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終極解碼:從齊天大聖到鬥戰勝佛?

2021-01-07 白馬晉一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

引子:《西遊記》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行者笑道:「呆子,你和誰說哩?」八戒道:「哥哥,與你說哩。」行者道:「錯和我說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八戒道:「哥啊,不要說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

《西遊記》開篇第一回寫的是孫悟空從出生到拜師的經歷,直到最後一百回完成功果成就了鬥戰勝佛。《西遊記》總體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其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看似是唐僧的難,其實大部分苦難都落在孫悟空身上。無論是大戰妖精,還是上天入地搬救兵,都是悟空在忙。再看唐僧除了束手就擒,就是各種念緊箍咒,還有很多次就是他自己跑到妖精跟前去蹭熱度的。孫悟空另兩位師弟呢,一個偷奸耍滑,一個裝傻充愣,就是不幹什麼活。

取經不是唐僧的事嗎,本來就是嘛,對於唐僧來講,他早已有佛位,所謂的取經就是在走過場。如果他真的明白這個道理,那他一路上閉上嘴聽孫悟空的安排,是不是更容易的到達西天呢?豬八戒和沙僧是不是也明白這個道理呢,他倆也合力和大師兄一起幹掉妖怪,一路打到西天,是不是取經大業更快一點完成呢?顯然作為十世修行的高僧,唐長老不會不懂;作為要天庭混跡官場的天篷大元帥和捲簾大將軍更不會不懂。那他們為什麼反而是這種表現呢?

因為無論他們如何表現,取經的難度係數是確定的。也就是說,他們假如合心全力,哪怕唐僧恢復了法力,他們面臨的依然是困難重重,更有可能因為他們的力量變得強大,路上的遇到的妖怪可能都會是九靈元聖級別的。所以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至於唐僧是何時明白這個道理的,我們後篇有專門的研究。豬八戒是何時領悟的呢?其實老豬是先從懷疑開始,慢慢地就領悟了。沙和尚就更聰明了,他從一開始答應進取經團隊,就是身懷秘籍的。所以現在可以理解孫悟空的兩個師弟的種種表現了。本篇重點要研究一下孫悟空是如何明白「八十一難皆是局,降妖除魔一場戲」的。

先看引文,頭頂齊天大聖光環且生性高傲的孫悟空看不起師弟們,所以他給取經團隊定了各自的地位和任務,在他的主觀中,師父他一個人管就夠了。這個分工也就這樣定下來了,豬八戒還嘴上嘟囔一下,沙僧直接奉行了。而且一直到了西天之後論功行賞,豬八戒真就是因為挑擔得了功,沙僧也是因為牽馬行了賞。所以呢這個分工最後是得到了如來的認可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是鬥戰勝佛說過的,作為佛,還真有這樣一項特權。

那唐僧呢,作為師父,三個徒弟在那吵他為什麼不管一管呢?第一百回終了了,李世民接見唐僧的時候下殿攜手而行,又問:「高徒能禮貌乎?」三藏道:「小徒俱是山村曠野之妖身,未諳中華聖朝之禮數」,要知道此時的唐僧已經在西天脫了凡胎,下一步就是封佛了。但是在他的思想裡根深蒂固的看不起三個徒弟,唐僧一直把自己擺得高高在上,這是貫穿整部西遊的。

唐僧這個佛就是內定的,從原則上來講孫悟空他們師兄弟三個最多是個菩薩果位,勢必要低一些。取經的團隊是如來定的人數,因為只有三個箍嘛,本來想找三個法力高強的妖怪,每人一個箍,結果只有孫悟空一個人戴上了。人數是預定的,那在如來心中他們的地位也是預定好的。

先看沙僧吧,觀音在說服沙僧入夥時說過「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這就是跟沙僧之間的協議。徒弟,沙僧做了;西天拜佛求經,沙僧從始至終都在堅持,尤其四聖試禪心的時候,那是慷慨陳詞呀。觀音答應的也實現了,飛劍也不穿了,功成罪也免了。至於是否恢復捲簾大將軍的職位,估計沙僧自己都不想在玉帝身邊呆了吧,再回去,恐怕又被找個什麼理由再罰下來呢,還是呆在靈山比較安全。從沙僧的角度來看,取經有沒有成功,並不妨礙他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一路上中規中矩,只要不出錯就行了,大師兄說了,讓我只管牽馬,我就只管牽好馬。最後弄得連如來佛祖也很無語,也只好拿這個來賞他了。有一件事就顯現出來了,只要混進取經團隊,而且不出錯的情況下,怎麼也會有個羅漢的職位。黑熊精要是早知道這回事,估計就算在地上打滾也要跟著唐僧取經了。

