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引領音樂,拿自己定義自己,火星男孩——華晨宇

2020-12-03 歷來現實

就在一個月以前,我在海口的朋友跟我說,不得了了,這兩天海口有什麼神秘組織來了嗎?怎麼到處是穿著紅衣服的人"四處流竄":從美蘭機場、日月廣場,到海灘,再到五源河體育場……還有零散的街巷裡,到處都有各種紅色的歡快身影。這是在過什麼節嗎?

我其實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我知道的比她知道的還要有趣。在海口到處布滿了紅色身影的那幾天,海口晚上大樓的燈光秀上會有"歡迎回家"幾個大字;景點、體育館那裡,有即將開辦演唱會的青年歌手的大展板,展板上也是:"歡迎回家"幾個大字。白天,免稅店、海灘上一片紅;晚上,夜市上一片紅。

有趣的還有海口當地人。那幾天中有一次我和好友走在海口的街道上,也正是為了演唱會而來;在海口溫暖如初夏的陽光裡,一個騎著摩託的小哥在路過我們畫著"MARS"的紅衣時和我們打招呼,歡快的身影呼嘯而過時對我們大吼了一聲:"華晨宇厲害!"

這個快樂的笑話我記了很久。那三天的演唱會時節,整座城到處是這個歌手和他的歌迷的印記。有些不明所以的路人甚至還以為海口是華晨宇的故鄉呢,所以才處處是"回家"的信號;後來弄清楚不是,他還因為熱情的海口被笑稱"海島太子"。很多海口的居民說,這裡也開過別的演唱會,而且也是大歌星的:張學友啊,周杰倫啊,可是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這像是某個節日,像是慶典和狂歡。慶典的中心是演唱會,歌迷在體育場內,路人有的在體育場外,那三天裡,歌手的聲音、幾萬人呼喚他名字的聲音、他們合唱的聲音,響徹整個海濱溫暖的夜晚——在寒冷的霧月。

海口在這幾個月似乎突然不閒了,應該是開開心心撿了不少活動。不止是華晨宇,還有好些歌手來開演唱會,包括地方臺的跨年活動。它忙碌的原因,又和前些時間的深圳等地許多重大演出活動的取消和無限延期有關係,包括華晨宇的"MARS CONCERT"火星演唱會,正是因為原定在深圳卻臨時不得演出,才數日之間改到了海口。

"數日之間",怎麼說呢,宣布延期是在10月22日,原定在深圳寶安體育場的時間是11月1、2、3日,這個時間舞臺已經在搭建了,歌手也已經開始彩排。宣布延期,等於取消了華晨宇自己花費大半年準備的一切,同時取消了廣州歌迷幾個月準備和布置的應援,更是宣告今年的"回家"幾乎無限等於取消——其他的"延期",都類似取消。

歌迷首先是情緒影響最強烈的。火星演唱會,每年只會有最極致的唯一一次:完全沒發布過的新歌、新造型、新舞美、新創意。這是一個約定,兼具儀式感和體驗感,帶著華晨宇六年沒漲過一分錢的演唱會票價,帶著歌手本人對歌迷的最重要心意。所以歌迷在傷心,路人在可惜的時候,華晨宇本人當天晚上在微博上什麼別的也沒說,只是平靜道:

"現在正在聯繫其他地方的場館時間,爭取不延期太久。"

"不管怎樣,我還是希望能實現我們每年的約定。"

沒有解釋,更沒有抱怨和不分輕重的情緒,一句告訴你他正在解決問題,另一句提綱挈領這是承諾的力量。而且這完全不是空頭支票,27日工作室和他都發布了新"號外",於是有了11月15、16、17日的海角狂歡。5天,解決問題,言出必行。

