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21oic 發表於 2020-04-16 08:30:15

毫米波在諸多方面的應用,使得毫米波異常火熱。其中,最為火熱的應用之一為毫米波雷達技術。本文中,將從兩大方面對毫米波雷達加以闡述:1.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以及發展趨勢解析,2.介紹毫米波雷達的幾個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毫米波,疑惑對毫米波雷達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

一、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

(一)頻段介紹

從頻段上來看,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兩類。

1、24GHz,目前大量應用於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槓內,用於監測車輛後方兩側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這個頻段也有其缺點,首先是頻率比較低,另外就是帶寬(Bandwidth)比較窄,只有250MHz。

2、77GHz,這個頻段的頻率比較高,國際上允許的帶寬高達800MHz。據介紹,這個頻段的雷達性能要好於24GHz的雷達,所以主要用來裝配在車輛的前保險槓上,探測與前車的距離以及前車的速度,實現緊急制動、自動跟車等主動安全領域的功能。

從工藝層面來講,目前毫米波雷達的兩個主要工藝,一個是SiGe,一個是CMOS。SiGe的好處是傳統半導體技術很成熟,在77GHz上SiGe的片子已經實現了大規模量產。CMOS的好處是集成度更高,未來可以把基帶和射頻都集中在一個SoC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優勢。從出貨量上來看,目前還是SiGe比較大,因為在大功率情況下SiGe的性能比CMOS要好一些。這兩種技術目前是並存的,未來的一段時間也將持續並存。

(二)毫米波雷達的優勢

在眾多車載傳感器中,每個傳感器都有自身的特點,都存在各自特有的應用場景,所以未來一定是多種傳感器融合的解決方案最優。汽車的安全性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各種傳感器協同工作來實現車輛對周圍環境高精度低延時的監控,而毫米波雷達憑藉其可靠的表現(如應對惡劣天氣條件)且唯一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的超強能力,成為了汽車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之一!

(三)全球汽車出貨量的自動化程度趨勢

除了不同傳感器之間孰優孰劣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那就是24GHz和77GHz兩個頻段誰更好。24GHz雷達傳感器的探測距離約50m左右,距離相對較短,主要用於盲點監測(BSD),變道輔助(LCA)等。77GHz雷達傳感器的的探測距離更長,可達到160m到230m。相比於24GHz,77GHz雷達傳感器的頻率更高、波長變短、系統帶寬更寬,從而提高了距離和速度測量的精度和準確度,主要用於自動緊急制動(AEB)、汽車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和前向防撞預警(FCW)等。

(四)24GHz頻段與77GHz頻段汽車雷達傳感器的趨勢

目前市場需要的是在複雜的場景下,能夠更好解決問題並且價格可接受的產品,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成本、性能、供應鏈等問題,77GHz雷達的分布位置和24GHz雷達將會完全不同,在整車上發揮不同的功能作用,77GHz並不會簡單替代24GHz,而是會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共存。

二、毫米波雷達應用場景

(一)智慧辦公

在疫情防護的關鍵時刻,基於攝像頭AI的技術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日常工作中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同時AI技術的採用也提升了辦公空間的使用體驗和利用率,但攝像頭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一個比較大的隱患,即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尤其是在一些非公開或半公開空間的場所,如員工辦公區域、會議室等。

毫米波雷達相比攝像頭最大的優點是不涉及隱私洩露,它的外觀沒有讓人不安的鏡頭設計,更重要的是雷達的數據信息也是完全匿名的,符合相關隱私法規要求,可應用於更多不適合部署攝像頭的辦公場景。

相比AI攝像頭技術隱私的問題,毫米波雷達還具備效益優勢。由於雷達的識別處理基本都在本地設備側完成,上傳到後臺雲端數據量很少,僅僅為識別後的人員位置、軌跡信息或者統計處理後的信息,所以對整個物聯網系統的網絡帶寬、雲端資源的需求都非常有限,從而可以幫助企業大大降低系統的運營成本。

(二)智能家居

在養老家居領域,多方位感知變得尤為重要。需要實時保證居家老人呼吸心跳數據、睡眠質量等生理檢測數據的正常。此外,目前在智慧家居中,保護個人隱私生活方面漸成剛需,卻也成痛點,亟待技術突破來填補空白。而毫米波雷達產品,不受光線和隱私的限制,通過測量生理呼吸來判斷是否有人,同時還可以通過測量呼吸心跳,來判斷老人的生理狀態,對一些突發時間的報警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將有效滿足居家養老需求。

