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由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在2002年成立,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霍桑恩市。SpaceX設計、製造和發射先進的火箭和太空飛行器。公司旨在徹底改變太空技術,其最終目標是使人們能夠生活在其他星球上。自從2008年SpaceX獲得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的合同以來,SpaceX的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壯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圖片來源網絡
該公司於2010年完成了從低地球軌道返回太空飛行器的壯舉,從而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家完成此類任務的民營公司。該公司在2012年再次創造了歷史,其「龍」(Dragon)太空船成為第一個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商業太空飛行器,開啟了私營航天的新時代。該公司現在定期發射經過飛行驗證的火箭,並於2017年成功實現了軌道級火箭的歷史性突破。2018年,SpaceX開始發射「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這是世界上功能最強大的運載火箭。
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航天發射服務提供商之一,SpaceX已完成了100多次任務,涉及的合同金額超過120億美元。這些措施包括商業衛星發射以及美國政府的任務。根據與NASA籤訂的一系列商業補給服務合同,SpaceX的「龍」(Dragon)太空船將執行許多貨物補給任務。面向未來,在「獵鷹9號」(Falcon9)火箭和「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的基礎上,SpaceX正在研究下一代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這將是有史以來功能最強大的運載火箭,能夠將人類運送到火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目的地。
星際龍鷹,直指九天
SpaceX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獵鷹9號」(Falcon9)火箭、「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和「星際飛船」(Starship)和「龍」(Dragon)太空船。
「獵鷹9號」是由SpaceX公司設計和製造的兩級火箭,致力於可靠和安全地將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軌道。火箭的簡單兩級配置簡化了分離過程,配備的9個一級發動機也將為火箭提供充足動力,即使有的發動機出現故障,其餘的發動機也可以保證發射任務的安全。SpaceX公司認為,如果能將火箭安全地回收再利用,就能使進入太空的成本大大降低。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未來人類向太空移民和進軍的需要。
2012年,「獵鷹9號」將「龍」太空船安全地送入正確軌道,太空船與國際空間站會合,這使SpaceX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訪問該空間站的民營公司。此後,「獵鷹9號」多次前往太空,將衛星送入軌道,搭建起了國際空間站和地球之間運送物資的橋梁。「獵鷹9號」和「龍」太空船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用來將人類送入太空,根據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協議,SpaceX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積極努力。
……
「龍」(Dragon)太空船旨在將貨物和人員準確無誤地運送到預定軌道上,這是目前唯一能夠將大量貨物運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3月2日凌晨2:49,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了「商業船員計劃」中的第一次演示飛行。「龍」太空船於3月3日上午6點02分提前完成了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任務,從而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與國際空間站自主對接的美國太空飛行器。
政策助力,輕裝上陣
美國政府的政策支持為公司降低成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時間回到2004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不再涉及地球軌道的發射任務,將會把精力主要放在探索深空,並把這些任務轉交給了其他商業公司。同時美國政府還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引導NASA助力商業航天市場,為民間私營商業火箭發射公司提供相關技術支持。這對廣大的商業火箭發射公司來說,無疑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SpaceX正是看到了這次機會背後蘊含的巨大商機,積極參與NASA牽頭的一系列項目,獲得了一大筆的資金支持。同時公司也從NASA手中直接接收了一批技術,租用了發射設施和發射場地等基礎實驗設施,這些舉措讓SpaceX吸引了很多航天領域的工程師加入其中。在獲得了來自政府和NASA的支持後,2006年SpaceX正式獲得NASA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的合同。2008年SpaceX宣布獲得NASA價值16億美元的商業補給服務的合同,在太空梭即將退役的情況下,SpaceX將會肩負起為國際空間站進行補給的任務。
