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探測傳感器能否正確區別人與動物?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紅外探測傳感器能否正確區別人與動物?

仁科測控 發表於 2020-05-28 09:13:17

紅外線傳感器能否區分檢測環境下的人和動物?

紅外傳感器原理:

所有溫度高於0k的物體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發射紅外能量。由於各種物體吸收與含有的熱能量不同,向外輻射的熱紅外能量自然不同。

利用紅外探測器,能將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過放大、轉換等一系列處理,最終準確測定出物體的溫度。

人體有恆定的體溫,會發出特定波長在10μm左右的紅外線,紅外探測器正是利用紅外線反射的原理。

探測器收集外界的紅外輻射進而聚集到紅外傳感器上。紅外傳感器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了紅外輻射溫度發出變化時就會向外釋放電荷,檢測處理後產生報警。這種探測器是以探測人體輻射為目標的。這樣的稱之為被動紅外探測器, 動物也有熱量會發射紅外線,所以常規的吸頂式人體紅外探測器是沒辦法區分人和動物的。

技術的不斷突破,也推動著紅外傳感器的市場應用進一步擴大。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防小寵物的紅外報警器,被動紅外探測器發展到今天,在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防小寵物是被動紅外探測器的復一種重要的功能,每個生產廠家對抗小寵物幹擾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但不外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物理方式,即通過菲涅爾透鏡的分割方式的改變來降低由於小寵物引起誤報的概率,這種方式是表面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第二種方式是採用對探測信號處理分析方式主要是對探測的信號進行數據採集,然後分析其中的信號周期,幅度,極性 .這些因素具體反應出移動物體的速制度、熱釋紅外能量的大小,以及單位時間內的位移。探測器中的微處理器將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由此判斷移動物體可能是人還是小動物 。

由此看來,我們要注意的是被動紅外探測器的防小寵物百的功能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防寵物是相對的,相對於沒有防寵物功能的探測器其誤報率是大大降低了,它對小寵物的數量和大小有一定限度的。第二方面是安裝位置是要有一定要求度的,並不是隨意的安裝就可以達到防小寵物功能。

隨著技術的不斷研發,目前,紅外探測傳感器正朝著探測率更高,響應波長更大,響應時間更短,抗幹擾性能更高,生產成本更低的方向發展。

建大仁科RS-HW-N01型吸頂式人體紅外傳感器小巧玲瓏,內部配置人體雙元熱釋紅外傳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採用吸頂式安裝,安裝高度在2.5~6m之間,安裝高度在3.6m時,能都形成直徑6m的探測範圍,將其用在機房環境監測系統中能夠對機房環境實現360度的全方位探測,是一款穩定性較高的被動紅外傳感器。

吸頂式人體紅外傳感器設備內部使用8-bit 低功耗CMOS處理器,採用先進的信號分析處理技術,配備較高性能的傳感信號處理集成電路,具有超高的探測和防誤報性能;具有抗RFI幹擾(20~1000MHZ,如移動通信)的功能;設備具有自動溫度補償功能,在溫度-10℃~50℃之間,相對溼度≤95%的環境內工作,不會出現凝露現象。

使用者將人體紅外探測器安裝在機房出入口處,當有人非法闖入紅外探測區域時,探測器會自動對他進行探測,若發現他在區域內活動,會立刻啟動安全報警功能:設備上的LED指示燈變亮,並把告警信息通過環境監控主機上傳至機房環境監測系統,系統也會在第一時間給管理人員發送有人非法入侵告警信息。

吸頂式人體紅外傳感器的測量範圍如下圖:

人體紅外傳感器起到智能安防的作用。為方便用戶使用,還具有報警延時和延時報警的功能,在具體使用中用戶可根據情況,將報警持續時間調整為30s、10s或5s;延時報警則通過管理軟體進行設置修改。

