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鋰」力爭的地質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唐文春

2020-09-03 四川人社

唐文春,理學博士,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期在生產一線開展礦產勘查工作,積極將創新理論應用於野外勘查實踐,主持並參與探明了20餘處超大型及大中型礦床,創造潛在經濟價值數千億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唐文春帶領科研團隊在阿壩州可爾因地區探明的李家溝及黨壩兩處超大型鋰礦床,確立了國家大型新材料鋰資源勘查開發基地。主持發現並評價了四川紅原新康貓超大型金礦床,實現了平武銀廠金礦深部找礦突破。先後在地勘重要期刊發表《新康貓金礦床熱液礦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及成因探討》、《成都盆地平原區淺層土壤Cd、Pb、Zn分布特徵及其成因初探》、《四川旺蒼二疊系吳家坪組錸、硒等稀散元素找礦新發現及意義》等20多篇論文。

創新思維覓得先機

2004年,當大家都盯著效益可觀的傳統礦產勘探時,唐文春及其團隊便開始著手鋰礦勘查研究。當時,鋰礦作為新興資源不被大眾所熟悉,尚未被行業所重視,他作為單位技術總負責敏銳地認識到其戰略意義和市場價值,憑著紮實的理論功底和二十年的專業經歷,帶領技術團隊深入研究前人資料,反覆到野外現場進行調查研究,認識到阿壩州可爾因李家溝地區具有鋰礦勘查的良好基礎,建議化探隊出資20萬購買李家溝鋰輝石礦探礦權,開展鋰礦勘查,他向隊班子保證:「一定能找到大礦!」

為了發現找礦線索,唐文春帶領同事們駐紮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山區開展艱苦的野外勘探工作,但傳統的理論和技術方法應用效果不好。2009年以後,在唐文春的主持下,化探隊開展鋰礦科技攻關,他堅持野外和室內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以解決生產急需為突破口,邊研究邊勘查,李家溝礦區經過10年的努力,通過普查、詳查、勘探及補充勘探等工作階段,科研和勘查終於取得重大成果。

唐文春團隊在李家溝礦區科研工作中,發展了傳統偉晶巖成礦理論,創新了偉晶巖礦床勘查技術方法,提出了偉晶巖 「高氧逸度、低密度、低溫」成礦作用創新認識;建立了「構造-巖漿-流體耦合的偉晶巖大脈」新的成礦模式;創建了一系列定量的地球化學指標深部礦體定位新方法;開發了「陡傾斜軟硬突變礦體鑽探穿透」新技術,使鑽進效率提高了3-6倍,有效指導李家溝礦區找礦突破,探明氧化鋰資源儲量達51.22萬噸。

應用李家溝礦區科研成果和勘查經驗,該團隊相繼在阿壩州可爾因地區黨壩、業隆溝探明氧化鋰資源儲量分別達66.08萬噸和8.45 萬噸,並發現多處新的礦產地。據2014年的統計,李家溝及黨壩兩處超大型礦床鋰資源儲量佔全國礦石鋰40%,佔四川71%,當時分別位列礦石鋰礦床規模世界第二、第三位。

鋰被稱為21世紀改變世界的「綠色能源金屬」和新興戰略資源,其開發利用貫穿於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但近幾年我國原礦對外依存度達70%以上,資源保障形勢十分嚴峻。唐文春帶領技術團隊探明的鋰礦具有規模巨大、質量好、易採易選等特點,其中李家溝正作為四川省重點項目加快礦山及產業鏈建設;黨壩鋰輝石礦是現階段國內成規模生產的優質硬巖型鋰礦,僅兩年試生產即創造產值達3.5億餘元,利稅2億多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

