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仙女座星系是銀河系的友好鄰邦,兩星系團正在以非常高的速度相向運行,並且在未來的40億年或者更早的時間裡,銀河系會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發生碰撞後,兩星系群中的天體相互碰撞創造出更多的行星,如果那時候的太陽系沒有受到影響,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天空將會比如今明亮許多,即使是在夜晚。
但時間或許不需要這麼久,在最近的研究中,精度最高的太空望遠鏡哈勃望遠鏡已經觀察到了可以現象,或是說銀河系和仙女座已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碰撞。觀測發現,仙女座星系擁有的巨大光暈要比最開始時擴大了100——200萬光年,這在無形中減少了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的時間。
仙女座星系的光暈又是什麼呢?光暈一般存在於星系的周圍,其內部物質稀疏但範圍十分廣泛,大多都是離子化的氣體,能夠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擴大。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其實有著很多的相同點,首先它們都是棒旋狀星系,並且都是本星系團的組成者。仙女座星系中大概存在1萬億個恆星,縱跨整個仙女座,直徑高達20萬光年,就算以我們的視角來看,也會給我們呈現出有6個月球直徑大小的圓形來。我們之所以很難看到是因為仙女座離我們實在太遠,亮度也不高,再加上光汙染嚴重等一系列原因。
但是我們還是有機會能夠看清楚的,比如在深秋季節,那時候光汙染相對較弱,此時我們就能夠看到仙女座明亮的核心,此時它正是謝側著面向我們。
星系光暈的組成和結構又是怎麼被科學家發現的呢?直接測量來自粒子的輻射?並不是,要知道光暈的實質是非常稀疏的被離子化的氣體,想要從中直接獲得輻射基本不可能,更不要說距離如此之遠。科學家使用的辦法則是利用這些星系附近的類星體對這些輻射的吸收,進而獲得其組成成分。
今天的科普最靠譜就講到這兒,您的點讚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