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和分子醫學熱門期刊JCMM主編訪談:給中國作者的建議

2021-01-08 騰訊網

期刊簡介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是一本同行評審的國際期刊,關注細胞和分子醫學各領域的原創研究和概念。

期刊主頁: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5824934

主編簡介

Stefan N. Constantinescu博士在2016年被委任為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的主編。他自2000年起便是該刊的創刊編輯委員會成員。

他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卡羅爾戴維拉醫藥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懷特海德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修讀博士後。目前,他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魯汶大學擔任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教授,負責德·迪夫研究所的細胞信號和分子血液學部門。他也是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的成員。

Constantinescu博士撰寫了超過160篇原創和綜述文章,涵蓋的研究興趣包括分子醫學、血癌、細胞因子受體的結構與信號傳導以及JAK-STAT通路。他也對1990年的重大小兒愛滋病爆發事件的報導以及鑑定人類骨髓增生性腫瘤分子基礎的報告作出貢獻。他已經當選比利時皇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目前擔任歐洲醫學科學院聯合會副會長。

主編訪談

1

:作為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的主編,請簡單介紹這本期刊以及它的主要讀者群。

向上滑動閱覽

Constantinescu博士: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刊發原創的實驗結果,闡明細胞及分子細胞機制,並能進一步解釋生理細胞功能與病理學。本刊涵蓋的內容廣泛,包括所有細胞種類、組織和病理條件,如癌症、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症以及基因表達和細胞功能的生理調節。這些研究的共同點是表現為機制分子研究。形容本刊關注點的兩個最理想詞彙便是「機制」與「原創」。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於2000年創刊。當時我有幸協助主編Laurentiu M. Popescu博士招募國際編輯團隊。本刊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卡羅爾戴維拉醫藥大學發起,Laurentiu M. Popescu博士當時擔任該校校長。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迅速國際化, 並於2006年被Blackwell(英國倫敦,如今屬於Wiley & Sons)收購,Blackwell擁有50%股權(其餘50%屬於細胞與分子醫學基金會)。本刊在細胞和分子醫學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2006年的影響因子為6.7。過去幾年,期刊的影響因子介於4-4.9。我在2016年開始擔任主編。

迄今我們收到的稿件大幅增加,增幅也反映在出版的論文數量上。配合這個趨勢,我們招聘了更多元化的專家擔任編輯。在2020年,我們預計會出版大約1000篇論文,接受率大約為20%。

重要的是,我們在Wiley的協助下,開始嚴格管理接受論文的圖表,我們的編輯和審稿人也更加嚴格,確保論文符合期刊的機制理念。另一方面,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的使命是在公共空間裡分享對他人有幫助的、可靠的、原創的機制數據,但又不要求這些結果必須經過很複雜且多重的體內基因實驗模式探究,因為這往往會拖延出版的日期長達幾個月。

2

問:對於有意向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提交稿件的中國作者,您有什麼建議?

向上滑動閱覽

Constantinescu博士: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出版的原創機制數據都基於假設驅動的研究或會引起假設驅動研究的發現。我們致力於幫助作者最好地傳達他們的研究結果,以便其他人可以快速地確認和使用這些數據,推進他們各自領域的研究。

期刊不刊發「清單式」的研究或隨機檢測某疾病中microRNA或lncRNA所扮演角色並聲稱可能發現潛在生物標記物的研究。

特別是對於中國的作者,我會建議論文先由一名英語是母語的人士或是對科學撰寫有廣泛經驗的中國科學家進行審讀。我們有多位來自中國的、經驗豐富的編輯。

最近,如果生物信息的研究結果顯示出新穎的分子機制,我們也開始考慮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當實驗工作用於測試新興假設時。同樣地,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也會考慮針對個性化醫療(精準醫療)的稿件,前提是診斷、患者分層或治療可以通過突變狀況或基因表達的一個機制所指導。

由於我們意識到這類與分子機制相關的下一代測序/生物信息學數據日益重要,所以我們招募了多名專家擔任副主編。最後,如果出現機制性細胞和分子結果,我們也會刊發短篇報導和「給編輯的信」。

3

問: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文章送交同行評審和接受文章的條件有哪些?

