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麾下「馬流元帥」和「崩芭將軍」到底啥意思?

2020-12-06 唐風宋月

孫悟空得了金箍棒之後,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將那安營下寨、賞罰諸事,都付與四鍵將維持。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把那個萬裡之遙,只當庭闈之路。所謂點頭徑過三千裡,扭腰八百有餘程。

對於馬流是啥意思,許多西學者都研究的很透徹了。小編這裡整理一下,以薦好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部「獼猴」條,獼猴又稱:沐猴、為猴、胡孫(猢猻)、王孫、馬留(馬流)、狙(狙猿)等等。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五:「北人諺語,曰胡孫(猢猻)為馬流。」南宋胡仔《苕溪漁隱詩話》:「呂惠卿察訪京東,呂質清瘦,語話之際喜以雙手指畫,社人呼之曰『說法馬留』。馬留,優人呼沐猴之名。」北宋張師正《倦遊雜錄》:「京師優人以雜物布地,遣沐猴認之,即曰『著也馬留』。 狀元葉祖洽赴宴,有下第進士作詩曰:『著甚來由去賞春,也應有意惜芳辰。馬啼莫踏亂花碎,留與愁人醉作茵。」

總而言之,馬流就是猴子。現在這個說法在粵語中比較常見。甄子丹演過一部名叫《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的電影,講的是黃飛鴻和俠盜鐵馬騮(于榮光飾)的故事。鐵馬騮就是鐵猴子。劉德華唱過一首歌,名叫《開心的馬騮》。馬流有荒嬉之意,指一個人就如猴子一樣終日嬉鬧,沒個正形,也就是世俗通常所說的二流子,古惑仔。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六:「今俗謂不務本業而飄蕩者曰馬流。」華仔的馬騮應該是後一種意思,大家看看歌詞即可明白。

孫悟空被唐僧欺騙戴上了緊箍,觀音前來說和,孫悟空對觀音大叫:「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麼生方法兒害我!」菩薩道:「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他救你性命,你怎麼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菩薩意思,你這個大膽猴頭,傻逼紅屁股,竟敢找我算帳。

至於崩芭到底啥意思,許多人都沒搞明白,弄了些考證也是一家之言,不足為徵。當然小編也沒搞明白。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崩芭和馬流一樣,也是猴子的別稱。李卓吾證道本夾批:馬流、崩芭似無意義,卻有諧趣。無意義即沒有特殊含義,諧趣即詼諧風趣,也就是開了猴子的玩笑。以小編愚見,崩芭應為「蹦巴」諧音,即蹦躂,意指猴子整日蹦蹦跳跳,伏低竄高,沒個安靜時候,所以成了猴子別稱。馬流即「麻溜」諧音,意即猴子動作麻溜,敏捷迅速。如來說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動作麻溜),避死延生。所以給他們起名馬流。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上躥下跳)。所以給他們起名崩芭。