此外,在傳統智能家居中,自動關閉空調、燈、燃氣,以及非法闖入是靠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報警聯合系統運作的,但攝像頭的隱私問題和紅外的準確性在很多場景無法解決。毫米波雷達產品的準確性,隱私性完全沒有障礙。與此同時,雷達產品的經濟性高,信號輸出簡單,方便場景互動,由於具備穿透性特點,可以十分便捷將雷達裝入家電和燈具中使用,與攝像頭形成互補聯動。

除了以上介紹的應用領域外,毫米波雷達還廣發應用於智慧交通、工業業製造中,比如以智慧工廠為例,可以邊緣實現智能感應,可以進一步完善機器人系統技術,實現機器人感知的全智能。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相比起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可以輕鬆超過200米,而雷射雷達一般不到150米。在高速行駛的場景裡,毫米波雷達更適合。所以對於工程師而言,在簡單場景中,毫米波雷達仍然是最優選擇。但是,毫米波雷達的缺點也十分直觀,探測距離受到頻段損耗的直接制約,無法感知行人,並且對周邊所有障礙物無法進行精準的建模。而對於毫米波雷達的市場前景,一輛車上會搭載3-8顆毫米波雷達,目前奔馳的高端車上也已經安裝了7顆。未來幾年,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市場規模將不容小覷。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來源|牛喀網摘要:本文分析了車載毫米雷達市場應用情況;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調頻機制。車載雷達應用市場潛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車安全和操控的舒適度。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
  • 除了汽車,毫米波雷達還可以應用到哪些地方?
    快速 FMCW可以在密集場景中實現可靠運行、快速傳感以及更低的模糊性,它還能夠針對物體的距離和速度提供精確的測量,從而使毫米波傳感器能夠提供多維傳感。而新的毫米波傳感器可將這些組件集成在一顆晶片上,甚至連天線陣列也封裝在晶片表面上,這使得毫米波雷達系統的尺寸和成本大幅降低,可以應用於傳統汽車雷達之外的更多領域。
  •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04-06 14:46:00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
  • 毫米波雷達
    伴隨著這一趨勢,自動駕駛汽車應用而生,且國內很多自動駕駛研發企業快速成長。「自動駕駛」等相關熱詞也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集成電路和天線設計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元器件成本的不斷降低,民用車載毫米波雷達產品不斷湧現並投入實際應用。
  • 機器人應用中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 毫米波(mmWave) 雷達傳感器是機器人感知方面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CMOS 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可精確測量其視野範圍內物體的距離以及任何障礙物的相對速度。這些感應技術各有優缺點,如表1 所示。與基於視覺和雷射雷達的傳感器相比,毫米波傳感器的一個重要優勢是不受雨、塵、煙、霧或霜等環境條件影響。此外,毫米波傳感器可在完全黑暗中或在陽光直射下工作。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發展趨勢
    毫米波雷達        作為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類型,毫米波雷達在汽車領域其實已經有多年應用。 為什麼毫米波雷達沒有被拋棄        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氣原因,雷射的波長遠小於毫米波雷達,所以霧霾,雨雪等極端天氣導致雷射雷達性能會大打折扣,由於毫米波導引頭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所以相比於雷射雷達是一大優勢。相比起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可以輕鬆超過200米,而雷射雷達一般不到150米。在高速行駛的場景裡,毫米波雷達更適合。
  • 毫米波雷達 打通交通領域的智慧維度
    此外,毫米波雷達在其測量目標的距離、速度和角度上展現的性能也要優於雷射雷達和攝像頭等其他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的獨特優勢使其成為了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主力傳感器,是自動駕駛穩定工作的重要保障。實際上,毫米波雷達還可廣泛應用於其他多元化場景。在這其中,在智能交通領域,毫米波雷達有著極其重要的技術優勢。
  • 車載毫米波雷達之大話卡爾曼濾波
    核心傳感器之一——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技術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毫米波雷達在實際應用中,當在對目標進行距離、角度測量時,往往會受到多因素影響,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產生漏警或虛警等結果,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所以,卡爾曼濾波在毫米波雷達的應用上,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除了汽車,這麼多應用都盯上了毫米波雷達!
