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藍鯨遊戲」群組:多為青少年 有人上傳自殘照片

2020-11-27 多彩貴州網

  在遊戲群中,一位女孩上傳的自殘照片。(受訪網友供圖)

  當家住杭州的周先生昨天在網上搜索了「藍鯨遊戲」這個詞後,不禁再度緊張起來。因為就在上周末,他正讀高一的兒子回家後告訴他,有個叫「藍鯨」的遊戲,現在很火,「從國外傳來的,是一個很酷的遊戲!」酷,是因為每個參與該遊戲的人都必須完成50個很極端的任務,比如在手臂上用刀片刻出一條藍鯨輪廓或者看一天的恐怖片,而其終極任務,則是讓參與者自殺。

  震驚:

  孩子回家說的酷遊戲

  竟是唆使參與者自殺

  「當我一開始聽聞孩子講起這個遊戲時,還真沒怎麼在意。」周先生一開始以為這個遊戲不過是孩子們當中最新流行的遊戲之一,但當兒子詳細跟他說明遊戲規則後,他意識到這種遊戲存在著巨大安全隱患。

  「據兒子說,這個遊戲是從國外傳來的,非常酷,雖然還沒有參與玩,但同學們都在談論它。」周先生向錢報記者轉述說,參與者必須完成50個非常極端的任務,比如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然後看一整天的恐怖片,在「玩」到後來,讓參與者自殘,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些隱晦而又厭世的內容,「而這個遊戲的最後,則是唆使參與者去自殺。」

  周先生聽完孩子對於這個遊戲的介紹後,極為吃驚,立刻勸阻孩子參與此類遊戲。

  「這類遊戲利用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一味追求耍酷的心理,危害性和迷惑性很大。」周先生表示他不了解杭州是否已有青少年在模仿玩這種遊戲,但從自家孩子的描述來看,杭州一些學校的青少年至少已知道這款遊戲。

  爆料:

  曾加入一個遊戲群

  真有人上傳自殘照片

  無獨有偶,今年18歲的李越(化名)在網上和朋友交流時也發現了類似的遊戲群。

  出於好奇,她在幾天前加入了一個「藍鯨遊戲」qq群,在這個群裡面,她看到了周先生所轉述的情況,並且確實有孩子上傳一些自殘的照片。「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在自己的手臂上用銳器割出了一條藍鯨模樣的傷口。」

  李越發現,參與遊戲的多為十三四歲的中學生,並且其中有個別參與者的言辭也偏激。與此同時,群裡面還有人在不斷發布「遊戲指令」,要求參與者進行下一個環節的遊戲任務。

  「我越看越不對,就直接在群裡勸告那些參與者不要再玩下去了,並和那個發布指令的人爭論。」然而爭論並不奏效,反而引發了一些參與者或旁觀者的指責,甚至有人表示要人肉李越。她清晰地記著,在爭論開始後不久,有人特地加她好友跟她私聊,說參與遊戲的人自殘並非是遊戲組織者的過錯,而是參與者自己心理有問題。

  正是這場爭論,讓李越被群主禁言了。李越發現其中很多人因覺得遊戲過於極端退群,但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新人」加入。眼看自己無力阻止,她選擇了舉報,「我發現自己舉報的那個群,已經被取締了。」

  追源:

  最初源自於俄羅斯

  遊戲發明者已被捕

  那麼這個被稱為死亡遊戲的「藍鯨遊戲」到底是什麼來頭?

