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於美國幾年,瑞典也研究出了可以測溫的熱像儀,受制於當時的技術和器件成本的原因,這項技術只被用於了軍事領域,無緣於民用。而到了90年代的中期,美國對這項研究有了極大的突破。
美國首先研製成功由軍用技術(FPA)轉民用並商品化的新型紅外熱像儀,屬焦平面陣列式結構的一種凝成像裝置,這項技術更加先進,只需要對準待測物體,就能得出一系列數據。不僅僅如此,它把測溫儀的體積做了很大優化,變得更加便攜。
事實上上面僅是對主要的進展做了概述,在這其中也有很多的進步,沒有一一的羅列出來。經過這麼多年的技術突破,現在的測溫儀做得特別小巧,測量精度更加的高,耗費時間更加的短。
這次疫情期間,在人流密集的車站、地鐵等場所,經常看到一個攝像頭一樣的儀器,通過三腳架布置在一處,那就是人體測溫熱像儀,它們測溫速度快、精度高,還能自動報警、自動記錄人臉信息,往往採用了可見光和紅外兩個通道成像。
理論上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往外輻射和該物體本身性質、溫度相關的電磁波,這一現象稱之為熱輻射。紅外熱像儀就是利用熱輻射原理,放出紅外線越多,呈現在紅外熱像儀上的顏色越紅。
不同的溫度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波長不同,通過電子和軟體技術的處理,呈現出明暗或色差各不相同的圖像,也就是紅外線熱成像。再將輻射源表面熱量通過熱輻射算法運算轉換後,實現了熱像與溫度之間的換算,測出了人體的體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