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的一項研究顯示,2011-2017 年間,全球已經有 259 人因使用手機自拍而意外身亡,這已經超過了近幾年因鯊魚襲擊而致死事件人數。
據國際鯊魚襲擊檔案,近 6 年平均每年因鯊魚襲擊而發生意外死亡事件的人數僅為 6 人。
在 2011-2017 年間發生的因自拍而意外身亡的事件中,約 3/4 是男性,年齡多在 20-29 歲之間,這些事故雖不全是在危險的地方自拍時發生的,但在盲目追求冒險時發生的自拍致死事件佔據總數量的近 60%。研究論文中將危險或不危險地點的區分為,懸崖峭壁等邊緣的地點為危險,但如果是在常有人遊玩的海邊遇到海浪並溺水身亡的地點則為不危險。
論文中統計的男女及拍攝地危險性比例
區域數量分布
在地區分布方面,印度自拍致死事件發生次數最多,共有 159 例,是大多數國家的 10 倍多,研究稱這是當地人更喜歡自拍的原因。除了普通人,印度總理莫迪也經常喜歡跟各國首腦進行自拍合照,還曾在 Facebook 上發起過一場名為 #selfie with Modi 的自拍活動。
除去文化因素,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是印度人自拍頻率提高的原因。2017 年印度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曾有調查發現,有 14% 的印度用戶每周至少會在馬路上自拍一次。
現在已經有不少景區或危險地區設有「禁止自拍」或「禁止使用自拍杆」字樣的警示牌。俄羅斯政府曾發布《安全自拍指南》,印尼政府也正在籌備為旅客劃定一些安全自拍區的計劃,孟買政府則直接將 16 個地區劃定為為禁止自拍區。
自拍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在微信和 Facebook 等社交平臺上有許多喜歡以發表自拍為樂趣,但部分人在追求極致的自拍場地帶來的更多讚美時,也讓自拍成為了一種風險。
俄羅斯以通過危險動作自拍聞名的 KirillOreshkin 2015 年在高樓上自拍時不慎摔落。 2016 年 4 月,一名 19 歲少女在佛山一處火車鐵軌上自拍,被背後高速駛來的火車撞死。
另外,福特在 2015 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菲律賓和中國分別有 42% 和 31% 的受訪者喜歡手脫離方向盤的「脫把自拍」。
題圖:visualh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