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發紅外輻射可視化技術,擴大紅外傳感器應用範圍

2021-01-17 RFID世界網

  紅外輻射雖然不可見,但利用率很高,它被用於各種領域和各種目的,例如用於冠狀病毒檢測(即通過熱成像攝像機和生物傳感器)。韓國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紅外輻射可視化技術,擴大了其應用範圍。

夜光膜的3D概念圖。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IST)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代理院長尹錫鎮)宣布,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權錫俊博士的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多功能發光膜,該膜可以通過波長轉換將近紅外光可視化將近紅外光轉換為可見光。這項研究是由KIST團隊與慶熙大學應用化學教授Ko Doo-hyun(校長韓慶泰)共同進行的。

  將不可見的紅外或紫外光轉換為可見光,使我們可以直觀地查看包含在光中的數據,從而可以將紅外或紫外光用於顯示器或成像設備。最近用於高畫質電視的量子點可視為一種波長轉換技術,可將紫外光轉換為顯示器中的可見光。

  紫外線能量高,這使得其相對容易地轉換為可見光並實現高轉換效率。相反,近紅外光能量低,並且至少兩個近紅外光子被吸收並轉換成一個高能光子。將近紅外光轉換為可見光的轉換效率極低,約為將量子點轉換為可見光的效率的1/100至1/1000。這是使近紅外到可見光轉換對於傳感器、顯示器和成像設備等各種領域的更廣泛應用而言更為現實的主要障礙。

  KIST的研究小組製作了由上轉換納米粒子和金屬結構裝飾的氧化矽(二氧化矽)微珠的方陣陣列。這種配置使近紅外光的吸收和可見光的發光最大化,從而將近紅外到可見光的轉換效率提高了近1,000倍。

  由研究小組開發的二氧化矽微珠的晶格結構可以輕鬆地轉移到透明膜上。發現這種類型的膜是柔性的、可摺疊的,並且甚至在波長轉換後保持光強度的情況下也可清洗。

  負責這項研究的KIST的Kwon Seok-joon博士說:「現有的紅外傳感器只能收集一種類型的數據,但是這種技術可以用於一次收集各種類型的數據並將其可視化。由於這項技術在加工方面具有多種優勢,例如可摺疊性,可洗性和可轉移到其他薄膜中,因此它的應用可以擴展到各個領域,並且可以用於可摺疊設備,可穿戴傳感器和柔性波長轉換成像設備。」

