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除草劑藥害,都有啥症狀?怎樣補救?看答案!

2020-11-23 騰訊網

除草劑藥害是在農業生產中常遇到的。除草劑藥害的主要症狀是什麼?除草劑藥害應如何避免?除草劑藥害的補救措施有哪些?

1、除草劑藥害的症狀分析

1.1 禾穀類植物、牧草新長出來的葉變黃,葉鞘內下部腐爛,接著老葉變黃。是禾本種類除草劑(如拿捕淨、精禾草克、精隱殺得、蓋草能等)的藥害。

1.2 闊葉植物生長受阻,褪綠或變紫,葉脈有時發紅或紫,生長點末端死亡。禾本科植物生長受阻,葉脈間發黃或變紫,子葉可能不展開,側根很少。是咪唑啉酮類或磺醯尿類除草劑(咪草煙、苄嘧磺隆、氯磺隆等)的藥害。

1.3 葉子上出現白色斑點,子葉和真葉頂端變白。是接觸除草劑如丙炔氟草胺(速收)或光合作用抑制劑如莠去津等除草劑藥害。

1.4 葉子頂端褪綠變白,有時發黃或淡綠,並經葉緣向下蔓延。是三氮苯類除草劑通過根吸收進入植株出現藥害,如莠去津、敵草隆等。

1.5 葉子下部褪綠變白,有時顏色由黃到橙,並經葉脈向上蔓延。是脲類化合物,由根吸收並傳導所致(如綠麥隆、敵草隆)。

1.6 整個葉片的主脈和側脈褪綠變黃,有時也擴展到葉脈之間。是脲嘧啶類、三嗪酮類除草劑藥害,如除草定、嗪草酮。

1.7 植物葉子出現水漬狀白斑,隨後很快變褐色。是滅生性除草劑如克無蹤(百草枯)、利農藥害。

1.8 葉面組織出現小白點(苗後莖葉噴霧)或葉基部變白,中脈變褐。細胞膜破壞劑,如雜草焚、虎威、克闊樂、果爾等除草劑藥害。

1.9 子葉和真葉葉柄褪色,顏色由白互紫,通過葉脈擴展,並從葉脈進入組織。氟咯草酮藥害。

1.10 白化病、葉脈間顏色由白到紫,葉脈本身保持長時間的綠色。殺草強、異惡草酮(廣滅靈)藥害。

1.11 葉子首先變黃,然後轉為褐色,症狀始於新生部位。草甘膦藥害。

1.12 整株植物受抑制,葉子變紅而脆。磺草靈藥害。

1.13 芽短、發育不良,葉子暗綠色且脆。細胞生長抑制劑藥害,如氟樂靈、施田補、禾大壯等除草劑。

1.14 葉子和莖出現激素類藥害症狀,葉柄捲縮,葉子邊緣向下捲曲並變紫色,莖彎曲,有時增厚壞裂。

1.15 葉子收縮變窄,基部葉脈平行,出現黃色和暗綠色區域。根吸收生長調節劑類除草劑藥害。

2、不同除草劑類型所產生的症狀區別

2.1 生長調節劑類

生長調節劑類除草劑作用於植物的多個部位,幹擾激素的平衡和蛋白質的合成,因此導致植物各種生長畸形。

生長調節劑類除草劑有選擇性地殺滅闊葉雜草,但它們也會使禾本科和闊葉作物受到傷害,不論是根、莖、葉、花及穗都能產生明顯的畸形現象,並且長久時間不能恢復正常。

2.1.1 苯氧羧酸類(2,4滴丁酯、2甲4氯等)

禾本科作物(小麥或玉米)受害表現,幼苗矮化、畸型,形成蔥狀葉。花序變曲、難抽出葉鞘;出現雙穗、小穗對生、重生、花不孕等。莖變扁而脆,易於折斷,抽穗難,主根短,生育受抑制。

雙子葉植物葉脈近於平行,複葉中的小葉癒合;葉片沿葉緣癒合成筒狀或杯狀。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數增多或減少,形狀異常。頂芽與側芽的生長受到嚴重抑制,葉緣與葉尖壞死。

