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發布時間: | 2011年04月10日 11:24 | 作者: | 新江;魏玉卿;支玉香 |
好馬也要吃回頭草。 雖然金融、地產在過去的一兩年,不斷帶給公募基金業績上的傷害和精神上的折磨,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今年一季度,他們又「回來」了。基金公司在商言商,不計前嫌,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基金在對二季度對出判斷時,「低估值藍籌」的機會頻繁出現在其投資策略中。一季度大盤藍籌的出色表現,似乎支持基金公司們的判斷。而指數突破3000點,也給了這種論調極為有力的支撐。但一致預期能否成真,現在下論斷還過早。 在另一邊,高估值的中小板、創業板則不斷被基金公司「邊緣化」。創業板也在滬指突破3000點的當天,「破發」1000點。可是,基金公司仍然持有大量中小盤股票,「脫身」談何容易! 「低」心引力 新資金往「低」處流 老基金邊打邊撤 每經記者 李新江 適逢年內滬指第二次站上3000點,基金經理正醞釀著向大盤藍籌股示好。周五,一位投資總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藍籌股價格較低,而且市場支撐力較大,對藍籌股走勢比較看好。 由於此前密集投資了中小盤個股,讓不少基金經理的操作陷入被動。如果「砸盤」中小盤個股,將導致股價繼續滑坡,給基金調倉換股帶來不小的變數。不過從交易所披露的交易信息來看,一些中小板個股正在頻繁的遭到機構席位賣出。 新基金建倉向藍籌傾斜 周三上證綜指報收3001.36點,成為今年以來第二個報收在3000點之上的交易日。由於這一點位的「神奇」性,當日指數表現受到市場人士關注。 基金經理們的態度似乎很明確——看多大盤藍籌。周五,某次新基金掌門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倉位將向金融、地產等低估值行業進行側重。 去年公募行業業績冠軍孫建波認為,目前,滬深30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在12倍左右,處在較低水平,對於中國這個比較健康的經濟體而言,下跌空間有限;另外,今年上市公司盈利整體增長20%已經是大概率事件,在這種盈利的良好增長情況下,也會對股市形成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南方基金在策略報告中指出二季度看好大盤藍籌股,並表示將重點配置金融、地產和先進位造業等行業個股。 這與北京某受訪的投資總監的觀點不謀而合。他認為,由於目前大盤藍籌的估值水平較低,中小盤個股估值繼續升高變得難以維繫,隨著宏觀經濟在二季度企穩回升,藍籌行情很可能得以啟動。 基金經理密集看好大盤藍籌概念與通脹壓力有關,北京某基金研究員周五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脹帶來的宏觀調控將得以持續,有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一定的傷害,在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建倉向低估值行業側重也有避險的考慮,這也增加了基金經理將倉位向藍籌股轉移的動力。 基金換股重創中小盤 市場風格的轉變,讓大盤藍籌等權重股紛紛上漲,而中小板、創業板跌幅可觀。市場風向變化,不少重倉中小板個股的基金則緊急調倉換股。 「3月底4月初,一些市場跡象非常明顯,比如中小盤個股大跌,其實這是一些基金在換股,去年一些基金拿了太多中小盤股,如今市場風格出現轉換跡象,因此重拾大盤藍籌股。」深圳某基金經理表示,「而從這周行情來看,有些基金已經換過來了,所以市場再上3000點,同時,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中小盤股也開始發力,中小板和創業板已經破位,出現小幅修復。」 滙豐晉信則認為,二季度成長股將演繹個股行情。年初至今,以小盤股為主的成長股表現明顯弱於市場,以一個整體而言,小盤股的偏高估值仍然存在一個估值消化過程,但是這並不妨礙其中的優勢成長股走出持續的獨立行情。 滙豐晉信看好的行業,包括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在內的七大新興產業,他們極可能推動中國下一輪經濟增長,因此此類代表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向的消費服務,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產業將是孕育未來A股市場最具活力一批股票的溫床。 