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放大電路設計案例

2021-01-19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紅外探測技術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並廣泛應用於夜視儀、報警、醫療和自動控制等領域。在紅外探測系統中,紅外傳感器是核心器件,它的性能決定了整個紅外探測系統的靈敏性,而前置放大電路又是影響紅外傳感器性能的關鍵部分。由於紅外傳感器的響應信號十分微弱,故對前置放大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如低噪、高增、低頻特性好及抗幹擾強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085.htm

  以下針對熱釋電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的特點,提出一種新型的高增益、低噪聲的前置放大電路設計方案。該方案很好地滿足了熱釋電傳感器對前置放大器低噪聲、高增益、低頻特性好及抗幹擾能力強的要求。

  一、輸出信號特性及其噪聲分析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輸出電信號的幅度和頻率主要決定於目標人體的溫度、探測區域背景、人體與傳感器的距離、人體移動的速度、光學透鏡系統的焦距和它的設計方 式。人體溫度和探測區域背景的溫差很大,離傳感器越近,輸出電信號的幅值將越大。雙敏感元熱釋電傳感器配合菲涅爾光學透鏡使用時,輸出信號波形電壓峰峰值 約為1mV,頻率可由下公式計算:

  

  式中,f是輸出信號頻率(Hz);Vb是人體移動速度(m/s);fb是光學系統焦距(mm);S是傳感器敏感元的面積(mm);L是人體離傳感器的距離(m)。對於雙敏感元傳感器,標準尺寸為2&TImes;1mm2,人體移動速度範圍為0.5~5m/s,常用探測器上使用的菲涅爾透鏡焦距為25mm,由此我們可計算出傳感器輸出信號的頻率範圍為0.08~8Hz。

  由於傳感器輸出的信號非常微弱,容易受到噪聲的幹擾,甚至有效信號被淹沒在噪聲中。研究發現傳感器上輸出信號的幹擾源主要來自傳感器的熱噪聲、固有噪聲、放大器的電壓和電流噪聲等。熱噪聲是由探測器材料中的電荷載流子的隨機熱運動而產生的。要減小熱噪聲帶來的影響,應儘量縮短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和前置放大電路之間的距離,減少外界熱幹擾,並在前置放大電路中串入低通濾波電路,限制噪聲帶寬。傳感器的固有噪聲電壓峰峰值約為50μV,室外熱空氣流動能夠產生接近250μV的噪聲,在室內也接近180μV。其他可能存在的幹擾,如空間電磁波幹擾和機械振動等,噪聲幅值接近100μV。三種噪聲疊加最大幅值接近300μV。

  二、前置放大電路的設計

  根據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輸出信號特性,前置放大電路信號處理要從多種噪聲幹擾中提取有用的微弱信號,故前置放大電路應具有低噪聲、高增益、低頻特性好、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因此,通常由如圖所示的包括帶通濾波、兩級高增益放大、比較電路三個部分組成。

  

  圖1 紅外探測前置放大電路設計圖

  上圖中熱釋電傳感器D端和5V電源間串聯10kΩ電阻,用於降低射頻幹擾,G端接地,S端接47kΩ負載電阻,偏置電壓約為1V。傳感器輸出直接耦合到低噪聲運放(LM324)構成的帶通濾波和第一級放大電路的反向輸入端,再由電阻R6 、電容C8耦合到第二級反向放大電路進行進一步濾波、放大。

  上限截止頻率為:

  

  下限截止頻率為:

  

  電路增益與頻率有關,當輸入信號頻率為1Hz時,第一級放大增益約為:

  

  第二級放大增益為:

  計算得帶寬為15.83Hz,電路總增益為66dB。雙限電壓比較器由四運放(LM324)的另兩個放大器構成。從前文對噪聲分析可知,噪聲源最大幅值接近300μV,經兩級放大電路後,最大噪聲幅值達到600mV。第二級放大電路偏置在VCC/2,即2.5V,因此,雙限電壓比較器的高低閾值應設置為3.1V和1.9V時才能有效抗噪聲幹擾,即當放大器輸出信號電平大於3.1V或者小於1.9V時,比較器輸出高電平,表示探測到移動人體。

  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很廣,大體可分為定性測量和定量測量兩類。

  定量測量是測量紅外光源的溫度T,是一種非接觸的測定溫度的方法。它的基本依據如下,首先輻射能流密度 ωλ可表示為:

  

  式中,ωλ為輻射率,相當於對絕對黑體的修正,是一個小於等於1的數;h為普朗克常數;λ為波長,c為光速;k為波爾茲曼常數;T為絕對溫度。

  由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光源輻射率一定,紅外傳感器與光源相對位置及光學系統固定,則傳感器的溫度相對於光源溫度有一個確定的關係。