  據報導,這種遊戲最初源自於俄羅斯,參與者大多是青少年,興起的時間大約在2015年。據猜測,之所以起名「藍鯨」或許與藍鯨擱淺自殺的行為有關。

  21歲的遊戲發明者菲利普已於2016年底在俄羅斯被捕,他被指控在過去的三年裡,在社交媒體上組織了八個「藍鯨」組織,並誘導青年們自殺。

  不過菲利普在被捕後表示,這款遊戲給予孩子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東西:理解、溝通、溫暖。

  李越在勸導一些孩子時也發現,一些樂於參與這個遊戲的孩子,一般都存在和家庭成員關係緊張的情況,「其中一個女孩,說完成最終的死亡任務,是為了懲罰父母」。

  雖然有人認為一些年輕人的死與這個遊戲無關,但據稱,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間,有俄羅斯媒體將該遊戲的風靡和俄羅斯130名年輕人的自殺聯繫起來。這些年輕自殺者的共同點是,生前曾在俄羅斯一些社交網站上發布過與「藍鯨」相關的圖示。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安全隱患極大的遊戲似乎在不斷蔓延,英國、阿根廷等地都傳出與「藍鯨遊戲」相關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另據報導,今年1月起,俄網絡監管部門已收到7000多起針對「死亡組織」的投訴。

  專家:

  對組織者追責

  法律尚有較大難度

  對此,北京青少年法律與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已注意到這個遊戲。他覺得之所以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更容易接受甚至參與此類遊戲,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就處於追求刺激冒險和探究死亡的階段,這是心理和生理的具體因素所致使,而且有家庭問題或自殘自殺傾向的孩子,則更容易被這種遊戲模式所吸引。

  昨天,QQ安全團隊回復,稱他們已在5月6日對涉及該關鍵詞的QQ群進行排查,共對12個疑似相關群進行處理,同步啟動相關關鍵詞的搜索屏蔽。同時指出,目前「藍鯨」話題已經在網際網路多個平臺不斷升溫。對此,他們正在進一步進行排查和打擊,擴大關鍵詞的屏蔽範圍,並呼籲全社會關注和協作,及時舉報。「同時,我們鄭重提醒:『藍鯨死亡遊戲』這類行為已經涉嫌組織、教唆他人自殺自殘,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經發現我們將向司法機關舉報。」

  記者諮詢一位資深網際網路技術專家,他表示,目前合法的方式是網友舉報,如果程序本身沒有違規行為,安全軟體以及市場本身就沒有辦法拒絕。

  「我們要不斷提高孩子們的素養和法律意識,同時關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並給予正確的死亡教育。」宗春山表示,目前在這方面的立法尚有空白,因而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對遊戲組織者進行舉證與追責。

  昨晚,共青團中央的官方微博也針對此情況更新了內容:為何要將自己囚禁在幽深的海底?你明明可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捕鯨計劃,已經啟動……

