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過稅務師考試的時候是2009年,距現在也已經10年以上了。好多東西已經過時了,但一些不變的還是持續下來了。
我們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考試:
稅務師考試分為5門考試: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
除涉稅服務實務滿分為100分,其餘科目滿分均為140分,合格成績為60分和84分;
除涉稅服務實務涉及主觀題,其餘均為客觀題,涉及單選、多選、不定項選擇題;
稅務師考試的時間一般在每年11月,出成績的時間在12月到1月這個期間;
稅法(一):主要是對流轉稅的考察,包含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等
稅法(二):主要是對所得稅的考察,包含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等
涉稅服務實務:主要是將稅法實務與財務相結合進行考察,無外乎三大稅的申報、財務處理等等
財務與會計:主要是兩門次會計與財務管理的考察
涉稅服務相關法律:這科考察的比較雜、但不深,對刑法、民法、行政法以及各種程序法的考察
其實稅務師考試是有一定的難度呢,它主要面對從事稅務工作的人員而設立的(稅務局以及稅務師事務所等等)。而大家聽說的信息兩級分化的比較厲害,有的說比較輕鬆;有的說難度很大,考了好幾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稅務師考試的時間。稅務師考試的時間是在註冊會計師考試之後一個月進行的,好多考生都是轉戰過來的。稅務師考試的難度肯定不能和註冊會計師考試相提並論,而且會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等科目又與稅務師考試相關科目相重合,所以好多考生有註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經驗,那自然水到渠成。
二、稅務師考試的備考人群。除了從注會轉戰過來的備考人群外,還有相當的備考者,是考過中級職稱考試,但又對注會望而卻步的人員;以及稅務局參考人員或是零基礎的人員。這些參與考試的人群,由於基礎不一而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稅務師考試的難度。
三、稅務師考試的重視程度。不管你是上述哪種人群,只要你不看書、不複習都會覺得難。
參加稅務師考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切不可掉以輕心。自認為考過注會,就可以手拿把攥,其實往往陰溝裡翻船。
二、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有基礎的同學,可以選擇報考五科。而且既然報考了五科,就要有必勝的信心,這一點對一次性通過考試至關重要。
三、題型友好,不可輕易放棄。由於都是選擇題,所以不要輕易棄考。即便複習的不充分,但是通過考題的內部規律與聯繫,好多選項都可以推導出來,這也是為什麼稅務師考試的難度不高的原因。我就認識個這樣的考生,在考場上,通過前後幾問選項的推導,把不定項選擇搞定的。當年考試通過了稅一、稅二和實務。
在我看來稅務師考試,最重要的不是複習、備考,而是堅定的信心。
信心比黃金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