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E紅外技術及應用展聚焦紅外技術在應用場景的深入融合

2020-12-04 美通社

成本降低,加速紅外應用普及

深圳2020年4月24日 /美通社/ -- 在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紅外測溫技術基於其遠距離、非接觸、高效率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在各大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區域進行實時高效的人體測溫工作。而此次防疫工作中,紅外技術則被廣泛的帶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同時伴隨著最近幾年紅外技術的不斷升級,成本下降,紅外技術也從以前國防軍用的專項技術轉向到了廣泛的民用市場,都進一步揭開了紅外技術的神秘面紗。

紅外熱像儀的應用廣泛,只要有溫度差異的地方都有應用

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線,熱像儀就是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線,通過有顏色的圖片來顯示被測量物表面的溫度分布,根據溫度的微小差異來找出溫度的異常點,從而起到維護的作用。一般也稱作紅外熱像儀。以前紅外熱成像儀經常出現在軍隊偵查、航海作業等專業化行動中,而如今隨著民用產品的普及,熱像儀的應用幾乎遍布石油化工、工業檢測、電力行業、電子檢測、航天航空、海上平臺等領域。比如在是石油化工行業,可以利用紅外熱成像儀生成的熱成像圖,進行高溫報警或者熱成像特徵報警;工業檢測中紅外熱像儀的檢測是非接觸且多點檢測,具有極快的響應速度,非常適用於各種惡劣工業環境下檢測;在電力系統中,出現故障的前兆都是局部發熱嚴重,最終導致電力系統故障,在線式紅外熱像儀能夠實時監測電力系統。

快速了解紅外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

紅外產品在民用市場消費額的快速增長主要來源於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從而也推動產品的不斷迭代更新。為了聚焦紅外技術在民用市場的深入拓展,2020年9月9-11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CIOE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簡稱:CIOE中國光博會),同期紅外技術及應用展將集中展示紅外材料與器件中的紅外鏡頭、探測器陣列等;紅外設備及應用中的紅外熱像儀、紅外測溫儀、紅外探測器、紅外夜視儀等;先進的太赫茲監測與成像技術、紫外技術、高光譜及遙感技術等創新技術。

部分參展企業包含:高芯科技、久之洋、福建福光、索雷博、紅相、理波、大立、LYNED、艾睿光電、景陽、先導稀材、雷莫電子、有研光電、凱航光電、兆晟科技、泰豪紅外、吉相傳感、酷睿特、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麥樂克、富吉瑞、東宇宏達、中鍺科技、巨哥電子、科易光電、中光紅外科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等。

CIOE紅外技術及應用展聚焦紅外技術在應用場景的深入融合

同期會議論壇覆蓋產業/學術及應用,由淺至深全面解析技術及市場發展趨勢

展會同期還將舉辦多場行業論壇,特別邀請國內外的技術專家、行業大咖,紅外知名企業技術及市場高管,深度剖析全球紅外產業現狀,探討紅外技術的發展與市場應用前景,詮釋產業風向,搭建紅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推動中國整體紅外製造技術創新發展。部分會議如「國際紅外材料與器件發展論壇」、「紅外技術大規模進入消費領域的技術挑戰及應對策略」等,還將繼續攜手國際權威諮詢機構Yole聯合舉辦「YOLE機器視覺&紅外成像國際高端論壇2020」,同時更多會議主題涵蓋太赫茲、AI+安防等,更多內容持續更新,精彩不容錯過。

現展會觀眾登記已開啟,點擊連結註冊即可提前辦理入場參觀證件:

