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孑然一身的來到這個世界,兩手空空的離開不帶走任何糾葛,這中間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懼怕死亡是任何生物的本性,人類尤其如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在死去的一瞬間自己可以感知到嗎?會感受到恐懼嗎?人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到底在想什麼?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難以回答,因為知道答案的早都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是科學家通過一些臨床的實驗數據以及理論上的知識來綜合的分析,期望得到答案。
2019年的時候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死的時候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這個結論聽起來有點繞嘴,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被放棄搶救宣布死亡的那一瞬間,可能會有短暫的意識,但這幾乎是一瞬間結束的事情。
這個結論的得出並不是為了說明靈魂意識的存在,而是在死亡界定標準中你出現的一個小漏洞。針對大部分的複雜生物體來說,生存就是所有器官協調工作,共同支持生命體存活,但這大部分的器官中最重要的只有兩個缺一不可的那種,也就是心臟和大腦。那麼死亡的判斷標準就可能出現兩個,一是心臟停止跳動血液不再流動,那麼氧氣就供應不上了,大腦一段時間後也會死亡。
但是這種情況下並不屬於真正的死亡,因為心跳驟停了是可以搶救回來的,但如果大腦死亡了,即使心臟短時間內在跳動,但最終的結果也逃不過離去。美國薩姆帕尼亞(Sam Parn-ia)科學團隊就曾做過研究,他們收集統計了2060例心臟驟停的事件,並且對其中的140名倖存者進行了訪談記錄。這些倖存者是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這些人認為在心臟驟停瀕臨死亡的短暫時刻,他們可以模糊感受到周圍發生的事情。
人體是非常複雜的生命體,活著和死去如果從更細緻的角度去定義,它們之間的界限並不是我們看上去的那麼明顯,心臟停止跳動或者說腦死亡。即使在表面看上去一個人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機體功能,心臟停止跳動腦死亡,也許在最初的某個瞬間他們還能感知的可能發生的時期,這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人死的一瞬間,是可以感知到自己已經死亡了」。
心理學家也曾研究過這樣的問題,人類在瀕臨死亡的瞬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感覺,最多的人認為,人類在死亡的瞬間有著墜落感,也就是身體不斷下沉的感覺,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科學家認為人類在瀕臨死亡的那一瞬間所感受到的各種體驗,不過是大腦馬上要失去功能,不受控的釋放了大量模糊不清的信號,被誘導所產生的一種幻覺。
要知道人類的大腦是非常複雜的,一臺複雜機器要停機還得經歷繁瑣的步驟哪,而人類的這整個系統要複雜得更多。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