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不簡單!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優勢

2020-12-03 21IC中國電子網

對於毫米波,大家已不再陌生,本文對於毫米波的講解,主要在於探討毫米波雷達側方位原理以及其優勢所在。

一、汽車毫米波雷達基本原理

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的電磁波,其帶寬大,解析度高,天線部件尺寸小,能適應惡劣環境。車用毫米波雷達,通常採用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適合近距離探測的FMCW(調頻連續波)雷達體制。雷達天線向外發出一系列連續調頻毫米波,頻率隨時間按調製電壓的規律變化,一般是連續的三角波,發射與接收信號如圖2所示。圖中實線是發射信號,虛線是相對靜止和相對運動物體的反射信號。反射與發射信號波形相同,只是差一個延時時間td。

td=2R/C(1)

式中,R為目標距離,c光速。

發射信號與反射信號在某一時刻的頻差即為混頻輸出的中頻頻率fb。相對運動物體反射信號由於都卜勒效應產生的頻移的原因。在三角波的上升沿與下降沿輸出的中頻頻率分別為fb+、fb-。以下公式成立:

從而得到目標車輛的距離R與相對運動速度v。由式(2)(3)可知,毫米波雷達信號中頻頻率fb的確定是求出R、V的關鍵。fb的確定即是對發射和反射信號的頻差進行頻譜分析。信號的頻譜分析主要有FFT法和非FFT法。所謂FFT法,即是對被分析的信號進行傅立葉變換,將其從時域變到頻域,在頻域進行分析,必要時再通過傅立葉逆變換,變回時域的分析方法。而非FFT方法則是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得信號的頻率參數,如最大熵法、MUSIC法等。綜合考慮方法的複雜性、實時性、穩定性,對汽車雷達而言,頻譜分析應首選FFT法,這種方法比較成熟、現容易、實時性強,適合於汽車運行狀況下信號的實時處理。

圖 2 FMCW發射及回波信號

二、汽車毫米波雷達結構

圖3為線性調頻雷達(LFCW)汽車毫米波雷達結構,包括天線、收發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和報警模塊。 射頻收發前端是雷達系統的核心部件。國內外已經對前端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經研製出各種結構的前端,主要包括波導結構前端,微帶結構前端以及前端的單片集成。國內研製的射頻前端主要是波導結構前端。一個典型的射頻前端主要包括天線、線性VCO、放大器、平衡混頻器部分。前端混頻輸出的中頻信號經過中頻放大送至後級數據處理部分。數據處理部分的基本目標是消除不必要信號(如雜波)和幹擾信號,並對經過中頻放大的混頻信號進行處理,從信號頻譜中提取目標距離和速度等信息。

三、毫米波雷達測方位的原理

在汽車主動安全領域,汽車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是核心部件之一,其中77GHZ毫米波雷達是智能汽車上必不可少的關鍵部件,是能夠在全天候場景下快速感知0-200米範圍內周邊環境物體距離、速度、方位角等信息的傳感器件。那麼它是如何計算被監測目標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的呢?

1、位置

毫米波雷達通過發射天線發出相應波段的有指向性的毫米波,當毫米波遇到障礙目標後反射回來,通過接收天線接收反射回來的毫米波。根據毫米波的波段,通過公式計算毫米波在途中飛行的時間&TImes;光速÷2,再結合前車行駛速度和本車的行駛速度因素,就可以知道毫米波雷達(本車)和目標之間的相對距離了,同時也就知道目標的位置。

2、速度

此外,根據都卜勒效應,毫米波雷達的頻率變化、本車及跟蹤目標的相對速度是緊密相關的,根據反射回來的毫米波頻率的變化,可以得知前方實時跟蹤的障礙物目標和本車相比的相對運動速度。因此,表現出來就是,傳感器發出安全距離報警時,若本車繼續加速、或前監測目標減速、或前監測目標靜止的情況下,毫米波反射回波的頻率將會越來越高,反之則頻率越來越低。

3、方位角

關於被監測目標的方位角測量問題,毫米雷達的探測原理是:通過毫米波雷達的發射天線發射出毫米波後,遇到被監測物體,反射回來,通過毫米波雷達並列的接收天線,通過收到同一監測目標反射回來的毫米波的相位差,就可以計算出被監測目標的方位角了。原理圖如下:

方位角αAZ是通過毫米波雷達接收天線RX1和接收天線RX2之間的幾何距離d,以及兩根毫米波雷達天線所收到反射回波的相位差b,然後通過三角函數計算得到方位角αAZ的值,這樣就可以知道被監測目標的方位角了。

