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皮膚動物,你知道多少?
人類的皮膚是為了抵抗不受外界的事物破壞體內細胞而生成的組織層,可是反觀動物的皮膚可不止抵抗外界事物破壞,還有別的大用處哦!
鱷魚
皮膚探測性非常靈敏
鱷魚,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鱷魚雖然外皮堅硬,但卻非常靈敏,甚至能夠探測到人們指尖划過水面產生的振動。
抹香鯨
皮膚厚35釐米
抹香鯨,頭部巨大,下頜較小,僅下頜有牙齒。主要食烏賊。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是體型最大的齒鯨,頭部可佔身體的1/3,無背鰭;潛水能力極強,是潛水最深,潛水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抹香鯨是自然界擁有最大牙齒和最大大腦結構的動物,同時它們的皮膚是世界之最,皮膚厚度為35釐米。
章魚
皮膚具備視覺能力
章魚,又稱石居、八爪魚、坐蛸、石吸、望潮、死牛,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章魚等頭足類動物能夠伴隨背景色彩改變皮膚,從而有效地隱藏起來,但是它們是色盲,無法準確分辨周圍環境的色彩。目前科學家研究發現章魚的皮膚具有視覺!視蛋白是感光體使用的一種蛋白質,存在動物的眼睛中,而章魚的皮膚中含有視蛋白,因此它的皮膚具有光線探測性。
澳洲刺角蜥
活紙巾
澳洲刺角蜥 生活在澳大利亞沙漠地區,具有奇特的外型,頗似恐龍時代的生物,身體表面覆蓋著刺狀突起,它們僅吃螞蟻,為了適應乾燥的沙漠地區,它們進化形成獨特的能力,足底可以吸收水分,甚至身體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吸水,因為它的皮膚具有超疏水性。
長頸鹿
皮膚具有內置空調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 。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非洲非常炎熱乾燥,為了保持身體涼爽,獅子躺在樹蔭之下,大象身體上裹著泥,長頸鹿則沒有相應的降溫措施。研究顯示,長頸鹿具有「空調皮膚」。
斑馬
皮膚使吸血昆蟲感到眩暈
斑馬是斑馬亞屬和細紋斑馬亞屬的通稱,是一類常見於非洲的馬科動物。斑馬因身上有起保護作用的斑紋而得名,每隻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一樣。斑馬為什麼具有黑白相間的皮膚,一項軍事研究顯示,空中飛行的吸血昆蟲很難分辨較高對比色的物體,這是一種令吸血昆蟲眩暈的偽裝能力。
婆羅洲扁頭蛙
依靠皮膚呼吸
婆羅洲扁頭蛙的學名是「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最初發現於1978年的印尼婆羅洲,但事隔30年才真正地鑑別出它的身份。科學家最終確定它是一種沒有肺部的蛙類。
蜥蜴
依據不同掠食者而變色
蜥蜴,屬於冷血爬蟲類,和它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早期爬蟲類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產卵繁衍,但有些種類已進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變色蜥蜴是自然界的偽裝大師,可在不同環境中變色,達到完美偽裝效果,科學家一項研究顯示,它們的皮膚更加複雜,能夠依據潛在掠食者的視覺系統變成不易被探測到的顏色。
海兔
皮膚具有光合作用
海兔不是兔,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科海洋腹足類的統稱,又稱海蛞蝓。其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海兔屬淺海生活的貝類。它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殼皮,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
作者:JD螢火蟲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