基金邊打邊撤 同時,北京某基金研究員向記者指出,由於基金一直重倉不少中小盤個股,在小盤股走勢不太強勁的時候,選擇大面積拋售,可能導致股價大面積跳水,造成基金淨值嚴重受損。 這也為本輪基金經理的調倉換股帶來了不小的變數,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及會不會在近期大面積的調倉換股時,北京某看好藍籌行情的基金經理仍表示有所猶豫。 近期交易所披露的交易信息顯示,機構操作的分歧顯得一目了然。總體而言機構席位對於個別個股賣出較為明顯,但也有機構選擇增持。 因為重組失敗而跌跌不休的大立科技,在4月6日遭到兩家機構席位拋售,賣方第一的機構席位單日淨賣出649.46萬元,佔賣出金額總量的86.14%。4月7日,大立科技全日一直牢牢封住跌停板,機構資金出逃態度十分堅決。 中小板個股日發數碼在4月7日同樣遭到兩家機構席位堅決賣出,而同一天登上龍虎榜的利歐股份則迎來了三家機構席位大手筆布局。 孫建波認為,周期性行業持續高增長已經不太現實。而成長股如果能夠順應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代表經濟生產力發展的方向,「發展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述基金研究員也指出,「仍執著於挖掘高成長概念的基金經理並不少,中小盤個股估值如果回調,基金回頭又看好並非小概率事件。」 言行合一 唱多做多藍籌股基金獲益不菲 每經記者 支玉香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大盤上漲了4.27%。大盤從年初的2825.33點上漲至於3月底的2928.11點,距離3000點僅一步之遙。整個一季度,A股市場震蕩不安。 各種利空因素交疊,新股頻頻破發,熱點先後登場。此種情形讓基金賺錢實屬不易,不過基金唱多做多藍籌股,一些基金收益不菲。 藍籌股價值回歸 2010年,二八行情被演繹地淋漓盡致,中小板屢創新高,大盤藍籌股持續低迷。風格轉換幾次呼之欲出,而最終無疾而終,不過近期藍籌股再次啟動,基金公司低估值的藍籌股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南方基金的二季度投資策略報告認為,從估值上來看,目前滬深300估值在2011年、2012年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3倍和11倍,對應的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1%和20%,依然處於歷史的估值底部。A股市場當前的整體PE水平僅略高於2005年的998點、2008年的1664點和2010年2300點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藍籌股的估值仍然處於歷史底部區域,而中小板、創業板估值依然較高。整體看市場仍然處於底部區域,向下空間非常有限。 南方基金同時指出,受日本地震和中東局勢的影響,海外局勢並不明朗,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也對國內通脹預期造成影響。在當前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情況下,市場的反彈將一波三折,投資者宜重點配置低估值藍籌股,降低投資組合風險。整體來看,二季度市場將延續震蕩反彈的走勢,行業輪動加快,行業配置的重要性顯著提高。 同樣,國泰基金認為,二季度整體市場會震蕩向上,傾向於周期股和大盤藍籌股。雖然市場會繼續震蕩上揚,但轉折點可能會出現在6月份,風格可能出現動搖也可能在此時分化。 唱多做多收益不菲 作為「天然的多頭」,基金很少看空,不過以往不少基金言行並不一致。然而今年一季度,唱多藍籌股並且付諸實際行動的基金收益不菲。 南方基金在今年年初相對樂觀,並且對大中盤藍籌股一直看好,與之同時,南方旗下不少基金今年業績表現突出。 南方隆元產業主題在今年一季度表現最為出色,其對大盤藍籌股的青睞毋庸置疑。其前十大重倉股幾乎全都是「中」字頭公司,包括中國重工、中國北車、中國聯通、中國一重、中國中冶等。從行業配置來看,該基金對於製造業以及機械、設備、儀表、金融業等超配。 博時旗下的博時主題行業同樣表現不俗,該基金在年初迴避了今年以來調整幅度較大的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製品等相對高估值板塊,而配置了較多的機械、設備、儀表等製造行業。 博時主題行業基金的基金經理鄧曉峰表示,未來看好銀行、保險、地產、汽車、機械、家電、鐵路等藍籌公司未來的表現,不看好高估值的中小盤、創業板公司。 