1

相關焦點

  • 紅外傳感器有什麼作用_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紅外傳感器的這種性質使得它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當中有一種作用就是安裝在門外監控門外的動靜。   紅外傳感器安裝在門外,一旦有人靠近就可以出現警報提醒室內的人,因此紅外傳感器可以很好的起到看門的作用,不過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紅外傳感器進行一些非法活動。最近,臺灣紀姓男子在入口樓梯間裝有紅外線傳感器,偵測賭場外動靜。
  • 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在溫度傳感器等行業中的應用
    我們知道,光線也是一種輻射電磁波,以人類的經驗而言,通常指的是肉眼可見的光波域是從400nm(紫光)到700nm(紅光)可以被人類眼睛感覺得到的範圍。 我們把紅光之外、波長760nm到1mm之間的輻射叫做紅外光,紅外光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過一些特殊光學設備,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種類、特點以及應用詳解
    原來,霍金輪椅下方和後方安裝的電腦包含一個音頻放大器和聲音合成器,它們受到霍金眼鏡上的紅外傳感器控制,能夠對因面部運動而產生的光線變化作出反應……」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現如今,紅外傳感器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了解紅外傳感器之前,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什麼是紅外線,或者叫紅外光。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導讀 任何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能量,輻射強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監測其溫度的時候不接觸被測物體,而是通說監測利用物體自身向外輻射的紅外能量,來實現對物體溫度的監測,這就是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
  • 雷射雷達傳感器的不足之處,遠紅外線技術(FIR)是完全駕駛車輛的...
    據外媒報導,遠紅外線傳感器在性能表現方面逐步展露頭角,本文將從雷射雷達傳感器的不足之處、遠紅線傳感器的性能優勢等方面展開,預計該產品將助推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應用及推廣。
  • 深度解析紅外傳感器
    軍事上,紅外探測用於制導、火控跟蹤、警戒、目標偵查、武器熱瞄準器、艦船導航等;在民用領域,廣泛應用與工業設備監控、安全監視、救災、遙感、交通管理以及醫學診斷技術等。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自動控制和自動檢測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控制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重,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工業生產的效率越來越高。
  • 遠紅外線傳感器對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有何影響?
    據外媒報導,遠紅外線傳感器在性能表現方面逐步展露頭角,本文將從雷射雷達傳感器的不足之處、遠紅線傳感器的性能優勢等方面展開,預計該產品將助推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應用及推廣。■ 遠紅外線技術(FIR)是完全駕駛車輛的感知方案有一款新的傳感器採用了遠紅外線技術,可解決其他傳感器所遺留下的可靠性及感知問題,該技術旨在為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提供輔助。
  • 紅外探測傳感器能否正確區別人與動物?
    紅外傳感器原理: 所有溫度高於0k的物體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發射紅外能量。由於各種物體吸收與含有的熱能量不同,向外輻射的熱紅外能量自然不同。 利用紅外探測器,能將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過放大、轉換等一系列處理,最終準確測定出物體的溫度。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和應用介紹
    紅外感應源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到人體紅外輻射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失去電荷平衡,向外釋放電荷,後續電路經檢測處理後就能產生報警信號。  1)這種探頭是以探測人體輻射為目標的。所以熱釋電元件對波長為10UM左右的紅外輻射必須非常敏感。  2)為了僅僅對人體的紅外輻射敏感,在它的輻射照面通常覆蓋有特殊的菲泥爾濾光片,使環境的幹擾受到明顯的控制作用。
  • 紅外傳感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及特性的介紹
    熱釋電式紅外傳感器 熱釋電式紅外傳感器是利用紅外輻射的熱效應引起元件本身的溫度變化來實現某些參數的檢測的,其探測率、響應速度都不如光子型傳感器。 但由於其可在室溫下使用,靈敏度與波長無關,所以應用領域很廣。利用鐵電體熱釋電效應的熱釋電型紅外傳感器靈敏度很高,獲得了廣泛應用。
  • 2020年中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消費量預測分析
    紅外線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感應目標輻射的紅外線,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近年來,國內機場、火車站、地鐵、商場、學校、醫院和景區等人流密集的公共社會場所對測溫設備的配備逐步完善,帶來紅外傳感器需求的增加。因此,我國紅外探測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 MEMS紅外溫度傳感器國內技術獲得突破
    紅外溫度傳感器在自然界中,當物體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時,由於它內部熱運動的存在,就會不斷地向四周輻射電磁波,其中就包含了紅外線。紅外溫度傳感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製作而成的。因此,紅外線傳感器可以利用遠紅外線範圍的感度來檢測人體溫度,以此來測量人體體溫。
  •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領域
    紅外溫度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靈敏度、高信噪比、低成本薄膜工藝、高通紅外濾波、內置Ni溫度傳感器等特點,經常適用於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紅外輻射探測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技術是最近幾年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紅外傳感器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天文、氣象、工業、軍事和呢用等眾多領域,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紅外線,實質上是一種電磁輻射波,其波長範圍大致在0.78~1000M頻譜範圍內,因其是位於可見光中紅光以外的光線,故而得名為紅外線。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向外部空間以紅外線的方式輻射能量。 利用紅外輻射實現相關物理測量的傳感技術,即為紅外傳感技術。
  • 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原理
    熱電堆傳感器原理 任何物體只要在絕對零度以上時,都會以一定的波長向外輻射能量,只是在低溫段的輻射能量很弱。常溫下,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是紅外輻射的發射源,只是紅外輻射的波長不同。 非接觸式測溫傳感器就是利用物體的輻射能量隨溫度而變化的原理製成的。
  • 一文讀懂紅外傳感器
    一是採用新型材料和處理技術,使得傳感器的紅外探測率提高,響應波長增大,響應時間縮短,像素靈敏度和像素密度更高,抗幹擾性能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如Pyreos和Irisys公司已推出薄膜和陶瓷混合的新型熱釋電敏感技術,使得敏感元件可以實現陣列化。 二是傳感器的大型化和多功能化。
  • GTRH-2 黑體紅外輻射實驗儀的應用
    1.將GTRH-2黑體輻射測試架,紅外熱輻射傳感器安裝在光學導軌上,調整紅外熱輻射傳感器的高度,使其正對模擬黑體(輻射體)中心,然後再調整GTRH-2黑體輻射測試架和紅外熱輻射傳感器的距離為一較合適的距離並通過光具座上的緊固螺絲鎖緊。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結構及型號
    紅外熱釋電傳感器就是基於熱釋電效應工作的熱電型紅外傳感器其結構簡單堅固,技術性能穩定,被廣泛應用於紅外檢測報警、紅外遙控、光譜分析等領域,是目前使用最廣的紅外傳感器。 圖2  熱釋電傳感器的結構 熱釋電傳感器的濾光片為帶通濾光片,它封裝在傳感器殼體的頂端,使特定波長的紅外輻射選擇性地通過,到達熱釋電探測元+在其截止範圍外的紅外輻射則不能通過
  • 2020年中國紅外傳感器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紅外線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感應目標輻射的紅外線,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目前,紅外傳感技術已經眾所周知,在現代科技、國防科技和工農業科技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隨著物聯網、「網際網路+」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為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帶來需求增長,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消防防火、人流監控、家居安防等領域均有應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近7.5億元。隨著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工廠等智能化應用加深,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到2021年有望突破10億元。
  • 技術革新 紅外探測報警器走向高端應用
    主動紅外探測器作為一種周界防範報警應用的無形電子圍欄,業界常簡稱為「主動紅外」、「紅外對射」。主動紅外探測器自90年代初期開始進入國內安防市場,其市場發展歷程已經有20多年,因其優越的性價比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此類產品目前仍是國內外周界安防應用市場的主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