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劉濤雙11直播11小時」的消息衝上了熱搜。
從當天的13點開始,持續不斷地直播到半夜,劉濤絕對稱得上是直播界的勞模。
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劉濤當天還取得了漂亮的業績。
有網友直言:「劉濤真是一個幹什麼成什麼的神奇女俠」。
只是,生活中哪來的「神奇女俠」,不過是用努力換來的成果罷了。
為了備戰雙11,劉濤投入了她幾乎所有的時間。
團隊的夥伴都對她十分敬佩。
劉濤到底有多拼?
備戰雙11期間,她從白天一直開會到凌晨5、6點,最後帶著團隊夥伴差點在小區迷路。
之前網上有流傳過一份劉濤轉行直播後的時間表:
凌晨00:30分,一批人準備睡覺時,劉濤在直播間聲情並茂地講解產品;
凌晨01:00,大多數的加班族已進入夢鄉,劉濤在看直播策劃,產品信息;
凌晨3:00,很多人已進入了深度睡眠,劉濤還在開直播復盤會議。
可以說,平日裡的用心程度直逼頭部主播薇婭、李佳琦。
憑藉著努力,劉濤在眾多轉行直播的藝人中,成為了不折不扣的佼佼者。
2
之前,一條「環衛工人搖身成為哈佛大學新生」的消息刷屏了網絡。
今年24歲的小夥子Rehan,終於如願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了。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哈佛錄取之前的幾年裡,Rehan一直在一家垃圾清理公司工作。
8歲的時候,因為家中變故,Rehan的生活條件一落千丈。
對他而言,沒有食物,沒有電,是家常便飯。
學校的老師也並不看好Rehan,甚至建議他父親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學校去。
12年級時,Rehan的SAT分數並不理想,沒有學校願意錄取他。就這樣,高中畢業後的他,選擇在一家垃圾清理公司工作,每天主要負責拖運垃圾和粉刷垃圾箱。
在垃圾清理公司裡,除了高級管理員以外,其餘都是曾經被監禁過的人。
大家不理解年紀輕輕的Rehan為何甘心做這樣一份工作,甚至大家還鼓勵他走出去。
在同事的激勵下,Rehan決心通過努力改變命運,這是他從前從未想到過的。
機緣巧合下,Rehan偶遇了一位教授,教授對Rehan的言行頗為深刻,就幫助他入讀Bowie州立大學。
決心努力改變命運的Rehan,沒有放過這次機會。
後來的幾年裡,他的日子井然有序卻充滿活力。
凌晨4點,他穿好制服到垃圾清理公司工作,到了上課時間他就匆忙趕到學校上課,下課後他又要趕回垃圾場完成當天未完成的工作。
日子很苦,但他總是告訴自己:「不要放棄,先苦後甜。」
幾年的時間,他全力以赴,終於,他順利地從學校畢業。
今年3月,他收到了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南加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回看自己坎坷的成長經歷,Rehan告訴大家:「沒有人能夠保證生活是公平的,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在目標上,並堅持下去,一切都會實現的。」
《異類》裡有一句話說:
「人們眼中的非凡卓越,並非天資超人,而是肯付出努力和改變。」
深以為然。
3
知乎網友@井小希講述過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
高中時,她從不認真對待「讀書」這件事情,但成績卻比身邊那些刻苦讀書的人好許多;她也從未主動社交,卻可以交遍天下朋友。
一路到了大學,網友始終保持著她的自信,認為讀書靠天賦,從來與努力無關。
看著室友早出晚歸,忙著上課、自習、考證,還有參加學校活動,網友都一臉不屑。
第一年,網友隨便學學就拿到了獎學金,而室友沒有;
第二年,網友依舊敷衍學習,無緣獎學金,室友也還是沒有拿到;
可是到了第三年,刻苦學習的室友拿到了獎學金,網友卻第一次嘗到被比下去的滋味;
第四年畢業了,一路勤勤勉勉的室友如願進了四大,有了一個感情穩定的男朋友,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而她只能勉勉強強進入一家不討厭的公司,做著一份湊合的工作,生活上也一團亂糟糟。
最終,網友發現,如今的她,什麼都沒有了。
而她的室友,早在當初選擇努力的時候,就註定會超越她。
知乎上有個問題很火:有哪些給年輕人的忠告?
其中一條回答讓人深省:「如果你現在不努力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那麼以後,你就會浪費大把的時間,去應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世上沒有捷徑可走,所有牛逼都是有代價的。
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不努力的人,遲早都會被時代淘汰出局。
4
看過一個小故事。
曾國藩小時候,有一天晚上,他點著燈油苦背一篇300字的小文。
在他進入書房前,書房剛好來了一個小偷,聽見有人來,小偷便躲到房梁上,心想等到曾國藩入睡後再下來偷東西。
不料,等到天都快亮了,曾國藩還是沒能完整背下文章。
小偷實在忍不住了,就從房梁上跳了下來,並大聲將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後衝著曾國藩大叫:「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
故事很短,卻發人深省。
再聰明卻不願用功的人只能是小偷,不聰明卻勤勉的人最終變成了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不要以為只有天賦夠了才有努力的意義。
許多人在還沒有到拼天賦的層次,就早已敗下陣來。
最後,引用原騰訊副總裁吳軍博士的一段話作為結語:
「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得那麼擁擠,因為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
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我們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為我們還在跑,如此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