再看豬八戒,豬頭進入取經團隊是很有嫌疑的,他不像沙僧那樣找的理由是因為衝撞了菩薩是上前去認錯的,他是直接說明「萬望拔救拔救」。觀音菩薩有很多種方式救他,烏巢禪師傳的就是觀音菩薩的心經,但是豬八戒根本就不想學。觀音要是帶豬八戒去修行,估計老豬真的是打錯算盤了。可惜的是,戲麼還得要演下去的,豬頭終於如願以償地進了取經團隊。看觀音對豬八戒的要求,「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豬八戒有何災瘴?他自己說的吃人度日,菩薩要治的就是他的吃不飽飯問題。那好,徒弟,我老豬做了,而且還挺招師父喜歡;西天我也走了,至於取不取經,你菩薩沒要求我去取經,我也就不管了。這就是豬八戒最後得了個使者的地位的終極原因,這才叫有因果報應,你豬八戒就沒發那個心,當然就得不到那個果。要說羅漢和使者兩者誰高誰低,看最後訟佛號的時候,淨壇使者依然在金身羅漢之前。至於豬八戒最初的訴求,當然也給他解決了,他有的是吃的。但是真正消去他災瘴的,不是吃不完的東西,而是減少了他的飯量,這可能是他當初沒有想到的。

最後看孫悟空,他在如來心中的既定地位是什麼呢?看原著第四十四回車遲國的時候智淵寺的和尚們被迫幹苦力口中喊的是「大力王菩薩」,而且是太白金星託夢給他們描述了孫悟空的長相。這就是孫悟空的既定功果,他護送唐僧取經到了靈山之後,就得個菩薩的果位而已。那孫悟空有沒有安心的做一個菩薩呢?當然沒有,因為他發現如果取經團隊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根本到不了靈山,所以他有理由跟如來佛祖鬥一鬥法了。

放了智淵寺的和尚們之後,孫悟空做了一件事,這件事看起來挺荒唐的,就是把三清的供像扔進了茅坑裡了。這件事三清會不會知道,當然會知道;這件事佛祖會不會知道,當然也會知道。孫悟空這是鬧啥呢,他是在表決心呀,向佛祖攤牌了。不但他自己這樣做,還拉上了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師兄弟三個都是棄道從釋的,那只是表面上的,大家內心裡真正是什麼樣的呢,只有通過試一試才知道。沙和尚咱們上面分析了,他入了沙門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不會反水的了。孫悟空通過這次挑事,也就徹底斷絕了道家的香火了。只有豬八戒,從始至終最為懷疑,看不出取經的真心來。所以這事,就讓豬八戒親力親為。戲演到這個份兒上,豬八戒也很無奈呀,但是這時候沒有退路呀,所以豬八戒在內心裡,真的是逼上梁山呀。扔掉三清,他就徹底綁在佛教這根繩上了。

過了車遲國取經團隊通天河遇到了一個慌張的觀音,金兜山遇到一個囂張的老君,再往後就是女兒國了。也許正是因為孫悟空他們在車遲國的所做所為,引起高層的注意,使得各方後續安排沒有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所以觀音慌了,老君怒了。取經團隊的行為慢慢脫離了觀音的掌控,事情發展到後面到了蠍子精的時候,孫悟空乾脆放任唐僧在妖精那呆了一夜,他們師兄弟安心睡覺去了。這就是孫悟空甩鍋了,萬一唐僧出事呢?受損最大的是如來,觀音難辭其咎,唐僧本人,那就是活該,作為取經團隊的主要成員,也要承擔一些真正的風險的。好在這一難也速度的過去了。但是悟空仍不甘心,接下來故事就到了真正的高潮——真假美猴王。

