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堅定用腳步丈量大地的初心」(牢記...

2021-01-09 杭州網

人民日報 記者 魏 賀 溫素威 龔仕建

國測一大隊隊員在南澳大橋進行水準測量工作。 王曉強攝

忠於黨、忠於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全國廣大共產黨員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繫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習近平

用雙腳丈量國土,用科技測繪山河,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是海拔8844.43米珠穆朗瑪峰的測量者。飛船上天、大橋跨海、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組建65年來,國家許多重大工程,都有他們的身影。

創下無數「第一」,填補多項空白。2015年5月25日,國測一大隊6位老隊員、老黨員用攀過珠峰的手,寫信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同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充分肯定他們愛國報國、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對全國測繪工作者和廣大共產黨員提出殷切希望。

「大伙兒勁一下子鼓起來了」

「總書記的回信,為大隊發展樹立了新航標、注入了新動力。進入2015年,我們在業務、技術、人才隊伍轉型上面臨不少坎。就在這時候,我們接到總書記回信,大伙兒勁一下子鼓起來了。」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回憶說。

長期以來,國測一大隊從事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維護國家坐標體系等國家測繪基準,這是一項為國家各類基礎建設打地基、搭框架的工作。2015年前後,隨著新一代國家測繪基準體系基礎建設工作臨近尾聲,測繪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大隊也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

開闢新領域,走向新賽場。2016年4月,應急測繪中心在國測一大隊掛牌;2016年8月,新技術應用部成立。

「有段時間,每隔幾個月,我們就會引進幾套高新技術設備。面對以前從未接觸過的航空重力測量系統、機載雷射雷達等設備,沒有捷徑,大伙兒加班加點地鑽研。」大隊副總工程師劉站科告訴記者。

在無法接收到衛星導航信號的地下,指引重達上千噸、長度近百米的盾構機毫無偏差地向目標掘進,是國測一大隊最新練就的一項「絕活」。

2018年8月21日,我國首條穿越長江底部的特高壓輸電管廊——蘇通GIL綜合管廊成功貫通。管廊長達5.5公裡,直徑超過12米,最深處標高達-74.83米,南北兩岸貫通誤差卻不能超過5釐米。國測一大隊先後兩次對管廊進行高精度陀螺定向和精密導線複測,「相當於用地球重力原理,給盾構機裝上了一雙明亮的『眼睛』。」說到這兒,國測一大隊新技術應用部技術負責人劉勝震滿是自豪。

從服務廣深港高鐵地下隧道建設,到為千年大雁塔「體檢」;從幫助雲南昭通高速公路選線,到對內蒙古呼倫湖進行水下測繪……近年來,一個個國家、省級的重大建設項目施工現場,都飄揚著國測一大隊鮮豔的隊旗。他們在重力測量、大地水準面精化、獨立坐標系建立、跨海跨江高程傳遞、精密工程測量等方面,居於國內領先方陣。

「我們現在航拍的影像可達到3釐米的解析度」

4月,很多地方已是春暖花開。但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地區,仍是寒風瑟瑟,雪花紛飛。打開國測一大隊隊員李保峰當時傳回的外部作業視頻,風雪聲伴隨著隊員們沉重的喘息聲。

2019年初,國測一大隊負責實施第三次全國國土資源調查西藏雙湖和拉薩城關測區工作。正月初十剛過,李保峰就和隊友們趕赴西藏,每天徒步近20公裡,調查舉證、核實地類、編輯整理。那是李保峰工作12年來第十二次進藏作業。

「總書記在回信中要求我們『心繫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我們要把這一囑託變成測繪工作者永遠的信仰和底色,堅定用腳步丈量大地的初心。」採訪中,這席話不時被測量隊員說起。他們告訴記者,雪域高原常年嚴重缺氧,戈壁荒灘常常沙狂風大,這是改變不了的。我們需要改變的,是技術和裝備,需要堅守的,是精神和作風。

測繪科技日新月異,並不意味著測繪工作者的付出會減少。航空測繪,聽上去比徒步丈量輕鬆不少,實則不然。由於作業需要,航拍飛機機艙內外部是連通的,飛行高度接近4000米,沒有加壓艙,沒有吸氧機,顛簸加上低溫,滋味可想而知。

航飛員趙越、鄭文科一次在雲南昭通上空飛行,兩個人都暈機了,吐得厲害。等飛機降落,趙越當即暈倒,被送往醫院。那一天,他們總計飛行超過11小時。

2016年底,國測一大隊購買了無人機。「80後」程小凱帶領一批「90後」隊員,駐紮在無人曠野,頂烈日、冒嚴寒,枯燥地重複著每一個訓練動作。「原本1年的訓練計劃,我們用半年時間完成了。谷歌影像解析度一般是0.5米,我們現在航拍的影像可達到3釐米的解析度。」程小凱說。

