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自中國家居行業出現「品牌」開始,就一直伴隨著這個行業,甚至一度作為業內心知肚明的灰色產業,成為不少人口中賺快錢的生意經。
即便近年來,國內商標法日益完善,但囿於行業積弊與利益驅使,仿冒山寨的不正之風依舊存在,山寨事件仍然頻發。
近日,又有兩起「山寨品牌」事件遭到打擊。
01
港珠澳大橋海關
查獲一批「海馬牌」侵權床墊
11月16日,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對一批申報出口的涉嫌侵權床墊進行立案調查。
10月31日,山東省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向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申報出口床墊、木櫃等貨物一批,經現場關員開箱查驗發現,該批床墊帶有「海馬莉詩」「海馬穎福」標識,貨主無法提供合法授權證明。
11月3日,經權利人泰森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書面確認,該批貨物涉嫌侵犯其在海關總署備案的「海馬牌SEA HORSE+圖形」「海馬」商標專用權,並向海關提交智慧財產權保護申請及擔保。
目前,海關已扣留涉案貨物,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
1987年,「海馬牌」以首創獨有配方研製出高品質的「健康床褥」面世,翌年即取得香港銷售冠軍,扭轉彈簧床褥壟斷的地位。其後推出的記憶、高回彈床褥、枕頭系列,暢銷全球。至今,「海馬牌」已成為泛亞地區知名品牌。
02
美心集團最大「打假案」宣判
涉及金額170萬元
另一起打假案,涉及知名門業品牌「Mexin美心」。
2017年6月至9月,李某、唐某未經美心公司許可,在蘭州一公司的辦公樓、宿舍樓、活動中心等相關工程項目上,共同或單獨生產、安裝與美心公司註冊商標相同的「Mexin美心」商標的套裝木門,並提供虛假的美心門檢驗報告、合格證等資質材料。
其中,李某參與作案4起,非法經營數額115.495萬元;唐某參與作案兩起,非法經營數額55.447萬元。
據統計,兩人涉案的套裝門數量,一共有1161套。另外,唐某還通過他人私自印刻了國家機關印章,重慶美心麥森門業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等公司或個人印章,共計40枚。
近日,該案經重慶市五中院二審認為,李某、唐某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李某非法經營數額115萬餘元、唐某非法經營數額55萬餘元,其行為均已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且情節特別嚴重。
唐某還偽造國家機關印章,其行為構成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偽造公司印章,其行為構成偽造公司印章罪。
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對唐某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6.5萬元。判決李某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6萬元。
03
侵權易、維權難
山寨事件屢禁不止
類似這種「小牌傍大牌」現象,一直是國內家具行業難以治癒的頑疾。很多小企業抱著賺快錢的想法,誰知名山寨誰,打一槍換個地方,大肆侵權。
但被山寨的一方,做侵權行為的認定卻非常複雜。而且從發現山寨到收集證據再到起訴直至結果的宣判,整個周期大多超過一年,維權的時間成本太高。不少侵權企業在被起訴到宣判的這段時間裡,已經把錢賺到手裡了。
即便最後成功判定抄襲者侵權,最終的賠償金額可能也不盡如人意。相比於歐美成熟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國內通過銷售額等信息計算出的法定賠償,在大多數時候既無法彌補被山寨品牌蒙受的損失,也不能給侵權企業帶來足夠的懲罰。
很多被山寨的品牌要麼有心無力保持沉默,要麼衡量維權成本之後不了了之,等於在一定程度上變相地縱容了山寨企業的做法。
捍衛品牌之路道阻且長,但我們仍要邁出關鍵「一步」。去年以來,索菲亞、芝華仕、百強、美克、倍安生活等大牌先後拿起法律的武器,高調展示品牌維權的決心。
國家相關法律也在不斷地完善當中,《商標法》在修改過程中,已對惡意侵權行為做出懲罰性賠償要求。
相信當山寨被社會所不容,無利可圖時,中國家居產業才有長久良性發展的未來。(來源:7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