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遊中最有個性的兩個妖怪,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給讀者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那這兩個妖怪的名字又是什麼意思呢?有讀者說是作者給胡亂起的,其實這兩個妖怪有一定的來頭,奔波兒灞是一隻鯰魚怪,而灞波兒奔是一隻黑魚精,他們並不是什麼大妖,只是尋常的小妖,最後被唐僧師徒輕易降服了。
在西遊六十二回中,九頭蟲和萬聖龍王來到祭賽國,發現了這金光寺有一佛寶名為舍利子,他施法下了一場血雨,下手趁機偷走了舍利子,後來唐僧師徒前來調查真相,發現了在寶塔附近巡視的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還沒怎麼打鬥,這兩個小妖便被孫悟空給降服了,後來一行人來到碧波譚時,孫悟空還割掉了灞波兒奔的耳朵,奔波兒灞則被沙僧打死。
電視劇中的九頭蟲看似和孫悟空打得難分難解,其實原著裡算不得強大,面對孫悟空和八戒的聯手,他五個回合都沒有撐過,便抵擋不住,由於九頭蟲逃跑的功夫一流,孫悟空便叫來了二郎神打助攻,最後哮天犬血盆大口一張,咬掉了九頭蟲一個頭顱,此妖便倉皇逃到了北海沒有了蹤跡。
那這一回並沒有多少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的戲份,不過他們的名字加在一起卻是很別具一格,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是吐蕃語,意思是吐蕃本地的妖怪,一個是直接音譯,一個是把另一個的字倒過來,就演變成了兩個小妖怪的名字,他們的名字並不是胡亂起的,起碼是有當地文化相關的含義。
西遊記中有不少異域元素,加上土番語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作者在取名字這塊很講究,光孫悟空師兄弟的名字,在佛教中就有很深刻的含義,所以現在不少人越讀西遊記,越能發現不少有意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