參考書目:《西遊記》

相關焦點

  • 花果山福地人才輩出「混世四猴」有其三 孫悟空殺六耳獼猴為哪般
    靈明石猴孫悟空橫空出世,方寸山學藝有成,東海龍宮神兵認主,座下有(赤尻馬猴)馬、流二元帥、(通背猿猴)崩、芭二將軍,真可謂人才輩出,本是大興之兆,豈可知美猴王孫悟空自封齊天大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孫悟空招安上九重天,花果山福兮禍所依呀。「混世四猴」是出自如來佛祖之口,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孫悟空和六耳獼猴打到了靈山,如來佛祖說:"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
  • 西遊記萬妖為何他結局最好,賽過孫悟空?如來佛一番話洩露天機!
    唐僧取經,第一個出場的妖王叫做寅將軍。這是個窩囊廢老虎精,抓個凡人唐僧還要挖陷阱。在太白金星的幫助下,唐僧逃跑了。寅將軍不忿,化作老虎追擊,結果遇上了鎮山太保劉伯欽,被人家一叉子叉死了。這寅將軍就相當於一個邊疆小鎮惡霸,遇上一大俠直接被鎮壓了。在黃風嶺上,唐僧師徒遇上了黃風怪。
  • 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時候,他的朋友都在哪裡?
    從後來雙方交手記錄看,牛魔王的戰鬥力和孫悟空至少是旗鼓相當的。也就是說,這七兄弟的戰鬥力,每個人都和孫悟空相似,如果他們聯起手來想方設法解救孫悟空的話,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除了這幫神仙朋友和妖精兄弟,孫悟空還有一堆的下屬,嫡系的包括崩芭二元帥,馬流二將軍;雜牌的有獨角鬼王和七十二路妖王。
  • 《西遊記》混世四猴中為何孫悟空如此不濟,你看其他三個怎麼玩它
    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如來佛祖這一外援孫悟空想要擺平六耳獼猴可以說是難上加難,時間長了估計性命堪憂。再說剩下的兩猴:赤尻馬猴和通臂猿猴,雖然他倆沒有出來作怪,但是確是出場最早的猴王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在天庭是天蓬元帥,為何跟了唐僧後,變那麼慫?
    原本八戒在天庭之上有著一份連許多神仙都羨慕的工作,那便是掌管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雖說是個領軍打仗的大將軍,但天界哪有那麼多的戰事?整天在銀河之上練練兵,沒事到處串個門,小生活過得那叫一個滋潤。恐怕他比誰都要精明,並且天資還非常之高,這點不弱於孫悟空,更甚至要比孫悟空都聰明,他的天蓬元帥也不是隨意得來的,也是經過自身努力,最終得到了玉帝的賞識才達到如此高度的。傻!在成為天蓬元帥之前,他也曾經是一個修仙者,也的確是傻,不僅傻,還懶還笨。不過後來經過也高人指點,才茅塞頓開,步步高升。
  • 八戒稱呼孫悟空為猴哥!為什麼沙僧從不叫,他到底怕什麼?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是唐僧的三位徒弟,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三人的出身各不相同,性格也各有特點,在一起免不了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其中豬八戒與孫悟空經常令人啼笑皆非,豬八戒經常猴哥、猴哥的叫孫悟空,絲毫不顧及他大師兄的身份,但是沙僧卻從來都不這樣叫,只是規規矩矩的叫大師兄、二師兄。八戒稱呼孫悟空為猴哥!
  • 北極四聖-天蓬元帥
    說到天蓬元帥,大家自然都不陌生,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其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錯投了豬胎,嘴饞身懶,心智不淨,雖為唐玄奘二徒弟但常有凡心,在劇中詼諧的形象常常讓人捧腹大笑,而天蓬元帥是真如此嗎,在道教書籍中,我們可以窺視一二。
  • 豬八戒奪舍投胎竟是向孫悟空撒下大謊,天蓬元帥的肉身究竟在哪裡?
    豬八戒和他的姓一樣,貌似具備豬的所有潛質,完全就是豬精的化身。豬八戒在高老莊,就旗幟鮮明的告訴孫悟空,儘管他「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但有幸拜得太上老君為師,修得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最後「身輕體健朝金闕」,在眾仙夾道相迎中,喜得玉皇大帝敕封為天蓬元帥,統帥天河水師。
  • 非人哉:楊戩和觀音八字不合,唯有喜歡馬和討厭孫悟空是一致
    雖然楊戩和觀音兩人合不來,但唯有喜歡馬和討厭孫悟空這兩件事是一致的。特別是敖烈變成馬之後,兩人不僅不會吵架,而且還會把想盡辦法討好變成馬的敖烈。敖烈之所以會變成馬,是因為他懷念與師父、師兄們一起去西天取經的經歷。變成馬之後的敖烈也算是毛絨絨的動物,對於這樣的動物,楊戩那是喜歡的不得了,會忍不住摸敖烈的臉,也會幫他打理毛髮,甚至還會推薦給他做spa。
  • 能讓玉皇大帝忌憚的人除了孫悟空還有「誰」
