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3D螺旋結構!助力高性能柔性可穿戴鋁離子電池

2020-12-05 孜然學術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3D螺旋狀MoSe2陣列,製備了無粘接劑的柔性電極並在鋁離子電池中展現出了極好的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卓越的電化學性能表明硒化物納米結構在鋁離子電池的良好應用前景,並可以擴展到其他柔性可穿戴儲能器件。

因為鋁的高豐度、低成本,在眾多二次儲能器件中,鋁離子電池(AIBs)一直是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的有力競爭者。但其正極的研究還進展十分緩慢,急需更多的研究以提高其容量和循環穩定性。近日,電子科技大學王志明及其團隊報導了硒化鉬3D螺旋納米陣列,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延展性,並在AIBs內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為AIBs未來應用於可穿戴柔性期間提供了可能性。相關論文以題為「Three-Dimensional Molybdenum Diselenide Helical Nanorod Arrays for High-Performance Aluminum-Ion Batteries」發表在ACS Nano上。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2831

相比於已經被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鋰離子電池,鋁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鋁元素豐度高、無毒、安全(金屬鋁負極反應過程中不會產生支晶)等優勢,是下一代二次儲能器件的競爭者之一。目前眾多研究者們相繼嘗試了石墨電極和硫化物電極,但石墨電極在AIBs中往往不能獲得足夠高的容量,而硫化物電極則穩定性較差。此外,粘接劑造成的副反應也會導致電極的電化學性能進一步衰減。因此,AIBs的正極材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本文中,作者利用磁控濺射法和低溫等離子體輔助硒化法,成功的在聚醯亞胺基板合成了螺旋狀生長的MoSe2陣列。由於本身的自支撐結構,避免了粘接劑和電解液之間的副反應。電極在0.3 A g-1的電流密度下可提供753 mA h g-1的超高比容量,並在1 A g-1的電流密度下循環1000次比容量依舊保有330 mA h g-1。通過非原位拉曼、XPS和TEM表徵證實了Al-Se合金化反應的發生和AlCl-離子的插層反應。此外,該無粘接劑的螺旋結構在使材料具有高導電性和高表面積,可以更好的吸收電解質中的離子,這也有助於提高材料的比容量。

總結來說,作者利用磁控濺射和等離子體輔助低溫硒化法,構建了獨特的3D螺旋狀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很好的提高材料的導電性和比表面積,並結構穩定性良好,可以在循環中保持自身形貌。無粘接劑的可以很好地避免副反應的發生,提高材料的穩定性。通過多手段表徵,觀測到了MoSe2在AIBs中的多不反應過程,為硒基材料在AIBs中的應用提供了指導。(文:Today)

圖1 MoSe2HNRAs的製備和在AIBs中的工作示意圖。

圖2 MoSe2 HNRAs的 (a)-(b) SEM照片;(c)-(d) TEM照片;(e)拉曼圖譜;(f) XPS的Mo 3d放大圖譜;(g) XPS的Se 3d放大圖譜。

圖3 MoSe2HNRAs電極 (a)在0.5 V s-1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圖;(b) 在0.3 A g-1的電流密度下的前三圈充放電曲線圖;(c) 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充放電曲線圖;(d) 能量密度vs功率密度圖;(e)-(f) 在1 A g-1和5 A g-1的大電流密度下的循環性能圖。