  實際用斬光板來對光源進行斬光,所以熱釋電器件的溫度時而反映光源溫度,時而反映斬光板溫度,因而熱釋電器件輸出的脈動電壓幅度為以光源溫度T,斬光板溫度為自變量的兩個函數之差。

  定性測量是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最大應用領域。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檢測物與背景輻射性質的不同、檢測目標存在與否。人體的表面溫度約為34℃,紅外線峰值約為10μm,人體移動產生的信號相應於頻率為0.1~10Hz,熱釋電的方法檢測人體與可見光傳感器相比,有幾個特點,一是利用人體自身發光,不用其它光源,因而工作裝置簡單、可靠,另外由於紅外線不被人感覺,所以具有隱蔽性好的優點。

  近些年來,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除了用於遙感、制導、夜視、主動雷達、熱成像、氣體分析、輻射計、測溫等軍事和工業場合外,它在消費電子電器產品中的應用正迅速增長。目前應用最多的是檢測人的傳感器,比如用於防盜報警系統。

  

  紅外報警器組成框圖

  物體射出的紅外線先通過菲涅爾透鏡,然後到達熱釋電紅外探測器。這時,熱釋電紅外探測器將輸出脈衝信號,脈衝信號經放大和濾波後,由電壓比較器將其與基準值進行比較,當輸出信號達到一定值時,報警電路發出警報。其中的前置放大電路採用第一個圖1中所設計的方案,通過測試表明信號處理電路低頻特性較好,對傳感器輸出的低頻微弱信號有比較高的放大增益,抗噪聲幹擾能力強。電路設計實驗結果也證明該前放信號處理電路配合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使用時靈敏度高、探測誤差率較低。

  四、總結

  通過分析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輸出信號特性,對設計前放電路的噪聲信號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該微弱信號處理電路在低頻時具有較高增益,頻率特性曲線在1Hz附近比較平坦,對低頻信號放大時失真小,3dB帶寬只有15.94Hz,能夠有效濾除高頻幹擾,提高信噪比,滿足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輸出對信號處理電路設計的要求。但具體應用時,還應充分考慮實際探測環境對傳感器輸出信號的影響,合理選擇、設計信號處理電路,才能減少誤差,最大限度的發揮紅外傳感器的探測作用。