可爾因地區找礦的突破,確立了國家大型新材料鋰資源勘查開發基地,為提升國家戰略資源話語權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唐文春主持完成的「四川省李家溝超大型鋰輝石礦床的發現及找礦勘查技術研究」獲四川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深地」勘查實現金礦找礦突破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關係的重要指示,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施「深地」勘查向地球深部地質找礦,實現了平武銀廠金礦找礦突破。平武銀廠金礦在上世紀90年代發現並開發後,至2013年資源接近枯竭,唐文春積極實施「深地」勘查主持科技攻關,提出了「地球化學異常場、疊加弧形構造、活潑巖性、巖性界面、強烈蝕變五位一體高度耦合」的找礦新思路,2016年在礦區深部探明金資源儲量38.99噸,使老礦山起死回生。

唐文春擔任項目負責組織國家第一批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工作時,創新找礦思維,打破以往川西北地區「層控型金礦」觀點,對巖漿活動以及深部流體與微細侵染型金礦成礦的關係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構造+巖漿巖+砂板巖」三位一體的控礦規律,提出了構造控礦深部垂向分帶性新認識,在紅原縣新康貓地區實現金礦找礦突破,提交金資源量117噸。

持之以恆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適應社會發展新趨勢,拓展地球化學勘查應用新領域,唐文春組織並參與完成的全國三大試點項目之一的「成都盆地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獲優秀成果;主持本單位協作完成的部省合作項目「四川省成都經濟區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唐文春還大力推動走出去戰略部署,主持本單位完成的「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專項」,在全國率先通過評審驗收,為全國成果驗收標準和資料匯交標準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針對新時期地質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要求,唐文春又帶領技術團隊積極轉變角色和思路,緊跟國家新需求,在平武地區和可爾因地區開展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等「深地」勘查,在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關鍵礦產勘查開展科技攻關,近兩年又取得錸、硒、石墨、地熱等新興礦產找礦重要新成果。