真假美猴王是很奇怪的一難,本來好好地打妖怪,忽然不知哪又冒出幾個強盜來。悟空已經很久沒有傷人了,這回又抽風一樣的打死兩個人給唐僧看。到這個份兒上唐僧還是忍住了,打發豬八戒埋了,自己寫了禱文在那念,念什麼冤有頭、債有主,孫悟空就拿棍子敲著墳唱反調。這就是往死裡作呀!於是唐僧懷嗔,行者不睦,八戒沙僧有嫉妒之意。這還不算完,因為悟空的目的還沒達到。接下來孫悟空就更放肆了,第二天,拿把刀割下個血淋淋的人頭,扔給唐僧,把他嚇得掉下馬來。這才是捨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忍住唐僧念了十餘遍緊箍咒,說個走,就起身回花果山了,毫無半點留戀之意。

戲演到這,一切都入了悟空的掌控。接下來悟空第一步先給觀音菩薩施壓,然後上天庭,入地府,再讓唐僧看清楚,我孫悟空要想鬧,是個什麼結果。天上地下真的沒有人能分辨出來真假嗎?看玉帝是怎麼處理的,「趕出殿外」,玉帝怎麼會不知道,只是覺得他們好煩,趕出去,自然有人解決。地藏王是非常配合悟空的,直接把事情引向如來。那觀音菩薩知道真假嗎?當然應該知道,不過她可能怕孫悟空下次再惹點禍,就不是讓她慌得連衣服都穿不上了的事了,所以她是必須配合演戲,反正還有如來兜底呢。再說了猴子最終也不是衝她來的,她當什麼擋箭牌呀,這不是她的風格。

當戲唱到如來那的時候,如來心裡明白,如果不給孫猴子點真正的好處,取經大業搞不好真的受到威脅了。外部的壓力尚未擺平,剛給老君送了十八座金山,這會如果猴子撂挑子,那這氣人的二徒弟才走了一半,接下來的經是取還是不取。如來心裡想,有必要給唐僧提個醒了,但是嘴上又開始跑火車了,什麼四大靈猴全都出來了,最後還許了個孫悟空「坐蓮臺」的承諾。

在此說明一下,紅少從來沒想過寫一寫真假美猴王到底死的是誰,那個不重要,即便六耳獼猴真的存在,也是取經這盤大棋的一顆棋子而已。如果六耳獼猴的本事真的「知前後,萬物皆明」,他不會傻到跑到如來面前送死。把假悟空推斷成分身更為合理。不管如何,如來說謊是板上釘釘的事,別管他把謊說在哪處了。

經過這次事件後,唐僧再也不念緊箍咒了,這是被警告了。孫悟空最終也成佛了。再往後的磨難也有其應有的含義,就是如何一步一步修成真正的佛的過程,在這裡紅少不再多寫了。所以整個西遊看似是唐僧取經的故事,實際上寫的是悟空成佛的過程。《西遊記》在拍成影視的時候有一種翻譯Monkey Goes West,中文理解成「猴王西行記」比較合適,還有一種翻譯Monkey King,這就乾脆叫「猴王」了。所以說把孫悟空理解成西遊記的主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關焦點

