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郎顯聖真君的左右手,哮天犬在各個版本中所出演的角色在品種和顏色上都各有差異。那麼作為二郎真君手下上能衝鋒陷陣,斬妖除魔,下能輔助狩獵,看家護院的第一扛把子戰力,哮天犬汪汪兄本身的真實品種和顏色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西遊始聞細犬,封神才知哮天
其實,《西遊記》裡已經明說了,二郎神的哮天犬旺旺兄,它的種類就是「細犬」:
(孫悟空被太上老君的暗器暗算了之後)被二郎爺爺的細犬汪汪趕上後,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罵道:「這個亡人!你不去妨家長,卻來咬老孫!」
顯然這裡沒有說細犬名叫哮天犬。但是在《封神演義》裡,這條細犬就被叫做「哮天犬」了。在戲劇裡,它也稱「號天犬」「毫天犬」(見《梨園集成·摘星樓》)。哮、號、毫都是喉音。這應該與寫劇本的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有關,是光憑讀音而寫的。因為這個本子裡「楊戩」也寫作「楊剪」。
哮天身世多,細犬為之本
「細犬」這個名字,大概是五代之後出現的,有的說唱文學裡也叫「細腰犬」。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細犬是他們的得力助手,不僅能用來防狼牧羊,也能看管家庭安全。從金元以來,細犬就不斷被人豢養。《西夏書事》裡記載金朝送給西夏禮物:「禮物十二床、馬二十匹、海東青五、細犬五。」可見金朝人已經把細犬當作了能拿得出手的國寶級禮物了。
到了金代張瑀的《文姬歸漢圖》雖然畫的是東漢的故事,但是裡面的狗就是一條細犬。這條狗雖然很瘦,只是點染了幾筆,卻是「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唐·李賀《馬詩十二首》其四),可謂天生氣勢非凡。一條狗,如果有風骨,都比沒有風骨的人要強百倍。不得不承認,古代名畫家們,不僅觀察相當細緻,在描繪寫意方面也是有其獨到之處。這條狗在畫面中雖然只居於很次要的地位,但畫家仍然準確地抓住了它的特徵,比如它後背弓起的弧度,給人以細犬雖靜於紙上,卻欲躍於前的感覺。
而明朝皇帝朱瞻基就曾經畫過一幅《雙犬圖》,裡面的狗的品種也是細犬一族。滿人自稱女真金人的後裔,不僅在騎射狩獵中大量使用細犬,在喪葬中也有使用細犬的風俗。清代夏仁虎《舊京瑣記》記載,八旗子弟中死了人,棺材前除了擺上自己隸屬的那一旗旗幟,還要有駝馬、帳房及黃鷹、細犬之類陪葬,意思是「不忘射獵遊牧之本」,以此來彰顯女真血脈。
此外我們的乾隆皇帝也是細犬的狂熱愛好者,郎世寧(一說艾啟蒙)曾為他畫《十駿犬圖》,十隻狗除了一隻藏獒外,其他九隻都是細犬。這也許是因為所處於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按自己最熟悉的那種狗來描繪哮天犬。
而細犬身材修長,是優秀的獵犬,最贊的是它的速度!所以,成書於元明之際的《西遊記》,將二郎神的助手設定為細犬,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除了哮天犬的品種外,還有它的顏色也頗為奇特,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哮天犬大都是黑色的,但其實不然,通體黝黑髮亮還真不一定就是哮天犬的真實顏色。畢竟在《西遊記》裡還真沒有說這條哮天汪汪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但在《二郎寶卷》(全稱很長:《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了真人護國祐民忠孝二郎寶卷》)裡卻提到了:
二郎變化有神通,八裝聖寶緊隨跟。出門先收各牙治,黃毛童子護吾身。後收七聖為護法,白馬白犬有前因。
由此看來,至少在這批寶卷的作者心目中,二郎神的細犬是一條白色的汪汪而並非是我們潛意識中的黑色神犬。另外還有一段:白馬爺乘神坐驥,白犬神嗷緊跟巡。貫會降妖捉鬼怪,邪祟精靈影無蹤。此處也可作為佐證來探究哮天汪汪的顏色了。
二郎神香花供養錢拓片
當二郎神信仰流行後,這條哮天犬作為二郎真君的兄弟和左右手的出鏡率不可謂不高。如果畫二郎神,旁邊的位置必定還要帶上一條狗。作為一枚古錢:二郎神香花供養錢,這個歷史還是有些看頭的,在古錢的圖像裡面的供奉跟著二郎神的那條狗明顯是一條細犬。
作為顯聖真君的座下神獸,貌似每逢提到哮天犬就要跟著二郎神一般。我們還真不清楚明代或寶卷裡有沒有哮天犬的故事,好像它一出現就是二郎神的配角(《封神演義》不算)。但清代有一部《八仙全傳》,又叫《八仙得道傳》,是鹹豐年間無垢道人寫的小說,卻給哮天犬編了一段故事:
夏口鎮有一位王員外,有個十六歲的女兒,因去桃花山進香,不知怎麼就招來了一個妖怪。不僅迷住了王小姐,還會放火嚇人,迷人魂魄。呂洞賓知道了,就去收服,發現這妖怪本是二郎神的哮天犬下凡。他用一幅畫化成一座花園(「禪境花園」?),引哮天犬入畫卷,隨即將畫捲起。忽然又覺得一旦害死了哮天犬,對二郎神無法交代。一念之仁,打開了畫卷,不料哮天犬突然衝出,朝著呂洞賓的下體咬了一口。這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後來他請來了二郎神,這才把哮天犬收回去。
這是《八仙全傳》第八十七回裡的「狗咬呂洞賓」,也是唯一一段大家關於哮天犬而言比較熟悉的故事了。
大家認為如何呢?歡迎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CC說史」//簡析歷史背後故事,傳播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