打破常規,積極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發展的靈魂,對於個人和一家公司來說更是如此。簡單的降低成本發展不是長遠之計,SpaceX公司依靠創新驅動來從源頭上減低生產成本。在SpaceX技術團隊的工作中,充滿著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和腦洞大開的創新理念,如探索重複使用火箭,實現助推火箭海上平臺回收;顛覆了火箭製造領域一些傳統的論斷,大膽嘗試新的工藝並獲得成功。SpaceX公司的一系列創新思維也為未來重型火箭的結構設計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在富有創新激情的背後,SpaceX公司同樣敬畏和遵循著自然規律。商業公司一般將盈利作為終極目的,公司上下往往被一種急功近利的氛圍所包圍。SpaceX在火箭可控回收這一領域始終保持循序漸進的態度,儘管經歷了多次的失敗,但是SpaceX技術團隊依然保持樂觀,繼續總結經驗,為下一次的實驗打好基礎。如今在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之後,SpaceX公司的運載火箭回收技術已經日趨完善和成熟。
統一產品標準。例如,SpaceX公司主力運載火箭「獵鷹9號」的9臺一級發動機是相同的,二級發動機是在一級發動機基礎上改進而來,並且更適合高空。發動機的製造工藝基本相同給生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另外,SpaceX公司採用了類似汽車生產的流水線生產模式,實現了火箭流水線式的大規模生產,在大量生產的過程中形成規模經濟。在未來,生產火箭也許就像生產一輛小汽車那樣,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產品。
……
高效的扁平式管理結構
SpaceX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霍桑恩市,總部的建設風格充滿科技感,辦公室全部由玻璃幕牆來裝飾,營造出開放式格局。就連CEO馬斯克自己的辦公地也是一個開放式的小隔間,這樣便於和其他員工隨時交流。或許正是因為早年間馬斯克在Paypal公司工作的經歷帶給他靈感,SpaceX總部辦公區的這種設計和很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開放式的大型辦公場所內,匯聚了來自不同部門的員工,又因為玻璃幕牆是透明的,所以整個工作的進程都實時分享給所有的員工,從而大大節省了不同部門之間來回溝通的時間。而這種工作中的透明度,對於研發和生產部門來說更是至關重要和難能可貴的。整個公司給外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員工和老闆之間距離感不大,團隊合作氛圍很好,凝聚力強。
如此開放和自由的工作氛圍來源於SpaceX公司相對扁平化的管理結構。這種管理結構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等級層次少
……
(2)共同價值觀
……
(3)便捷的交流
……
SpaceX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建設信息技術,為公司員工提供可靠的技術服務,方便他們的工作。在此背景下,SpaceX公司在2002年設置了首席信息官,由專門的人員來負責相關事務,並創造適合本公司的信息系統,服務於公司日常的研發和採購等業務。SpaceX藉助這一信息系統,提高信息互動的效率,理順了工作的流程,為扁平化管理結構奠定了基礎。
矽谷鋼鐵俠
作為SpaceX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本人就是公司最大的品牌標籤。這位被稱作「矽谷鋼鐵俠」、「矽谷狂人」的企業家曾經多次表示,他只是一個工程師,並不太喜歡稱自己是生意人。因為他把精力主要放在生產更好和更酷的產品上,如果能讓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消費得起自己的產品,那將是讓他十分開心的事情。
1971年,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童年時期的他和別的孩子就不太一樣,他對科學技術表現出十足的興趣。1995年,他在史丹福大學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入學後的第二天,他就選擇休學並開始創業。
1995年,馬斯克和自己的弟弟一起創辦了Zip2公司,公司業務主要是為傳統新聞媒體開發出版軟體。1999年,馬斯克賣掉了這家公司,並且用賺到的錢繼續創業。這一次他和其他合伙人創辦了X.com,這個網站後來跟其他公司合併,並改名為Paypal。2002年,全球最大的電商公司eBay看上了這家公司,並全資收購了它,在這次交易中馬斯克拿到了1.65億美元。雖然馬斯克因為某些原因後來離開了Paypal,但正是這筆錢為今後的SpaceX公司奠定了基礎。
2001年,當馬斯克還在Paypal工作的時候,他曾經提出一個「火星綠洲」的概念,「火星綠洲」計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專門用於種植地球農作物的溫室,因此他需要運載火箭來幫助他去火星完成這個任務。如果選擇美國的火箭,價格十分高昂,即便是後來馬斯克退出Paypal獲得了1.65億美元,這些錢也不能支撐他的計劃,因為航空航天領域確實是一個很吃錢的領域。他也曾想去俄羅斯尋求幫助,但俄羅斯方面給出的運載火箭價格同樣較高,而且並不看好他的計劃,只是想從這個網際網路新貴身上賺一筆而已。
馬斯克並沒有因此而使計劃擱淺,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自己造火箭。這樣的決定讓周圍的人都覺得馬斯克瘋了,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火箭這種高科技的東西都是國家層面來組織設計研發的,想要自己搞火箭簡直是異想天開。馬斯克沒有理會其他人的看法,他專門請了專業的航天領域的專家,一起來研究自己造出成本更低的火箭是否可行。在這個過程中,他本人也惡補航天領域的知識,研究相關物理學知識。最後他和他的團隊得出結論:理論上來說,這件事行得通。
在這種背景下,2002年他決定設立SpaceX公司並出任CEO。在並不被世人看好的情況下,這家私人商業公司竟然出人意料地完成了火箭發射、火箭回收、太空飛行器對接國際空間站等一系列壯舉。雖然過程中也是存在不少坎坷和挫折,但是這位永不言敗的「矽谷鋼鐵俠」依然頑強地帶領著公司走了下來。有人戲言,世界上掌握火箭發射技術的有四個國家:美國、俄羅斯、中國、埃隆·馬斯克。
……
結語
SpaceX公司此次成功入選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名單,可謂實至名歸。相信SpaceX公司在未來將會真正實現將人類移民火星,探索更深層級的宇宙的目標,造福全人類。
來源:《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藍皮書》,更多精彩內容和經典案例分析,詳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