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臺灣主要政黨

2021-01-09 騰訊網

  臺灣當局開放黨禁之前,臺灣政黨只有國民黨和依附於國民黨的「花瓶黨」——青年黨、民社黨。自1986年3月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後,臺灣當局開始調整內外政策,進行政治改革。1986年9月,一些黨外人士無視國民黨當局組黨禁令,公開組織民進黨,並以政黨的名義參加年底的「公職」選舉。1987年7月15日,臺灣當局廢止實施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1989年1月公布實施「人民團體組織法」,正式解除了黨禁,從而使臺灣結社、組黨合法化。一時各種政黨紛紛出現。

  到目前為止宣布正式成立的政黨有90多個。

  從這些政黨看,國民黨已有90多年的發展歷史,有一套完整的體系。現在雖然成了在野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實力仍不能小視。民進黨現雖成了執政黨,從組織及實力情況看,仍無法與國民黨相比。其餘在野政黨大多數均處在「搶灘宣布成立」的「草創時期」,被臺灣輿論界稱為「泡沫政黨」。這些「泡沫政黨」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1、黨鋼、活動宗旨、政治主張不甚明確。皆用籠統的文字表述,階級屬性亦不甚明顯,甚至連黨的領導人也無法具體說明該黨的宗旨,指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2、人數有限,人頭黨、黨員跨黨。有些政黨號稱「萬人」,但實際上大都帶誇張色彩。據統計,黨員實際人數,或幾千、或幾百,有的不過幾十人而已。某一派老大入黨,其追隨者也由該老大報名入黨,形成人頭黨。有些黨為擴充組織規模,並不排斥跨黨黨員。

  3、缺乏經費來源,財力不足。有許多政黨黨務開支全靠主席或主要幹部捐輸,有的黨因缺乏經費而無法聘請專職黨工,只靠主席或義務黨工包辦大小黨務;有的黨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只好將其中央黨部設在主席的家裡,或設於負責人所辦的公司內。

  4、領導方式和組織體制不明確。有的採用「總裁制」;有的實行「主席制」;有的採取「會議制」;有的則「虛位以待」,領導體制和組織體系不明確。

  5、不穩定性。隨著島內形勢的變化,各政黨之間不時出現新的組合和調整。如工黨從民進黨中分裂出去,勞動黨則又從工黨中分裂出來,而最終工黨中的一部分黨員又退出該黨加入民進黨,朱高正的社民黨大多成員來自民進黨;青年黨中分裂出13個小黨,民社黨也分成多個小黨。

  臺灣主要政黨名錄

  