相關焦點

  • 恐怖的「藍鯨死亡遊戲」潛入國內,青少年們請不要被蠱惑!
    近段時間,多家媒體報導,「藍鯨死亡遊戲」在多個社交平臺出現,這款起源於俄羅斯的遊戲是一種自殺式死亡遊戲,該遊戲通過「做任務」的形式誘導參與者自殺。據網友舉報,流入中國的「藍鯨遊戲」共歷時50天,挑戰任務之一就是每天4:20起床,遊戲者每天需完成一項內容,比如觀看一天恐怖電影,並用刀將藍鯨的圖案刻在自己的皮膚上,還有其他多種自殘形式
  • 藍鯨死亡遊戲中國可以下載嗎?中國有多少藍鯨死亡遊戲群
    連日來,一款名叫「藍鯨」的遊戲在中國多個網絡社交平臺出現,這種遊戲因最終導致青少年接連自殺,因而引起廣泛關注。日前,多名網友向江蘇警方分別舉報了「藍鯨死亡遊戲群」的相關線索。5月12日,江蘇省公安廳網絡警察總隊通過官方微信通報了調查情況,3名組建「藍鯨死亡遊戲群」的網民被責令解散相關QQ群。
  • 社交平臺查刪「藍鯨遊戲」群組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種叫「藍鯨」的死亡遊戲在多個社交平臺出現。騰訊及百度等平臺已開始著力查刪以「藍鯨」等為關鍵詞建立的群組和貼吧等。據國內媒體報導,一個名叫「藍鯨」、煽動年輕人自殺的社交媒體挑戰遊戲已傳入中國。因擔心這款自殺遊戲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廣泛傳播,騰訊公司已經率先採取行動關閉可疑聊天群組,並屏蔽相關關鍵詞的搜索。
  • 每日新聞熱詞:社交平臺查刪「藍鯨遊戲」群組,「藍鯨遊戲」英語怎麼說?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種叫「藍鯨」的死亡遊戲在多個社交平臺出現。
  • 社交平臺查刪「藍鯨遊戲」群組 女生入群需交裸照抵押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種叫「藍鯨」的死亡遊戲在多個社交平臺出現。「藍鯨遊戲」最先出現在俄羅斯,遊戲內容涉嫌通過「做任務」的形式誘導參與者自殺。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騰訊及百度等平臺已開始著力查刪以「藍鯨」等為關鍵詞建立的群組和貼吧等,但一些進行「藍鯨遊戲」的組織疑似隱匿在普通群聊背後,仍在發布著讓參與者用匕首「畫鯨魚」、「3天不吃不喝」這樣的「每日任務」。
  • 記者臥底調查"藍鯨死亡遊戲" 法網下仍頂風作案
    自5月8日起,《法制日報》記者連續3天「臥底」此類遊戲群,以期揭披這一遊戲罔顧生命、漠視法律的本質。 5月9日20時10分,共青團中央官微發布一條微博:為何要將自己囚禁在幽深的海底?你明明可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捕鯨計劃,已經啟動…… 「捕鯨計劃」,指向一個由境外流入我國的遊戲——「藍鯨死亡遊戲」。
  • 臥底調查「藍鯨死亡遊戲」 揭披遊戲罔顧生命的本質
    最近幾天,網際網路上頻繁出現關於「藍鯨死亡遊戲」的信息,這一從境外流入的所謂遊戲,根本目的就是誘惑參與者自殺。  自5月8日起,《法制日報》記者連續3天「臥底」此類遊戲群,以期揭披這一遊戲罔顧生命、漠視法律的本質。
  • 12歲女孩用刀自殘發上網! 寧波溫州有人組織「藍鯨死亡」遊戲 孩子...
    今年5月11日晚上,許某在網上瀏覽騰訊新聞有關「藍鯨死亡遊戲"內容後,出於好玩並為提高群的知名度,他將群名改為"4.20*"。之後,許某又在群裡發布了從網上複製過來的50條作業任務,內容和典型的藍鯨遊戲的指令一樣:「1,4.20叫醒我,推給你一部鬼片,必須自己一個人看完。2,用刀在手上刻下藍鯨的圖案。3,……"。
  • 多地網警籲抵制死亡遊戲 網友自發組織反藍鯨
    原標題:多地網警籲抵制死亡遊戲 網友自發組織反藍鯨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湯琪)進群先留個人信息,必須完成50個遊戲任務,最後一個任務是跳樓,拿走你的生命……日前,多家媒體報導稱,一種代號「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遊戲出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平臺上。
  • 「藍鯨死亡遊戲」自殺者多為青少年,是什麼控制了他們
    除了勒索病毒外,還有一款名叫 「藍鯨」(Blue Whale)的遊戲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如此離譜的遊戲任務真的會有人去完成嗎?答案居然是肯定的!據媒體報導,這個遊戲已經導致至少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身亡,這個數字著實令人恐慌……其實,這是一款源自俄羅斯的遊戲,而且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並且這個遊戲一直「存活」到今天。最早的時候出現在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又稱「藍鯨死亡遊戲」、「『藍鯨』挑戰」、「4:20叫醒我」等等。
  • 藍鯨遊戲50指令曝光 參與者會為了證明「贏得遊戲」而去自殺(3)
    宣誓自己是一頭鯨魚;俄羅斯媒體RFE/RL的記者曾假扮15歲的青少年混進藍鯨,親身「體驗」了遊戲過程,下面是記者與組織者的對話。「我要玩這個遊戲。」「你確定?參加了就沒有回頭路。「「什麼叫沒有回頭路?」「就是說這個遊戲一旦開始,就不能退出。」「我準備好了。」
  • 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曝光 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有嗎?