相關焦點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放大電路的設計
    光學透鏡系統的焦距和它的設計方式。要減小熱噪聲帶來的影響,應儘量縮短熱釋電傳感器和前置放大電路之間的距離,減少外界熱幹擾,並在前置放大電路中串入低通濾波電路,限制噪聲帶寬。傳感器的固有噪聲電壓峰峰值約為 50μV,室外熱空氣流動能夠產生接近 250 μV的噪聲,在室內也接近 180 μV。其他可能存在的幹擾,如空間電磁波幹擾和機械振動等,噪聲幅值接近100μV。
  • 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人體輻射檢測電路設計
    闡述了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結構,設計了包含有前置放大電路、電壓比較電路、延時電路和電源電路組成的紅外檢測系統,分析了檢測電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檢測電路的安裝要求。所設計的電路性能可靠、成本低、易於安裝,適用於居民家庭、賓館走廊、學生宿舍、教學樓道等場合。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結構及型號
    紅外熱釋電傳感器就是基於熱釋電效應工作的熱電型紅外傳感器其結構簡單堅固,技術性能穩定,被廣泛應用於紅外檢測報警、紅外遙控、光譜分析等領域,是目前使用最廣的紅外傳感器。當它受到非恆定強度的紅外光照射時,產生的溫度變化導致其表面電極的電荷密度發生改變,從而產生熱釋電電流。 前置放大器由一個高內阻的場效應管源極跟隨器構成,通過阻抗變換,將熱釋電探測元微弱的電流信號轉換為有用的電壓信號輸出。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和應用介紹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傳感探測元、幹涉濾光片和場效應管匹配器三部分組成。設計時應將高熱電材料製成一定厚度的薄片,並在它的兩面鍍上金屬電極,然後加電對其進行極化,這樣便製成了熱釋電探測元。  2、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應用-自動門  2.1 自動門設計原理  在自動門領域中,被動式人體熱釋電紅外線感應開關的應用非常廣泛,因其性能穩定且能長期穩定可靠工作而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這種開關主要由人體熱釋電紅外線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控制及執行電路、電源電路等幾部分組成。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控制原理圖
    如圖,整個控制原理圖包括菲涅爾透鏡、熱釋電傳感器、放大器、比較器、控制電路輸出電路等部分。 1、菲涅爾透鏡 這種透鏡又叫螺紋透鏡,由聚合物或者玻璃製作而成,它的作用是將人體發出的的紅外線收集,目的是提高輸入信號靈敏度; 2、熱釋電傳感器
  • 熱釋電傳感器的非接觸式測控系統設計
    摘要:介紹了利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進行非接觸式測溫的基本原理、紅外測溫系統結構和信號處理電路的組成。以此為基礎,設計了一套非接觸式紅外測溫裝置,用該裝置測定了移動目標表面溫度。
  • 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圖大全(六款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打開APP 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圖大全(六款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發表於 2018-03-04 10:14:41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
    導讀:隨著時代的進步,智能防護、智能報警得到人們的重視,而紅外線由於其不可見性在這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就是一種感應紅外線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儀器,在眾多安保設施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的測量原理解析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壓電晶體元件組成,元件兩個表面做成電極,當傳感器監測範圍內溫度有T的變化時,熱釋電效應會在兩個電極上產生電荷,即在兩電極之間產生微弱電壓V。熱釋電探測器檢測到變化的溫度,經光電轉換後,變成一個交流電壓信號供信號處理電路進行處理。
  • 傳感器系列8:紅外線傳感器及應用電路
    必須對紅外輻射進行調製(或稱斬光),使恆定的輻射變成交變輻射,不斷引起熱電元件的溫度變化,才能使熱釋電產生,並輸出交變的信號。(2)熱釋電型傳感器的結構將熱釋電元件、結型場效應管、電阻等封裝在避光的殼體內,並配以濾光鏡片透光窗口,便組成熱釋電傳感器。
  • 基於紅外傳感器的CO2氣體檢測電路設計
    圖1  二氧化碳傳感器探頭結構  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探頭結構如圖1所示。是由紅外光源、測量氣室、可調幹涉濾光鏡、光探測器、光調製電路、放大系統等組成。  圖2 檢測電路原理框圖  檢測電路設計的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  檢測電路由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數字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穩流電路、單片機系統、溫度補償等組成。
  • 什麼是紅外感應原理,紅外接收頭是如何接收紅外信號的?
    它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當人體進入感應範圍時,紅外傳感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輸出電路,打開相應負載,一旦人離開後,輸出自動關閉,實現節能效果。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它是一種能檢測人或動物發射的紅外線而輸出電信號的傳感器,利用它可以作為控制電路的輸入端。
  • 一種紅外感應與來電斷電節能開關的設計
    於是我們設計出了一種集上述兩種開關功能於一身的紅外線來電斷電自動節能開關,利用兩個串聯的繼電器實現來電斷電功能,並用LM324晶片處理紅外感應信號,使得開關體積較小、成本較低;填補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響應節能號召。這種開關可以用在學生寢室、家庭等場所。  2.電路原理圖及設計  該開關功能實現的框圖如圖1所示。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1 07:00:00 隨著科學技術、計算機微處理器、現代數位訊號處理技術水平、新型半導體等材料的推出和加工製造工藝等各方面的進步,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將會發展迅猛。
  • 2020年中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消費量預測分析
    紅外線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感應目標輻射的紅外線,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近年來,國內機場、火車站、地鐵、商場、學校、醫院和景區等人流密集的公共社會場所對測溫設備的配備逐步完善,帶來紅外傳感器需求的增加。因此,我國紅外探測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 什麼是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它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當人體進入感應範圍時,紅外傳感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輸出電路,打開相應負載,一旦人離開後,輸出自動關閉,實現節能效果。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它是一種能檢測人或動物發射的紅外線而輸出電信號的傳感器,利用它可以作為控制電路的輸入端。
  • 紅外測溫儀的測溫原理解析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壓電晶體元件組成,元件兩個表面做成電極,當傳感器監測範圍內溫度有T的變化時,熱釋電效應會在兩個電極上產生電荷,即在兩電極之間產生微弱電壓V。熱釋電探測器檢測到變化的溫度,經光電轉換後,變成一個交流電壓信號供信號處理電路進行處理。
  • elmos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主動式光電傳感器技術
    打開APP elmos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主動式光電傳感器技術 佚名 發表於 2018-04-14 08:36:00
  • 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種類、特點以及應用詳解
    原來,霍金輪椅下方和後方安裝的電腦包含一個音頻放大器和聲音合成器,它們受到霍金眼鏡上的紅外傳感器控制,能夠對因面部運動而產生的光線變化作出反應……」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現如今,紅外傳感器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了解紅外傳感器之前,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什麼是紅外線,或者叫紅外光。
  • 智能家居銷售人員必讀:PIR紅外傳感器一覽
    作為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傳感器處於整個物聯網系統的最底層,即感知層,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與根基。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給傳感器產業注入了「興奮劑」。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可謂「遍地開花」。人會產生紅外輻射。在正常的體溫下,人類在紅外區域會有強烈輻射,波長為9.4μm。熱電傳感器是由陶瓷材料構成,暴露在紅外輻射下其表面會產生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