華晨宇言出必行,不是這一次,僅僅是今年前些日子他演唱會門票開售時,有些話所有人都以為他就是開玩笑,但他說出來就一定會做。因為一年一次的演唱會門票被歌迷吐槽太難搶,他先誇下搶不到加場的海口,第一次試,果然敗了,加場;第二次試,做足準備再次立下加場海口,甚至在搶票前一分鐘先發了久違的彩色自拍分散歌迷注意力,又敗了,好吧又加;第三次試不敢說加場了,說搶不到剃禿,結果睡過頭了。

圍觀人員都開始怕他冷說沒事孩子還是別剃了,然而他帶著新剃的寸頭出現在了新代言、新活動上。雖然前前後後這事全火星的歌迷拉著路人笑了幾個月,但也被言出必行帥了幾個月。更何況,剃頭雖然大家攔著,演唱會加場卻是所有人都不想攔著,然而他做起來最有難度的事。

演唱會是他一年一度用給他想要回應的人用音樂寫出的答卷。但他的情況,辦好這些並不輕鬆。從去年夏天以後開始,華晨宇終於從經紀人王桂紅的手裡解脫出來,在那之前,他的行程被大家排出來發現驚人密集,活動挨著活動:商演、音樂節、綜藝錄製、廣告拍攝……什麼都有,只是沒有假期,他的休息遠遠達不到一般人的休假數量。

儘管如此,他還要在那一點點休息時間裡進行音樂創作,帶著長期的感冒發燒進行高強度和密度的表演——他的表演沒有敷衍了事的,一場一場唱出了演唱會的萬人無虛席——沒有足夠的睡眠,這中生活長期進行,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損害身心的。以至於他2018年,鳥巢兩天,共十八萬人的演唱會這樣本應該最快樂的時刻,大家發現他嗓子上還有青色的針眼。

但王桂紅走後,天娛公司對這棵靠自己茁壯生長的"搖錢樹"並不待見。這幾年,華晨宇一直在活動——綜藝——演唱會——活動的循環裡工作,但沒有什麼宣傳機會,所以很多人都是突然發現14年那個呆萌的、一身肉的傻弟弟華晨宇,怎麼突然變成了那麼銳利瘦削而精幹的大哥樣子,不知道前兩年《天籟之戰》他都是通宵創作,中間飛過去錄兩季《明日之子》,眼見錄完了休假又被取消,去《我是歌手》救場。

而19年裡大大小小的活動,沒有任何宣傳只有紕漏。唯一的宣傳是海口演唱會後發出了新歌的官方版本視頻。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問題不提,華晨宇本人從不提起自己身後的處境,只會告訴你他在解決和他解決完了,就像今年他參與的一期綜藝裡,偶然提起去年有一段時間壓力非常大,"精神都有點要出問題了",但他是為了接著說當時自己的兄弟來幫過他,而他現在"還好"。所以演唱會加長,也只有被大家問得多了,他才表示"場館報批之類的……有點麻煩,不是我想加就可以加啊";說歸說,他做到了。

演唱會值不值得這麼辛苦地期待和準備呢?也就是今年的海口演唱會,華晨宇四首新歌首唱:《瘋人院》、《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神樹》、《七重人格》。四首歌,每首歌的角度都不一樣,其中《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瘋人院》和他演唱會之前新發的《與火星的孩子對話》被他稱為今年的"火星三部曲"。

華晨宇是個非常看重音樂的音樂性本身的音樂人。從他第一次出現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無字歌》開始,那首沒有文字歌詞憑藉旋律和人聲來表達情緒的作品就是他的基調,而他從來沒有走偏過;15年實驗性的《癌》也是一個極端例子,沒有文字歌詞,只有旋律、編曲、人聲或還有表演來表達癌細胞的出現、泛濫和吞噬。

除了這種直接放棄歌詞的極端例子,他其它的音樂,特別是由他所寫作旋律的音樂,即便剝離歌詞放一個伴奏,你也不會聽上去索然無味,你仍然能聽出有歌詞時你聽到的感情,甚至聽到更多超出語言限制的東西——如果音樂本身的音樂性足夠。當你聽演奏出的純音樂、不懂歌詞的異國音樂、乃至平時某人無意識哼出的旋律卻有感情波動時,正是如此。