位置、速度和方位角監測是毫米波雷達擅長之處,再結合毫米波雷達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可以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工作,因此毫米波雷達被選為汽車核心傳感技術。

四、毫米波雷達相比雷射雷達的優勢

隨著自動駕駛的火熱,雷射雷達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因為其具有高精度、大信息量、不受可見光幹擾的優勢。但我們可以注意到,目前主流的自動駕駛方案並未完全拋棄毫米波雷達,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氣原因。雷射的波長遠小於毫米波雷達(nm vs mm),所以霧霾導致雷射雷達失效並不是段子。同樣的原因,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可以輕鬆超過200米,而雷射雷達目前的性能一般不超過150米,所以對於高速公路跟車這樣的情景,毫米波雷達能夠做得更好。

其次,毫米波雷達便宜,作為成熟產品,毫米波雷達目前的價格大概在1.5千左右,而雷射雷達的價格目前仍然是以萬作為單位計算的。並且由於雷射雷達獲取的數據量遠超毫米波雷達,所以需要更高性能的處理器處理數據,更高性能的處理器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所以對於工程師而言,在簡單場景中,毫米波雷達仍然是最優選擇。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及優勢
    打開APP 一文讀懂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及優勢 發表於 2018-04-24 14:38:59 車用毫米波雷達,通常採用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適合近距離探測的FMCW(調頻連續波)雷達體制。雷達天線向外發出一系列連續調頻毫米波,頻率隨時間按調製電壓的規律變化,一般是連續的三角波,發射與接收信號如圖2所示。圖中實線是發射信號,虛線是相對靜止和相對運動物體的反射信號。反射與發射信號波形相同,只是差一個延時時間td。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毫米波雷達是測量被測物體相對距離、現對速度、方位的高精度傳感器,早期被應用於軍事領域,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開始應用於汽車電子8、毫米波具有穿透煙、灰塵和霧的能力,可全天候工作。毫米波雷達測距的優勢精度高抗幹擾同微波導引頭相比,毫米波導引頭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解析度高的特點。在天線口徑相同的情況下,毫米波雷達有更窄的波束(一般為毫弧度量級),可提高雷達的角分辨能力和測角精度,並且有利於抗電子幹擾、雜波幹擾和多徑反射幹擾等。
  •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但毫米波雷達憑藉其可穿透塵霧、雨雪、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絕對優勢,且唯一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的超強能力,成為了汽車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之一!本文,我們和毫米波雷達來一次「親密接觸」,了解一下它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科技改變生活,但安全永遠第一 汽車作為人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沒有什麼比它更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方式。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發展趨勢
    不說特斯拉總裁馬斯克頻頻上熱搜了,就國內而言,網際網路企業跨行做汽車也不少見。核心裝備的雷射雷達當然是備受關注。與非網小編在前段時間為大家介紹過,感興趣的可以看這裡。今天,我們不講雷射雷達,要跟大家說一說毫米波雷達。為什麼要講這個?主要是當前雷射雷達這麼火,但主流的自動駕駛方案卻並未完全拋棄毫米波雷達,今天就是來探索一下其中的緣由。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優缺點介紹
    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所謂的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後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毫米波雷達就是這個無線電波的頻率是毫米波頻段。
  •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實現方式
    打開APP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實現方式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7-22 12:17:00 在工業和自動化領域,越來越多的新興應用採用毫米波解決方案進行感測,大多選用的是24GHz和60GHz,這個頻段已經被分配給工業領域免費使用,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和法規上面屬於定義明確的頻段。
  • 一文解讀毫米波雷達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毫米波雷達是測量被測物體相對距離、現對速度、方位的高精度傳感器,早期被應用於軍事領域,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開始應用於汽車電子、無人機、智能交通等多個領域。   目前各個國家對車載毫米波雷達分配的頻段各有不同,但主要集中在24GHz和77GHz,少數國家(如日本)採用60GHz頻段。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來源|牛喀網摘要:本文分析了車載毫米雷達市場應用情況;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調頻機制。車載雷達應用市場潛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車安全和操控的舒適度。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