「拿一等、二等水準測量來說,1998年我進隊那會兒,一個水準小組一年只能測200公裡;現在有了先進裝備,一年能測1000公裡。」國測一大隊辦公室主任任秀波說,但水準測量方法沒變,依然要靠步行完成,儀器前後每距30米架一個標尺,一個點測完再步行到下一個點,每公裡偶然中誤差不能超過0.45毫米;全國12萬公裡長的基本水準線沒變,不論科技水平如何提高,這些路都要一步步走,因為,至今世界上也沒有更省力的辦法。

「找準了事業原點、職業坐標」

國測一大隊隊員經常把自己比作「拓荒牛」。每一項國家重大工程的背後,都有測繪工作者默默付出的身影。而在工程落成之時,他們早已奔赴下一個戰場。

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長的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曾為大橋建設提供首級控制網測繪的國測一大隊隊員們難掩心中喜悅:「我們很多人能說出每一座橋墩的精確點位。好想抽時間,到大橋上看一看、走一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總書記回信中的這句話,大隊所有人都時刻牢記在心。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一心想的就是建設好國家,在設備上不落後、在技術不受制於人。為國奉獻的想法,到現在也不曾改變。」邵世坤是2015年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6位老隊員、老黨員之一。老人今年84歲,身板依然硬朗。退休後,他時常回到大隊,給年輕隊員講述測繪工作者的艱難歲月和奮鬥足跡,「熬得住艱辛,耐得住寂寞,不計較個人得失,是測繪工作者應有的品質。」邵世坤說。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慕名來到國測一大隊求職、工作。

今年29歲的觀測員劉郝偉,是一名「測三代」。從2017年開始,劉郝偉參加陝西省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建設二等水準測量,與13個小組78名隊友歷經春夏秋冬,觀測完成9000千米,水準路線遍布三秦大地。「我從爺爺和父親那裡懂得一個道理,測繪工作者不把測繪工作本分盡到,就會增加其他工作難度,增加社會運行成本。」

1991年出生的何子豪找工作時,放棄了一家待遇優厚的城市規劃院,選擇了國測一大隊。剛剛入職,何子豪就被派往甘肅西部進行為期5個月的水準測量,每天頂著接近40攝氏度的高溫,扛著15公斤重的儀器行走在沙漠戈壁。他說:「大隊不僅是測繪的技術高地,也是測繪工作者的精神高地。比起物質待遇,成為楷模團隊的一員,人生更精彩。」

