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偽造印章團夥被打掉!企業如何防範假印章?
近日,霸州警方歷時4個月千裡奔襲至廣州,將涉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的10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來,查獲假印章1000餘枚,原料12噸。
製作售賣假印章為何屢禁不止呢?根本原因是這是一個低成本、風險小,但回報高的「行業」。製作假章這類東西的成本,十分低廉,幾個人搞一個家庭作坊式的「生產線」,就可以操作並「遙控」整個生產、交易過程。
如今,多數製售假章者已經無法在網購平臺上直接「賣貨」了,但他們可以通過各種網上社交平臺「宣傳」,這就加大了監管的難度。再者,假章的需求者數量並不少,但以往法律嚴懲的多是製售假章者,對購買者的追查和懲罰很少,除非買假章者做了嚴重違法的事情,這就縱容了很多人購買假章,也刺激這個「黑色鏈條」的發展。
面對猖獗的假章,企業如何防範呢?
防範假章方法一、仔細鑑別公章真偽
鑑別公章真偽的三個要素:
要素①字體名稱方向
印章的文字都需要使用國務院公布施行的簡化字或宋體字,而民族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公章是要有當地的民族文字和中文同時標記的,而且印章的名稱也都要是事業單位、團體、企業、機關的法定名稱。如果說個別的名字過長的,也可以使用簡稱。而印文的排列則是要圍繞著中央的標記,一般沿著公章的外圍部分有圓圈線,要整齊、均勻地排列在圓圈線的內側,自左向右排列,印文的字體大小、長短要一致,字句之間要相等,疏密恰當、高低一致。
要素②防偽暗記識別
很多印章紋理防止偽造,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公章,都會在刻制的時候做出一些標記或者是防偽暗記來防止偽造,如果說在印章上發現少了這些標記或者是暗記,或者是暗記、標記不符合的現象,都可以斷定公章為假公章。
要素③外圈圈數識別
所有的公章都會有一條圈外線,真正的印章的外圓圈線都是正圓性的,而且線條的粗細均勻、適當,在印章中的文字刻印會顯得粗細一致,刻印流暢、平滑而清晰。相反,如果是偽造的印章,它的外圈的圈線會顯得粗細不均,時輕時重,時斷時續,線條會很模糊,字跡也不是很清晰。
在籤合同的時候,可以通過上面幾個要素來判斷公章是真是假,但是,如今公章的造假手段太高明了,肉眼在鑑別公章的時候很可能會看走眼。
防範假章方法二、文件蓋章流程化管理
堅持有序籤約,籤約過程要在視線範圍內及掌控下進行,防止有人趁亂「渾水摸魚」和「作假」。同時,認真開展書面審查,包括對書面資料的形式和內容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規性進行審查,確保該資料形式和內容完整、有效、規範。另外,電話核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電話核實過程中必須有以下內容:核實身份、核實文本內容、詢問是否本人籤章、核實送達方式。核實文本內容應當越詳細越好,至少要對文本主要內容、重點要素以及文本唯一性特徵(例如合同號、特殊標記等)進行核實
不過,以上兩種方法,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方法一比較依賴個人眼力;方法二比較耗費時間,而且對於合作方來說有種不受信任的感覺,可能會影響雙方合作。即便是大企業,也難以避免假公章。
今年七月份,騰訊公司起訴貴州老乾媽並要求法院凍結老乾媽千萬資產的事件傳播得沸沸揚揚。騰訊稱,老乾媽在騰訊投放了千萬元廣告,無視合同長期拖欠未支付,騰訊被迫依法起訴,申請凍結了對方應支付的欠款金額。2019年3月,騰訊與老乾媽公司籤訂了一份《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騰訊側投放資源用於老乾媽油辣椒系列推廣。老乾媽回應稱,並沒有與騰訊有任何的合作。關於此事,老乾媽公司認為騰訊公司被騙了。
經調查,貴陽市公安局通報,3人偽造老乾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籤訂合作協議,犯罪嫌疑人曹某、劉某、鄭某其目的是為了獲取騰訊公司在推廣活動中配套贈送的網路遊戲禮包碼,之後通過網際網路倒賣非法獲取經濟利益。
防範假章方法三、電子印章徹底告別「蘿蔔章」
自《電子籤名法》實施後,電子印章(籤名)就具有了合法地位。所謂電子印章(籤名)並不是實體印章的圖像化,而是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籤名人身份並表明籤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通俗點說,電子印章(籤名)就是一個能夠識別出具體蓋章人(籤名人)的電子數據密鑰。
如放心籤電子籤章,憑藉數字籤名技術、防篡改技術、時間戳固化技術可以有效鎖定籤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籤約時間,讓企業完美規避「蘿蔔章」風險。
使用電子籤章進行合同籤署之後,放心籤會對在線籤署操作數據進行全程留痕和存證。用戶只需要在放心籤電子籤約平臺就可實現一鍵在線申請公證、司法鑑定和仲裁等服務,合作的法律機構也可以為用戶在糾紛處理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解答,能夠有效解決因假章、「蘿蔔章」產生的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