受害植物的根腫脹,花果生長受阻,花不能正常發育。花期推遲,畸形變小,果實畸形,不能正常出穗或發育不完整,出現癟粒,植物矮化。

2.1.2 苯甲酸類

麥草畏用於玉米、小麥、燕麥、高粱和非耕地除草。

藥害症狀:與苯氧羧酸類除草劑造成的藥害相似,但葉片成杯狀比舌狀要多。

2.1.3 喹啉羧酸類

主要品種是二氯喹啉酸。在水稻苗床育苗期使用後,常常在移栽插秧後表現出藥害。受害症狀是,生長點褪綠,然後整個葉片褪綠壞死或產生蔥狀葉,長時間不展開。

2.2 胺基酸合成抑制劑

2.2.1 咪唑啉酮類:

咪草煙(普施特)藥害症狀:禾本科植物生長發育受,葉脈間黃化(褪綠)或變紫色。玉米植株生長發育受阻,表現為根部受抑制,如鬚根明顯減少。玉米葉片無法完全展開,並且出現黃化至半透明。

闊葉植物生長發育受到阻礙,而且變黃或變紫。大豆受害表現生長受阻礙或生長壞死。大豆葉片變黃、葉脈變紅或變紫。

2.2.2 磺醯脲類(綠磺隆等)

與咪唑啉酮除草劑相同。另外,特別是敏感的玉米品種在莖葉處理後表現為黃斑,通常整個葉片變黃。

藥害發生在苗後早期處理時,會出現幼苗叢生。不同玉米品種藥害表現很不規律。

2.2.3 磺醯胺類(闊草清)

與咪唑啉酮類除草劑相同。

2.2.4 胺基酸衍生物類(草甘膦)

藥害症狀:植物葉片,尤其是新葉生長點首先發黃或變紫色,然後轉為褐色,10~14天死亡。

在土壤中無活性,能保持在多年生或禾本植物中,再生植物出現畸形、帶白色邊緣或條紋症狀,在節部可發生多倍柚枝。

3、類酯合成抑制劑

防止脂肪酸的合成,使植物不能形成必要的酯類,酯類是植物細胞生長中必不可少的物質。

3.1 環己烯二酮類(拿捕淨、禾通)

藥害症狀:只有禾本科植物受害。新生葉片組織黃化(褪綠)或變褐(壞死)。心葉很易與植物脫離。

3.2 芳氧羧酸類(穩殺得、蓋草能、禾草靈等)

藥害症狀:同環己烯酮類

4、幼苗生長抑制劑

這類除草劑必須土壤處理有效,已經出土的植物無效,主要阻礙酯類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

4.1 根部抑制劑

4.1.1 二硝基苯胺類(氟樂靈、施田補)

藥害症狀:阻礙植株發育,不能完全出土,次生根變短粗大。禾本科植物根尖變粗,新出土的幼苗縮短變粗,有時呈紅或紫色。闊葉植物的胚軸膨脹,破壞,大豆莖基部有時會出現硬結的組織,植株變脆易折斷。

4.1.2 氨基甲酸酯類(滅草錳、燕麥靈)

藥害症狀同二硝基苯氨類。

4.2 幼芽抑制劑

4.2.1 醯胺類(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異丙草胺、苯噻草胺等)

藥害症狀:阻礙幼苗生長發育,導致幼苗畸形,不能出土,禾本科植物葉片不能出土或葉片不能完全展開,闊葉植物葉片縮或中脈變短,在葉間產生所謂「抽筋」現象。

4.2.2 硫代氨基甲酸酯類(禾大壯、禾草丹、野麥畏)

藥害症狀:幼苗發育遲緩和出土不良。禾本科植物葉片不能伸出胚芽鞘或葉片不能出土。

葉片不能從胚芽鞘完全展開,導致出土的幼苗扭曲或捲曲。闊葉植物由於產生革質組織使葉片皺縮摺疊,或葉片不能張開。

5、光合作用抑制劑

5.1 傳導型(內吸收性)除草劑

5.1.1 三氮苯類(莠滅淨、莠去津、西丁瑪津、西草淨、撲草淨)