安裝人體紅外傳感器不僅僅是為了防賊,更重要的是保障人身安全。侵入者的非法反偵測技術手段的提高,普通的門禁不能完全阻止他們,而吸頂式紅外探測器性能穩定,具有超高的探測和防誤報性能,安裝後也不易被人發現,被廣泛應用於樓盤別墅、廠房、倉庫、商場、寫字樓等場所,進行安全防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紅外人體感應設備能正確區分人和動物嗎?
    由探測元件將探測並接收到的紅外輻射轉變成微弱的電壓信號,經裝在探頭內的場效應管放大後向外輸出。菲涅爾透鏡利用透鏡的特殊光學原理,在探測器前方產生一個交替變化的「盲區」和「高靈敏區」,以提高它的探測接收靈敏度。當有人從透鏡前走過時,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就不斷地交替從「盲區」進入「高靈敏區」,這樣就使接收到的紅外信號以忽強忽弱的脈衝形式輸入,從而強化其能量幅度。
  • 紅外人體感應設備能正確區分人和動物嗎?
    在每個探測器內裝入一個或兩個探測元件,並將兩個探測元件以反極性串聯,以抑制由於自身溫度升高而產生的幹擾。由探測元件將探測並接收到的紅外輻射轉變成微弱的電壓信號,經裝在探頭內的場效應管放大後向外輸出。菲涅爾透鏡利用透鏡的特殊光學原理,在探測器前方產生一個交替變化的「盲區」和「高靈敏區」,以提高它的探測接收靈敏度。當有人從透鏡前走過時,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就不斷地交替從「盲區」進入「高靈敏區」,這樣就使接收到的紅外信號以忽強忽弱的脈衝形式輸入,從而強化其能量幅度。
  • 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
    ==菲涅耳透鏡==根據菲涅耳原理製成,菲涅耳透鏡分為折射式和反射式兩種形式,其作用一是聚焦作用,將熱釋的紅外信號折射(反射)在PIR上;二是將檢測區內分為若干個明區和暗區,使進入檢測區的移動物體能以溫度變化的形式在PIR上產生變化熱釋紅外信號,這樣PIR就能產生變化電信號。使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PIR)靈敏度大大增加。
  • 紅外傳感器用於甲烷探測的優點有哪些
    打開APP 紅外傳感器用於甲烷探測的優點有哪些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10-22 17:14:40 與催化傳感器一樣,半導體傳感器也易受汙染和中毒。 紅外傳感器 紅外傳感器利用紅外光束探測和測量大氣中存在的任何氣體。雖然紅外傳感器比其他傳感器貴一點,但它們持久耐用。因此,紅外傳感器已成為探測各種氣體的主要技術。
  • 深度解析紅外傳感器
    紅外傳感器是傳感器中常見的一類,由於紅外傳感器是檢測紅外輻射的一類傳感器,而自然界中任何物體只要其穩定高於絕對零度都將對外輻射紅外能量,所以紅外傳感器稱為非常實用的一類傳感器,利用紅外傳感器可以設計出很多實用的傳感器模塊,如紅外測溫儀,紅外成像儀,紅外人體探測報警器,自動門控制系統等。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和應用介紹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傳感探測元、幹涉濾光片和場效應管匹配器三部分組成。設計時應將高熱電材料製成一定厚度的薄片,並在它的兩面鍍上金屬電極,然後加電對其進行極化,這樣便製成了熱釋電探測元。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結構上引入場效應管的目的在於完成阻抗變換。由於熱電元輸出的是電荷信號,並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電阻將其轉換為電壓形式該電阻阻抗高達104MΩ,故引入的N溝道結型場效應管應接成共漏形式即源極跟隨器來完成阻抗變換。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傳感探測元、幹涉濾光片和場效應管匹配器三部分組成。
  • 紅外傳感器有什麼作用_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紅外傳感器有什麼作用   紅外線傳感器就是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的這種性質使得它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當中有一種作用就是安裝在門外監控門外的動靜。   紅外傳感器安裝在門外,一旦有人靠近就可以出現警報提醒室內的人,因此紅外傳感器可以很好的起到看門的作用,不過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紅外傳感器進行一些非法活動。最近,臺灣紀姓男子在入口樓梯間裝有紅外線傳感器,偵測賭場外動靜。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
    請看下文~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599.htm一、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 -簡介  紅外傳感器,英文名稱為infra-red sensor,是一種以紅外線為介質來完成測量功能的傳感器,具有響應速度快等諸多優點,現已在工農業、國防、科技等諸多領域應用廣泛。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
    本文就主要講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及其相關內容。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主要由傳感器探測元、菲涅爾透鏡、幹涉濾光片和場效應管匹配器等幾部分組成。其中,傳感器探測元由一種高熱電材料製成,在每個探測器內裝有兩個反極性串聯的探測元,以抑制高溫產生的幹擾;菲涅爾透鏡一般裝於探測器前方,用於提高探測器的靈敏度;場效應管主要用於完成阻抗變換。
  • 紅外傳感器的種類和工作原理及特性的介紹
