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馬上就要來了,很多同學都會想好好利用寒假通過做題來提升一下自己的成績。而物理是很多理科同學複習的重點。想要有重點地刷題,那我們就要知道19年高考物理的出題重點在哪裡:
下面我們根據近三年物理高考的出題的方向,可以看出力學在物理考試中所佔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力學是高考物理的重難點,然後依次是電磁學、熱學、光學與電波、原子物理。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比例去挑選自己要刷的題型。
下面我就挑選幾道近些年來最有代表性的題目給同學們,這幾道是一定要弄懂弄明白的,因為這些題目所考察的知識點是今年高考中非常有可能出現的呢。
動能是一個標量,而標量是無法進行分解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特殊的條件,利用數學的變換,將一個實質上無法分解的標量——動能進行形式上的分解。
這道題的第一問是比較簡單的,很多高中生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解出來。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學非常熟悉安培力的下述「公式」:
但是並不熟悉該式子來源,這個「公式」是下述三個公式聯立而來,不要死記硬背,而應該記住基本的理論和邏輯方法,且其中的R表示全迴路的電阻和。
第二問是本題的難點,也是「動能分解」技巧的應用。
首先,我們針對全過程寫出動能定理:
第二步,在豎直方向上線框做自由落體,因此應用運動學方程,得:
第三步,對公式進行數學變形,等式兩邊同時乘以
得:
第四步,將公式③帶回公式①,整理後得:
我們整體的去看式③、④,這兩個式子形式上分別寫出了豎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動能定理。當然,這個分解技巧成立的關鍵,在於公式②的成立,能夠確保數學變形後得到公式③。本題第二問問的是全過程中電路中產生的焦耳熱,由於焦耳熱等於安培力做功的絕對值,因此易得本題第二問答案為
。在不涉及進一步詳細討論的情況下,可以粗略的認為「動能分解」理論要求的前提是豎直方向上受且僅受重力的作用。當然,其實如果考慮得更為普遍一些,這個條件可以寬泛很多。這個理論的巧妙,在於應用到很多題目上時,其實我們是一眼就把答案看出來,然後才進行書寫表達。也就是說,上述題目在應用該理論時,是首先直接看出「水平方向的動能」用來克服安培力做功最終轉化為電路中的焦耳熱,然後再進行數學推導以得到過程得分的,因此解題速度和清晰度都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