基金倉位 市場風格轉變 基金業績初現分化 每經記者 李新江 受到市場風格轉換影響,近期基金業績出現較大分化,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少基金倉位策略開始向藍籌概念側重。從總體的倉位變化來看,雖然本周僅三個交易日,基金股票倉位仍有小幅度提高。 基金業績初現分化 本周,央行再次宣布加息,不過並未對市場構成較大利空,反而是加息靴子落地,藍籌股引領市場創出年內新高,而這一轉變也引起了基金業績變化。 從板塊走勢來看,金融、地產、能源、有色等周期性行業集體上漲,而非周期的消費、醫藥、電子等行業則成為下跌重災區。 由於中小盤類股票估值較高,面臨較大風險,有的基金經理提前進行風格轉換,布置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業績表現出色。德聖基金研究中心認為,景順能源、農銀成長、大成景陽和華夏成長,在風格轉換的市場行情中保持良好收益。 不過也有基金因為倉位轉化不及時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比如添富價值、華泰價值和廣發核心等在一季度業績出現下滑。這主要由於在市場風格出現轉變時,基金經理沒有及時調整資產配置,加大藍籌股配置。 本周倉位小幅提高 德聖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測算數據顯示,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6.21%,相比前周微升0.45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1.02%,相比前周微升0.35個百分點;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72.24%,相比前周微升0.40個百分點。 本周各類型基金倉位小幅上升,但考慮到被動加倉效應,本周倉位以平穩為主,整體變化不大,由於清明放假,本周僅三個交易日也是其重要原因。 非股票投資方向的其他類型基金也有小幅加倉,但剔除被動加倉效應後,整體變化不大,倉位保持平穩。其中,保本基金加權平均倉位29.49%,相比前周回升0.87個百分點;偏債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26.72個百分點,與前周相當;債券型基金加權平均股票倉位13.64%,較前周微升0.45個百分點。 從不同規模劃分來看,本周各種規模的偏股基金倉位保持平穩。三類偏股方向主動型基金中,大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85.05%,相比前周微幅上升0.41個百分點。中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82.86%,相比前周微幅上升0.41個百分點。小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81.15%,相比前周增加0.43個百分點。 業內聲音 投資總監:藍籌標配安全 賺錢仍看個股 每經記者 魏玉卿 就目前市場的情況,從賣方券商發布的策略報告來看,支持低估值藍籌股上漲的不在少數。但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公募基金均爭先恐後地買藍籌股,那單個基金如何爭取超額收益呢?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就認為,藍籌股,大家都會買,要做得比別人好,還是得精選個股。 藍籌安全邊際高 招商證券A股2011年二季度投資策略報告就指出,在增量資金缺乏的情況下,資金從高估值領域流向低估值領域是最大的特徵,建議持有低估值板塊如銀行地產、在通脹見頂之前減持周期性行業、在二季度底買入消費品布局下半年。 銀河證券最新的策略研究報告認為,低估值為大盤藍籌股帶來了高安全邊際。當前小盤股與大盤股的市盈率之比仍有3.4倍,高於過去十年2.78倍的平均值。 數據顯示,業績高於預期,為大盤藍籌股提供了估值修復的機會。截至上周主板公司的利潤增速最快,超過40%,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的利潤增速則略低,分別為36.34%和35.06%。在大盤藍籌股中,銀行股的業績更是超過市場預期。工、農、中、建四大行2010年利潤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農行利潤增速更是高達46%。 銀河證券認為,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修復時機已經到來,超預期的業績正在扭轉市場對傳統行業的保守看法,A股有望繼續震蕩上行。