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鋁離子電池或在大亞灣誕生

2021-01-21 長江有色金屬網

 

  毗鄰深圳的大亞灣區,採取「園中園」建設模式打造臨深片區「1+N」創新產業集聚區。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超級電容器,從研發到投產,博磊達只用了兩年時間。這家兩年前從深圳來到大亞灣落戶的新能源企業,目前年產超級電容器單體60萬支,電源模組10萬套,電池單體420萬支。

  博磊達所處的大亞灣臨深片區「1+N」創新產業集聚區,緊鄰深圳坪山,是深圳東進戰略直接輻射受益區,也是大亞灣繼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後的又一重大發展平臺。「鼓勵市場前景好、綜合效益高、核心競爭力強的成長性新興產業企業落戶大亞灣區,最高給予1000萬元扶持。」2016年下半年,大亞灣區發布加快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吸引優質企業落戶。

  2016年以來,大亞灣積極落實惠州「海綿行動」,僅臨深片區就引進項目61宗,其中內資項目49宗,外資項目12宗,其中不乏科達利、博磊達等技術先進、發展前景廣闊的優質項目。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優質的產業要素、創新資源正在灣區內加速流動,臨海的大亞灣區,特別是「1+N」創新產業集聚區正在成為一片創新創業熱土。

  跨界不中轉,8條連接路開啟同城化交通

  2016年5月,隨著《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2016—2020年)》及相關配套方案的落地,深圳東進大幕拉開。毗鄰深圳的大亞灣區也迎來發展新機遇。

  產業未動,交通先行。打通兩座城市,特別是打通大亞灣等毗鄰地區與深圳的交通脈絡也就格外關鍵。「三年拉通三條主動脈」,大亞灣區近3年來,在已貫通的石化大道和去年拉通的近20年未能通車的龍海二路的基礎上,繼續攻堅克難,拉通龍海一路西段,全力推進龍海三路的建設,加速全面打通大亞灣的「四橫」主動脈,全面對標深圳,發力城市提質、產業提升。

  目前,在已經建成的道路上,一個覆蓋周邊區域以「同城化」為目標的公交網絡初現雛形。惠州市已有18條與深圳對接的跨界公交線路,其中8條在大亞灣,線路覆蓋深圳坪山新區、大鵬新區和龍崗區。跨界公交線路的開通,改善了市民公共運輸出行條件,有效促進了毗鄰行政區域間經濟交流往來。

  此外,大亞灣區大亞灣汽車客運站開通有至深圳羅湖區的市際客運班車,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快捷的客運服務,靠近大亞灣區的惠州南站也讓軌道交通成為大亞灣與深圳之間另一個快捷通道。

  往來穿梭的公交大巴,飛馳如電的高速列車,傳來的是大亞灣與深圳兩地更加緊密聯繫的腳步聲。交通格局的進一步打開,為優質項目落戶大亞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快捷通道。

  搭建「1+N」平臺,或誕生國內首個下一代商用電池

  從深圳特區到上海浦東,從天津濱海新區到揭幕不久的雄安新區,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發展經驗一再表明,發展政策和政策支撐下的發展平臺,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絲毫不遜於區位、交通、資源等「硬體」條件。

  2016年5月,深圳市吹響了「深圳東進」的集結號。惠州則將實施「海綿行動」寫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以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毗鄰深圳的大亞灣區積極響應,提出打造採取「園中園」建設模式的臨深片區「1+N」創新產業集聚區。

  在大亞灣規劃藍圖上,「1」是指新興產業園區。總面積約146萬平方米,產業發展方向包括新材料、物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已入駐東風本田、日上光電等知名企業。「N」目前包括6個集聚區,有科技創新園區、新型創意園區等。大亞灣區以「1+N」創新產業集聚區為發展載體,積極發展新材料、物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

  鋁離子電池的功率密度是傳統鋰電池的15倍,循環壽命是傳統鋰電池的10倍,達到5000次,被稱為鹼性電池、鋰離子電池的更安全替代品。不久前,博磊達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在鋁離子電池領域開展合作,成為國內首家集鋁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

  新能源的發展方向不止一條,鋁離子電池也並不是這家新能源企業唯一的選擇,該企業已投產的鈦酸鋰電池可以實現2萬次以上的反覆充放電,10分鐘以內的快速充電。

  「在安全性方面,很多電池需要經受針刺實驗,我們的鈦酸鋰電池則順利通過了槍擊實驗。」博磊達設在大亞灣的生產製造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電容器正在成為遍布全國的通信基站建設的重要部件,該公司還與商界大咖董明珠極力看好併入股的銀隆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發展前景廣闊。

  大灣區裡的新機遇,36個創新團隊會師大亞灣

  「大亞灣區位好,到深圳只要10分鐘,政府重視,非常適合企業發展。」博磊達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所屬的集團總部也正在籌劃向大亞灣轉移,更多產業鏈高端要素有望隨之向大亞灣匯集。