編號

政黨名稱

成立日期

1

中國國民黨

1893.11.24

2

中國青年黨

1923.12.02

3

中國民主社會黨

1932.04.16

4

工黨

1987.11.01

5

中國民主黨

1988.08.14

6

中國民主正義黨

1987.12.25

7

中華共和黨

1988.03.09

8

中國聯合黨

1989.02.12

9

中國新社會黨

1947.11.12

10

中國民眾黨

1987.11.21

11

中國中和黨

1893.04.05

12

中國統一黨

1988.03.09

13

統一民主黨

1988.03.02

14

中國忠義黨

1989.03.26

15

勞動黨

1989.03.29

16

民主進步黨

1986.09.28

17

中華青少黨

1989.02.26

18

中國老兵統一黨

1988.11.12

19

青年中國黨

1923.12.02

20

忠義致公黨

1989.03.29

21

中國民主青年黨

1953.03.21

22

中國鐵衛黨

1989.03.24

23

中國團結黨

1989.05.21

24

中國自由民主黨

1987.08.02

25

中國復興黨

1989.05.30

26

大同黨

1989.05.20

27

中國國安黨

1989.06.28

28

中國和平黨

1989.06.04

29

中國民主革新黨

1987.09.13

30

民主自由黨

1989.01.01

31

民主行動黨

1981.03.01

32

中國民主憲政黨

1989.07.15

33

中國大同民主黨

1988.10.10

34

中國洪英愛國黨

1989.07.20

35

大公黨

1989.01.07

36

中國自強黨

1989.07.07

37

中國中青黨

1923.12.02

38

中華正統黨

1989.08.25

39

中國民主統一黨

1989.09.26

40

中國全民黨

1989.10.30

41

中國保民黨

1989.12.16

42

農民黨

1989.02.03

43

中國崇尚正義黨

1989.02.13

44

中國民治黨

1989.02.03

45

中國人權促進黨

1989.10.10

46

中國民政黨

1990.03.31

47

中國臺灣原住民主黨

1990.03.18

48

中興黨

1990.04.05

49

中國民富黨

1990.04.16

50

民主共和黨

1990.05.05

51

自主民行黨

1990.05.08

52

中華全民均富黨

1990.05.08

53

中國大同社會黨

1990.05.11

54

天下為公黨

1990.07.12

55

中國青年民主黨

1990.08.06

56

真理黨

1990.09.18

57

中國大同統一黨

1990.10.07

58

中國檳英富國黨

1990.09.05

59

中華社會民主黨

1990.11.18

60

新中國民主建設黨

1990.12.25

61

中國自由社會黨

1991.01.13

62

中國自立黨

1991.05.11

63

中國全民福利黨

1991.07.28

64

中國婦女黨

1991.08.15

65

中國婦女民主黨

1991.08.18

66

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

1991.10.16

67

中國人民行動黨

1991.09.28

68

中華勞工黨

1991.10.25

69

全國勞工黨

1992.05.01

70

中華少數民族正義黨

1992.06.21

71

中華民族共和黨

1992.09.06

72

中華安青黨

1992.09.19

73

公民黨

1993.03.07

74

新黨

1993.08.22

75

青年協和進步黨

1994.08.09

76

中國國家黨

1995.07.17

77

人民團結黨

1995.09.18

78

先進黨

1996.01.01

79

綠黨

1996.01.25

80

國家民主黨

1996.04.04

81

自然律黨

1996.09.22

82

建國黨

1996.10.06

83

中華新民黨

1997.05.18

84

社會改革黨

1997.07.19

85

民主聯盟

1998.06.24

86

新國家連線

1998.09.18

87

臺灣民主黨

1998.12.20

88

中國天同黨

1999.04.18

89

中山黨

1999.11.12

90

親民黨

2000.03.31

91

中國共和民主黨

2000.03.12

92

大中華統一陣線

2000.07.07

93

新中國統一促進黨

2000.08.13

94

慧行黨

2000.12.12

95

臺灣團結聯盟

2001.08.12

96

臺灣族群統一聯盟

2001.08.17

97

臺灣吾黨

2001.09.21

98

中國臺灣致公黨

2002.04.21

99

富民黨

2002.05.04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2020年選舉 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
    原標題:臺灣地區2020年選舉 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臺「中選會」進行政黨號次抽籤,國民黨由黨團總召曾銘宗代表。(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中選會」18日舉行政黨不分區號次抽籤。
