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1 07:00:00
隨著科學技術、計算機微處理器、現代數位訊號處理技術水平、新型半導體等材料的推出和加工製造工藝等各方面的進步,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將會發展迅猛。
國外某研究機構預測,紅外傳感器將在全球銷售額的2.86億美元。而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SDREPORTS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全球光電/紅個(EO/IR)傳感器市場規模到2024年將達到100億美元,與2014年73億美元的市規格相比,其複合年增長率達到3.22%。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技術是最近幾年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紅外傳感器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天文、氣象、工業、軍事和呢用等眾多領域,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紅外線,實質上是一種電磁輻射波,其波長範圍大致在0.78~1000M頻譜範圍內,因其是位於可見光中紅光以外的光線,故而得名為紅外線。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向外部空間以紅外線的方式輻射能量。
利用紅外輻射實現相關物理測量的傳感技術,即為紅外傳感技術。
近年來,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型材料和處理技術的發展:
用新型材料和處理技術,使得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紅外探測率提高,響應波長增大,響應時間縮自顧不暇,像素靈敏度和像素密度更高,搞幹擾性高,生產成本降低。如PYREOS和IRISYS公司已推出薄膜和陶瓷混合的新型熱釋電敏感技術,使得敏感元件可以實現陣列化。
2、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大型化和多功能:
微電技術的發展和傳感器的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正從小型、單一功能,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
名國外所研製的大型紅外傳感器(16*16到64*64像素)除可進行溫度場測量外,還可獲得先進的,小型紅外傳感器所不具有的人體探測功能(即可精確定位個人在空間中的位置,即人不活動,也可識別出)或在大型區域的安全監視等功能,十分適宜於家庭自動化、醫療保健、安全防護等場合的應用。此外,新型多光譜傳感器的研製,也大大改善了紅外成像陣列的功能性。
3、傳感器的智能化:
新型的智能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通常內置多個微處理器,具備傅立葉變換,小波變換等先進數位訊號處理或補償功能,自診斷功能,雙向數字通信等功能,使得傳感器的穩定性、可靠性、信噪比、便利性等性能大大提高。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