為什麼真正的聽音樂不等於聽歌詞呢?像現在終於被慢慢發現其原理而被吐槽的速成音樂那樣:彈幾聲吉他,伴著唱一段優美的詩歌,時長差不多一首歌,就成了一首音樂的"xx式民謠",簡單好聽。事實上,音樂與文學同時誕生於上古歌謠,上古歌謠最早只是人聲單純的"吆喝",沒有有意義的歌詞,後來誕生的歌詞衍生出詩歌,文學;旋律本身演變出音樂,再加入樂器的奏鳴,樂者對之整理編排,也就是說音樂本身從來都是具有獨立性的,而非文詞的附庸。只是現在我們把"音樂"用得太廣泛了,不如說聽歌不等於聽音樂,有人並非是聽音樂,只是聽文字,伴樂。

又或者剪切旋律,拼出一首更高級的伴奏,配上詩文,也很走紅。但正好去年的一檔綜藝上,正是華晨宇,對一個這樣出身而且以此為榮,想借這個機會邀名的"音樂人"謹慎告誡:"做音樂的人,不懂基本樂理知識是很可怕的,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因為太浮躁了,然後標註自己是原創(音樂)的人,觀眾就會以為這是標準的音樂,但其實不是,這會誤導觀眾的……再天才的人,也是要有基礎的,所以是不是,該把基本知識再學習一下?"

這個"原創音樂人",經過當場驗證,所有人都知道他抱著吉他,卻一個最基本的初學的和弦都不會按;就等於一個寫了篇爆紅小說的人,連規範字表都認不全,不知道"狗咬我"和"我咬狗"為什麼表達的意思有區別。

不知道字詞語法,即便有靈感又何談語言應用,打磨句段,謀篇布局,創作成品?音樂也一樣,根本不懂樂理,何談旋律寫作,樂器編排?"再天才的人也要有基礎",特別是在現在這樣一切都在走向成型和規範的時代,野路子傳說只會越來越少。華晨宇13年出道,18年《歌手》亞軍,個人演唱會開到鳥巢,真正從實力、名氣、數據堪稱90年代華語歌手第一人,是憑藉他生來的音樂天賦,以及23歲的時候已經學了20年音樂的基礎積累。

海口新歌《七重人格》的表演視頻流傳出來以後,有人說,我們的時代是周杰倫、五月天他們陪著我們走過來,走著走著他們在後面了,身邊就沒人了,可有人朝前看,發現了奔跑的華晨宇。而在演唱會之前最新的採訪裡,華晨宇自述自己大概永遠會去做自己最想做的,還有無關流行度的先鋒音樂。

就像這首最新的重型搖滾,混雜心理學的因素,把人用刀鮮血淋漓剖析開來,暴露出血淋淋的天真、殘忍、神性、惡意、浪漫、理性、控制欲、悲觀、瘋狂,來表現更高級和更深層的情感認知。其本身已精彩瘋魔到極致,也未必需要所有人理解;另一方面,用編曲人鄭楠的的評論來講:"這歌簡直是編曲的期末考試"。

而剛剛發布的火星三部曲之首,《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又完全是柔軟和溫暖的。這種溫柔不是在做作於人情,而是去整理、描繪出抑鬱症這種病痛的存在,倡導長期以來對身體病痛和精神病痛不合理認知觀念的轉變。用大調做基調旋律,突出人聲,用大跨度的旋律跳躍把人聲變豐富,最後加上三部曲第二部《瘋人院》主旋律的甜美的電吉他作為引入,就像《瘋人院》結尾加上了鋼琴彈奏的第三部曲《與火星孩子的對話》主旋律一樣,在結構和情感上都是絕妙之筆,不必多說,一聽便知。而《神樹》和之前就多次演唱但並未發布的新歌《降臨》是"雙胞胎",《神樹》詠嘆末日,《降臨》讚美新生,配合今年的數控舞臺,整體效果極其震撼。