    裡面最讓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齊天大聖孫悟空了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終修成正果。取經路上多災多難,師徒一行四人加一匹白龍馬一路降妖伏魔,過關斬將。但事實上電視劇裡面呈現的基本都是大徒弟孫悟空一個人在戰鬥,二徒弟豬八戒好吃懶做啥也不敢,除了會拍師父馬屁,天天嚷著肚子餓走不動基本上一無是處,還常常起反作用叫囂著回高老莊不去取經了。
  • 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祖輩也留下了一句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馬在過去只不過是很普通的一種動物,有些時候就成為人們代步的工具,那祖輩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事實上,在以前的社會,馬通常都是大戶人家才擁有的,真正能夠當上官的人,才有資格騎馬,所以馬雖然是普通的動物,但在古代卻有著富貴的象徵。
  • 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揭秘七十二變真正含義
    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揭秘七十二變真正含義時間:2015-06-27 14:24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究竟是指什麼?來源:網易-趣歷史 導讀:【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
  • 金蟬子和天蓬元帥的遺體,都能長生不老,仙佛換著吃?
    風物仔細分析,原來這還得怪罪到孫悟空身上,都是因為他大鬧天宮啊。孫悟空大鬧天宮我們都知道,把蟠桃園的蟠桃快吃乾淨了,當時採摘的七仙女這樣說:「只有兩籃小桃,三籃中桃。至後面,大桃半個也無,想都是大聖偷吃了。」沒有了仙桃,當然蟠桃會也就辦不成了,眾神仙也就沒有延長生命的辦法了,這個時候怎麼辦?
  • 神秘的「背嵬」到底是啥意思?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還記載,韓世忠的「背嵬軍」曾在「中興十三處武功」之首的「大儀鎮之捷」中「備持長斧,上砍人胸,下捎馬足」,痛擊金軍鐵騎,大獲全勝。「大儀鎮之捷」在紹興四年(1134年),顯然韓家軍「背嵬軍」出現和大放異彩的時間都比嶽家軍「背嵬軍」早得多。
  • 天蓬元帥+捲簾大將打不過一個奎木狼,二十八宿真正實力有多強?
    "我們知道,能夠讓孫悟空佩服的對手不多,而且這個奎木狼還是在內丹被孫悟空吃掉的情況下與其交手,此消彼長,其真實戰力究竟有多強還真不好說。所以根據這個情節,絕大多數的網友都認同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天兵天將集體放水這個說法,這一點其實大家基本已達成共識,小編也表示認可。
  • 「八百裡分麾下炙」人人會背,可「八百裡」是什麼意思?不是路程
    那麼,小解今天將要講的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名句「八百裡分麾下炙」,與鵝湖之會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大有關係,因為辛棄疾和他這位朋友陳同甫,當時就在鵝湖之會上一同聽過課。陳同甫即陳亮,他與辛棄疾志同道合,有相同的報國理想,當然也有相似的被打壓遭遇。
  • 外國男孩得到一根鐵棒,穿越古代解救孫悟空,一部奇幻冒險電影
    外國男孩得到一根鐵棒,穿越古代勇闖天庭解救孫悟空,一部奇幻冒險電影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成龍和李連杰合作的奇幻冒險電影,《功夫之王》。影片主角是一個叫傑森的外國小夥。小夥十分沉迷於中國武術。到了古代以後,傑森在這裡得知了一個故事,一個使者要將傳說中的武器交給它的主人,並前往天庭解救被困在石頭中五百年的孫悟空。故事背景是這樣的,話說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為懲罰孫悟空派天庭元帥收拾孫悟空,本來孫悟空是可以戰勝對方的,不料中了對方的詭計,被封印成了石頭。在被封印前孫悟空也是將自己一根猴毛和金箍棒給送了出去。
  • 孫悟空終極解碼:從齊天大聖到鬥戰勝佛?
    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誰說哩?」八戒道:「哥哥,與你說哩。」行者道:「錯和我說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八戒道:「哥啊,不要說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西遊記》開篇第一回寫的是孫悟空從出生到拜師的經歷,直到最後一百回完成功果成就了鬥戰勝佛。
  • 孫悟空到底有多少只瞌睡蟲?
    西天路上,孫悟空總共使用了四次瞌睡蟲。第一次五莊觀用來對付兩個童子。第二次朱紫國用來對付春嬌。第三次滅法國對付國王。第四次隱霧山對付一幫小妖怪。小蟲子幹大事,瞌睡蟲幫了取經團隊很多忙。但是孫悟空到底有多少瞌睡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