  博磊達之外,同樣來自深圳的科達利通過收購惠州市富達金光電有限公司100%股權及資產,投資建設科達利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是「騰籠換鳥」的成功案例;亞洲裝飾、裝修類上市企業市值最大企業之一的敏華控股,於2005年進駐大亞灣區,目前已投資建設3宗項目,總投資約35.5億元,僅2016年6月建成投產的高檔家具項目就可增加年產值12億元。

  2016年以來,藉助區位優勢和政策利好,大亞灣積極落實惠州「海綿行動」,臨深片區共引進項目61宗,其中內資項目49宗,外資項目12宗,引進科研團隊36個,其中從深圳引進的科研團隊31個,香港引進的科研團隊5個。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正在讓「1+N」創新產業集聚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不可多得的高端項目、創新要素的聚集高地。

  創新要素的聚集同樣紛至沓來,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帶著創新團隊、前沿技術來到大亞灣一展身手。

  從深圳引進的「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孫敬璽博士領銜高速光通訊器件與模塊研發團隊;從香港引進的香港科技大學弭永利教授領銜高純度離子液體研發團隊,香港科技大學溫維佳教授領銜安全長效納米抗菌材料研發團隊,長江學者、香港理工大學陳國華教授領銜的高性能錳系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院隊……截至目前,大亞灣臨深片區引進科研團隊26個,其中從深圳引進的科研團隊17個,香港引進的科研團隊5個。

  創新要素加速集聚讓大亞灣區整體產業面貌發生著深刻變化。2016年,大亞灣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2015年增長66.7%的基礎上再增80%,大亞灣區R&D支出佔GDP比重3.47%,增長32%,顯著超出同期廣東全省平均水平,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增長111.3%,突破百億大關,實現126.5億元,佔全市31.4%,2017年一季度在此基礎上再增長66.7%。

  如果說惠煉二期等石化大項目是大亞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1+N」創新產業集聚區則是催動新動能的關鍵平臺,而全區36個創新團隊則是實現大亞灣區創新發展的「特種部隊」,三者合力下,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大亞灣區產業「蛋糕」越做越大,產業格局也正在實現著日新月異的升級蛻變。


