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尾石龍子?」近日,一網友在密雲的山上偶然發現一隻新奇的蜥蜴驚叫了起來,隨手拍後發到微博上,經博物愛好者確認,實際是黃紋石龍子,屬藍尾石龍子的近親,有網友稱在延慶八達嶺、房山十渡等地也曾見過。
密雲網友發現的這隻石龍子體型不大,明顯有一條漸變的藍色尾巴,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綴有金色的長條紋,棕褐色打底,覆瓦狀鱗片光滑細膩,在陽光照射下反光,十分亮麗。
「這是一隻亞成體石龍子,也就是即將成年的『小夥子』,幼體尾部的藍色和背部的金色縱紋是顯著特徵,但這兩個特徵會在成體以後消失,成年石龍子一般能長到20公分左右。」新浪微博認證科普博主齊碩如是說。
並不是所有尾巴藍色的蜥蜴都是藍尾石龍子種類,也可能是黃紋石龍子,二者幼體幾乎一模一樣,但成體有明顯區別,後者背部並非只有五條縱紋。事實上區分二者一般憑產地即可,像北京、河北附近發現的就是黃紋石龍子,而江浙、華南地區則是藍尾石龍子。
「這麼好看,能不能抓回家做寵物呢?它有沒有攻擊性?」記者問。齊碩連忙答:「萬萬不可!所有野生動物都不適合做寵物。人工飼養環境不一定能夠提供它們需要的光源,也無法獲得符合它們習慣的昆蟲飲食,『圈養』對它們來說是災難!」
齊碩告訴記者,石龍子需要充足的陽光提高體力促進食物消化,而且人們擦防曬霜防止的UVB(戶外紫外線),實際上是促進石龍子鈣質吸收的好東西,陰暗環境會使石龍子生病甚至致死。因此,它們常活躍在林園和礫石中,既能曬到太陽,又有足夠的食物來源,植物也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攻擊。
此外,記者查詢到,黃紋石龍子是蜥蜴目石龍子科的一個瀕危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儘管如此,黃紋石龍子在北京地區出現也並不稀奇,因為它與麗斑麻蜥、山地麻蜥都是京城周邊常見的蜥蜴種類。不過齊碩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一定程度上得歸功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建設規劃中也不忘為野生動物留白,人與自然的關係越來越和諧了。」 圖片來自密雲網友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曲經緯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