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儀器、軟體和應用技術的高度發展,並經過多年的摸索和沉澱,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走過了從質疑到認可的過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在工農業生產和科研中逐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飼料、菸草、石化、糧食等領域都得了很好的應用,並為用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不過,鑑於國內外儀器硬體水平的差距、模型建立與維護的難度、標準建設的完善程度、應用拓展的範圍、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等原因,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還略顯「年輕」。據儀器信息網《近紅外光譜市場研究報告(2019版)》顯示,69.4%的用戶認為,近紅外光譜只是在我國的部分領域應用較好。
同時,不少用戶也表示,很多單位的領導或者技術人員還沒有領會到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勢,對近紅外的實際應用案例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等缺乏了解。
為了加深大家對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理解,增強應用單位對近紅外光譜技術的認識和信心,促進近紅外光譜技術「落地」實際應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儀器信息網聯合舉辦近紅外應用場景視頻及圖片徵集活動,希望藉此可以更多的展現我國近紅外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進而促進或帶動更多的單位去了解、嘗試,並逐漸理解和選擇近紅外光譜技術,活動截止日期為2020年9月30日。
投稿郵箱:yej@instrument.com.cn,
聯繫電話:010-51654077
視頻徵集要求:
1、 內容主題:聚焦近紅外的實際應用場景;
2、 視頻要求:300M以內,橫版,常規視頻格式即可;
3、 描述:以文字的形式給出視頻的標題,並描述項目背景,項目內容及成果,項目應用情況及可實現的經濟效益等。
4、 投稿人聯繫方式:姓名,職位,單位,郵箱,電話。
圖片徵集要求:
1、 內容主題:聚焦近紅外的實際應用場景;
2、 圖片要求:反映應用場景的圖片3張以上,高清;
3、 描述:以文字的形式給出圖片所反映的項目背景,項目內容及成果,項目應用情況及可實現的經濟效益等。
4、 投稿人聯繫方式:姓名,職位,單位,郵箱,電話。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