向上滑動閱覽

Constantinescu博士:

副主編和編委會成員作為不同領域的專家,將初步決定是否將原稿送交同行評審。稿件必須符合期刊的發稿範圍、必須呈現機制細胞和分子結果,也必須體現可能影響生理和病理學的原創結果。

因為我們的期刊是醫學期刊組的成員之一,我們把對生理學的了解視為醫學的一部分。研究結果必須能夠輕易追蹤,無論是實驗細節抑或是假設/知識動機(Intellectual Motivation)。通過隨意選擇一個蛋白質或一個lncRNA作為關鍵角色所激發的研究工作通常會顯示出一條有缺陷的實驗路線。

我們正在考慮要求作者把他們的提稿件上載在一個公共的預印本伺服器,以避免同時提呈多本期刊的情況出現,導致嚴重浪費評審的時間。

4

問: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的出版速度有多快?

向上滑動閱覽

Constantinescu博士:

從收到稿件到初步決定的中位數時間為44天,到接受文章的中位數時間則是114天。我們致力於儘快決定是否對文章進行同行評審,通常在原稿送交主編後的幾天內作出決定。

作為主編,一旦Wiley員工確認沒有抄襲情況之後,我會在一到兩天內,把符合期刊內容涵蓋範圍的稿件分配給專家級的副主編或編委會成員。副主編會決定是否送交同行評審或拒絕。

同行評審過程耗時兩到三周,除非我們邀請超過10名審稿人卻始終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來進行評審。在這樣的情況下,同行評審的時間會更長。在審稿人給予評語後,我們會做出決定:拒絕、大修、小修或接受。

通常,第一輪同行評審鮮少會有原稿被直接接受。對於被拒絕的稿件,我們可以選擇轉發給其他期刊,例如癌症相關論文可送至Cancer Reports。副主編也可以要求把原稿縮短成短篇報導或「給編輯的信」。

最終決定權在於主編。修改後的R1版本必須在三個月內提交,並由同一位審稿人審查。通常需大修的文章,我們會再請審稿人檢查,一些需要小修的文章也一樣。不過如果作者的修改非常理想,R1版本也可以立即被接受。

5

問:您認為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中有哪些領域可能出現新興研究?

Constantinescu博士:

正如我提到的,來自下一代測序和生物信息學的研究結果對於制定假設和測試分子及細胞機制非常有用。我們意識到大數據所帶來的這個重大趨勢。當稿件中的機制由大數據得出或試驗測試假設時,我們會連同生物信息方面的新專家編輯一起檢視。另外,功能基因組學和探究未發現顯著性變異的生物功能也將成為我們的重點之一。

6

問:期刊對於來自中國的哪方面研究尤其感興趣?

Constantinescu博士:

我們相信中國有非常出色的研究人員,也期盼在我們的專注範圍內獲得世界級的研究成果,例如有助於解釋生理和病理學的細胞和分子機制。我們也希望收到關於精準/個性化醫療方面的文章,特別是由大數據發展所揭示的新穎機制。

除了基礎的研究論文,我們也刊發綜述文章。如果是綜述文章,我們會要求資深著者在投稿信上註明他們在相關領域中發表過哪些基礎的研究論文。

在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我們的理念是:只有對這個領域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作者,才有資格為期刊評審這個領域的文章。

