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食,看陳曉卿冠名。
論自然,看BBC出品。
喜歡看記錄片的小夥伴一定知道,BBC製作過許多高分自然紀錄片,稱得上是業內的翹楚了。
而其中最為出名的,毫無疑問當屬《地球脈動》。
2006年,BBC出品的《地球脈動》第一季首播。
這部紀錄片沿用了《藍色星球》的製作班底,播出後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在各頒獎典禮上共榮獲了34項國際大獎,其中就包括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艾美獎的黃金時段艾美獎4項大獎。
除了業界認可,觀眾口碑也是爆棚。
IMDb9.4,豆瓣評分9.7。
這在當年的紀錄片領域確實是一個非常高的口碑了,然而,這還不算完事兒。
在第一季的評分已經難以突破的情況下,沒想到第二季還能繼續突破。
時隔10年,2016年《地球脈動》第二季正式播出。
首播後,豆瓣被打出了一個堪稱逆天的評分9.9,直逼滿分。
至今保持著豆瓣評分最高紀錄片的地位,簡直是一覽眾山小,圈內無敵。
《地球脈動》的主題是探索那些無人之境的物種,因此每一集都聚焦在了一個特定的地點上:
高山、洞穴、沙漠、草原、叢林、深海……
為了拍攝這些各個不同地區中生存的物種,節目組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5年製作,耗資2500萬美金,130人的攝製隊,62個國家,2000多天進行實地考察。
看這部紀錄片的同學,一定會被《地球脈動》中那些大自然裡美輪美奐、磅礴大氣的場面吸引。
每一幀都精美到單獨截出來都是一張桌面壁紙,在當年這個畫質讓許多小夥伴都哭電腦顯卡跑不動。
到了第二季,就更過分了。
4K攝影機、無人攝影機、遙感攝影機齊上。
超高清的場景加上雄壯的BGM,真實到讓你仿佛身臨其境,簡直就是和萌寵面對面!
同時,《地球脈動》又不單純提供壁紙,它呈現出了一個真實的動物世界。
當雪山高巔,麋鹿回頭,蒼鷹掠過。
當春潮初湧,斑馬母子,蹚水而行。
這些鏡頭都詩意滿滿,美到爆!
不過就算看紀錄片,你還是逃不了被撒狗糧的命運。
在動物的世界裡,求愛繁殖也是一件大事。
極樂鳥為了求愛,圍著心儀的對象勁歌熱舞,瘋狂獻殷勤。
幽蚊在誕生後,飛到空中形成了高達數百米的「煙」柱。
遠遠看著像是湖裡冒出了煙,但其實……
是上千萬隻扇著翅膀的蚊子在湖上空交配。
而當它們完成交配後,便會一起落到水面上,產下卵然後死去。
這樣短暫而奇妙的一生,是不是瞬間刷新三觀?
《地球脈動》中呈現出了生物和自然和諧美好共處的一面,同樣,也不迴避那些同樣真實的殘酷。
為了生存,雪山裡的白熊被迫帶著兩隻幼崽翻越高山尋找食物,沙漠中的大象在沙塵暴下千裡跋涉,只為一片綠洲。
片中用了許多俯拍大全景去表現動物遷徙場面的壯觀浩大,而在這千裡迢迢的途中,有多少動物死於饑渴和災難,是人類完全無法想像的。
當密密麻麻的動物一致前行在平原沙漠上,為了一口水、一口食物而不惜千裡跋涉,你才會驚覺動物在自然面前有多渺小。
除了自然對生存的壓迫,動物世界中也充滿著弱肉強食的兇險。
40倍慢鏡頭下的食人鯊,張開血盆大口,緊咬獵物。
一轉身,又潛進幽暗海底。
河岸邊的鱷魚突襲獵食,斑馬、水牛驚慌四散,掀起塵土陣陣。
一隻落單水牛被咬住大腿,接著被扯入水中,拆吃入腹。
這些慢鏡頭的拍攝,拉長了生與死的瞬間,往往看得人心驚膽戰。
《地球脈動》中真實地呈現了自然的美麗,以及著美麗背後危險的獠牙。
每一種生物時刻都在面臨著未知的危險,為了生存與繁殖而主動或被動地做出選擇,隨時都可能喪命。
在暑往寒來,流風回雪之間,大自然演繹著生與死的傳奇,猶如一部漫長史詩。
這樣的真實記錄,帶來的震撼力是遠遠超過一部單有美好風光的紀錄片的。
它讓我們開始去反思,生物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它喚起了我們心中的環保意識。
《地球脈動》中屢次提到一些數據:
「地球上只有3%的水是淡水,但陸地上所有的生命最終都要依賴這些淡水。」
「沙漠佔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這一比例每年還在擴大。」
儘管「保護環境」的口號喊了多年,但或許在城市中生活的人還是很難直接意識到這些數據後對動物界帶來的危機。
以及作為「人類」這一物種,我們應該承擔何種責任和義務。
從人類第一次學會站起來,學會用火,學會製作工具。
人的地位就開始凸顯了出來。
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隨著環境汙染嚴重,動物的生存空間遭受了嚴重的擠壓。
從來沒有一個物種,對自然的影響像人類那麼大。
我們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馴養動物,在戰爭與工業發展下肆虐著腳下的土地。
當人的形象開始膨脹,萬物的身影也變得越來越渺小。
或許我們還能愛護那些萌寵貓狗,但毫無疑問也越來越難去注意到那些山川湖泊中的遙遠生物。
仿佛,它們的生與死是飄渺的,如同童話。
但《地球脈動》戳破了這樣自欺欺人的謊言。
當它以堅定不移的鏡頭,讓我們直視自然界動物們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和掙扎,注視那些血淋淋的生與死。
此時,我們終於無法忽視,以最直接的方式面對人類活動影響下生物的窘迫現狀。
在最後一集,最後一句臺詞,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不久之前,海洋裡遊動著30萬頭藍鯨,現在剩下的不到這個數目的3%。今天握在我們手中的不僅是鯨的未來,而且是我們這個有生命的行星上整個自然界的未來。我們可以把它徹底破壞,也可以呵護它,使它繼續繁榮,這由我們自己選擇。」
片中出現的那些美麗的奇珍異獸,實際上有許多都已經瀕臨滅絕的危機,被工業化汙染嚴重的大氣、海水逼到了絕境。
而當我們看到這些看似不毛之地中生物們堅韌的生存姿態,以及它們在惡劣的環境下所面臨的威脅,是否能夠喚醒心中的環保意識,為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做出貢獻?
唯有意識到這點的時候,才算真正看懂了《地球脈動》所要講述的。
青石電影編輯部|Leslie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