藥害症狀:光合作用抑制劑不阻礙發芽和出苗。症狀僅發生在伸出子葉和第一片葉以後。

最初的症狀包括葉尖端黃化接著擴展至葉緣。闊葉雜草可以發生葉脈間黃化(褪綠)。由於老葉和大葉吸收了較多的藥液,並且它們是主要的光合作用組織,所以最先受害,最終變褐死亡。

5.1.2 三嗪酮類(嗪草酮)

藥害症狀:同三氮苯類。但葉脈或葉脈附近先黃化。

5.1.3 取代脲類(綠麥隆、敵草隆、利谷隆)

藥害症狀:同三氮苯類。但是黃化從葉基部開始。

5.2 非傳導性(觸殺型)除草劑

5.2.1 滅草松(排草丹)

藥害症狀:只有接觸除草劑的葉片才受害。被害的葉片黃化或變為青銅色,最終變褐死亡。

藥害症狀看起來與細胞幹擾劑類相似。加植物油和其它添加劑,可以提高殺草效果,同時也加重了對作物的藥害症狀。

6、細胞膜幹擾類

二苯醚類:三氟羧草醚(雜草焚)、氟磺胺草醚(虎威)、乳氟禾草醚(克闊樂)

藥害症狀:植物葉片黃化,轉褐而死亡。加入植物油又遇低溫或高溫,會加重植物藥害。

7、色素抑制劑

7.1 異惡草酮(廣滅靈)

藥害症狀:植株出苗後變白,通常葉尖端呈半透明。如果玉米全株的75%以上部分變白它將可能死亡。

7.2 磺草酮(玉米苗後處理)

藥害症狀:明顯發黃,然後變成接近白色。

8、怎樣解救除草劑對作物的藥害

除草劑解毒劑:

8.1 1,8-萘二甲酐(NA) 種子處理,可提高水稻、玉米、高粱對拉索、都爾、綠磺隆、禾草靈的抗性。

8.2 惡黴靈(土菌消hymexazol) 殺菌、促長、水稻苗床處理,可降解西草淨、敵稗對水稻苗的藥害。

8.3 矮壯素(調節劑,CCC) 拌種保護劑,可減輕去草淨對小麥的藥害。

8.4 萎鏽靈(衛福Carboxin) 0.3%種子量拌小麥種,可防止燕麥畏的藥害。

8.5 敵磺鈉(敵克松fenaminsulf) 施於土壤,可解除玉米田阿特拉津的殘留藥害。

8.6 赤黴素(920) 水稻受2,4D類藥害後,能很快使水稻恢復正常生長,方法:150升水+40單位920/公頃。

8.7 植物生長調節劑—赤黴素、玉米素、吲哚乙酸等,對除草劑藥害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如快殺稗、乙草胺、豆磺隆、稻思達、丁草胺、2,4D、2甲4氯、普施特、金豆等。