不僅能定期收到關於紅外行業新資訊、新活動,還能享受提前在展會前一天(9月8日)提前辦理觀眾入場證件,免去現場排隊的煩惱。

相關焦點

  • CIOE紅外技術及應用展 推動紅外產業發力應用領域
    中國深圳2018年4月2日電 /美通社/ -- 第20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中國光博會)同期CIOE紅外技術及應用展將於2018年9月5-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是匯聚創新力量融合紅外產業鏈集合商貿採購、展示、技術及學術交流的平臺,展會將全面展示紅外材料、器件、設備及應用產品。
  • 打開NIR應用場景 開啟近紅外應用新體驗
    隨著儀器、軟體和應用技術的高度發展,並經過多年的摸索和沉澱,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走過了從質疑到認可的過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在工農業生產和科研中逐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飼料、菸草、石化、糧食等領域都得了很好的應用,並為用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 紅外攝像機產品特點及常見技術應用調試
    紅外技術在1800年被英國天文學家Herschel發現之後,就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如何在各種場合的應用,其中主動紅外攝像技術在安防監控中的應用經過近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技術上都較為成熟。紅外攝像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壯大的同時,產品類型也在不斷多樣化,應用領域也在進一步拓展。
  • 「技術應用」紅外特性檢測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
    在巡檢機器人上的應用可以實現夜間巡檢,結合可見光相機可以加速實現對目標的識別和檢測,提升機器人巡檢效率。 紅外監測技術在人體溫度監測機器人中的應用 2020年初新冠病毒的肆虐給我國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 珀金埃爾默近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全解析
    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為了多方位展現我國在近紅外光譜領域的最新成果,儀器信息網和近紅外光譜分會合作製作《近紅外光譜新技術/應用進展》網絡專題,同時也以此獻禮近紅外分會成立10周年,並寄語2021年國際近紅外大會。
  • 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舉行
    9月9日,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在坪山創新廣場東部之芯舉行。9月9日下午,由坪山區人民政府指導的,深圳網聯光儀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在坪山創新廣場東部之芯成功舉行。該論壇是圍繞著紅外技術及其應用進行研討的行業高峰論壇。
  • 簡述紅外測溫儀技術現代應用
    紅外測溫儀的測溫原理是將物體(如鋼水)發射的紅外線具有的輻射能轉變成電信號,紅外線輻射能的大小與物體(如鋼水)本身的溫度相對應,根據轉變成電信號大小,可以確定物體(如鋼水)的溫度。紅外測溫技術已發展到可對有熱變化表面進行掃描測溫,確定其溫度分布圖像,迅速檢測出隱藏的溫差, 這就是紅外熱像儀。
  •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應用方案
    ​紅外熱成像技術廣泛應用於動物生理生態研究、實驗醫學研究、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調查評估等。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提供紅外熱成像技術創新應用全面解決方案,所用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有如下型號:  1.WIC紅外熱像儀  WIC是一款配置靈活的高端科研級測溫型熱成像相機,可配置不同的支架配件組成手持式成像測量、固定式測量監測等,既可用於室內也可用於室外長期監測(需加配型熱成像相機),還可與RGB鏡頭組合組成THERMO-RGB測量系統(需購買易科泰公司專業紅外熱成像與
  •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發展情況分析
    紅外熱成像技術應用現狀 過去,紅外熱成像技術由於成本昂貴的原因,其應用領域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雖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紅外熱成像技術開始在工業及民用領域有所應用。 目前,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分為軍用與民用兩大類,軍/民比例大致7:3.一直以來,除了業界相關人士以外,該技術對於大部分民眾來說仍是一種極其陌生的技術。