圖4 MoSe2HNRAs電極在不同充放電階段的非原位拉曼、XPS和TEM圖。

圖5 (a)-(b) 組裝的AIBs的柔韌性測試照片;(c) 圖(b)狀態下對應的充放電曲線圖(電流密度20 μA cm-2);(d) 反覆重複圖(b)時的循環圖;(e) 組裝的AIBs的延展性測試照片;(f) 拉伸至不同狀態時的充放電曲線圖電流密度(20 μA cm-2);(g) 拉伸至不同狀態時的循環測試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_鋁離子電池應用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鋁離子電池是很有前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可以滿足未來的能源輸送需求,結構與鋰離子相同,只是鋰被鋁所取代了。   鋁離子電池包含一個由鋁製成的帶負電陽極和一個帶正電石墨陰極,由於三維石墨優良的導電性能和巨大的比表面積,能夠極大的縮短電池的充電時間。   鋁離子電池是一類可充電電池,放電時,鋁離子從陰極移動到陽極;充電時,鋁離子又回到陰極。鋁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功能相似,但由於組成和結構不同,電能輸出水平有所不同。鋁離子電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充滿電,並可以反覆充電7500次。
  • 基於電紡多孔碳納米纖維包覆碳化鐵的柔性可穿戴全固態鋁空氣電池
    近年來,能夠產生多種機械形變的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備受關注,同時,這些器件還要求具有較高的儲能能力和可靠性。目前,柔性金屬空氣電池由於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和低成本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高效儲能系統之一。
  • 1分鐘充滿 斯坦福研發出柔性鋁離子電池
    你手機裡的各種硬體規格每年都在蹭蹭的漲,只有電池沒怎麼漲過,不過近兩年各界也有不少針對手機電池的解決方案提出,或是噱頭或是真正的革新,不一而足;如今一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又推出了一種柔性鋁離子電池,可以隨意彎曲並且能夠在一分多鐘之內充滿電。
  • 柔性3D鋰離子電池
    對於日益增長的柔性電子設備,如可攜式設備,皮膚傳感器,以及可穿戴設備,必須發展與之匹配的柔性儲能系統作為動力源。在不同類型的儲能系統中,鋰離子電池(LIB)由於其高能量和長期循環性能而被廣泛研究為理想的柔性儲能介質。然而,為了滿足對多功能需求,需要設計具有高能量,高機械強度,以及工業電極製造條件下高的鋰離子電池。許多研究者提出了電極材料和單元結構的修飾。例如,摻雜等方式。
  • 廣東工業大學《JACS》:一種全新的高性能水系可充電鋁離子電池!
    導讀:本文提出以AlxMnO2為正極、Al-Zn合金為負極、Al(OTF)3為電解液組裝成新一代可充電水系鋁離子電池(AAIB),可有效抑制鋁枝晶生長,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這一研究為實際應用高性能、低成本AAIB的提供了機會。
  • 廣東工業大學JACS:一種全新的高性能水系可充電鋁離子電池
    導讀:本文提出以AlxMnO2為正極、Al-Zn合金為負極、Al(OTF)3為電解液組裝成新一代可充電水系鋁離子電池(AAIB),可有效抑制鋁枝晶生長,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這一研究為實際應用高性能、低成本AAIB的提供了機會。
  • 廣東工業大學JACS:一種全新的高性能水系可充電鋁離子電池
    導讀:本文提出以AlxMnO2為正極、Al-Zn合金為負極、Al(OTF)3為電解液組裝成新一代可充電水系鋁離子電池(AAIB),可有效抑制鋁枝晶生長,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這一研究為實際應用高性能、低成本AAIB的提供了機會。
  • 湖南大學成功研發鋁離子電池 手機1分鐘可充滿電
    (可快速充電、柔性、離子液體、二次鋁電池)(魯兵安演示可快速充電、柔性、離子液體、二次鋁電池)  湖南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魯兵安等人成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這種電池相較於目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充電更快,電量更耐用,使用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
  •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散熱問題被中國科學家解決了
    近年來,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發展迅速,其應用性廣、實用性強,因此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嶄露頭角,同時也成為科學界和工業界共同青睞的新興領域。此外,因為現代人們對於健康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可穿戴電子器件、柔性電子科技等研究在生命健康領域頗受歡迎,如智能手錶、運動手環、心臟起搏器等等,已經成為監護身體健康生物信號的重要護航者,具有非常廣闊的產業前景。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青島大學合作在柔性可穿戴器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日前,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孫彬等與上海交通大學黃興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張統一教授等合作研發了一款具有高效熱管理能力且可用於實時運動監測分析的高性能柔性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對於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而言,除卻器件本身功能
