月起在南京審計學院各二級學院收集廢舊期刊與書籍共30餘噸。通過網絡平臺與線下書吧實現了校內舊書傳閱;同時將破損舊書送往廢舊物品回收站,籌得資金捐贈給南京象山小學「希望來吧」社區的農民工子女。項目組通過與南京市綠友紙漿塑膜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廢舊書籍報刊進行二次加工,生產可降解花盆和育苗杯等環保園藝產品。 「書書相傳」項目組不斷開闢新理念,目前正在嘗試利用特定種類的廢紙製作環保鉛筆等產品。
食分完美項目:「食分完美」項目組成立於2013年9月,旨在保護南京本土傳統小吃和宣傳「待用快餐」理念首先,2013年9月15日,項目組與待用快餐總負責人陳裡先生取得聯繫,他將南京地區「待用快餐」的發展交予項目組全權負責。9月24日,項目組成功在南京志願者服務平臺上成立了「待用快餐」志願服務團隊。同時項目組與鴻福麵館達成合作,增置了一百餘份待用快餐。其次,項目組建立傳統小吃微信公眾平臺,藉助傳媒力量,向更多人介紹推薦各式各樣的傳統小吃。利用微信的行動支付功能,實現傳統小吃在線交易。目前,項目組一方面諮詢了秦淮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在聯絡政府部門、學者和民間藝人,確定一到兩種傳統小吃,做好申請傳統小吃「非遺」的工作;另一方面項目組與五老村老人公寓、愛馨養老院等取得聯繫,正在積極促成「待用快餐」走進社區。
7.創新實施的效果如何?
(1)團隊比賽獎項
2013年創行中國創新公益大賽華東區域賽 一等獎
2013年創行中國創新公益大賽全國賽 三等獎
2014年創行中國創新公益大賽華東區域賽 一等獎
2014年創行中國創新公益大賽全國賽 三等獎
(2)專案獎項
福特「C3可持續發展社區」專案 全國十強
ACCA「職業創想季」專案 全國十強
普萊克斯「青年綠色公益行動」專案 全國十強
沃爾瑪「女性助力計劃」專案 入圍二輪
賽默飛「創新科技 美好生命」公益行動 入圍二輪
8.您認為創新體現在哪裡?
(1)不同於傳統公益的複製運輸,創行公益是創造新鮮血液、創造能量。項目的運行是為給受眾創造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即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2)通過項目的開發運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個人專業知識技能;通過全球項目展示評比,創造學習交流的機會,為大學生提供積極參與高端對話、國際公司精英召集以及實習學習的良好平臺。
(3)促進高等教育接受群體關注社會經濟、環境、公益的發展,通過身體力行地實踐,感知並學習運用商業力量,踐行和發揚企業家精神。
(4)藉助社團的形式將高等學府中有志願為社會進步、為公益發展做出貢獻的普通學生聚集起來,發現實際問題,建立商業與各方紐帶,解決實際問題,真正為社會發展獻智獻力。
(5)為新世紀新一代的大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積極影響。
10.創新案例其他需要說明的內容,同時提供活動相關照片及其他材料
(1)「循循善用」項目組:南京中小學系列宣講活動
2011年裡,「循循善用」項目組先走來到了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金陵中學、長江路小學、浦口區永寧中心小學、琅琊路小學等,開展了系列公益宣講會,倡導垃圾分類環保理念,並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交流。宣講活動後,大多數學校開展了垃圾分類月活動,垃圾分類環保理念得到廣泛傳播。
(2)「秦淮燈影」項目組: "燈影舊事?秦淮夢 " 秦淮花燈展
2011年12月18日,在南審賽扶團隊牽頭下,花燈藝人徐師傅夫婦以及南京審計學院洪濤教授來到南京市五臺山先鋒書店開展活動。徐師傅夫婦在現場為大家展示了花燈的製作過程,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以秦淮花燈為代表的老南京傳統文化。同時手工藝人提供展示平臺,提高了秦淮燈彩的知名度。活動弘揚了日益消失的民間手工傳統工藝,追尋傳統民俗遺韻,以喚起更多人對以秦淮傳統文化為代表的老南京文化的關注。
(3)「葉落歸根」項目組: "葉落歸根 " 公益宣講活動
2014年2月23日,南審創行團隊「葉落歸根」項目組同南京文化地標——先鋒書店合作舉辦了公益宣講活動,邀請到江蘇環科院李耀東教授和愛德基金會公關大使李彥女士,倡導新型環保及慈善理念。在DIY落葉書籤的環節中,觀眾被智障兒童自強不息的落葉精神所打動,認識到他們更值得被尊重而不是憐憫。最後,通過自由募捐的方式,共募集到善款1600餘元,並在三方公證下已全額交給紅山福利院。
(4)「食分完美」項目組: 金陵晚報「民俗文化節」公益義賣活動
「食分完美」項目以食物為切入點,一方面,致力於保護和弘揚南京傳統小吃,改善以製作傳統小吃為生的民間藝人和個體經營者的生活狀況;另一方面,發展「待用快餐」,解決低收入群體吃飯難問題。 2014年3月12日,南審創行團隊與南京金陵晚報合作,藉助民俗文化節這一契機,在活動現場開展鴨血粉絲愛心義賣活動,籌集的180餘元資金用於購置「待用快餐」,幫助解決了近20名低收入者的吃飯問題。同時宣揚了「待用快餐」的理念,使其被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
(5)「老有所依」項目組:「紅五月,夕陽美」聯歡會暨南京審計學院大學生志願者社區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5月22日,南京審計學院大學生志願者社區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暨「紅五月、夕陽美」聯歡會在南京市浦口區銀杏樹老年人服務中心隆重舉行。南京審計學院潤園書院張勇書記,南京銀杏樹老年人服務中心連鎖機構吳友鳳總院長、時英平副總院長以及區民政局領導、街道辦事處領導等一行參加了揭牌儀式。
儀式上,張勇書記作了簡要講話,張書記提到我校重視學生的學術發展和社會融合能力,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培育學生公益精神和普世精神,而社區志願者活動體現的就是這兩種精神。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學生走向社會、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在服務中得到成長和發展。
該實踐基地的建成由南審創行「老有所依「項目組牽頭,通過潤園青協招收「居家養老」志願者,定期為銀杏樹提供志願者,為老人服務。除了常規的志願活動外,還設立了貧困生公益實習崗位,優秀學生暑期掛職實習崗位等。該項目是希望將居家養老模式推廣到更多地方,通過商業方式或者說是企業家的方式完善居家養老模式,讓更多老人獲得更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