關於他的音樂,如果要簡單介紹,除了推薦前三張專輯和去年他在《我是歌手》上技術難度和藝術表達到新高峰的歌以外,我覺得聽他最新的歌就可以了,因為他每年都在創新和磨礪自身水平,從不停滯,最新的就是目前最能體現他的。他沒推行過自己的"代表作",他只是選擇每次合適唱的歌是什麼,至於大眾聽什麼聽了多少他不考慮——他忽視市場。在本質上,市場導向的審美和藝術導向的審美走向,本就是不同的;市場要求偏向平均,藝術要求極致,而如果有這樣的人可以既不被市場所限制,又有足夠的能力做藝術突破,那麼在市場導向的作品佔如此主導地位的時候,這個領域是應該感謝有這樣的人的。否則,這個領域就沒有人去突破上限;至於有沒有人跟上、什麼時候跟上,是另一回事。

這些來自現場的體驗是最寶貴的,可最感人的,是那些滿眼的紅色——紅海。從華晨宇被稱為火星弟弟開始,他和他的歌迷,就創造了一個叫"火星"的精神領域。

五源河體育場,環繞舞臺的舞美有時候會讓整個看臺每個人手裡拿的小燈錘一起發出如心臟般溫暖的紅光,這時整個目及的世界,以歌手為中心,是一篇火紅。他的歌迷自稱火星人、"ET",叫他"大哥"、"小華"、"阿花"、"哈娜桑"……他們之間有個獨特的cp,是華晨宇和全體火星人,叫做"花火"。

華晨宇是個內向的人,這個許多人都記住了。在13、14年剛剛出現,大眾認識剛剛固化的時候,他是被照顧的、孤獨的、內向的弟弟。儘管世界暗流洶湧地打磨了他數年,他已經十足成熟和擔當,但他仍然不屬於會頻繁對粉絲表達感情,表現親暱的偶像。他閉關就懶得看微博,工作就沒空看微博,上來發發廣告營業,到今年自拍也大多是黑白色,還是被催了又催才發出來。

但16年,在火星演唱會,他流淚對歌迷講:"我在意你們,把我當成家人。";18年,也是在火星演唱會,他笑著對歌迷講:"好啊,你們當然要愛我……想當舅媽就當嘛,舅媽們唱首《煙火裡的塵埃》好不好啊?"(此處是提起他作為舅舅,給姐姐的孩子唱歌);19年,還是在火星演唱會,他問歌迷帶沒有帶家屬(戀人),歌迷卻都說他才是她們的家屬時,他一邊紅著臉笑,一邊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祝,祝我們幸福吧。"

沒有過周到的公關團隊,從"你們不要喜歡我"成長起來的弟弟,到坦然被愛的大哥,這幾年追隨他的人幾乎是陪著華晨宇一起成長出來的。從他音樂上由孤獨到釋放,由自我到大愛、從他個人上由拘束到自如、由閉鎖到開放,從歌迷保護他到他維護歌迷,頂天立地,說快不快,他也已屆一個人的而立之年。

那幾晚的五源河,那些在紅海中亮起的火星標誌、"ET"、"火星演唱會"、"歡迎回家",為什麼那麼令人感動,因為火星演唱會使"火星"這個平時散落的精神領域,在那短短的時間裡存在於一個真正的地點。有他一年一度的嘮嗑、自述、調笑,也有紅海一年一度的聚合,歌迷和歌手一年一度的全火星合唱。參與其中的路人說,感覺你們這裡像家一樣親暱;有路人看完第一天就開始求票,想留下來感受第二天,第三天。