  • 臺灣歷史課綱爭議延燒 朱立倫:各政黨把手拿開
    中新網8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臺灣學生課綱爭議延燒,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新北市長朱立倫今早出席活動時表示,國民黨將召開談話會與朝野進行溝通;並代表國民黨表態贊成「立院」召開臨時會,讓課綱爭議能有個圓滿的結果之外,會期內沒有通過的非政治性的民生法案,也將一併解決。
  • 當代亞洲政黨政治演進的主要特點
    日本自民黨在1993年一度下臺後,其一黨獨大的舊格局瓦解,新興政黨不斷出現,政黨力量經過十年的分化組合,當今日本已在向自民黨、民主黨對峙的兩黨制格局演進。印度也在20世紀90年代中結束了由國大黨一黨稱雄的時代,進入了由國大黨、人民黨兩大政黨陣營對壘的新時期。土耳其原來的正確道路黨、社會民主人民黨和祖國黨三黨主導的格局也已讓位於當今以正義與發展黨為主導,共和人民黨為主要反對黨的新格局。
  • 臺媒:2020年臺灣選舉「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選會」今(18)日上午進行2020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抽籤,國民黨抽中9號、民進黨抽中14號、親民黨3號、民眾黨15號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報導,本次抽籤,民進黨由副秘書長林飛帆代表,國民黨由「立委」曾銘宗代表,「時代力量」由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顯智代表,親民黨由「立委」李鴻鈞與組織部主任張碩文代表,臺灣民眾黨則是由秘書長張哲揚代表。在此前的12月9日,臺灣「中選會」曾舉行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號次抽籤,親民黨抽中1號,國民黨抽中2號,民進黨抽中3號。
  • 2015年世界政黨政治的主要特點
    過去一年,全球共50多個國家舉行全國性選舉,諸多國家政黨政治呈現碎片化趨勢,歐洲、拉美等地區多國政黨政治出現「右擺」,多黨民主政治的固有矛盾和問題有新表現,執政安全、治理能力與自身建設依然是多數政黨面臨的主要課題。
  • 臺灣花蓮縣:閩客權力分配 政黨界線分明
    花蓮縣地處臺灣東部,面積4628平方公裡,人口只有35.3萬人(2001年底),為臺灣各縣市人口密度最低的縣。下設1市(花蓮市)2鎮(鳳林鎮與玉裡鎮)與10個鄉(秀林鄉、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萬榮鄉、光復鄉、豐濱鄉、瑞穗鄉、卓溪鄉、富裡鄉)。縣治設在花蓮市。在人口結構上,存在著典型的閩南、客家、外省與原住民四大群族,有著深厚的族群意識與省籍情結。
  • 南海風雲 │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政黨和當前執政情況
    在近60個合法黨派中,民主黨和民主鬥爭黨是印尼政壇最大的兩個政黨。此外,專業集團黨、大印尼運動黨、繁榮公正黨、國民使命黨、建設團結黨等都是活躍在印尼政壇上的主要政黨。印度尼西亞實行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從2004年起,印尼總統和副總統由全民直選產生。總統任命內閣,內閣對總統負責。印尼政府無總理、副總理職位,統籌部長相當於副總理職位。
  • 加強世界政黨研究 開創政黨外交新局面——「疫情背景下的世界政黨...
    光明圖片  為了準確把握世界政黨政治發展走向,深入探討新時代政黨外交的理念與路徑,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世界政黨研究所日前舉行「疫情背景下的世界政黨政治走向和政黨外交」網絡視頻研討會。世界政黨研究所既要立足於世界政黨研究這一主要任務,也要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向世界講清楚中國共產黨是什麼樣的黨、新型政黨制度是什麼樣的政黨制度。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 顧曉園:  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作為絕大多數國家國內政治主要行為體和國際關係的重要行為體,政黨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 「臺獨」政黨提案稱持大陸居住證者要除臺籍 臺媒:變相懲罰臺灣人
    不過「臺獨」政黨「時代力量」黨團26日聲稱將進行「提案」,要剝奪申請者臺籍。有學者認為,這種做法只是變相懲罰據實申報的臺商、就學人士。據臺灣《聯合報》9月25日報導,「時代力量」黨團公布「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要求剝奪申請人臺灣戶籍,預計10月2日會進入臺「立法院」程序委員會。
  • 臺灣政治板塊大位移——政黨輪替前奏
    在各陣營最近的交手可見臺灣政治板塊移動軌跡,出現政黨輪替前奏,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的民進黨想要期待鐘擺效應,應是難上加難。 去年「九合一」基層公職選舉,全臺22個縣市長,國民黨囊括15席,民進黨6席,無黨籍1席,選舉期間普遍流傳「全民最大黨就是討厭民進黨」的說法。經過近半年,蔡英文支持度雖有上來,但綠營長期仰賴的基本板塊絕大多數都鬆動了,圖窮匕現。
