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春,理學博士,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期在生產一線開展礦產勘查工作,積極將創新理論應用於野外勘查實踐,主持並參與探明了20餘處超大型及大中型礦床,創造潛在經濟價值數千億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唐文春帶領科研團隊在阿壩州可爾因地區探明的李家溝及黨壩兩處超大型鋰礦床,確立了國家大型新材料鋰資源勘查開發基地。主持發現並評價了四川紅原新康貓超大型金礦床,實現了平武銀廠金礦深部找礦突破。先後在地勘重要期刊發表《新康貓金礦床熱液礦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及成因探討》、《成都盆地平原區淺層土壤Cd、Pb、Zn分布特徵及其成因初探》、《四川旺蒼二疊系吳家坪組錸、硒等稀散元素找礦新發現及意義》等20多篇論文。
創新思維覓得先機
2004年,當大家都盯著效益可觀的傳統礦產勘探時,唐文春及其團隊便開始著手鋰礦勘查研究。當時,鋰礦作為新興資源不被大眾所熟悉,尚未被行業所重視,他作為單位技術總負責敏銳地認識到其戰略意義和市場價值,憑著紮實的理論功底和二十年的專業經歷,帶領技術團隊深入研究前人資料,反覆到野外現場進行調查研究,認識到阿壩州可爾因李家溝地區具有鋰礦勘查的良好基礎,建議化探隊出資20萬購買李家溝鋰輝石礦探礦權,開展鋰礦勘查,他向隊班子保證:「一定能找到大礦!」
為了發現找礦線索,唐文春帶領同事們駐紮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山區開展艱苦的野外勘探工作,但傳統的理論和技術方法應用效果不好。2009年以後,在唐文春的主持下,化探隊開展鋰礦科技攻關,他堅持野外和室內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以解決生產急需為突破口,邊研究邊勘查,李家溝礦區經過10年的努力,通過普查、詳查、勘探及補充勘探等工作階段,科研和勘查終於取得重大成果。
唐文春團隊在李家溝礦區科研工作中,發展了傳統偉晶巖成礦理論,創新了偉晶巖礦床勘查技術方法,提出了偉晶巖 「高氧逸度、低密度、低溫」成礦作用創新認識;建立了「構造-巖漿-流體耦合的偉晶巖大脈」新的成礦模式;創建了一系列定量的地球化學指標深部礦體定位新方法;開發了「陡傾斜軟硬突變礦體鑽探穿透」新技術,使鑽進效率提高了3-6倍,有效指導李家溝礦區找礦突破,探明氧化鋰資源儲量達51.22萬噸。
應用李家溝礦區科研成果和勘查經驗,該團隊相繼在阿壩州可爾因地區黨壩、業隆溝探明氧化鋰資源儲量分別達66.08萬噸和8.45 萬噸,並發現多處新的礦產地。據2014年的統計,李家溝及黨壩兩處超大型礦床鋰資源儲量佔全國礦石鋰40%,佔四川71%,當時分別位列礦石鋰礦床規模世界第二、第三位。
鋰被稱為21世紀改變世界的「綠色能源金屬」和新興戰略資源,其開發利用貫穿於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但近幾年我國原礦對外依存度達70%以上,資源保障形勢十分嚴峻。唐文春帶領技術團隊探明的鋰礦具有規模巨大、質量好、易採易選等特點,其中李家溝正作為四川省重點項目加快礦山及產業鏈建設;黨壩鋰輝石礦是現階段國內成規模生產的優質硬巖型鋰礦,僅兩年試生產即創造產值達3.5億餘元,利稅2億多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
可爾因地區找礦的突破,確立了國家大型新材料鋰資源勘查開發基地,為提升國家戰略資源話語權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唐文春主持完成的「四川省李家溝超大型鋰輝石礦床的發現及找礦勘查技術研究」獲四川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深地」勘查實現金礦找礦突破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關係的重要指示,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施「深地」勘查向地球深部地質找礦,實現了平武銀廠金礦找礦突破。平武銀廠金礦在上世紀90年代發現並開發後,至2013年資源接近枯竭,唐文春積極實施「深地」勘查主持科技攻關,提出了「地球化學異常場、疊加弧形構造、活潑巖性、巖性界面、強烈蝕變五位一體高度耦合」的找礦新思路,2016年在礦區深部探明金資源儲量38.99噸,使老礦山起死回生。
唐文春擔任項目負責組織國家第一批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工作時,創新找礦思維,打破以往川西北地區「層控型金礦」觀點,對巖漿活動以及深部流體與微細侵染型金礦成礦的關係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構造+巖漿巖+砂板巖」三位一體的控礦規律,提出了構造控礦深部垂向分帶性新認識,在紅原縣新康貓地區實現金礦找礦突破,提交金資源量117噸。
持之以恆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適應社會發展新趨勢,拓展地球化學勘查應用新領域,唐文春組織並參與完成的全國三大試點項目之一的「成都盆地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獲優秀成果;主持本單位協作完成的部省合作項目「四川省成都經濟區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唐文春還大力推動走出去戰略部署,主持本單位完成的「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專項」,在全國率先通過評審驗收,為全國成果驗收標準和資料匯交標準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針對新時期地質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要求,唐文春又帶領技術團隊積極轉變角色和思路,緊跟國家新需求,在平武地區和可爾因地區開展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等「深地」勘查,在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關鍵礦產勘查開展科技攻關,近兩年又取得錸、硒、石墨、地熱等新興礦產找礦重要新成果。
來源:四川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