除銀行外,也看好煤炭、化工、有色等傳統行業的機會。 中小盤仍存機會 基金轉戰藍籌背後的原因,是規避市場風險還是為了追求高額收益?創業板的失勢是否意味著其成為雞肋? 值得關注的是,就像上述某基金人士所說:「去年上百億的大基金也要買小盤成長股;今年小規模基金也要買藍籌股。」如果公募基金均爭先恐後的買藍籌股,在都選擇相似品種的前提下,那麼對於單只基金而言,又如何獲得超額收益,如何成功突圍? 就在滬指突破3000點的當天,創業板「破發」1000點,從基金年報來看,截至去年年底,基金手中仍然持有大量中小市值股票。 中金公司近日的研究報告指出,儘管周期股「轉型中的復甦」行情仍在延續,但優質小盤成長股的投資機會漸行漸近,建議關注技術革新驅動產業升級的相關投資機會。 中金認為,中國未來幾年發展的核心邏輯就是經濟轉型,小盤成長股相對大盤周期股的沉寂也不會持續太久;本輪風格轉換時間周期已經超出3個月,小盤成長股與大盤周期股估值差異也已有15%~20%左右的收縮幅度,部分醫藥、消費領域優質小盤成長股已經進入20~25倍2011年市盈率的有吸引力區間。 北京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論什麼時候,基金都是需要配置藍籌股的,但要獲得超額收益仍需要精選個股,這才是真正考驗基金內功的。」 或許在我們都把目光投在低估藍籌股的同時,優質小盤股的機會也正漸行漸近了。 反向看市 金融地產又成最愛基金一致預期需謹慎 每經記者 支玉香 今年一季度行情已經畫上句號,金融、地產、有色、鋼鐵等權重股帶領大盤衝上3000點上方。近日不少基金公司發布了二季度投資策略,金融、地產等板塊重新被重視,不少基金認為藍籌股價值將會「歸位」。 從基金公司的觀點來看,包括華夏、南方、鵬華、新華等在內的基金公司對市場行情均偏樂觀,並且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藍籌類品種,在去年看法一直偏謹慎的嘉實,今年也轉而偏樂觀,即便是一些不樂觀的基金公司,看法也屬於「謹慎」,悲觀看市的基金公司幾乎沒有。 二季度看高金融、地產 金融、地產股在去年一直成為基金被減持的對象,不過,今年基金的思維發生了微妙的轉變,不少基金看好二季度的金融、地產等周期性行業。 南方基金認為二季度繼續看好藍籌股的價值回歸。隨著通脹見頂、政策擔憂減緩,逐步加倉低估值的金融、地產等板塊;繼續看好工程機械、汽車、電力設備等先進位造業;關注具有定價權、能抗通脹特徵的酒類、原料藥等;主題投資關注替代核電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板塊。 國泰基金認為,保障房建設和水利建設會重新讓市場對周期性行業建立信心,周期類行業的強勢仍會在二季度延續。因此我們建議購買低估值的周期品行業。行業上建議超配:銀行、地產、煤炭、鋼鐵、建築建材、工程機械、公用事業、家電和化工等。 另外,華富基金則看好以金融、地產、機械、建材為代表的低估值、強周期行業的表現。「這些行業的表現最初為估值水平提升,伴隨景氣回升開始,進而表現為盈利水平的提升。」華富基金指出。 一致預期需謹慎 然而,有業內人士卻指出:「追尋右側交易原則的基金,總是落後市場節奏。當基金的觀點逐漸形成合力時,會不會再次成為反向指標?或者只是抓住了末端行情?」 回顧過往歷史,當基金公司出現高度一致的判斷時,往往被市場驗證是「反相指標」:2008年底,基金當時看空金融、地產、有色和煤炭強周期行業,結果2009年上半年金融地產大漲;看好醫藥等業績穩定成長板塊,結果醫藥板塊橫盤整整半年時間。 2009年底,基金又看好風格轉換帶來「二八行情」,多家基金公司預言2010年市場難破2800點,並積極看好券商、資源品等泛周期類行業股票,僅少數公司做多新興產業。 結果,2010年整年幾乎都是題材股、中小盤股的天下,創業板與中小板中的新興產業板塊等更是大幅暴漲。 不僅如此,基金股票倉位屢屢成為市場走勢的「反向指標」也是有史可尋的。「當大家高度一致樂觀時,市場走勢往往會出其不意。並且基金的倉位都到了上限,手裡並沒有太多現金去做多,反倒是拿著一大把股票,期望新增資金把市場推上去,這樣風險就比較大了。」某基金人士對記者這樣表示。 2010年11月初,包括東方證券、天相投顧、浙商證券、國都證券和信達證券等多家券商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當月首周基金倉位研究報告,均顯示基金倉位創新高。而據信達證券測算,多數開放式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甚至達到90%。 而就在報告發布的第二天,A股掉頭向下,在短短幾個交易日內下跌超過300點,市場原本樂觀的預期急劇扭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