  • 《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香港導演拍的孫悟空都不好好取經
    文章|影院咖啡屋《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是在愛奇藝獨家播出的網絡大電影。這部電影播出後,在網絡上口碑很不理想,收到很多差評。男一號孫悟空的扮演者是香港演員周柏豪,女一號幸運星是張馨予。說到這香港導演拍的孫悟空的故事,閱片無數的有些觀眾,也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香港導演鏡頭下的孫悟空常常都不好好的取經,都會在取經的路上發生點愛情故事。這部《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就是鮮明的代表。
  • 從小石猴到鬥戰勝佛,講講孫悟空的心理成長曆程
    在《西遊記》中,除了之前我們提到的,師徒四人一路西行,降妖除怪的經歷作為主線,以唐僧對孫悟空的信任改變為代表的師徒四人的情感關係作為暗線之外,孫悟空本身的個人成長,尤其是心境的成長,可以作為一條「旁線」。而因為這條線索的展開,始於整部書最開始的取經前的楔子部分,因此,這條線索的時間歷程,其實更長,對全書更具有貫穿效果。
  • 西行紀36集,齊天大聖孫悟空歸來,附身小師弟白狼身上
    西行紀36集,齊天大聖孫悟空歸來,附身小師弟白狼身上在西行紀36集中,小師弟白狼遊進悟空的巨大石猿胸口,見到了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真身,顯露真身的孫悟空頭顱在自己的懷中,而一把黃金寶劍插在悟空的身體內,白狼費盡全部的力氣終於拔出了黃金寶劍
  • 古風虐戀:大聖,此去天長路遠,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齊天大聖孫悟空在此,誰敢造次!」「哈哈哈哈!」「我們大王……可是……可是佛啊!!!」2,「鬥戰勝佛,佛理可通?」「不通。」「禪意可解?」「不解。」「眾生可度?」「不度。」「諸事晦澀,汝以何成佛?」「鬥!」「佛門清淨地,不鬥。」「既如此,何為鬥戰勝佛?」「勝而不鬥,是為佛。」3,「何苦執迷不悟?」 「緣起只為情,可嘆命多舛。」 「為真情?」 「為本色。」
  • 孫悟空一生坎坷而輝煌,除了神通廣大,還有很多優秀品質值得學習
    《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愛的角色,自始至終都給我們非常好的印象。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被唐僧定性「濫殺無辜」,用緊箍咒懲罰。無論事情緣由如何,大家還是把同情心給了孫悟空,內心甚至會對菩薩心腸的唐僧心存芥蒂。
  • 孫悟空成佛後去掉金箍是否真的領悟?
    在西遊故事中,佛祖給了觀音菩薩三個金箍,菩薩只用了一個在取經團隊中,這個中獎者就是我們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另外兩個分別給了黑熊怪和紅孩兒。要知道,這三個人中,就屬孫悟空最難管教,給黑熊怪和紅孩兒戴金箍有點莫名其妙,可能是為了完成如來的旨意,也許還有其它原因。
  • 齊天大聖要詐屍,白狼是靈媒體質,孫悟空被關16年,都變成老猴了
    還經小隊暫停西行之旅,改道南海去救孫悟空的妖魂,遭到南海龍族阻攔,不會水的唐三藏、豬八戒和沙悟淨留在岸上拖住南海龍王,會有用的敖雪和白狼下海拯救被鎮壓的孫悟空。《西行紀》動畫版,第31集,白狼和敖雪還沒完全破壞陣法,齊天大聖就要詐屍了。
  • LOL10.6齊天大聖孫悟空玩法 LOL10.6猴子重做技能介紹
    下面小編帶來了LOL新版齊天大聖孫悟空玩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LOL新版齊天大聖孫悟空玩法重做介紹被動金剛不壞附近每有一個英雄,悟空提升5-11護甲,每5秒獲得0.5%最大生命值的回覆,每當悟空或他的替身攻擊敵方英雄或野怪,加成會在5秒內提升50%(最多疊加10次至總加成為500%)。
  • 真正原因,孫悟空聽了都害怕!
    真正原因,孫悟空聽了都害怕!   在《西遊記》中,師徒五人的形象是刻畫的最為仔細鮮明的,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形象,大都是編劇,導演以及化妝服裝老師共同想像出來的,如來就是其中一個。在《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若以聲聞我,以相尋我,是人行邪見,不能見如來。由此可知,如來本無形,我們在西遊記中所看到的形象都是想像出來的。
  • 雄兵連諸天降臨:孫悟空真正的實力有多強?凱莎或許都不是對手