演唱會以後,很多人都會有"演唱會後遺症"。每年都是。失魂落魄,感覺人回來了,神還在千裡之外的演唱會現場。華晨宇,火星演唱會,像是大海之畔發生的最美好的節日,所有穿紅衣而來的陌生人,天南海北,走在一起卻沒有距離感,隨便拉來一個就能一起出遊、再一起打個車"回家",然後約定明年再見。回程的班機上,一坐下發現一排都是從火星歸來,忽然就沒有了那麼強的孤獨和失落,若非親身體驗,誰都不會預料到原來這個"家"有那麼暖的溫度,而一切都始於華晨宇本人的真心以待。

我們看太習慣娛樂圈的冷暖嬉笑,人來人往,就像華晨宇在他《新世界》裡所唱的一樣:"沉醉這風光講究,明暗是假象;告別這星光黯淡,來去是假象;坐擁這掌聲散去,起落是假象;笑對這冷眼觀望,天地是假象;別彎腰,接受時間躲不開的那一刀;人生渺渺,一種腳步人一山,結局沒人敢賭穿,嬉笑謝幕勉為難,反覆上演,難怪片刻新鮮是假象",他亦然。人成熟以後的信任與愛太珍稀,以至於我們都快忘了音樂本身的存在是為了表達情感和美,人本身的存在需要真情實感和自我靈魂;市場是手段,營銷是策略,矯飾是噱頭,如果要立足於世,必定不能把靈魂輸於其間。

