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綠黨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臺灣綠黨是成立於1996年1月25日,是一個主要以保護生態環境與世界和平為訴求的政黨。

  綠黨的自我定位為社會運動者的政治延伸,以推動臺灣社會政治的改革,秉持生態主張的理想,促進臺灣原住民族自治。與其他國家的綠黨基本主張相類,臺灣的綠黨也主張生態永續(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草根民主(Grass-Root Democracy)、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及世界和平(World Peace)。

組織運作

  綠黨在中央為由臺灣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採合議制。召集人由中央執行委員互推產生,即為一般政黨形式上的黨主席,目前為雙召集人制。另外,綠黨成立之初在黨章中即明白規定,各級黨部執行委員、評議委員,以及黨提名參與各項公職選舉之候選人中,女性名額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並明定在2000年前進而提高至不少於二分之一,開島內各政黨大幅度保障女性黨員政治參與的先河。2006年,黨員大會修改為任一性別名額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綠黨的雙召集人目前為謝若蘭及林聖崇。

歷史

  1996年1月綠黨建黨時,原名為綠色本土清新黨,但同年5月9日第一次臨時黨員大會便決議變更黨名為綠黨,英文名稱為Green Party Taiwan。

  1996年綠黨提出「廢物利用、資源回收專案」,提名區域候選人十三人參與「國民大會」選舉,在雲林縣的參選人高孟定當選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成為該黨唯一的政治代言人。但是次年由於高孟定接受張榮味邀請搭檔參選雲林縣副縣長,違反綠黨在野監督的原則,被開除黨籍。

  綠黨亦多次推派候選人參與各級選舉,除1996年「國代」選舉以外,還包括1998年縣市議員選舉、1998年「三合一」選舉。2001年有高成炎代表綠黨參選「立法委員」,與齊淑英參選花蓮縣長選舉。2002年有陳朝順參選臺北市議員,2003年齊淑英參與花蓮縣長補選。雖然綠黨候選人在以上選舉皆無人當選,但仍保有政治影響力與社會動員能力。

相關焦點

  • 借著「氣候少女」東風,德國綠黨的未來會順風順水嗎
    隨著黨內務實派和折中力量興起並主導政策制定,綠黨在德國、乃至全歐政黨政治中異軍突起,直到今年成為兩大主導性黨團——社民黨和聯盟黨(基民盟和基社盟)——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在2017年9月的聯邦議院選舉中,綠黨得票率僅為8.9%(聯盟黨當時得票32.9%,社民黨20.5%)。但今年的多次民調卻顯示,綠黨在德國的支持率穩定在20%以上,遠遠領先於社民黨,僅次於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
  • 德國綠黨聯邦主席比蒂科費爾:毛澤東在五大洲都有擁護者
    在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前夕,德國綠黨聯邦主席賴因哈德·比蒂科費爾在他的辦公室裡欣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毛澤東思想影響了我」    談起毛澤東的理論,比蒂科費爾顯得很熟悉。
  • 民調:"臺灣民眾黨"成第三大黨 "時代力量"支持度腰斬
    民調:"臺灣民眾黨"成第三大黨 "時代力量"支持度腰斬 2019年08月02日 13: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2日訊 據臺灣
  • 臺灣廢核大遊行登場:堅決反對重啟核二2號機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譜網)中國臺灣網3月1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全臺廢核行動平臺」今天(11日)舉行廢核大遊行,反核團體表示,如果蔡當局堅持重啟核二廠2號機,必須負起政治責任。據報導,全臺廢核行動平臺今年訴求包括核一、二應儘早除役,核四加速出售電廠設備。
  • 資料:臺灣主要政黨
    臺灣當局開放黨禁之前,臺灣政黨只有國民黨和依附於國民黨的「花瓶黨」——青年黨、民社黨。自1986年3月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後,臺灣當局開始調整內外政策,進行政治改革。1986年9月,一些黨外人士無視國民黨當局組黨禁令,公開組織民進黨,並以政黨的名義參加年底的「公職」選舉。
  • 凸造型搞噱頭 臺灣「立委」選戰26黨花招百出
    原標題:凸造型搞噱頭 臺灣「立委」選戰26黨花招百出   臺灣2016選戰新興小黨林立,這次有26個政黨共379位候選人,爭取73席區域、6席原住民、34席比例代表制(不分區)席次。但分析指出,小黨要跨過門檻並不容易,兩黨獨大的局面仍難以打破。
  • 臺灣2020「立委」選戰大戲:有美女,有套路,有奇招……
    熙熙攘攘中,臺灣2020「立委」選舉候選人登記昨日截止。在登記過程中,一向喧鬧的臺灣選舉再次奉上「佳片」級表演,各路人馬花式上陣,今日就讓我們盤點看看都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精彩!出美女 一見鍾情選舉看什麼,當然是看名氣和顏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