  • 臺灣血液基金會遭控國民黨不當黨產 "黨產會"要查
    華夏經緯網1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11日表示,二度接獲民眾檢舉臺灣血液基金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黨產會」將調閱資料進行了解。 不過,血液基金會11日發表聲明,強調該會是醫療財團法人,不屬於任何政黨資產,駁斥該報導是「無稽之談」。
  • 蔡英文還不知道,臺灣已陷入四大危機
    臺灣的政治制度雖然還沒有到崩潰的地步,但危機日益顯現。主要體現就是選民日益煩躁,日益極端,實際是對這種制度喪失耐心。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臺灣不少民眾歡呼雀躍。然而民進黨八年執政令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的臺灣人民大為失望,民眾更被民進黨的貪腐所激怒。於是八年後國民黨重返執政。
  • 朱立倫呼籲各政黨把手拿開 課綱爭議回歸專業(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朱立倫呼籲各政黨把手拿開(中時電子報圖) 中國臺灣網8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新北市長朱立倫今早(1)出席活動時,針對臺灣學生課綱爭議表示,國民黨將召開談話會與朝野進行溝通;並代表國民黨表態贊成「立院」召開臨時會,讓課綱爭議能有個圓滿的結果之外,會期內沒有通過的非政治性的民生法案,也將一併解決。
  • 臺灣綠黨
    臺灣綠黨是成立於1996年1月25日,是一個主要以保護生態環境與世界和平為訴求的政黨。  綠黨的自我定位為社會運動者的政治延伸,以推動臺灣社會政治的改革,秉持生態主張的理想,促進臺灣原住民族自治。與其他國家的綠黨基本主張相類,臺灣的綠黨也主張生態永續(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草根民主(Grass-Root Democracy)、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及世界和平(World Peace)。組織運作  綠黨在中央為由臺灣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採合議制。
  • 治理民主是政黨政治的屬性
    原標題:治理民主是政黨政治的屬性 政黨政治是現代政治的基本特徵,它最早出現在西方,是順應民主政治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因而被認為具有民主屬性。也正因為如此,政黨政治民主也成為了政黨政治以及民主理論研究的重要議題。
  • 當代歐洲左翼政黨的價值觀念流變
    從一般意義上看,政黨價值觀從思想層面反映著既有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結構的深刻變遷,而從內容上體現為政黨的政治觀、階級觀、國家觀和社會觀等。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社會的國際風雲變幻和社會結構變遷,是歐洲左翼政黨社會批判得以展開的現實社會基礎。
  • 民主的困境:臺灣民粹主義與第三勢力的興起
    換言之,臺灣所謂的中間路線與歐洲國家所謂的中間路線有何不同?其四,在目前政黨政治仍然為民主政治至之基本內容的現實背景下,臺灣第三勢力在未組建政黨的情況下,未來贏得選舉以及成長壯大的空間究竟有多大?其五,臺灣民粹主義如何影響臺灣第三勢力的興起和發展,並對臺灣的「憲政」民主、代議民主產生怎樣的衝擊?
  • 構建當代中國政黨政治學學科體系的積極探索——評介周淑真教授的...
    這樣,作者在《政黨和政黨制度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又掌握了大量各國政黨政治的最新資料,同時參考國內外政治學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把多年來自己研究所得的一些學術觀點、理論思考加以總結提煉,撰寫出了49萬字的新著《政黨政治學》,於201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多重治理難題考驗歐洲政黨
    政黨是各國政治生活的核心,是國家發展的領路人。政黨作為現代國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組織和重要力量,在國家政策制定、政治動員和輿論引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些年,在歐洲很多國家,傳統主流政黨遭遇支持率下降、黨員流失的情況,而激進政黨和右翼政黨卻表現出很強的衝擊力,由此加劇了國家內部意見分歧、政局動蕩,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
  • 臺灣深藍深綠都拒絕和解
    中間選民代表中產階級價值,也就是穩健、不極端。中間選民有影響,政黨才不會各趨極端,極端的政黨也不易執政。現臺灣藍綠政黨情願選擇極端,就證明民主政治潤滑劑及調節器的中間板塊已經失靈,民主政治如同熊彼德說的「民主就是政客統治」、「誰要是不了解政客看待選票猶如企業家看待鈔票,誰在政治上就還沒脫離幼稚園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