來源:四川人社

相關焦點

  • 為祖國找尋寶藏的地質「狂人」唐文春
    可貴的是,縱然如此,當與記者回望過去雪山高原、風餐露宿、險中求生的化探經歷時,這位年逾半百的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總工程師,眼神炯炯,每字每句都釋放著光芒。化探,即用化學的方式「找礦」。在行業內,唐文春是名副其實的佼佼者。從業三十餘年,其參與和主導探明的大中型礦藏有20餘處,創造潛在經濟價值數千億元。
  • [公告]眾和股份:四川省馬爾康縣黨壩鄉鋰輝石礦礦業權評估報告
    評估結論:經評估人員對委託方提供的評估資料和相關的專業技術報告分析 及對市場的調查與詢證,按照礦權評估的原則和程序,選取適當的評估方法和評 估參數,經過估算,得出「四川省馬爾康縣黨壩鄉鋰輝石礦礦業權」 在評估基準 日的評估價值為 56074.34 萬元,大寫人民幣伍億陸仟零柒拾肆萬叄仟肆佰元整。
  • 2020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英才獎獲獎者
    主持國家重點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重點研發項目8項,主持科研經費6000餘萬元,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重要學術論文10餘篇,以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軟體著作權1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工法2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獲得其他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10餘項。
  • 長徵醫院兩醫生入選上海市2016年度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計劃
    2016年度上海市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計劃入選名單日前公布,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骨科醫院脊柱三科主任陳雄生入選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
  • 凍土地帶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哈市召開
    凍土地帶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哈市召開 2018-11-22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ISMEG2016)」在青島黃海飯店召開。  李巍然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參會的各方專家學者表示歡迎。他指出,開展海洋工程地質調查是海洋工程建設的基礎。隨著深遠海研究的發展,以及海洋開發戰略的實施,加快海洋地質學科建設,提升海洋調查能力和科技創新水平顯得更加重要。他希望這次會議的召開,能夠促進與會代表針對新工程問題、新研究思路的討論與交流,推動海洋工程地質學科的發展。
  • 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專家委成員龐興才被查
    據巴中市監委消息,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專家委成員、正高級工程師龐興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四川省紀委監委駐省核工業地質局紀檢監察組正對其進行紀律審查,經四川省監委指定巴中市監委管轄,巴中市監委指定南江縣監委管轄,南江縣監委正對其進行監察調查。龐興才簡歷龐興才,男,漢族,1962年6月生,四川西充人,在職研究生學歷。
  • 中國地質學會2019學術年會召開 城市地質理論方法與探測技術成熱點
    10月17日-10月19日,中國地質學會2019學術年會在雲南昆明召開,大會期間,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與中地數碼集團聯合承辦的分會場「城市地質理論方法與探測技術」論壇也於10月18日拉開帷幕,國內外地質領域專家學者近4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圍繞城市地質調查、城市地下空間探測、智慧城市大數據平臺建設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開展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 總局領導及專家調研四川省幼兒軟式棒壘球發展
    12月4日上午,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王雷副司長、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陳石、中國壘球協會鄭璐副秘書長、四川省體育局青少處趙軍處長、四川省體育局青少處李柔娉副處長、四川棒壘曲中心王平主任、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幼兒園園長學術委員會樊可娣常務理事、成都市金牛區文旅體廣新局郝燕副局長、成都市體育局王琥、成都市金牛區業餘體校蔡佳利副校長
  •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4年4月20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第七屆全國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於
  • 山東大學學術帶頭人隊伍優勢明顯
    山東大學學術帶頭人隊伍優勢明顯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10月30日上午,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了第十六屆全國重點中學校長論壇。來自全國24個省份、120餘所重點中學的校長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匯聚山東大學第十六屆全國重點中學校長論壇,分享新高考改革經驗,探索新形勢下中學與大學聯合育人模式。
  • 專家訪談 | 鄭瑩教授:「單孔腹腔鏡技術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
    淺談單孔腹腔鏡技術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的利與弊鄭教授回顧歷史,單孔腹腔鏡技術最早於1969年應用於輸卵管絕育;2009年,單孔腹腔鏡技術首次報導應用於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國內單孔技術的推廣普及和蓬勃發展得益於美國貝勒醫學院關小明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孫大為教授和廣醫三院劉娟教授孜孜不倦的無私傳授。
  • 川大和四川農大各有一人獲獎
    四川大學的葉玲和四川農業大學的李明洲教授位列其中。已發表學術論文110篇,包括幹細胞領域權威雜誌「Cell Stem Cell」和口腔醫學領域頂級期刊JDR的封面文章等。主、參編《實用牙體牙髓病治療學》(第二版)等13餘部教材專著,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獎勵8項。任教育部口腔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理事、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教育專委會副主委、口腔生物醫學專委會常委、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常委。
  • 陳新民——冶金物理化學的學術帶頭人
    陳新民——冶金物理化學的學術帶頭人 (1912~1992) 曾長秋      陳新民,冶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2年他受命籌建中南礦冶學院,是我國有色金屬冶金教育的開拓者。  冶金物理化學的學術帶頭人   1957年,40多歲的陳新民正值年富力強、想大展宏圖的時候,不幸,他在反右派鬥爭中蒙受冤屈。他雖被撤職,但仍以報國之心,忠實地履行教師的職責。他先後講授物理化學、冶金熱力學、普通冶金學、冶金計算、冶金分析、金屬X射線、金屬腐蝕與防護等課程。他以清晰的思想、淵博的知識啟迪學生,教學效果極佳。
  • 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專家委成員龐興才 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月,任核工業西南地質局二八三大隊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副總工程師;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總工程師;2000年12月至2002年2月,任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執行經理;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任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 微關注 | 成信大2020年研究生學術論壇來啦!
    趙   勇9:00- 9:20,國際會議廳(校團委官方微博「青春成信」網絡直播),論壇開幕式,主持人:陳權亮9:20-12:00,國際會議廳(校團委官方微博「青春成信」網絡直播),特邀報告,主持人:陳權亮【報告一】淺談從氣候動力學到氣候預測報告人:任宏利,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