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有網友說《三體》太過深奧,文科生看不懂。下面,讓我們通俗點講一下《三體》的核心理論之一黑暗森林法則,幫助那些有興趣但是看不太懂的朋友梳理梳理。不知道看過這本書的人有沒有玩過一款遊戲絕地求生,其實黑暗森林法則在某種程度上與絕地求生的設定非常相似,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黑暗森林法則。
在《三體》中,羅輯將宇宙比喻成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個帶槍的獵手,他們穿梭在森林裡面,像幽靈一樣隱藏自己不被別的獵手發現,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獵手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他人即地獄,每個隱藏在黑暗中的獵手都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的物體都會被很快消滅,這就是黑暗森林理論。
基於這個猜想,又得出了「基本公理」和兩條猜疑鏈個。
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這兩天公理同樣適用於絕地求生,在遊戲裡,100名玩家組成25隊開局,隨著遊戲時間的增長玩家的生存空間不斷減少,每個玩家必須搜集裝備等生存資源維持生存,而遊戲規定當只剩一隊玩家存活時遊戲結束存活玩家獲勝。
兩大重要概念
1、猜疑鏈:雙方無法判斷對方是否為善意文明。
「文明間的善意和惡意。善和惡這類字眼放到科學中是不嚴謹的,所以需要對它們的含義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其他文明,惡意則相反。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劉慈欣《三體2:黑暗森林》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它是善意或惡意的……
在文明與文明之間距離遠到以光年為單位時,交流是極其困難而且不經濟的選擇,所以高級文明發現低級文明比起交流,它們更願意攻擊。設想一下,當玩家在潛伏時發現房子裡有另一名玩家,它是願意開麥和對方交流還是找準角度開槍,選擇當然是前者,因為他無法判斷另一位玩家是否也是善意的。如果他選擇交流的話就意味暴露自己的存在而招致別的玩家攻擊,所以面對這條猜疑鏈,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對方。
2、技術爆炸: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可能由內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發。原著中認為人類步入工業革命後短短兩百餘年巨大的技術飛躍(較於人類物種存在的三百萬年與七千餘年的文明)
人類文明有五千年歷史,地球生命史長達幾十億年而現代技術的發展不過幾百年,對於漫長的宇宙尺度來說只是彈指一瞬,這不是發展而是技術爆炸,所以高級文明即使發現了一個發展遠低於幾方的原始文明,誰又能保證這個文明不會突然技術爆炸趕超呢?而探測是雙方面的,總有一天這個文明也會被對方發現,那麼猜疑鏈又存在了,所以,最終只剩下一種選擇,就是——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