8.8 天然芸苔素(brassindide)是植物內源激素,也是良好的解毒劑。除用於水稻外,還可用於旱田治療乙草胺、豆磺隆、氟磺胺草醚、嗪草酮、甲磺隆等除草劑產生的藥害。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除草劑藥害症狀及補救措施大全!簡單實用,看後收藏!
    除草劑藥害症狀及補救措施大全!簡單實用,看後收藏!,結果發生了藥害,除草劑藥害是在農業生產中常遇到的。除草劑藥害的主要症狀是什 老張給玉米打除草劑,結果發生了藥害,他急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其實,除草劑藥害在農業中常見,除草劑藥害主要有什麼症狀?如何避免除草劑藥害?發生除草劑藥害後補救措施有哪些?咱們一起來看看。
  • 植保《菜田除草劑使用技術》 《很多除草劑藥害,竟是這一個不經意...
    四看 看苗情、看草情、看天氣,看土質,靈活掌握施藥期,施藥量和施藥方法。 注意事項 1、注意嚴格掌握除草劑用量 每一種除草劑的推薦用量,都是經多年實踐和各種試驗的結果,決不能任意加大和減少用量,這樣才能保證除草劑效果,不會發生藥害,否則很安全的除草劑也會出現藥害。
  • 小麥《小麥低溫期使用除草劑應謹防四大藥害》
    廣大農戶要抓住近日晴好天氣開展麥田封閉化除,待降溫降水過程結束後,日均溫達5℃以上,根據小麥田間苗情、墒情和草情開展精準用藥,確保除草劑安全使用。 下面介紹幾種使用時與溫度密切相關的除草劑: 異丙隆 目前市場上50%異丙隆可溼性粉劑較常見,實踐表明11月下旬或12月上中旬不宜麥田除草。此時溫度低,甚至會到0℃以下,用藥會使麥苗大部分枯死、葉片出現開水狀、葉色變深、萎蔫下垂、乾枯發白等症狀。
  • 噴過除草劑的噴霧器一定要記得清理,這不又有人犯錯了
    化學除草具有除草徹底、省時省工等諸多優點,在農業生產中已廣泛應用,但因用噴過除草劑的噴霧器有除草劑殘留,其所產生的藥害時有發生。但選擇性除草與滅生性除草之間是相對的,隨作物的種類、生育期、施藥濃度和使用方法的不同,選擇性除草劑也會失去選擇性而傷害作物。除草劑藥害症狀所以,不管使用哪種性質的除草劑,都要徹底清洗,以免發生藥害。大家一定要記住,用過除草劑的噴霧器、機動噴霧機、彌霧機等都應及時清洗乾淨。
  • 2大原因,趕緊補救
    現階段的藥害,主要是除草劑藥害。藥害後,葉片會發黃和因為藥害產生的白色灼傷斑、乾枯等症狀。 比如現階段麥地發生比較多的唑草酮藥害,會葉片發黃,並有白色灼傷斑。
  • 冬小麥苗發黃,包括藥害在內有7個原因,「對症下藥」少花冤枉錢
    第一種、小麥除草劑藥害導致麥苗發黃:與其它的麥苗發黃不一樣由於近幾年小麥田野麥子越來越厲害,防治難度加大,而且防治的最佳時間都在年前,由於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往往時不時地就會聽說誰誰的麥子出藥害了。對於小麥田除草劑藥害導致的麥苗發黃,咱們要看清楚它的外在表現以便「對症下藥」,因為除草劑藥害導致的麥苗發黃與其它情況不一樣,下面咱們看看除草劑藥害的3個表現。下面是乾貨。
  • 各種除草劑怎麼安全使用?
    胺苯磺隆殘效期長,油菜田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1-3周壞死症狀。逐漸枯死。而油菜能代謝該藥劑。對野燕麥、藺草防效差。直播田及育苗田於播後苗前或播種前1-3天土壤處理,移栽田於油菜移栽7-10天活棵後莖葉處理。甘藍型油菜安全,1-2葉期敏感。後茬有藥害。
  • 去年效果好的小麥除草劑,今年能再用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關於小麥田除草劑咱們前面也介紹過很多次了,不過咱們農戶群裡還是有不少人諮詢關於除草劑的問題,有農戶諮詢說去年用了含唑草酮的除草劑,結果小麥葉子上出現了黃色小斑點可能是藥害,但是除草效果不錯,今年可不可以再用?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個唑草酮藥劑。
  • 常用農藥的貓膩,一看就懂,從根本上避免藥害地發生
    除衛生農藥外,農藥標籤下方都有一條與底邊平行的、不褪色的特徵顏色標誌帶,以表示不同類別的農藥。除草劑為綠色;殺蟲劑、殺蟎劑和殺軟體動物劑為紅色;殺菌劑和殺線蟲劑為黑色;植物生長調節劑為深黃色;殺鼠劑為藍色。 四看外觀。
  • 玉米幼苗葉片發白原因多,認清症狀和原因,才好預防和高產
