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正自己的位置了嗎?準備上天下海了——
----0m:別著急,我們還在地表。
----6m:長頸鹿是地表最高的動物。
----91m:1825年,英國教師喬治為了滿足女兒瑪莎上天飛翔的心願,用風箏將女兒帶到這個高度,萬幸安全落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讓爸爸帶孩子。
----600~2000m:這裡有積雨雲,在裡面你會遇到雷暴、大風,冷冷的冰雨會在你臉上胡亂地拍。
----2750m:1783年,兩個法國人乘坐世界上第一隻載人氫氣球從巴黎升空兩次,最高飛到這裡。他們成為最早「在一天之內兩次看到晚霞的人」。
----8844.43m:地球表層的制高點珠穆朗瑪峰。
----50000m:過了這條線就進入了中間層(Mesoshere),每天均有數以百萬計的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在這裡燃燒到一無所有。
----100000m:卡門線,通常被用來作為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
----3000000m:散逸層的邊緣,可以被視為大氣層的上界。從這裡開始你正式進入地外空間,空氣阻力逐漸消失,笑容逐漸顯現。
……
從散逸層開始,一路上行,路過鯤鵬振翅飛上的九萬裡高處,嫦娥奔月飛過的20萬公裡高空,過了月球、太陽、火星直至飛出太陽系,拐進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的黑洞,直到離開銀河系,進入茫茫宇宙。
----0m:hello~我們又回到了地表。
----10m:人潛水到這裡,需要承受兩倍的大氣壓,肺部的體積被水壓到了之前的一半,混合著血的體液開始滲入胸腔。
----24m:這裡有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它的頭方方的像個箱子,它的毒非常毒。如果被蟄到的面積很大,治療不及時的話,3分鐘人就可能會死亡。
----34m:這個深度是大白鯊常年活動的深度,它們因為某電影背上吃人的鍋,其實也挺好,這給它們帶來不少出鏡的機會,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食肉魚類。
----45m:徒手潛水的日本海女,最深能下潛到這個深度。人在這裡承受的壓力大概是5.5個大氣壓,如果攜帶水肺的話,會導致過多氮氣溶於血液,引起輕微的精神錯亂,就像吸嘻嘻嘻嘻……了笑氣一樣……嘿嘿嘿嘿……
----70m:在這裡有一種魚,臉皮厚達15釐米,絲毫不在意世魚的眼光,喜歡翻著肚皮漂在海面上曬太陽,所以被稱為翻車魚(Mola mola)。翻車魚媽一次可以產3億個卵,只有百萬分之一可以活下來並長成3米長的大魚。
----100m:這裡的光線強度是水面上的0.5%,海洋中的物質處於持續更新狀態,100米以上的海水更新時間比較短,大概幾十年,深層的海水則需要上千年。
----150m:海洋中還存在著大量啤酒飲料礦泉水瓶、花生瓜子方便麵袋以及洩漏的石油等汙染物,會嚴重影響海洋生物的生活質量。在太空,當太空飛行器結束了它的使命,有責任感的當代航天人會讓它墜毀在海洋附近的尼莫點(48°52.6』S,123°23.6』W)附近。尼莫點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偏遠的一處,與最近的陸地相隔2688千米,離它最近的人是高空400千米處的航天員。
----200m:過了這條線,就離開了0~200米的光合作用帶,90%的陽光已經消失。在光合作用帶,陽光可以明顯地折射進來,浮遊生物和各種微生物在相對溫暖的海水中欣欣向榮。
----253.2m:2012年6月,一個叫赫伯特·尼奇的澳大利亞人創造了無限制潛水最深記錄,艱苦卓絕。然而隨便一隻抹香鯨就可以下潛2200米。
----500m:藍鯨棲息地的最深處,藍鯨的體積很大,僅舌頭就有一頭大象那麼大,但是喉嚨卻只有一個蘋果大小,平時只能靠吃小魚小蝦過日子。
----610m:2006年8月,一個叫丹尼爾·傑克遜的美國人穿著硬式潛水服硬是潛到了這裡。
……
從人類下潛的極限一路再向下,和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皇帶魚say hi,然後圍觀一波深海珊瑚緩慢又孤獨地製造珊瑚礁,到1000米深的地方,離開中層帶,進入半深海帶,運氣好的話還能遇見凝膠狀體質的軟隱棘杜父魚,沒錯,它已經被人類單方面定為醜陋動物保護協會的官方吉祥物……
一路繼續向下,你還能路過鐵達尼號沉沒在大西洋的深度,進入深海帶,見識一波海底千奇百怪的地貌,看看5449米深的北冰洋最深處「深井冰」,直到6000米深的超深淵水層帶。
此次上天下海旅程套餐結束
上天下海都結束了,按照慣例,我們要推薦今天的書籍了——《萬物漫遊指南》,一部我們公司所有人讀了都互拍大腿說極好的書。(我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整套《萬物漫遊指南》分為兩本,《上天》和《下海》,以高度和深度為坐標,一路帶著我(沒錯,驕傲地表示我讀完了)向上飛到宇宙盡頭,向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
《上天》和《下海》都只有一頁,連在一起長達65米,連起來可繞地球赤道0.00000162圈。(地理和數學水平受到了極大考驗)
長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天下海一路科普,嚴肅的科學知識(我邊看邊百度)+天馬行空的冷梗(我邊看邊做筆記),雙拼碰撞出的奇妙滋味——
總之,這部一氣呵成的《萬物漫遊指南》,是我人生18年中看過的作者嘴最碎的最好玩乾貨又最多且最讓我想收藏起來做傳家寶的科普圖文書,and這本書也讓我發現,科學真的可以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
用書中的一句話結尾:一無所知的世界,走下去才有驚喜。
(翻到最後,才有驚喜)
有養&中信出版社
合作發福利啦!
添加小養微信(youyang03)
周日開始參與讀書打卡撰寫走心讀後感
即有機會獲得有養和中信出版社送出的
價值256元的《萬物漫遊指南》
一!整!套!
(掃碼加小養)
-END-
策劃:有養
撰文:王機智
編輯:Shero
視覺:黑龍
圖片來源:《萬物漫遊指南》&中信·見識城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