    由於紅外線屬於環境因素不相干性良好(對於環境中的聲響、雷電、振動、各類人工光源及電磁幹擾源,具有良好的不相干性)的探測介質;同時也是目標因素相干性好的產品(只有阻斷紅外射束的目標,才會觸發報警),所以主動式紅外傳感器器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被動紅外傳感器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被動紅外傳感器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紅外線來進行工作的。
  • 紅外避障傳感器原理圖_紅外傳感器避障模塊電路圖
    紅外避障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紅外避障主要是以紅外測距傳感器為主。   紅外測距都是採用三角測距的原理。紅外發射器按照一定角度發射紅外光束,遇到物體之後,光會反向回來,檢測到反射光之後,通過結構上的幾何三角關係,就可以計算出物體距離D。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結構及型號
    紅外熱釋電傳感器就是基於熱釋電效應工作的熱電型紅外傳感器其結構簡單堅固,技術性能穩定,被廣泛應用於紅外檢測報警、紅外遙控、光譜分析等領域,是目前使用最廣的紅外傳感器。 圖1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實物圖 2、傳感器的內部組成結構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濾光片、熱釋電探測元和前置放大器組成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放大電路設計案例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紅外探測技術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並廣泛應用於夜視儀、報警、醫療和自動控制等領域。在紅外探測系統中,紅外傳感器是核心器件,它的性能決定了整個紅外探測系統的靈敏性,而前置放大電路又是影響紅外傳感器性能的關鍵部分。由於紅外傳感器的響應信號十分微弱,故對前置放大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如低噪、高增、低頻特性好及抗幹擾強等。
  •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領域
    紅外溫度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靈敏度、高信噪比、低成本薄膜工藝、高通紅外濾波、內置Ni溫度傳感器等特點,經常適用於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紅外輻射探測
  • MEMS紅外溫度傳感器國內技術獲得突破
    紅外溫度傳感器在自然界中,當物體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時,由於它內部熱運動的存在,就會不斷地向四周輻射電磁波,其中就包含了紅外線。紅外溫度傳感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製作而成的。因此,紅外線傳感器可以利用遠紅外線範圍的感度來檢測人體溫度,以此來測量人體體溫。
  • 基於紅外傳感器的CO2氣體檢測電路設計
    1 檢測電路的工作原理  1.1 紅外吸收型二氧化碳氣體傳感器的工作原理〔1〕  紅外吸收型CO2氣體傳感器是基於氣體的吸收光譜隨物質的不同而存在差異的原理製成的。不同氣體分子化學結構不同,對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的吸收程度就不同,因此,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依次照射到樣品物質時,某些波長的輻射能被樣品物質選擇吸收而變弱,產生紅外吸收光譜,故當知道某種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時,便能從中獲得該物質在紅外區的吸收峰。同一種物質不同濃度時,在同一吸收峰位置有不同的吸收強度,吸收強度與濃度成正比關係。因此通過檢測氣體對光的波長和強度的影響,便可以確定氣體的濃度。
  • 一文讀懂紅外傳感器
    一是採用新型材料和處理技術,使得傳感器的紅外探測率提高,響應波長增大,響應時間縮短,像素靈敏度和像素密度更高,抗幹擾性能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如Pyreos和Irisys公司已推出薄膜和陶瓷混合的新型熱釋電敏感技術,使得敏感元件可以實現陣列化。 二是傳感器的大型化和多功能化。
  • 中遠紅外探測:照亮「隱秘的角落」
    從紅外線被科學家發現開始,紅外探測技術已經逐漸在各個領域大放光彩。無論是我們隨處可見的感應燈、感應水龍頭,或是軍事上紅外偵察、制導技術。在使用網絡攝像頭或手機攝像頭時,我們會體驗到過去幾十年來針對可見光波段開發的廉價、緊湊型傳感器的強大功能。相反,探測肉眼不可見的低頻輻射(如中、遠紅外輻射)則需要複雜且昂貴的設備。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放大電路的設計
    紅外熱釋電傳感器輸出電信號的幅度和頻率主要決定於目標人體的溫度、探測區域背景、人體與傳感器的距離、人體移動的速度、
  • 紅外探測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一、紅外探測應用領域:總量上軍品大於民品,增速上民品大於軍品紅外熱成像儀可以突破人類視覺障礙,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探測到物體,即使在有煙霧、粉塵的情況下 也可實現探測,且不需要光源照明,因此可以全天候使用。此外,由於紅外熱成像具有隱蔽性好、抗幹擾性強、 目標識別能力強等優點,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