    玉米幼苗呈現白色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的原因包括細菌性葉斑病、矮花葉病、矮化病、遺傳性條紋病、肥害、殺蟲劑損傷、除草劑藥害等。具體原因需要據實判斷,才能有的放矢。一、玉米細菌性葉斑病1、病原及症狀表現能夠引起玉米細菌性葉斑病的病原菌已被報導的包括丁香假單胞菌丁香變種、高粱假單胞菌和鳳梨泛菌。
  • 除草劑選用兩要點
    在春耕生產過程中,為有效控制雜草生長,農民朋友都在適時使用除草劑。但是,目前除草劑品種多,應用技術要求高,在應用中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藥害、除草效果不好等問題。因此,如何選擇對路的除草劑並掌握好使用技術,是提高除草劑除草效果的關鍵。  一、正確選擇除草劑。每一種除草劑都有一定的殺草譜,有滅生性的,有選擇性的。
  • 植保《這樣使用殺蟲劑,效果翻倍》《今年水稻普遍藥害,有啥好辦法》
    2.激素性除草劑(1)二甲四氯激素性除草劑,水稻幼苗極易受到藥害。藥害症狀為植株矮化,畸形,老葉黃化,莖杆褪色,不能正常抽出,捲曲,在莖基部形成環狀,莖基部腫脹,黴爛,生出短而粗的次生根。嚴重時,莖基部組織腐爛,全株枯死。
  • 除草劑毒性有多大?
    農民種地,不免要和除草劑打交道,所以,關於除草劑的殘留咱們都必須要了解。 這篇文章,每天農資主要針對除草劑的一些容易出現,必須要重視的問題進行了全梳理。 1.
  • 除草劑在新疆棉花上的研究進展
    3 除草劑主要類型及劃分依據3.1 按照作用性質可劃分為選擇性除草劑和滅生性除草劑。選擇性除草劑是對雜草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能殺死某些雜草,而對另一些雜草則無效,也就是對一些植物有害,而對另一些植物安全的藥劑,如蓋草能、西瑪津、氟樂靈、果爾除草劑、撲草淨等。滅生性除草劑對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觸植物綠色部分,不分作物種類和類別,都會受藥害或被殺死,如草甘膦等。
  • 最全的除草劑講解
    內吸性除草劑,可被雜草莖、葉、根吸收,20—25天內死亡,在雜草芽後4葉期以上施藥效果好,該藥有芽前活性,但比芽後活性低。在玉米的2葉期以下,5葉期以上較為敏感,易藥害(甜玉米和暴烈玉米敏感),12小時內無降雨,有利藥效。 胺苯磺隆 殘效期長,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1—3周壞死症狀。
  • 除草劑知識詳解,僅此一篇!
    內吸性除草劑,可被雜草莖、葉、根吸收,20—25天內死亡,在雜草芽後4葉期以上施藥效果好,該藥有芽前活性,但比芽後活性低。在玉米的2葉期以下,5葉期以上較為敏感,易藥害(甜玉米和暴烈玉米敏感),12小時內無降雨,有利藥效。 胺苯磺隆 殘效期長,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1—3周壞死症狀。
  • 想除草充分,又不損害作物,除草劑你得這樣用!
    ---要準確的選擇除草劑 準確的選擇除草劑,除草劑的效果才會好。因為每一種除草劑都有自己的殺草譜,有滅生性的有選擇性的。滅生性除草劑殺草譜很寬,選擇性除草劑有殺單子葉雜草的,有殺闊葉雜草的,還有僅殺幾種或者1種雜草的。
  • 這是目前最全的除草劑用法講解!
    內吸性除草劑,可被雜草莖、葉、根吸收,20—25天內死亡,在雜草芽後4葉期以上施藥效果好,該藥有芽前活性,但比芽後活性低。在玉米的2葉期以下,5葉期以上較為敏感,易藥害(甜玉米和暴烈玉米敏感),12小時內無降雨,有利藥效。 胺苯磺隆 殘效期長,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1—3周壞死症狀。
  • 小麥《小麥田打除草劑,這些必須牢記》
    大多數麥田除草劑都是4葉以後用藥,到小麥拔節期停止用藥。 2、日平均氣溫低於8度不用除草劑 除個別除草劑(雙氟磺草胺,較耐低溫),一般除草劑在低溫天氣下,效果都不理想,且易產生藥害。所以最好在日最低氣溫8度以上時用藥最好,溫度越高除草效果越好,因雜草吸收光照生長旺盛,氣孔張開,易吸收水分和藥液(溫度低則相反),能達到好的除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