敢於"真",敢於"善",更敢於"美",我們還需要更多華晨宇這樣的例子。

相關焦點

  • 華晨宇是這樣一步步引領華語音樂走上新臺階的,看完不得不佩服
    華晨宇是這樣一步步引領華語音樂走上新臺階的,看完不得不佩服。2013年,如果你沒聽說過華晨宇這個名字,很正常。一檔音樂選秀節目裡走出來的冠軍,並不算大眾。2020年,如果你至今還不知道華晨宇這個名字,那你就真的脫節了。出道的第七個年頭。
  • 「火星男孩」華晨宇獨特的演唱風格總是讓人耳目一新
    「火星男孩」華晨宇,無論是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還是在一些音樂綜藝節目上,每次演唱總能給人帶來驚喜;他可以控制不同的演唱風格,即使是同一首歌,每次演唱也能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感受。#華晨宇參加湖南衛視歌手節目,他又一次參加了歌唱年,我們並不失望花花的表演一如既往的震撼,並贏得了歌手的冠軍,歌曲之王。華晨宇是一個天生用音樂表達情感的歌手,他獨特的表演方式,在舞臺上的奔放和瘋狂,銳利而堅定的眼神,無私的奉獻,強烈的肢體語言和聲情並茂的演唱風格,使他在舞臺上成為一個發光體。
  • 「火星男孩」華晨宇獨具特色的演唱方式,總讓人耳目一新
    「火星男孩」華晨宇,不管是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還是一些音樂綜藝節目上,每次的演唱總能給人帶來驚喜;他能駕馭不同的演唱風格,即使同一首歌,每次演唱也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覺。#華晨宇#在2018年就參加了湖南衛視歌手的節目,今年他再一次參加了歌手*當打之年,讓我們沒有失望的是花花的表演一如既往的震撼,也奪得了歌手的冠軍--歌王。華晨宇是天生會用音樂表達情緒的歌手,他那獨特的演繹方式,在舞臺上不羈癲狂,眼神犀利堅定,忘我投入,強烈的肢體語言,聲情並茂的演唱方式,令他成為舞臺上的發光體。
  • 音樂以為華晨宇是「火星人」,「異類」的獨特風格註定不平凡
    管你什麼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達、管你什麼看法、我的世界我來浮誇-《我管你》華晨宇聆聽音樂,感受生活。哈嘍大家好,昨日甜美情歌有沒有暖到你們呢?華晨宇:粉絲都叫我火星弟弟,朋友都叫我花花。記者:為什麼是「花花」?一朵花的意思嗎?
  • 華晨宇的音樂好聽嗎?
    可能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華晨宇,他的音樂好像也沒多麼好聽,我來給大家解析一下華晨宇的音樂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欣賞的人自然覺得好聽,不欣賞的人可能覺得,靡靡之音吧其實每個人接受的角度不同,對我來說,他的音樂不屬於耐聽類型,就是讓我聽一遍,嗯,很過癮,
  • 「歌王」華晨宇的音樂實力到底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很多人驚嘆於華晨宇的音樂才華,稱他為「音樂鬼才」,對於唱作型歌手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他的音樂作品風格多變,時而天馬行空,時而低沉晦暗,他用豐富的音樂語言和誇張的舞臺表演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態度,對於一個年輕的音樂人而言,這種思考、探索與自我堅持是難能可貴的。
  • 你是華晨宇《煙火裡的塵埃》中的男孩或女孩嗎?
    《煙火裡的塵埃》是的華晨宇2014年發行的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其中的一首主打歌。林夕填詞、西樓作曲。編曲保留了西樓小樣裡的迷幻味道,英式的鍵盤伴奏,配合鼓點與貝斯,以及若隱若現的鋼琴聲,與華晨宇獨特的唱腔相融合,有種迷幻空靈的感覺。
  • 華晨宇,做一個「異類」,做一個孤僻的音樂天才
    他的歌就像他一樣,給人的第一感覺就像是「異類」一樣,甚至在演唱的過程中就被叫停,幸好當時在場的尚雯婕給了他機會,尚雯婕告訴旁邊的蔡國慶:「他是個天才,他天生會用音樂去表達情緒。」華晨宇也最終登上了冠軍的領獎臺。可能這就是「異類」,無法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接受,但內心中的情感確實最真切的。
  • 華晨宇歌不出圈,網友評論嚴重兩極化,他是天才還是瘋子?
    「我不太能夠順應所謂的大潮流,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拿了《歌手·當打之年》的冠軍後,新一屆的歌王華晨宇如是說,對於他的這句話,很多人心有戚戚焉。不可否認,華晨宇的歌就像他的人一樣,似乎永遠遊刃於塵囂之外,獨樹一幟就是他的招牌。
  • 華晨宇:從「異類」到「大魔王」,從火星回到地球