相關焦點

  •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_鋁離子電池應用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鋁離子電池是很有前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可以滿足未來的能源輸送需求,結構與鋰離子相同,只是鋰被鋁所取代了。   鋁離子電池包含一個由鋁製成的帶負電陽極和一個帶正電石墨陰極,由於三維石墨優良的導電性能和巨大的比表面積,能夠極大的縮短電池的充電時間。   鋁離子電池是一類可充電電池,放電時,鋁離子從陰極移動到陽極;充電時,鋁離子又回到陰極。鋁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功能相似,但由於組成和結構不同,電能輸出水平有所不同。鋁離子電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充滿電,並可以反覆充電7500次。
  • 鋁離子電池電極與電解液材料研究獲進展
    它利用地殼上最豐富的金屬元素之一的」鋁」做為電池材料,由於一個鋁離子與鋁原子間的轉換,能夠有三個電子的得失,使其理論比容量僅次於鋰,具備高度開發潛力。   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院士所率領的研究群在2015年使用發泡石墨材料作為正極,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成功開發出近30年來首個放電電壓在2V,且能充放電數千次的鋁離子電池,並提出完整電池反應機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論文連結)。
  • 美國史丹福大學:鋁離子電池正極電極與電解液材料研究獲進展
    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戴宏傑院士所率領的研究群在2015年使用發泡石墨材料作為正極,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成功開發出近30年來首個放電電壓在2V,且能充放電數千次的鋁離子電池,並提出完整電池反應機理。它利用地殼上最豐富的金屬元素之一的」鋁」做為電池材料,由於一個鋁離子與鋁原子間的轉換,能夠有三個電子的得失,使其理論比容量僅次於鋰,具備高度開發潛力。
  • 儲能︱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換句話說,這是首個真正能用的鋁離子電池。 但這種電池也不是沒有缺陷。還有很多原因導致其短期內無法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或者是電動車上。 本文將對這種新的鋁電池技術進行介紹,並探究它的性能標準及對其潛在應用的影響。 鋁電池裡究竟有什麼?
  • 鋁離子電池,噱頭還是希望?
    在報導中,稱湖南大學的教授在著名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研發出充電快,循環壽命長的鋁離子電池,將會改變世界云云。有意思的是,同一天,還有一條新聞說美國史丹福大學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也是快速充電壽命長,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做的?這個東西靠譜嗎?真的能改變我們的世界嗎?
  • 【科技】儲能技術: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但驚人的充放電速度還不是這個電池的唯一突破,它還是首款可以給普通用電器提供足夠工作電壓並能持續充電數百次的鋁質電池。換句話說,這是首個真正能用的鋁離子電池。但這種電池也不是沒有缺陷。還有很多原因導致其短期內無法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或者是電動車上。
  • 鋁離子電池出現 續航真有救了?
    在報導中,稱湖南大學的教授在著名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研發出充電快,循環壽命長的鋁離子電池,將會改變世界云云。有意思的是,同一天,還有一條新聞說美國史丹福大學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也是快速充電壽命長,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做的?這個東西靠譜嗎?真的能改變我們的世界嗎?
  • 鋁離子電池也有很大希望?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一位化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使鋁離子電池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髮揮作用,這使鋁離子電池離成為現實又近了一步。在伊利諾斯州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完成的一項研究中,現新南威爾斯大學化學系的金東軍博士(Dr.
  • 雪域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
  • 雪城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
  • 你真敢1.1秒給電池充滿電?深度解剖鋁離子電池
    既然大家非常關心該類電池技術,那正好今天就展開講講本文工作的內容,以及對鋁離子電池的發展應用前景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展望。1.鋁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能有多少?首先看看作者本人的摘要中對該電池的介紹。不難看出,該石墨烯-鋁金屬的鋁離子電池的高低溫、柔性、倍率性能很優秀,這當然很大程度利益於製備的石墨烯電極。然而摘要是一個突出亮點的地方,突出的成果都會在這裡反應,可是在這裡電池的幾個重要的參數都沒有說:比如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1)體積能量密度低的話,手機和汽車這兩個電池最為重要的領域中想要應用基本是沒有希望的——空間非常有限,必須充分利用。
  • 美國研發新型鋁離子電池 能夠滿足電動車更多需求
    【手機中國新聞】來自外媒最新報導,美國雪城大學的海珊研究小組研發出一種新型鋁離子電池,這款電池使用固體電解質,用來替代目前鋁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從而滿足電動汽車等車型的更多需求。
  • 1分鐘充滿 斯坦福研發出柔性鋁離子電池
    你手機裡的各種硬體規格每年都在蹭蹭的漲,只有電池沒怎麼漲過,不過近兩年各界也有不少針對手機電池的解決方案提出,或是噱頭或是真正的革新,不一而足;如今一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又推出了一種柔性鋁離子電池,可以隨意彎曲並且能夠在一分多鐘之內充滿電。
  • 未來10-15年內 鋁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提並論!
    SMM12月20日訊:來自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物理系的Niklas Lindahl近日在接收採訪時表示,「未來10-15年內,除個別領域之外,鋁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提並論,一旦工業規模建立,鋁離子電池(AIBs)將表現出性能好、對環境汙染低、價格低廉等特性。」
  • 北理工在非金屬鋁離子電池集流體的設計及應用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為了從根本上突破這一關鍵瓶頸,該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低密度非金屬集流體,通過導電無機非金屬與聚合物基體配合實現輕量化材料設計,獲得了具有力學與電化學穩定的非金屬鋁離子電池集流體,實現了目前現有鋁離子電池報導中最輕質的集流體體系,在鋁離子電池集流體體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同時通過力學-電化學聯用方法,對輕量化集流體的穩定性進行表徵,驗證了新型非金屬集流體的可靠性。
  • 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登上《自然》雜誌 多家企業願買斷
    近日,一則湖南大學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新聞引發網友關注,據悉在iphone等使用鋰電池的手機上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充電量,在該鋁電池上1分鐘即可完成。湖大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是否可靠引來網友質疑。據悉目前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論文。並且數家知名企業希望買斷此專利。有網友稱,能上《自然》雜誌證明非常靠譜,中國人不應該妄自菲薄。
  • 未來10-15年內 鋁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提並論!__上海有色網
    SMM12月20日訊:來自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物理系的Niklas Lindahl近日在接收採訪時表示,「未來10-15年內,除個別領域之外,鋁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提並論,一旦工業規模建立,鋁離子電池(AIBs)將表現出性能好、對環境汙染低、價格低廉等特性。」
  • 華人發明鋁離子電池:充滿電僅需1分鐘!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第一批快速充電、更持久且更廉價的高性能鋁電池。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最新科技提供了現在普遍使用的很多商業電池的更安全替代品。「我們研發了一種可充電的鋁電池,它可以取代現有的存儲設備,例如對環境有害的鹼性電池,或者有著火風險的鋰離子電池。」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說,「我們研發的最新電池不會著火,哪怕你鑽透電池。」
  • 一分鐘充滿不是夢 華人發明鋁離子電池
    【手機中國 智能硬體】鋰離子穩定成本低,常見的電池都採用鋰離子
  • 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 循環7500次容量幾乎沒衰減
    記者從湖南大學了解到,近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雜誌認為該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這有望為國際電池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據悉,該成果已經在美國獲得多項專利保護,並有數家知名企業希望買斷此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