  • 華人發明鋁離子電池:充滿電僅需1分鐘!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第一批快速充電、更持久且更廉價的高性能鋁電池。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最新科技提供了現在普遍使用的很多商業電池的更安全替代品。「我們研發了一種可充電的鋁電池,它可以取代現有的存儲設備,例如對環境有害的鹼性電池,或者有著火風險的鋰離子電池。」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說,「我們研發的最新電池不會著火,哪怕你鑽透電池。」
  • 青島大學《Nature Commun》一種高性能可穿戴應變傳感器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具有質輕、易結合皮膚、能承受力學變形等特點,應用逐漸廣泛。尤其是在生物傳感器方面,已經成為心率、血壓等涉及到身體健康生物信號監測的重要器件。柔性電子器件是柔性電子的主要體現形式之一。以柔性材料為基礎,結合微納米加工與集成技術,設計製造可實現邏輯放大、濾波、數據存儲、信號反相、數字運算、傳感等功能的新一代柔性電子元器件,是信息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柔性功能材料所具有的光、電、磁、熱、力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能,使得柔性電子器件可被廣泛用於柔性顯示、數據加密、可穿戴感知等智能化電子系統。
  • 單室無膜微生物燃料電池在柔性可穿戴器件應用研究
    【引言】基於纖維織物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可以對人體進行實時健康檢測。這不僅需要將電源、傳感器等電子元件高度集成在空間狹小的區域內,還需要在劇烈的機械變形條件下保持器件有較高的輸出功率,並始終保持器件與皮膚的良好接觸以及較高的人體舒適度。
  • 至柔至性之柔性電池:科研進展和機遇|聚合物|碳納米管|電化學|材料...
    隨著逐步小型化,高速和高集成度可攜式電子產品的出現,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柔性電子設備,並廣泛用於通信,醫療保健,可穿戴設備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作為這些柔性電子設備中的能源,高性能柔性電池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柔性電池以改變形狀來承受機械變形(例如彎曲,拉伸,變形和摺疊)的形式,包含了常規電池的所有功能屬性。
  • 北理工在非金屬鋁離子電池集流體的設計及應用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2020, 2001212(期刊IF="27.398)以「Nonmetal current collectors: the key component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aluminum batteries」為題在線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方岱寧院士與宋維力老師團隊在非金屬鋁離子電池集流體的設計及應用方面的進展
  • 可穿戴雙極型可充鋁電池研究獲進展
    可穿戴電子器件和柔性屏的蓬勃發展推動著對先進柔性儲能器件的不斷研究。為了滿足柔性和便攜性的雙重要求,柔性電池需要在電極材料選取和電池結構設計上同時具備良好的柔性,高能量密度和較好的安全性能。
  • 進展|可穿戴雙極型可充鋁電池研究進展
    可穿戴電子器件和柔性屏的蓬勃發展推動著對先進柔性儲能器件的不斷研究。為了滿足柔性和便攜性的雙重要求,柔性電池需要在電極材料選取和電池結構設計上同時具備良好的柔性,高能量密度和較好的安全性能。目前大部分柔性電池的研究主要針對於柔性材料和組件的開發,在電池整體結構上仍舊沿襲傳統單極型設計,並且為了維持電池整體的柔性,導電性和連接性,往往引入大量額外的非活性組件,致使電池能量密度大大降低。鑑於此,針對可穿戴電池的應用特點進行電池結構上的創新設計尤為重要。
  • 天大/浙大等:RGO-CNT混合膜用於柔性鋁離子電池
    成果簡介 高度導電的薄膜型集電器是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金屬基集電器之外,輕質和高導電性碳材料(如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和碳納米管(CNT))也顯示出巨大的集電器潛力。製成的RGO-CNT可實現2750Scm -1的高電導率,並實現10 6增加兩倍。以RGO-CNT為集電器的組裝式柔性Al-離子水基電池在卓越的循環穩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方面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化學性能,並且在彎曲,摺疊,刺穿和切割而無不利後果。
  • 我科學家研獲高性能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
    這一成果使得高效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實現產業化更近一步。11月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電子》刊發了他們在這項研究中獲得的突破性進展。      柔性電子器件,特別是基於有機材料的光電器件,是未來電子器件發展的一大趨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其中,獲得高性能的柔性透明電極是實現高效柔性有機光電器件的前提,也是目前該領域的核心難題。