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10-15年內 鋁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提並論!
SMM12月20日訊:來自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物理系的Niklas Lindahl近日在接收採訪時表示,「未來10-15年內,除個別領域之外,鋁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提並論,一旦工業規模建立,鋁離子電池(AIBs)將表現出性能好、對環境汙染低、價格低廉等特性。」
-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_鋁離子電池應用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鋁離子電池是很有前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可以滿足未來的能源輸送需求,結構與鋰離子相同,只是鋰被鋁所取代了。 鋁離子電池包含一個由鋁製成的帶負電陽極和一個帶正電石墨陰極,由於三維石墨優良的導電性能和巨大的比表面積,能夠極大的縮短電池的充電時間。 鋁離子電池是一類可充電電池,放電時,鋁離子從陰極移動到陽極;充電時,鋁離子又回到陰極。鋁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功能相似,但由於組成和結構不同,電能輸出水平有所不同。鋁離子電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充滿電,並可以反覆充電7500次。
-
雪域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
-
雪城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
-
鋁離子電池出現 續航真有救了?
中國這邊的新聞是: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雜誌認為該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這有望為國際電池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
鋁離子電池,噱頭還是希望?
中國這邊的新聞是: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雜誌認為該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這有望為國際電池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魯兵安說,過去使用鋰電池的手機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充電量,鋁電池只需1分鐘即可完成。
-
儲能︱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換句話說,這是首個真正能用的鋁離子電池。 但這種電池也不是沒有缺陷。還有很多原因導致其短期內無法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或者是電動車上。 本文將對這種新的鋁電池技術進行介紹,並探究它的性能標準及對其潛在應用的影響。 鋁電池裡究竟有什麼?
-
鋁離子電池也有很大希望?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一位化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使鋁離子電池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髮揮作用,這使鋁離子電池離成為現實又近了一步。在伊利諾斯州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完成的一項研究中,現新南威爾斯大學化學系的金東軍博士(Dr.
-
【科技】儲能技術: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每千克鋁離子電池可以存儲約70安時的電荷量,這大約是鋰電池120-160安時的二分之一。綜合上述情況來看,鋁離子電池的低電壓和低電容量使得它的能量密度只有一般鋰離子電池的四分之一(鋁離子電池為40瓦時/千克,而鋰離子電池為160瓦時/千克)。
-
國內首個鋁離子電池或在大亞灣誕生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優質的產業要素、創新資源正在灣區內加速流動,臨海的大亞灣區,特別是「1+N」創新產業集聚區正在成為一片創新創業熱土。 跨界不中轉,8條連接路開啟同城化交通 2016年5月,隨著《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2016—2020年)》及相關配套方案的落地,深圳東進大幕拉開。毗鄰深圳的大亞灣區也迎來發展新機遇。
-
未來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前景
早期鋰離子電池價格十分昂貴,基本上只有在高價值的通訊類電子產品中有所應用(大哥大手提電話和傳呼機),時至今日鋰離子電池早已作為一種大眾消費產品進入千家萬戶。根據澎博財經社報導,2010 年鋰電池包的價格為8145 元/kWh,在隨後近10 年間,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成本以平均18 %幅度逐年下降。
-
國外研發出一種新型固體電解質 將替代目前鋁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
打開APP 國外研發出一種新型固體電解質 將替代目前鋁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 蓋世汽車網 發表於 2019-01-07 15:40:05
-
一分鐘充滿不是夢 華人發明鋁離子電池
【手機中國 智能硬體】鋰離子穩定成本低,常見的電池都採用鋰離子
-
華人科研團隊研發新型鋁離子電池:一分鐘即可充滿
未來,你的新型手機電池完全充電或許只要一分鐘。4月6日,科學權威期刊《自然》網絡版刊登了一篇報導,一個以華人研究人員為主的美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鋁電池:僅60秒能讓手機電力「滿血復活」。 據悉,這個研究團隊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美籍華人戴宏傑負責,湖南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魯兵安等多名學者參與。戴宏傑表示,這種鋁電池模型廉價、耐用而靈活。
-
美國研發新型鋁離子電池 能夠滿足電動車更多需求
【手機中國新聞】來自外媒最新報導,美國雪城大學的海珊研究小組研發出一種新型鋁離子電池,這款電池使用固體電解質,用來替代目前鋁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從而滿足電動汽車等車型的更多需求。
-
鋁離子電池電極與電解液材料研究獲進展
在鉛酸、鎳氫、鋰離子等主流電池體系當中,鋰離子電池綜合性能最好,但是鋰的儲量有限,而且存在安全性隱患問題;鉛酸電池雖然成本低廉,但鉛有環境汙染問題。因此,開發具備廉價、安全、長壽命、可快速充電的電池系統成為目前世界研究熱點。 近年來,鋁離子電池的出現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
1分鐘充滿 斯坦福研發出柔性鋁離子電池
你手機裡的各種硬體規格每年都在蹭蹭的漲,只有電池沒怎麼漲過,不過近兩年各界也有不少針對手機電池的解決方案提出,或是噱頭或是真正的革新,不一而足;如今一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又推出了一種柔性鋁離子電池,可以隨意彎曲並且能夠在一分多鐘之內充滿電。
-
助力高性能柔性可穿戴鋁離子電池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3D螺旋狀MoSe2陣列,製備了無粘接劑的柔性電極並在鋁離子電池中展現出了極好的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卓越的電化學性能表明硒化物納米結構在鋁離子電池的良好應用前景,並可以擴展到其他柔性可穿戴儲能器件。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從2002年開始對外發布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有360人獲得了引文桂冠獎,其中已經有54人在獲獎之後獲得了諾貝爾,其中29人在兩年內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原標題: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多採用石墨,而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到達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而當放電時,負極固相材料中會發生電化學反應,釋放出鋰離子和電子,鋰離子會進入電解質,穿過隔膜到達正極,電子則通過外部電路到達正極;而在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穿過隔膜,嵌入負極,負極處於富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