  • 近紅外技術在菸草行業中的應用進展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菸草行業的應用在國外起步較早,最早可追溯到1961年Crowell等人應用NIR技術測試了溼焦油中的水分。20世紀70年代國外開始將近紅外技術應用於菸草化學成分測定。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結合現代化學計量學方法的近紅外光譜技術,已經成為工農業生產過程質量監控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在農產品、食品、醫藥、石化等領域均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以煉油原料(原油)及石油化工產品為例,介紹近紅外光譜在石油化工領域中的應用。  1.
  • 近紅外檢測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新希望六和集團在1998年即引進了第一臺近紅外儀器,歷經15年時間的發展,如今其近紅外檢測技術已較為成熟,計劃在2016年普及近紅外的檢測技術
  • 2011紅外技術走熱 安防應用中遍地開花
    紅外夜視燈  目前,紅外技術在安防行業的應用,主要有兩種類型:紅外照明技術和紅外探測技術;並以三種產品形態表現: 紅外夜視發光元器件(即紅外夜視燈)、紅外入侵探測器和紅外熱成像儀。紅外技術作為安防較早採用的技術之一,正隨著應用的發展不斷成熟。  紅外夜視燈  隨著視頻監控用戶對24小時全天候監控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紅外夜視照明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有LED紅外燈、雷射紅外燈等,與其配合使用的紅外夜視攝像機已成為目前最為普及的監控攝像機。
  • 技術革新 紅外探測報警器走向高端應用
    主動紅外探測器作為一種周界防範報警應用的無形電子圍欄,業界常簡稱為「主動紅外」、「紅外對射」。主動紅外探測器自90年代初期開始進入國內安防市場,其市場發展歷程已經有20多年,因其優越的性價比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此類產品目前仍是國內外周界安防應用市場的主要產品。
  • 雷射紅外技術在安防行業中應用的困惑
    雷射紅外技術作為在安防行業應用最早的紅外技術之一,至今已經有10年的歷史,雷射技術的使用主要集中於森林防火、油田和邊防監控等特定場所,使用量相比普通紅外非常小,未對安防行業造成較大影響。那麼雷射紅外是否適合在安防行業大規模應用呢?又是什麼原因阻礙雷射紅外技術無法在安防行業大規模應用?
  • 近紅外技術在白酒釀造領域的應用
    一、近紅外光譜技術近紅外光譜檢測的原理,主要是通過近紅外光對樣品進行照射,獲取有機分子含基團的特徵信息,從而分析樣品的成份、含量等信息。相較之下,近紅外分析技術作為同樣精準的分析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一次性檢測全部指標,實際測試中達到8個小時內輕鬆分析150個樣品的能力,不但操作簡便,且極大的降低了化驗成本,並提高了生產效率。
  • 紅外探測器正瞄準長波長應用
    得益於來自人眼杆狀細胞方面的靈感,聚焦載流子增強傳感器實現了將大面積高效吸收層與納米探測機制相結合。 紅外光譜通常能提供超出人眼視覺範圍的觀察能力。
  • 高德智感出席2020生物識別論壇,聚焦紅外熱成像創新應用
    」在深圳正式舉辦,來自生物識別技術領域及上遊供應鏈相關企業,共同探討新冠疫情之下生物識別及結合紅外熱成像等相關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後疫情時代,除了關注防疫和傳統工業市場外,高德將眼光聚焦到紅外熱成像與其它尖端科技結合的創新應用上。那麼,當前紅外熱成像技術又有哪些典型創新應用?
  • 韓國研發紅外輻射可視化技術,擴大紅外傳感器應用範圍
    紅外輻射雖然不可見,但利用率很高,它被用於各種領域和各種目的,例如用於冠狀病毒檢測(即通過熱成像攝像機和生物傳感器)。韓國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紅外輻射可視化技術,擴大了其應用範圍。這項研究是由KIST團隊與慶熙大學應用化學教授Ko Doo-hyun(校長韓慶泰)共同進行的。  將不可見的紅外或紫外光轉換為可見光,使我們可以直觀地查看包含在光中的數據,從而可以將紅外或紫外光用於顯示器或成像設備。最近用於高畫質電視的量子點可視為一種波長轉換技術,可將紫外光轉換為顯示器中的可見光。  紫外線能量高,這使得其相對容易地轉換為可見光並實現高轉換效率。
  • 高德智感出席2020生物識別論壇,聚焦紅外熱成像創新應用
    10月30日,「新挑戰·新機遇——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論壇」在深圳正式舉辦,來自生物識別技術領域及上遊供應鏈相關企業,共同探討新冠疫情之下生物識別及結合紅外熱成像等相關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