  • 詳細了解毫米波雷達概念以及原理和產業研究
    下面詳細了解一下: ●●●毫米波雷達概念以及原理: 雷達(Radar,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無線電探測和測距。雷達的基本任務是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探測感興趣的距離、方向、速度等狀態參數。按輻射種類可分為:脈衝雷達和連續波雷達(FMCW)。
  • FMCW毫米波雷達原理一
    目前筆者接觸到的有24G毫米波雷達和77G毫米波雷達。24G毫米波雷達主要應用在交通領域的測距和車輛測速,在其他領域也有使用24G毫米波雷達。77G毫米波雷達主要應用在無人駕駛,汽車周圍的目標檢測等領域。在首次接觸雷達時,一頭霧水。搞不清一個chirp的時域圖和頻域圖的關係、中頻信號以及其他名詞的基本概念。在TI培訓官網上看到一些毫米波雷達原理的視頻才豁然開朗。
  • 一種毫米波測速雷達系統的工作原理
    摘要:介紹了一種毫米波測速雷達系統的工作原理,該系統採用高精度譜分析法測量外彈道彈丸速度曲線,並利用最小二乘法擬合方法推出彈丸的初速。分析了測速誤差、精度與測點數、外推步長的關係。該系統將毫米波技術成功應用於火炮或槍枝的內、外彈道參數的測試。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所以,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穿透能力強,安裝也可完全隱蔽,不影響車輛整體外觀,所以毫米波雷達技術更適用於汽車防撞領域。
  • 毫米波雷達技術及應用大解析(內有大量PPT乾貨) | 雷鋒網公開課
    這一點,雷達和超聲是一樣,這個波束的方式,導致它優缺點。優點,可靠,因為反射面大,缺點,就是分辨力不高。毫米波雷達可以對目標進行有無檢測、測距、測速以及方位測量。剛才我們說毫米波雷達作用距離都不太遠,比如我們說汽車或者無人機,那麼探測距離就很近,回波和發射波間隔就非常短,所以一般並不太適合使用簡單的發射脈衝方式,所以現在主要是用FMCW方式較多。
  • 一文了解汽車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毫米波雷達的目標檢測:測距、測速和測角微波雷達就是發射電磁波並通過檢測回波來探測目標的有無和遠近的一種電子裝置。這個和超聲、主動紅外、雷射都一樣。只不過我們強調用了無線電波。毫米波和大多數微波雷達一樣,有波束的概念,也就是發射出去的電磁波是一個錐狀的波束,而不像雷射是一條線。這是因為這個波段的天線,主要以電磁輻射,而不是光粒子發射為主要方法。這一點,微波雷達和超聲是一樣的,以波束的方式發射和接收,這也導致它有明顯的優缺點。優點:可靠,因為反射面大;缺點:分辨力不高。
  • 了解汽車裡的毫米波雷達,看這一篇就夠了!
    所謂的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後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 優點:可靠,因為反射面大;缺點:分辨力不高。 毫米波雷達三大用處:對目標進行測距、測速以及方位測量。
  •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04-06 14:46:00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
  • 從構造和原理到應用,毫米波雷達為何還未被雷射雷達取代?
    嚴格來說77GHz的雷達才屬於毫米波雷達,但是實際上24GHz的雷達也被稱為毫米波雷達。z7tednc在工程實踐中,雷達天線具體實現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車載雷達中比較常見的是平面天線陣列雷達,因為相比其他實現方式,平面雷達沒有旋轉機械部件,從而能保證更小的體積和更低的成本。下面以目前常見的平板天線雷達為例,介紹車載雷達的構造和原理。
  • 自動駕駛「三駕馬車」之毫米波雷達,原理其實蠻簡單
    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被稱為自動駕駛傳感系統的「三駕馬車」。雷射雷達很貴,攝像頭有先天缺陷,但毫米波雷達卻是所有高級別自動駕駛ADAS不可或缺的標配,本文從科普角度為讀者介紹毫米波雷達。,不受目標物體形狀和顏色的幹擾因此,毫米波雷達很好彌補了紅外、雷射、攝像頭等其他傳感器在車載應用中所不具備的使用場景。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傳感器技術是汽車電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各種傳感器技術的創新發展為主動安全提供了技術可行性,汽車微波/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正是實現該功能的核心部件之一。微波/毫米波雷達是利用目標對電磁波反射來發現目標並測定其位置的。毫米波頻率高、波長短,一方面可縮小從天線輻射的電磁波射束角幅度,從而減少由於不需要的反射所引起的誤動作和幹擾,另一方面由於都卜勒頻移大,相對速度的測量精度高。
  • 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其中,最為火熱的應用之一為毫米波雷達技術。本文中,將從兩大方面對毫米波雷達加以闡述:1.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以及發展趨勢解析,2.介紹毫米波雷達的幾個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毫米波,疑惑對毫米波雷達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 一、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 (一)頻段介紹 從頻段上來看,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