    在《雄兵連》劇情中出現的超級戰士們,也從原本的遊戲角色,變成了更接地氣的人類角色,當然,有些特定的人物還是沒有改變他們神秘的風格,比如大家非常喜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從孫悟空第一次在這部動漫中露臉開始,小夥伴們就對這個神話中的角色非常喜歡,當然也很好奇,這位鬥戰勝佛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 孫悟空穿越為愛流淚,劇情致敬《大話西遊》
    今天要說的這部新的「西遊」電影,或許可以給你答案——《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周柏豪、張馨予主演。《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另闢蹊徑,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取完西經之後三百年。唐僧(許聖楠 飾)整天無所事事。整個世界並沒有因為唐僧取完經而產生過一點點的改變。
  • 孫悟空竟然有親兒子!還取名「齊天小聖」到底是真是假?
    孫悟空竟然有親兒子!還取名「齊天小聖」到底是真是假?男女老少都喜歡孫悟空,真的是無所不能,超級厲害。他是花果山頂的一塊仙石,吸收日月精華而出生的。很聰明膽子很大,敢於第一個闖水簾洞,被推舉為猴王。接下來,孫悟空幾經波折學了仙術,懂得七十二變與筋鬥雲。
  • 西遊記萬妖為何他結局最好,賽過孫悟空?如來佛一番話洩露天機!
    他下凡招惹了取經團隊,最終被孫悟空告上天庭。黃袍怪被玉帝發配到了太上老君處燒火、看丹爐。黃袍怪本是御前帶刀侍衛,結果被罰去燒火,已經算是頗重的懲罰了。其他的妖怪結局大都類似,就算是有仙佛罩著,被孫悟空等人一告狀,少不得被一番毒打。便是堂堂九靈元聖,也難逃這種羞辱。
  • 齊天大聖和齊天小聖的誕生有什麼不同
    旦 快 樂 話說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 有一仙石 大概在戰國年代 誕生了一隻神猴,後稱齊天大聖
  • 烈陽天道:千年以來守護地球的,終究只有孫悟空一人而已!
    尤其是將齊天大聖孫悟空和烈陽星文明的歷史糾葛做出了必要的解答,而帝蕾娜作為烈陽星主神孤身來到地球也說明了緣由。整個作品看下來,畫面質量其實不是特別好,但是故事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那種孤膽英雄的感覺非常鮮明,也讓我們為了感到非常的心痛。看完之後,最大的印象就是,孫悟空才是地球千年來真正的守護神,沒有之一!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守護師傅啊,您的世界,多災多難啊!
  • 《西遊記》:如來佛、菩提、鎮元子三強者坐鎮,西牛賀洲水很深?
    一、東勝神洲 東勝神洲的大能有傲來國花果山的孫悟空等人,比較有名的地方是花果山,這是孫悟空的出生地,如果要修一座「齊天大聖孫悟空故裡」的話,只能選在這裡了。
  • 與國寶大熊貓齊名的川金絲猴,據說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原型
    據悉吳承恩筆下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的原型就是金絲猴,但也有人認為是獼猴。但獼猴 的毛色是棕灰色,不是西遊記描寫的一身黃毛,因此川金絲猴更符合孫悟空的形象。因此獼猴和川金絲猴最符合當下人們對於孫悟空原型的參考,只是究竟哪個才是美猴王的原型,一直有不同說法。
  • 《西遊記後傳》:孫悟空的鬥戰聖佛,在佛界中屬於什麼級別?
    《西遊記後傳》:孫悟空的鬥戰聖佛,在佛界中屬於什麼級別?而在聽到鬥戰勝佛這個名字,我們就有一種聞風喪膽的感覺,佛祖為孫悟空起這個名號,是不是就代表孫悟空的地位就很高了呢?因為在電視劇西遊記後傳中,孫悟空竟然闖入佛祖的靈山,在那裡大鬧了一場,我們就覺得孫悟空的地位非常高,還能和佛祖平起平坐。其實這都是電視劇演的,並不是真實的情況,他的地位並不高。只是電視劇把他演的那麼重要。
  • 《星際戰甲》聖裝齊天大聖如何獲取 聖裝齊天大聖獲得方法分享
    導 讀 warframe國服迎來四大版本連更,更是帶來了八大開服盛典,其中有一個是:國服聖裝駕臨,此次帶來的聖裝中有一個叫做聖裝齊天大聖,那麼星際戰甲中聖裝齊天大聖怎麼獲得
  • 其實孫悟空是不可能有父母的,因為他是胎生還是卵生的都無法確定
    齊天大聖孫悟空在民間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儘管他只是部小說創造出來的角色,但是在老百姓的口耳相傳中,他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實體的神像,甚至在某些地方,還會供奉這位「鬥戰勝佛」,然而不管猴哥在民間享有什麼地位,關於他最大的疑問,也是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就是石猴的身世,孫悟空的父母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