    他在舞臺上放大的肢體動作,驚豔,痴醉,帶著我們走進一個個屬於他的音樂世界,或孤單、或無助、亦或者茫然,華晨宇用他的能力,豐富這整個世界。從13的出道,7年的時間,華晨宇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從《快樂男生》裡一鳴驚人的無字歌,到《異類》《國王與乞丐》的張揚搖滾,到唱到人心底的《煙火裡的塵埃》,再到《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的溫暖,華晨宇用音樂造驕傲的城堡,而我們的心住進了他給我們造就的音樂城堡。
  • 【FLAC】華晨宇.-.癌.單曲.無損音樂免費下載
    專輯類型: 單曲 介質: 數字(Digital) 發行時間: 2015-04-26 出版者: 天娛傳媒        華晨宇全新創作無字歌《癌》首播 為萎靡音樂時代創新曲風  華晨宇再次打破常規演唱方式,《癌》這首人聲實驗作品是震撼的,90後的華晨宇正用自己的方式給樂壇裂變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 華晨宇的花花世界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華晨宇考上了武漢音樂學院,從此更是開始過上與音樂為伍的生活。那段時期他拼命作曲,寫了許多無字歌,用音樂述說情感。音樂是有力量的,將悲傷化為動力,音樂治癒了他,他也在音樂中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 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華晨宇 明明是音樂鬼才,傳唱度卻那麼低
    其二,華晨宇不大眾   當情歌當道,民謠佔了半邊天,這小子自己抱著自己的搖滾不能自拔,最近幾年似乎被rap上了癮,拒絕迎合市場,決絕隨波逐流,當別人問起:你覺得華語樂壇的市場在哪兒是,這小子會坦坦蕩蕩略帶一絲羞澀的說:我不知道在哪兒,如果我不能迎合市場,那我為什麼不能引領這個市場呢?
  • 搭乘沃爾沃XC40汽車,與代言人華晨宇一起進入火星新世界
    2020年11月18日,沃爾沃正式官宣華晨宇為沃爾沃XC40代言人,華晨宇又解鎖一新身份,而火星家族也迎來一位新成員。沃爾沃汽車在火星雖是新夥伴,但作為沃爾沃汽車旗下首款純電動汽車——都市豪華純電SUV XC40 RECHARGE,遵循「安全、健康、可持續」理念所打造,將沃爾沃汽車把基礎安全做到極致,把健康呵護做到極致,把對於人與自然福祉的關愛做到極致的追求實行到位。其觀念與其代言人華晨宇對音樂追求及通過音樂傳達的三觀不謀而合。
  • 打敗周杰倫、陳奕迅,華晨宇憑什麼?
    華晨宇這個2013年從湖南衛視快樂男聲出道的火星弟弟7年的時間,他一路成長,更是成為中國頂級音綜《歌手》唯一的90後歌王歌王華晨宇自從到以來,雖然伴隨一路爭議但,華晨宇用自己紮實的唱功和創作才華,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歡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說明2020年華晨宇取得的成就
  • 聆聽華晨宇一曲《蜉蝣》,秒懂簡單的潮玩少年
    特別到,有人專為《蜉蝣》開帖討論,不少路人因《蜉蝣》轉粉,一位創作者還曾用《蜉蝣》做為自己拍攝的紀錄片的主題音樂,講述抑鬱症患者的心理路程,反響非常不錯。很難想像,這樣一種成熟又有爆發力的唱法,居然出自這位曾經爭議頗多的火星男孩。
  • 2020,華晨宇的三原色
    在備受關注的音樂榜單中,華晨宇拿下男歌手熱度排行榜榜首。出了1張專輯,參加2檔綜藝,解鎖16個新代言,閉關100天,火星人華晨宇以自己的態度對話世界,繪畫出獨特的2020畫卷。閉關不影響人氣,低調不影響價值,為何華晨宇能夠肆無忌憚的展現獨特?這次,我們試圖用三原色還原這幅名為華晨宇2020年的畫。
  • 音樂鬼才華晨宇遭室友吐槽太自我?天才的性格總是孤僻的
    近期在《王牌對王牌》中,華晨宇的表現非常突出,完美發揮了自己的專長,甚至有許多網友都被路轉粉。在『歌曲當中必須帶疑問句』的規則下,華晨宇連唱八個『是誰』,一個人獨立完成了整個『是誰』篇章。從『是誰,在敲打我窗?』到「是誰,在練太極風生水起?」,華晨宇完全證明了他音樂鬼才的實力。華晨宇能夠有如此的實力,離不開他的天賦和對音樂的痴迷。
  • 華晨宇已經長大,成為了真正的「雪碧男孩」,讓人喜愛而又心疼
    提及華晨宇,人們對於這個大男孩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身穿白體恤,哼唱著屬於自己的歌。他曾經可能無人欣賞但是現在他的光芒已經展現。照片上的華晨宇張揚讓人覺得十分震撼,更有不少粉絲紛紛留言表示她們都是雪碧女孩,這樣的粉絲回復也是讓人覺得十分可愛了。
  • 圈內音樂人最專業的評價,刷新你對華晨宇的固有認知!
    鄭楠的火星演唱會觀後感就兩個字,簡單直接!在《點石成金的黃金勝手-樂壇悅談-音悅臺》節目中,鄭楠表示華晨宇每次拿給他的demo完成度都極高,他製作的時候就可以非常省心省力。楊坤甚至公開表示自己與華晨宇一見如故,非常欽佩他的才華,覺得花花很了不起。楊坤在接觸了華晨宇的音樂表演後,開始覺得自己錯了,不應該把自己當年「瘋魔」的風格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