相關焦點

  • 生信熱門期刊JCMM主編訪談 | 給中國作者的建議!
    ,關注細胞和分子醫學各領域的原創研究和概念。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迅速國際化, 並於2006年被Blackwell(英國倫敦,如今屬於Wiley & Sons)收購,Blackwell擁有50%股權(其餘50%屬於細胞與分子醫學基金會)。本刊在細胞和分子醫學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2006年的影響因子為6.7。
  • 世界呼吸醫學領域著名期刊Thorax聯合主編 Nicholas Hart 和Gisli Jenkins訪華
    應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中文版編輯委員會的邀請,BMJ集團旗下呼吸醫學領域著名期刊Thorax聯合主編Nicholas Hart 和Gisli
  • 爭奪科技大數據:高影響因子期刊出現「中國陣營」
    《細胞研究》在國際分子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升至第九;創辦僅兩年的《國家科學評論》,首次亮相即進入全球綜合期刊前五;創辦於2013年的《光:科學與應用》已成為國際光學界頂級雜誌……昨天,湯森路透發布2015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一批中國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表現搶眼。 與10年前的「一潭死水」相比,中國科技期刊如今已在世界科學界發出新啼。
  • 轉發有禮 | 中國學者青睞的醫學OA期刊推薦
    今天要向大家推薦Wiley的6本受中國學者歡迎的醫學OA期刊Molecular Oncology,Cancer Science, JAHA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 BBRC期刊主編Ernesto Carafoli給科研工作者的投稿建議:一定不能...
    本次大會主席Ernesto Carafol為一名來自義大利Padova大學的生化學家,同時擔任BBRC(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 期刊主編。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Ernesto Carafoli針對本次會議將探討的前沿技術及學者投稿問題接受了記者採訪,並作出詳細解答分析。以下為本次採訪實錄。
  • 這本國產SCI期刊,院士主編,免版面費,影響因子已超10分
    & Cell(ISSN: 1674-800X)是一本經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創辦,由Springer負責海外發行,主要報導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熱點,並成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首批梯隊期刊。
  • BMC F4 | 生物醫學領域高影響力開放獲取期刊
    | 生物醫學領域高影響力開放獲取期刊
  • 上海交大呂海濤研究員出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section主編
    Research (Q1, IF 5.9) ,新啟動「Systems Pharmacology and Functional Omics Section 」主編,重點負責功能組學(Omics)、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和系統藥理學(Systems Pharmacology)主題的稿件同行評議和出版事務。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期刊信息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入選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類期刊。
  • Relaunching: Cell Regeneration 細胞再生期刊
    加入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該期刊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創始,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發表了多篇優秀論文。現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正式接管Cell Regeneration, 將全力支持Cell Regeneration的發展,為它翻開新的篇章,使其成為學會的期刊團隊中獨特的一員。
  • 【中國新聞網】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科大學術期刊《細胞與分子免疫學》躋身國際前列
    近日,美國湯姆森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2013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由中科大和中國免疫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細胞與分子免疫學》的SCI影響因子達到4.185,在國內醫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在全球144種免疫學期刊中排名第37位,在各國國家級免疫學會會刊中排名第3位。
  • 中國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升至14.812
    Cell Research在保持上升態勢的同時,穩定在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傑出期刊行列,並最終奠定同國際頂級期刊Nature(《自然》)及Cell(《細胞》)子刊有效競爭的基礎  Cell Research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科學期刊社承辦,是以英文形式出版、編輯和發行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
  • 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中新網上海6月30日電 (申海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最新國內科研期刊影響因子排名,國內期刊封面投稿特點,SCI必備
    ,包括細胞生長、分化與凋亡、信號轉導、幹細胞生物學與發育、染色質、表觀遺傳學與轉錄、小RNA功能與機制、癌症生物學、免疫與分子發病機制,分子和細胞神經科學,植物細胞生物學,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是一本科研行業評審類期刊,主旨為回顧中國和世界各地科技的前沿發展。期刊涵蓋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包括物理和數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主編為白春禮院士,常務副主編為蒲慕明院士,編委會由153名國際知名科學家組成,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佔46%,國際編委佔41%。
  • Cancer Cell副主編專訪: 楊曉虹談學術出版的那些事
    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 是Cell的創辦人兼首任主編Benjamin Lewin博士於1986年在美國劍橋市組建的。1974年,當時尚在MIT Press工作的Lewin博士懷著要打造一本「journal of exciting biology」 (發表能激動人心的生物學發現的期刊) 的抱負創辦了Cell。
  • 四名中國學者=四位新刊主編 | Springer新刊推薦
    四名中國學者=四位新刊主編 | Springer新刊推薦
  • 2018年《SCI期刊引證報告》出臺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
    2018年《SCI期刊引證報告》出臺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影響因子再創新高
  • 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 腫瘤中心謝陽春博士受邀擔任國際知名期刊客座主編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IF=5.201,JCR分區Q1)雜誌邀請,湘雅二醫院腫瘤中心謝陽春博士擔任該刊「Th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Microenvironment」專刊的客座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