國測一大隊隊員告訴記者,其實,起伏高山、連綿江河、壯闊草原、茫茫大漠,在測繪工作者眼中就是無數個點,每一個點,都對應一組數據、坐標和地理信息。「總書記親切溫暖的回信,讓全社會對我們從事的這項工作有了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也讓我們找準了事業原點、職業坐標」。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堅定用腳步丈量大地的初心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  「堅定用腳步丈量大地的初心」(牢記囑託 奔跑追夢——收到總書記回信之後)  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魏 賀 溫素威 龔仕建  忠於黨、忠於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
  •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對珠峰峰頂進行交會觀測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鄭林(站立者)和武光偉在對珠峰峰頂進行交會觀測(5月27日攝)。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後,在珠峰大本營的珠峰高程起算點,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利用全站儀等儀器對珠穆朗瑪峰峰頂進行交會觀測。
  • 大地英雄傳——寫給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後來,有人發明了一種叫做測量的公決手段,用它來確立方位,丈量土地,製作地圖,劃分疆域,讓不同的人組成不同的國家,共享天下太平。    這,就是大地測量的起源!    又後來,大地測量作為基礎性測繪,成為人類生存的必須與國家強盛的標誌。
  •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開展海洋測繪:經天緯地測滄海
    他們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的一群漢子,技藝精湛、不畏艱險、勇於擔當,歷練出「測繪鐵軍」的作風。組建於1954年的國測一大隊,主要任務是建立和維護國家測繪基準體系。建隊65年來,完成了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南極重力測量、港珠澳大橋、海島(礁)測繪等國家重大測繪工程,承擔了一系列應急測繪保障任務。
  • 第一大地測量隊劉站科獲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第一大地測量隊劉站科獲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2021-01-1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記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有這樣一支隊伍,有這樣三代人,這是他們跨越的時間、用腳丈量的空間、體驗的冰與火的溫差。 他們的名字也格外雄渾有力——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攀高峰、走荒原、下南極、入沙漠,中國版圖在他們身後徐徐展開。珠峰測量、油田開發、震後重建、西氣東輸、衛星上天……他們又是默默無聞的開路先鋒。 40年前,他們代表中國第一次向世界呼喊出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第七次向珠峰進發
    目前正在進行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由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具體實施。這支英雄的隊伍已是第七次承擔珠峰高程測量的任務。1966年、1968年、1975年、1992年、1998年、2005年,為精確測量珠峰高程,國測一大隊的測量隊員大規模進入珠峰地區。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新華社發  事跡簡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是一支長期從事大地、工程、精密工程測量和地理信息產品生產2015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的6位老隊員、老黨員回信,充分肯定國測一大隊和全國測繪戰線一代代測繪隊員不畏困苦、不怕犧牲,為祖國發展、人民幸福無私奉獻的精神。
  • 大地英雄: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紀事
    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被稱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野戰軍」,在抗災重建、城市規劃、國土資源、水利、電力、交通、國防等領域,他們付出辛勤汗水、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這支隊伍的幾代人滿懷理想和激情,投身祖國的測繪事業,前赴後繼,用青春和生命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愛國詩篇。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他們,就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用生命將測量覘標矗立地球之巔  西安大雁塔下,沿著一排古槐掩映的小巷走到盡頭,就可以看到一座白色高樓。這座大樓被當地人稱為「大地數碼港」,這裡就是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的隊部所在地。
  • 紮根祖國大地,踐行濟民初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20暑期思政...
    師生們走向城鎮鄉野、相聚線下雲端,以赤子之心丈量祖國大地,以專業知識觀照社會現實,力求用實際行動踐行「經世濟民」初心,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紮根中國大地,探尋改革前沿「農,天下之大業也。」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
  • 《中國測繪》雜誌丨演算8848.86——訪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
    5月27日11時,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登頂成功,珠峰大本營所有人興奮不已,歡呼聲充滿了整個帳篷。大本營外還有一個人密切關注著峰頂的情況,格外緊張,他是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以下簡稱「數據中心」)主任郭春喜。當珠峰峰頂測量完成後,他將是珠峰高程測量下一棒的接力者,他和小組成員嚴陣以待,將進行包括珠峰高程在內的整個測量數據的內業處理,這是珠峰測量中承上啟下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測繪丨演算8848.86——訪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
    5月27日11時,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登頂成功,珠峰大本營所有人興奮不已,歡呼聲充滿了整個帳篷。大本營外還有一個人密切關注著峰頂的情況,格外緊張,他是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以下簡稱「數據中心」)主任郭春喜。當珠峰峰頂測量完成後,他將是珠峰高程測量下一棒的接力者,他和小組成員嚴陣以待,將進行包括珠峰高程在內的整個測量數據的內業處理,這是珠峰測量中承上啟下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陝測人文】神州「天元」——永遠的大地原點
    受國家測繪總局委託籌建中國大地原點的陝西省測繪局(今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責成下屬單位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今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完成選點任務。國測一大隊高度重視此項任務,時任隊黨委書記、隊長焦鳳山牽頭組織,於1975年11月成立了以王育城為組長,以薛璋、邵世坤為骨幹,王義立、葛道良等同志參與的「設計勘選組」,具體負責選點工作。
  • ...測量精度與可靠性顯著提高 ——專訪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
    在昨天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行的2020珠峰測量項目峰頂數據現場接收會上,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就普通大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數據處理在珠峰高程測量中扮演什麼角色?數據處理扮演著深加工、出成果的角色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表示,珠峰地區海拔高、極寒缺氧,又是全球地殼運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地質環境複雜,要獲得精準的珠峰高程是一項極具挑戰性、極其複雜、極具難度的綜合性測量工程。
  • 丈量大地 用生命書寫找礦成果
    雖然他在西南聯大只有一年的學習時間,卻始終心系聯大,在北大讀書期間擔任了「西南聯合大學校友會北京大學分會」第一屆理事會財務部理事,為宣傳和傳承聯大精神不遺餘力。其中,為越西碧雞山敏子洛木赤鐵礦所在地區的鐵礦被認定為「萍鄉式鐵礦」做出了積極貢獻,參與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李五銅礦、丹巴楊柳坪正子巖窩硫化鎳礦、康定甲基卡偉晶巖型鋰鈹鈮鉭礦(全球硬巖型氧化鋰資源儲量最大的鋰礦山、亞洲第一大鋰礦,甲基卡鋰、鈹、鈮、鉭等稀有金屬資源儲量全國第一)、乾寧農戈山鉛鋅礦、四川冕寧稀土礦的前期地質工作等;對碧雞山式赤鐵礦的定名有著重大貢獻。
  • 關於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二大地測量隊等9家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新增...
    &nbsp&nbsp&nbsp&nbsp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測繪資質管理規定》,我局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二大地測量隊、江蘇蘭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第一測繪院、廈門閩礦測繪院、福建經緯測繪信息有限公司、江西省天久地礦建設工程院、廣州市四維城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南方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探秘中國「大地原點」
    位於陝西省涇陽縣的「大地原點」  南海網涇陽4月4日消息(南海網特派記者郭祖瑩)近日,全國數十家網絡媒體記者走訪了位於陝西省涇陽縣的國家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和基準點)——「大地原點」,現場一探中國空間坐標測繪體系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