    VUDednc在工業和自動化領域,越來越多的新興應用採用毫米波解決方案進行感測,大多選用的是24GHz和60GHz,這個頻段已經被分配給工業領域免費使用,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和法規上面屬於定義明確的頻段。VUDednc雷達在應用領域有著無限的可能,在中國市場,EDN電子技術設計已經報導了不少24GHz/60GHz的方案在安防應用、盲點偵測和智能家居應用中的成功案例。VUDednc「我們每天都會看到一些新的應用,包括醫療、工業、或者人機互動。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1 雷達應用市場 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隨著ADAS系統的廣泛應用,汽車微波/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將高達23%,預計到2021年的市場需求總量將達5000萬部。2015年中國汽車銷售量為2459.8萬輛,保守按中國汽車銷售量中有20%(491萬輛)裝配汽車微波/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的話,市場規模就很可觀,前景廣闊。
  • 毫米波不簡單!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優勢
    一、汽車毫米波雷達基本原理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的電磁波,其帶寬大,解析度高,天線部件尺寸小,能適應惡劣環境。車用毫米波雷達,通常採用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適合近距離探測的FMCW(調頻連續波)雷達體制。
  • 從構造和原理到應用,毫米波雷達為何還未被雷射雷達取代?
    一、引子首先要明確,這裡要講的雷達是發射電磁波的正經雷達,而不是發射機械波的倒車雷達。z7tednc二戰軍迷和歷史研究者大概對雷達技術的淵源了如指掌:第一臺實用雷達就是用於探測試圖半夜從空中越過英吉利海峽的德農——坐著飄在天上的金屬殼的德農。
  • 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誰會來投資
    C-V2X路側設施部署是車路協同場景中的核心組成部分,而其中路側環境感知設備視頻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的布設被認為是交通環境感知的重要手段,是車路協同未來市場投資的重要方向。車載端環境感知設備由於存在感知盲區以及安裝成本過高,因此需要路側環境感知設備在交叉口、盲區、彎道、匝道等位置布設,以提升自動駕駛交通安全和效率。
  • 歐菲光發布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 賦能自動駕駛
    目前智能汽車市場上的低速雷達 傳感器配置以超聲波雷 達為主 。 但是超聲波 雷達在應用中不足之處明顯,其 精度較低、探測距 離近、 高 速時無法 獲得 更精 準的信 息,且 容易受到表面 汙損、雨滴、冰雪等 影響,使 傳感器不 能完全發揮其功能。 相比之下,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造價與超聲波雷達相當,但在低速短距性能上遠高於超聲波雷達,達到了業內領先。
  •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實現方式
    (圖片來源:英飛凌半導體) 每個國家對從2.4GHz到200GHz這些頻段都有不同的定義,現在微波爐應用集中在是2.4GHz、5G部分有sub-4GHz、汽車是77GHz。 在工業和自動化領域,越來越多的新興應用採用毫米波解決方案進行感測,大多選用的是24GHz和60GHz,這個頻段已經被分配給工業領域免費使用,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和法規上面屬於定義明確的頻段。
  • 毫米波雷達技術及應用大解析(內有大量PPT乾貨) | 雷鋒網公開課
    隨著無人機應用的成熟和大規模普及,穩定、可靠的避障系統對於無人機來說越發重要,而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無人機產品所用的傳感方案無外乎視覺、超聲波等傳統方案,相對這些傳統方案,雷達的可靠性、準確度以及感知距離都定高相對上了一個層次。那麼毫米波雷達應用在無人機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其中有什麼樣的技術難度和壁壘?
  • 感知、探測、定位……毫米波雷達被這家企業玩出了新高度
    五年來,木牛科技專注於毫米波雷達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落地,已在汽車、智慧交通、無人機、智慧安防、物聯網、工業、體育運動等應用領域儲備了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建立了完備的雷達產品研發、生產、測試和銷售體系,具備傳感器融合、感知與控制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產品和技術已獲得來自全世界20多個國家300+優質客戶的廣泛認可。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長距離雷達能夠用於實現緊急制動、高速公路跟車等ADAS功能,同時也能滿足自動駕駛領域,對障礙物距離、速度和角度的測量需求。 2005-2013年,歐盟將24GHz、79GHz作為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譜,而美國使用24GHz、77GHz頻帶,日本選用了60-61GHz的頻段。隨著世界範圍內76-77GHz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日本也逐漸轉入了79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中。
  • 傲酷公司獨創的4D毫米波雷達性能媲美低線束雷射雷達
    傲酷公司獨創的4D毫米波雷達性能媲美低線束雷射雷達 李倩 發表於 2018-04-25 09:25:13 毫米波雷達並不是個新鮮事物,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開始在車載領域應用毫米波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