    [科技訊]5月18日消息,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曝光,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有嗎?號稱死亡遊戲的藍鯨遊戲,其中最變態的就是它的50個指令,到底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是什麼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另外,有很多人都在尋找俄羅斯藍鯨遊戲的qq群號,關於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的事情,小編有一番非常重要的話要對大家說!
  • 江蘇出現三個「藍鯨死亡遊戲群」被警方責令解散
    中青在線南京5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今日,江蘇網警的官方微博通報稱,三位網民組建所謂「藍鯨死亡遊戲群」已經被警方責令解散相關QQ群。    據了解,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遊戲的參與者在10-8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凡是參與的沒有人能夠活下來,已經有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了,而且這個遊戲還在向世界擴張。這款遊戲藉由網絡,從俄羅斯傳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內的多國都發布警告。有網友舉報稱這種邪教遊戲已經流入中國,網友稱已有人組織遊戲群。
  • 請各位家長警惕孩子手機裡類似「藍鯨」、 「420叫醒我」 等字眼的社交群,無論是不是開玩笑,都請警惕! ​​​​
    媒體報導,「藍鯨」是一個基於網絡的社交群組遊戲,源於俄羅斯,被稱為「死亡遊戲」。所有加入這個群組的,都必須完成「組織」布置給你的50個任務。其實,這個「藍鯨遊戲」已經造成了極其可怕的後果。自2015年開始,已經有很多俄羅斯青少年的自殺事件被發現與這個「遊戲」有關。曾有媒體統計,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俄羅斯境內發生了130起青少年自殺事件,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藍鯨」遊戲有關。
  • 藍鯨死亡遊戲已進入中國 騰訊依舊存在疑似QQ群組
    【TechWeb報導】 5 月 9 日消息,不知何時,一種名為「藍鯨」的死亡遊戲悄然走紅網絡,目前這種死亡遊戲已經蔓延至中國。據了解,這種社交遊戲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種自虐人物,最終以自殺結束。
  •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是什麼曝光 藍鯨遊戲是怎樣讓青少年自殺的(2)
    但「藍鯨」卻能讓俄羅斯少男少女們相繼赴死……《新報》統計了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俄羅斯境內發生的130起少年自殺事件,發現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藍鯨」有關。「這些孩子的家庭條件都都不差,但生活空虛,性格較為孤僻。」
  • 網友惡搞「藍鯨遊戲」 推出清奇畫風「學霸版」
    >      據媒體報導,「藍鯨」(BlueWhale)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至今已導致至少130名俄羅斯青少年死亡,現已向世界各地擴張至英國等多個國家,目前中國已有部分學校發出通知,讓青少年及父母警惕「藍鯨遊戲」。
  • 家長們提高警惕,引導孩子自殺的「藍鯨挑戰」遊戲再次流行
    警方已經警告過父母要留心在線社交媒體上的一個自殺遊戲——這個遊戲鼓勵兒童自殺。諾森郡警方已經告訴家長們注意所謂的「藍鯨挑戰」,該遊戲正在Tik Tok、Snapchat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上流傳。這項挑遊戲鼓勵青少年參與50項所謂的挑戰,最終一項就是引導孩子自殺。
  • 自殺遊戲又來了?被稱為「新型藍鯨」的Momo為什麼讓全世界顫抖
    這一遊戲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傳播,遊戲角色分為「引導者」和「玩家」兩類。「引導者」與青少年通過網絡溝通交流,誘導其加入遊戲,成為「玩家」。50天內「玩家」完必須執行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將成果圖發送給「引導者」進入下一關卡,最終通過自殺來「贏得」遊戲。
  • 藍鯨發明者終入獄 誘導青少年50天內做自殘任務引導參與者自殺
    ,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誘導叛逆、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  網絡配圖  藍鯨發明者終入獄。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藍鯨」死亡遊戲開始在中國社交網絡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